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寺院斋堂里的素酱,真香!

慧好物 2021-07-27

如果体验过寺院的生活,让你记忆深刻的,除了晨钟暮鼓,早晚功课,一定还有“过堂”!



佛家无处不是道场,行住坐卧皆可修行,吃饭自然也不例外。每天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寺院特有的仪制,展现着佛门的庄严、僧团的威仪,体现着对已克制,对物珍惜的人生智慧,当然,还有让吃货们念念不忘的斋堂美味。

 


斋堂的美味,没有复杂花哨的厨技,也没有山珍美味和精致摆盘,香积厨师父们总能用最朴素的食材,最简单的烹饪,衍化出各自斋堂独有的味觉记忆。记忆中有早粥留在唇齿间的软糯滋味,有一份素面浇头带来的鲜香口感,更有那看似普通的大锅烩菜,却将柴火灶的烟火、菜籽油的醇香、自耕地的新鲜升华成舌尖上的味觉惊艳。

 


而让吃货们最想打包带走的,是寺院自制的各种素酱小菜。行堂时最后那一勺不起眼的佐餐小菜或素酱,带着咸、辣、鲜、香、脆的多重味觉体验,升华了主食的滋味,搭配任何一种五谷杂粮都给带来更丰富的碳水满足。这种“下饭”的小菜或素酱,几乎是清淡斋饭的完美搭配,几乎在每个寺院的斋堂都能找到存放素酱小菜的酱缸菜罐,酱制、盐渍、泡制,做法因地域不同,食材就地取材,风味自成一家。

 

“香积上和”品牌的诞生,就是缘自一次吃货与斋堂小菜的“邂逅”。

  

汝铮师兄是一位85后“富二代”,他的父母从事餐饮娱乐行业,不仅让他自小生活富足,也培养了他对“吃”的不倦追求。而长期的无所事事、吃喝玩乐,让他的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寺院生活体验的活动,短短几天的时间,寺院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让他的精神状态居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他开始喜欢上寺院晨钟暮鼓的生活,做义工,参加禅修活动,他都积极参与。父母惊喜于他的改变,居然在他的劝说下放弃了经营多年的酒店、夜总会的生意,与他一起到寺院护持道场。多年来提供他富足生活保障的家族餐饮、夜总会生意,于大众身心健康并没有什么太多益处,更造作了杀生的恶业,这让他心生忏悔,发心素食。

 



当然,素食不影响一个“吃货”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别人到寺院,要去殿堂、禅堂,汝铮师兄到寺院,一定要去的是斋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马鞍山和县观音山上的一家小寺院参加禅修,斋堂里皖南风味的素酱小菜一下子征服了他的味蕾。一个“禅七”结束了,他没有下山,又一个“禅七”结束了,他还是没有走,寺院的当家师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让他到香积厨帮忙,并且毫不保留的将素酱小菜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他有点儿意外,当家师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会了就早点下山,再待下去庙都让你吃穷了。他听得一激动,和当家师说,他要把这素酱小菜带下山,让城市里的人都尝尝这斋堂的美味。当家师也很欣喜,推广素食是一份善举,但是要记得素食传递给人的首要就是健康安全,一定要用真材实料,不加防腐剂和添加剂,保留传统老工艺的原汁原味。当家师看着他身后的香积厨,送了他一个名字——“香积上和”。

 


下山后的汝铮师兄,为了实现“把山上寺院斋堂的美味带到山下”的发愿,花了三年的时间,让素酱在保留传统工艺不加添加剂的基础上,延长保质期。这三年的研制时间里,他每做好一批素酱小菜就会送到周边的寺院,给法师们品尝,请法师们提意见。渐渐地很多寺院的法师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发愿推广素食的年轻人,他们不仅积极鼓励他研发推广素食,更是把自家寺院斋堂很多特色素酱小菜的做法无偿分享给他。就这样,“香积上和”的素酱小菜终于在今年10月实现小批量生产。


产品定名是“素酱”,但在醇香酱汁的包裹中,满口全是蔬菜的脆爽鲜香。首批研发的是黄花菜和香菇两种风味,产品的定价也非常平易近人。




品尝斋堂配方美味素酱,点击上方小程序链接购买


 知名真佛系电商慧好物独家上线


 


 

汝铮师兄说,现在师父们给他提供的各种素酱小菜的配方很多,未来他还会继续研发,推出更多风味产品,让舌尖上的斋堂美味流动到更多人的餐桌。看到师兄们对素酱赞叹有加,好评如潮,相信这份发愿一定可以得到圆满。




推荐阅读:

资国寺百位老人的养生秘方:每天几片醋泡姜,养胃驱寒,一身轻松
新春请吃素!豆腐皮这样做太美味了,色香味俱全
佛家自热便携小火锅,净素!2种口味都好吃

  蓁山观音寺“丑梨”上线!我很丑但很甜




欢迎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慧好物』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