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咨询行业调研报告 | 第一部分:那些一直被猜测从未被公开的事实

2015-09-13 慎思行 慎思行

文章来源 | 慎思行个人微信 | hello_SSX

更多原创 | 回复63

转载说明 | 文章版权归慎思行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综述
自从进入咨询行业以来,我们就不断地被人问到咨询行业到底是怎样一个行业,咨询公司到底在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今天在慎思行建立第456天的时候,作为慎思行的使命之一,我们终于有机会认认真真地回答这个问题了。这就是您看到的这份《咨询行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报告的缘起。这份报告的基础是慎思行针对全国370位顶尖高校且具备国内国际领先咨询公司经验的实习生的深入调研,同时也结合了我们对数位顶级咨询公司合伙人的访谈以及慎思行团队自身长期研究的结果,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第一次揭开中国咨询行业面纱,帮助大家真正理解那些属于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的本该有的却一直似是而非的事实。

由于报告全文长达1万2千多字,因此将分为昨天、今天和明天三个部分逐步展开,今天呈现给大家的就是,整个报告的首篇《昨天-一直被猜测,从未被公开的事实》。

昨天-一直被猜测,从未被公开的事实
《咨询行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从90年进入中国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起起伏伏,咨询行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这20年间中国的GDP已然增长了20倍,而伴随着
外企进入、国企改革和民企开放的三大浪潮,咨询产业和咨询公司的规模扩张更是远超过这个水平。但是在业务突飞猛进的同时,咨询公司尤其是外资咨询公司们却显得颇为低调,严守客户秘密的职业操守使得这些咨询公司像铜墙铁壁一般难以为外人一窥其貌,其神秘感20多年来也并未有大的改变。

这就给矢志进入咨询行业的追梦人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咨询行业到底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些问题似乎从未得到咨询行业的正式回答。相反信息匮乏给咨询行业带来的是,盲目的努力和无端的猜疑,甚至是夸张的误解。而在我们看来,实习生是观察整个咨询产业和咨询公司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相关说明具体请见文尾),这群咨询行业的新生力量不仅有着对咨询产业未来有着热切的期许,也了解咨询圈内鲜为人知的情况,同时更代表了市场上对咨询行业的典型看法,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上也有着充足的自由度,因此给了我们可以一个管窥咨询产业的难得机会。

五个主要的发现
了解咨询产业,显然要从对咨询公司的认知开始,而这恰恰就是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到底什么是咨询公司?由于咨询行业涵盖广泛,以某某咨询命名的公司成千上万,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事实上咨询公司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智力产出和自身影响为客户创造高附加性的价值。因此在我们看来,咨询公司的市场影响与咨询公司的威望、业务规模和年人均产出三个方面密切相关。威望包含了咨询公司在专业领域和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而业务规模则反映了咨询公司对市场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总体价值创造,年人均产出则在较大程度上衡量了这些公司智力输出的单位价值。因此基于以上三点我们确定了26家国际国内公司(具体请参考最后的咨询公司简称对照表)作为我们此次的咨询公司认知度评估的总体范围。

1
细分市场:巨头林立的多彩世界
上图为咨询公司实习生对于细分咨询市场的认知调研

如果从认知度来看咨询行业的各个细分市场,“四大”现象非常突出,这不仅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属的咨询部门;传统战略咨询公司、IT咨询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也有各自的“四大”,似乎以差异化为核心的咨询市场能够容纳更多不同定位的竞争者,这与互联网行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市场认知度的高低一方面来自于公司本身的品牌影响和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与咨询公司自身的战略导向密不可分,因为其实有很多咨询公司是将自身定位为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精品咨询而非大而全的咨询公司。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精品咨询的存在,才使得咨询行业成为一个真正多元化的市场。

但是这类咨询公司一般很少在公众市场进行大范围推广。所以他们在公众市场的认知度较低,但是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却举足轻重,因此客观来说,公众认知度只是咨询公司威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咨询市场真正开始发展也不过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所以客户教育和市场教育工作远未完成,因此适当扩展在公众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非常必要。否则整个市场变得过度集中,市场主体的多样性降低,其实对咨询行业和企业客户都没有任何益处。

2
影响分类:咨询行业的“大钻石”与“小珍珠”
上图为咨询公司实习生就咨询公司的“威望”与“宣讲会印象”的排名调研

调研排名前五的咨询公司
1. McKinsey
2. Bain
3.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4. Roland Berger
5. Deloitte
5. Accenture
*Deloitte与Accenture并列

更进一步来看,如果以两个非常直观的维度(咨询公司的威望排名得分和宣讲会的关注程度)为基础,咨询公司们被分成4大类,除了对4家顶级咨询公司与认知度的结果类似外,其他的咨询公司被分成了三个不同类型。传统战略咨询公司们更多因自身的威望而著称,而四大咨询、HR咨询和IT咨询则更多获益于自身业务规模和品牌对市场关注度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
•全能型咨询公司,威望和市场关注度已经达到高峰,虽然他们也有各自的业务专长,但是能力、经验和影响力已经延伸到了各个行业和职能领域,成为了咨询行业的代言人,这类公司是绝大多数求职者的关注重点

•二线咨询公司,虽然绝大多数也具有多行业和多职能领域的业务能力,但是部分公司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另一部分则更依赖于自身的规模和品牌形成影响,不过总体而言,较全能型咨询影响力稍弱,但同样得到了较多关注

•三线咨询公司,优势集中于IT、人力资源、医疗等职能或行业细分领域,在整体影响力和公司威望方面要弱于以上两类,但是其实就专业能力而言,这些公司在自身专注领域有着相当独到的优势,而且也在国内耕耘多年,只是因为战略导向或自身业务规模的问题,才未能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

•其他咨询公司,在专业领域或不同特定细分市场有较强影响力,但整体影响力有所不足。
所以对于致力于进入咨询行业的求职者而言,只关注公司的市场热度并不全面,咨询公司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威望和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

3
专业分布:只有热度不同,没有专业倾向
上图为参与调研的咨询公司实习生专业背景分布

不过谈到进入咨询公司,首要的问题显然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进入咨询公司?而有在咨询公司实习的经历是进入咨询公司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咨询公司实习生的专业分布就成了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其实从咨询公司自身而言,目的只是想找到合适的人选,对于实习生本意上并无明显的专业偏好。只不过客观情况是,学生们所学的内容对能力和经验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才形成了咨询公司实习生中商科学生占比更高的事实。其实从实习生专业重点分布在金融、财会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来看,咨询公司更关注的实习生们的逻辑思考和计算分析能力。而文科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语言类专业方面。

•从学生群体层面来看,对咨询行业和咨询公司的认知度是影响相应专业群体进入咨询行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显而易见的是商科学生更为外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市场方面的变化有着更多的接触,在参与社会实践方面也显得更为积极,因此对咨询行业也有着较高的热度,并且形成了特有的圈子和组织关注于了解咨询和进入咨询行业。而其他专业似乎只是个别学生在对咨询行业略知一二,而求职的关注点也不在咨询行业,所以没有能够形成关注咨询的整体氛围。
不过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律,实际上我们发现咨询公司实习生当中,宗教学、哲学、园艺、护理学和地球物理等非主力专业的大有人在。因此具体到每个人,还是对个人意愿、经验、能力和人脉的综合体现,所以专业不会也不应当成为进入咨询行业实习的阻碍。

4
学校偏好:复交北清依然领先,其他学校正迅速跟进
上图为参与调研的咨询公司实习生所在高校分布

而咨询公司对于学校的偏好则是另外一个经常被热议的主题。目前市场上的普遍认知是北大、清华、复旦和交大(并称北清复交)四大名校进入咨询公司实习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学校。但实际情况来看似乎也并不尽然。如果我们综合考虑实习生的数量和经验分布,可以将所有学校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级:以复旦大学为首的三所上海高校,他们以较高的实习生分布和人均1.5次左右的实习经验占据领先地位,这除了因为复旦大学作为人才供应端有着良好的咨询氛围外,上海作为咨询公司聚集地的需求端氛围同样功不可没,几乎所有的领先咨询公司都在上海有分支机构

•第二层级:而在北京的咨询公司则不到上海的一半。所以以北京和江浙省会为核心,清华北大浙大等985高校就形成了第二层次,他们在实习生规模上居中,但平均实习次数则稍低,人才供应充足但需求有限,是这一市场的关键问题,不过远期来看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层级:而其他更广泛的分布于北京、上海及其他一线城市的211学校则成为了第三个层次,其虽然实习生的占比较低,但实习生的实习经验差异巨大,呈现明显的随机性,意味着虽然这些城市和学校本身咨询氛围一般,但是仍有少数同学凭借对咨询行业的爱好、追求以及自身的执着努力进入咨询公司实习
因此对于什么样的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咨询实习,所在城市和学校的咨询氛围构成了最核心的影响因素
•如果位于咨询氛围好的地区和学校,显然进入咨询行业的可能性较高,但是自己的努力仍然必不可少

•如果城市咨询氛围一般,但学校咨询氛围良好,则可能因为需求不足面临更多的竞争,因此团结协作效果更为明显

•如果城市和学校都不太有利的情况,能否成功跻身咨询行业,就只有依赖个人的执着追求,还有校友间的互帮互助了,不过即便是这样浙大和南京大学在咨询领域的近期发展仍然令人侧目
5
校际差异:一边是理性,一边是激情;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憧憬
上图为针对咨询公司实习生对于未来加入咨询行业的动机调研

更进一步来看,不仅各个学校的咨询氛围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群体进入咨询公司的动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对于北清复交的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学历优势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拥有更多选择,因此咨询公司很可能并不是他们的终极之路。而由于他们对咨询公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加入咨询公司的理由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除了对薪酬和社会地位关注更多以外,为进入其他行业打基础也成为了他们进入咨询公司的主要理由

•而二线学校和其他学校则正好相反,由于这类学校的学生群体由于进入咨询公司实习的机会相当有限,因此对他们不仅对咨询行业充满憧憬而且也非常珍视自己获得的实习机会,薪酬、地位和未来发展远不是他们的考虑,而收获成就感、迎接挑战和提高能力则成为了他们的核心诉求
而对于咨询公司而言,他们选人更倾向于北清复交,更多是从人才选拔效率的角度考虑。一般到招聘季顶级咨询公司收到的职位申请简历从1万份到5万份可能都是正常的,而实际上他们真正招聘的人数很可能只是这其中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由于咨询公司本身的工作负荷和压力已经很大,所以大量学生的盲目的简历投递,也给咨询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限定北清复交就成为了咨询公司最有效的人才过滤机制。

不过随着北清复交之外的学校对咨询行业的逐步了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以上四所学校的精英们进入到了这些顶级咨询机构,似乎咨询公司们也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因此部分顶级咨询公司目前已经将自己的校园宣讲范围扩大到了非北清复交之外的其他学校,而其火爆程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在北清复交。所以对于咨询公司而言,虽然扩展自己的宣讲会范围会提高一些成本,但是面对众多优秀学校中的那些对咨询充满激情的同学,咨询公司们是否也可以考虑多付出一点呢?

附录•总体说明
- 本报告的写作以本次全国咨询实习生的调研为基础,并结合了过往对众多顶级咨询公司合伙人的访谈和慎思行自身的研究和经验才得以完成,因此本报告并非对全国咨询实习生调研结果的简单呈现,而是以调研结果为基础对咨询行业现状和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 而针对全国领先咨询公司实习生的调研则由慎思行联合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人大、南开、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共同展开,本次调研能够顺利完成,有赖于上述大学相关协作组织,包括清华大学TCC、北京大学PCA、复旦大学管理协会、上海交大BAC、浙江大学MCA、人民大学IBCA、南开大学咨询俱乐部NAC和南开大学职业发展协会、南京大学好实习平台、上海财经大学SCA以及Better Future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 本报告所覆盖的26家国内和国际领先咨询公司的简称和全称对照具体如下,同时也对参与探讨本报告相关内容的部分国际领先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及相关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调研的可信度:
- 核心群体:本次调研,我们只选择了有领先咨询公司实习经验、并且参加过校园宣讲会的咨询公司实习生,以保证对咨询这个复杂行业判断的客观性。

- 代表性:本次合格调研样本共计370个,已经覆盖的绝大多数的顶级学校、领先咨询公司及地理范围,保证了本次调研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调研的局限性:
- 实习生态度的可信度:实习生通过自己的实习经验和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为我们提供对咨询行业管中窥豹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实习生的工作时间和深入程度有限对更为深度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 咨询公司的选择标准:本次调研所包含的咨询公司来自于慎思行的中国领先咨询公司数据库,重点覆盖Vault排名中领先的国际咨询公司以及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内资和外资咨询公司,受调研规模所限并未穷尽所有领先咨询公司,对于本调研未包含咨询公司的相关事宜请直接通过Communication@shensixing.com与慎思行直接进行沟通。

• 调研后续活动
- 我们将针对部分上述合作学校进行本次调研报告的分享及咨询行业的相关讲座,具体讲座时间也将通过慎思行平台发布,希望大家能够关注。

- 若对此份报告有兴趣了解更多或者希望获取/定制,同样可以通过以上邮箱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