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森林

2017-08-07 熊森林 星期一诗社


熊森林,1990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品发表于《诗刊》《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青春》《飞地》《艺术世界》等。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佳作奖、南京大学重唱诗歌奖、2016全球华语大学生年度诗人奖。




四方记



它是立秋以来的第一场雨:透气的泉水

越过群山宫殿的屋顶到来。没有带伞,


我们用精心挑选的小石头,钓起

佛手湖的浪花,水的皱纹平滑


且消逝得最无声息,像一场童年。

几根染成红色的钢条,在虚无中


剥离出空间感,裸露的立体是不设防的刺猬

而窗外的枯山水日夜上演绝处逢生后


重又坠落深渊的境界:我们需要一次回头

与彼岸蓬生的大石,和另一丛植物对视。




慈城记



七月初,三人出游,在明清建筑

我们坐下喝水,递云南花饼,吃香蕉

她从我手中取走果皮,进入沿海的白光

脚步婉转,影团如墨,丢出盛夏的碎屑


凉荫再次浸润她常怀有鸟鸣的身体

她抬手拨一拨乌云,复次在我身旁坐下

只关心被炎热压低的女人的忧郁

这忧郁常显现于厨房,和避雨的屋舍




钓鱼


过去他常常携带女友穿过闪闪发光的城市,

抵达郊野,进入躲避人声的河流,

开始一天的水中狩猎。那些丛林的小动物们,

闪亮着细碎的鳞片,很少见到太阳真正的样子。

一如现在,我们相隔的地理距离,

渺远,难以触及,日光的波纹封锁头顶。

为什么当时可以往草丛里放置一杯咖啡?

多么别致,早晨的露珠轻飘飘地落入我们。




三年半


那时候我们很穷。在厨房

我捡起房东装修剩下的三根木条

拼在一起,用作切菜的砧板

称呼它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我在它上面切过两块一斤的青菜

几毛钱的葱,以及你从重庆老家

带回来的熏制腊肉

我感到快乐,常骑车去赏梅花

回来时,在门口的小摊上

购买临近菜农微小的收获

我给我们做饭吃,给我们洗碗

我把你从被窝里抱出来

像端着女儿,去卫生间尿尿。

有时半夜里醒来,我反复确认自己

确认南京,确认卧着的床

和熟睡中静穆的你——两年过去了

听说你在家门口的小城

当老师,与警察结婚生子

我则走越来越窄的路。




很小的船


似乎半夜醒来是难得的事。

你闭着眼睛说还未卸妆、刷牙

摘隐形眼镜,相对于古老的灯灭,

它们琐碎而清新。

挣扎了几次,感觉像一对老夫妻

弥终时昏匮的双眼始终打不开。

而后披衣,寻找另一只拖鞋,

隐形的脚印吹过地板上的微尘。

已是凌晨,一点半,再过两小时,

巨大的豆浆机声将灌入彼时我十二岁的身体。

白云机场静悄悄的,永泰南巷的二楼

父母沉默地端出发好酵的面粉

进入一天的生产,他们也是两个人。

“年轻的小夫妻”,我这样想着,

——白日世俗,前夜暧昧

只有凌晨才能验证夫妻的身份。




推荐阅读:

李若《花瓣上浮动的光影》

婧苓《在鄱阳湖》

倮倮《昆德拉的早晨或黄昏》

月岛《半截烟》

大诗兄《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