查看原文
其他

哭了!吴京4年后的封神之作,藏着中美两国都不敢遗忘的往事

薇刊编辑部 木棉说 2021-10-19

作者 | 筱晴
来源 | VIKAN薇(ID:kawa01)




国庆七天假期,一波接一波大片正在轮番上映。


说起国庆档电影,就不得不提最近刚上映的影片《长津湖》。



这部讲述抗美援朝的战争片,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导演,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张涵予、胡军、李晨、朱亚文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


堪称顶级的配置,光预售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


但它真正吸引人的,不是这顶级阵容,而是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


电影虽然长达三个小时,剧情节奏却十分紧凑,丝毫不觉漫长。


那段历史都化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完只觉得炸裂、震撼和感动。



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是第九兵团七连连长,他的哥哥伍百里牺牲在了淮海战场上。


本以为新中国成立,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没想到就在他带着哥哥的骨灰回到家乡时,朝鲜战争开始了。


就这样,1950年11月,伍千里又带着19岁的弟弟伍万里,和数以万计的中国志愿军奔赴到了朝鲜战场。



11月的寒冬,因为美军得知了我方增援的消息,为了躲避美军的伏击,第九兵团只能放弃在沈阳更换棉衣的计划,以最快速度进入战场。


一边是,美军穿着防寒服,用着最精良的武器和物资,驾驶着侦察机和轰战机一路巡航,一路轰炸;


另一边是,中国志愿军穿着单薄顶着严寒,只能昼伏夜出一路躲避着敌人的轰炸,扛着装备徒步而行。



更糟糕的是,战士们的补给线也多次被美军轰炸,每个人携带的干粮几乎都已在路上吃完。


当美军在驻地吃着烤鸡、喝着牛奶、过着感恩节,笑着妄言这场战争会立刻结束,等着回国过圣诞时;


我们的战士正埋伏在野外,为了避免被美军侦察机发现,不敢生火而就着雪吃一口能把牙硌坏的土豆,时刻准备着发起总攻。



这场战争何其惨烈,可想而知。


伍千里有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每一个七连战士的姓名和编号。


然而,那个本子上很多名字都被划上方框,意味着他们都已经牺牲。


每一场战役结束,他就会打开那个本子,一眼望去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活着。


但哪怕是以血肉相搏,和敌人的坦克炮弹正面刚,中国的战士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一个被打倒了,另一个立刻顶上,前仆后继。


电影里有一段台词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我们要去打这场仗,因为我们不去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去打。


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一口雪,一口土豆,就这样对抗着吃肉罐头和喝热咖啡的美国大兵。


却把嚣张跋扈的美军打的如丧家之犬节节败退,让美军吞并整个朝鲜、侵入中国的领土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电影的篇幅有限,真实的历史,其实远比电影更残酷。


长津湖一战胜利了,但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血腥和绝望的一战。


当9兵团经过中朝边境时,东北的边防战士看到他们的衣着后都大惊失色:

“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能把你们冻死。”


他们立刻将库存的日军棉衣和棉鞋分给九兵团的战士。


时间紧迫,很多边防战士当场脱下棉衣棉裤扔上火车,每一件棉衣或是棉裤都是一个战士生存的希望。



即便如此,真正分到棉衣的军队也只是一小部分。


有人分到一件棉衣或者一条棉裤,大部分战士都是穿着单薄的衣裤,十几个战士甚至要共用两三条棉被,一入夜大家就挤在一起取暖,抵御朝鲜的严寒天气。


图片来源:抗美援朝战事纪实


更可怕的是,进入朝鲜地区后,志愿军们就遇上了极端天气,寒流的到来打乱了一切计划,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让朝鲜战场成了人间地狱。


在这样的天气下,有些战士的手脚被冻伤,全部坏死烂掉,有的脚趾就一个个掉下来,却毫无痛感。


即便是如此,战士们还是老老实实在雪地里隐蔽着,等待总攻的信号。


让美军都曾震撼的“冰雕连”,在茫茫雪野设伏6天6夜,最终全歼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


但整连志愿军战士都被冻死在阵地上,他们化为冰雕,却依然保持着进攻的姿态……



一位战士的遗书是这样写的: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电影的最后也有这一幕,美军撤退时,看到了被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都不由发出感叹:

“有这样的决心的国家,是打不倒的 。”


这一战之前,没人会相信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会出战,没人相信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能潜伏着10多万中国战士。


更没人相信,中国打赢了美国。




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有71年,这场战争的意义,中国人从来不敢遗忘。


在1950年8月,美军以“误炸”为借口,数次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一边谎称看不见“鸭绿江”,一边试探中国的“耐心”。


丹东(原安东)被炸视频截图


美军大胆判断苏联不会参与其中,甚至妄想“吞并”东北,直接在苏联边上建立一个新的“朝鲜”。


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在联合国说话的权利,虽然周恩来总理曾经通过印度外交大使谴责美国加入朝鲜战争的行为,却根本没有人把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新中国当回事。



此刻,不打,便是将中国国土置于险境,让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再次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若是打,则是面对比日本和国民党军队更强势霸道的美国,成败难以预计,却不得不胜,必须打赢。


苏联虽然一直表示可以给予中国支持,却在开战初期选择了退缩。连最初“苏联出武器,中国出人”的承诺也拒绝履行,导致中国不得不使用自己国家生产的落后武器。


没有空军掩护,没有坦克开道,连清末的汉阳造、土压五步枪都成了中国志愿军的主要武器之一,可见当时的形势多么残酷。


在水门桥一战时,志愿军三次以敢死队炸毁美军的大桥,却还是眼睁睁看着美国空军空运来钢铁桥墩,以技术碾压了中国军队截断美军的希望。


长津湖一战,中国惨胜,连美国报纸都以军队被中国“屠宰”了这样的话语报道。



只有比美军伤亡更多、损失惨重的中国志愿军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血肉之躯抵抗住钢铁坦克的夹击。


此后,朝鲜战争正式迎来拐点,苏联也在看到胜利的曙光之后,开始支援中国军队。


有了武器供给之后,中国慢慢逆转了劣势,美国也一次次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1953年7月,美军在板门店签下了停火协议。


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海外战争中被打得节节败退,也第一次证明了新中国不再是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国家,终于站起来了。


如今,71年前的战争早已结束,中美之间的博弈却从未停息。


从拼刀拼枪的热战,到围堵打压的冷战,再到针锋相对的贸易战、舆论战,建国72年,中国从未惧怕过美国,也决不会认输。


71年前勇敢奔赴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们以生命捍卫了新中国的尊严,而我们必须铭记他们的牺牲,传承这份勇气和信念,一步步踏实奋斗,彻底粉碎美国打压中国的痴心妄想!


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先烈们用血肉和生命换来。


这一场战争,我们不该忘记,我们也不能忘!


点个【在看】,致敬英雄,吾辈当自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作者:薇刊编辑部·筱晴,文章首发于公众号:VIKAN薇(ID:kawa01)。薇刊,让千万女性看见美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