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清照《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 Ci Poem (to the tune of Ru Meng Ling) 

Tr. Qin Dachuan 


I oft recall the waterside arbor at dusk the other day 

I was so drunk as not to remember the homeward way: 

Every enjoyment fulfilled, I went back rowing my boat, 

And I strayed deep into the lotus on the lake. 

Pull through, pull through! 

I was scaring a shoal of gulls and egrets away.



题解:

“如梦令”作为词调,原名《忆仙姿》。苏轼《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一词注云:“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这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记述了词人的一个生活片断。此词风趣横生,富有少女情韵,推测为词人的早年之作。那时,她家境优越,生活优裕,无忧无虑。



句解: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尝记”,就是曾经记得,表明这是事情发生很久后的追忆。“溪亭”,有人认为是地名,有人说就是溪边的亭阁。词人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某一天,在溪亭那个地方,时近黄昏,远山近水、树木亭台、游人归鸟,一切的一切,都沐浴在金色的斜阳余晖中;就在这融融暖意中,自己有些醉了,到了不知回家的路的程度。
一个女孩子,可以荡舟出游,而且还能饮酒赏景,性情确实与众不同。而那个让她尽情忘我的地方,景致也应该不错。词人虽没有具体写出,但“日暮”一词很自然地让人想到夕阳无限好。“沉醉”则更是浓缩了很多内容,美好的景色、美妙的感受、愉悦的心情不言自明。它包含着两方面意思:一是说词人率真活泼,无拘无束,兴之所至,饮酒酣乐,陶醉于自我的纵情张扬中;一是说她迷恋于自然美景,为之陶醉。
从词人的许多作品可看出,她有点任性,喜欢喝酒,而且往往喝醉。在生活舒适如意的时候,她视饮酒为一种乐趣;在离愁别苦之际,她借酒消愁。这里,她是兴致勃勃、游兴盎然的,她要在这愉快的游玩中尽情享受。“不知归路”同样有着两层意思:一是词人对迷人的景色流连忘返,没有想到要回去;二是真的有些醉了,以致连回去的路都记不清了。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度过了一天欢乐时光,天色已经很晚,该回家了。词人一行却迷了路。船儿越划越远,路越来越不对,竟然驶入了荷花深处。“兴尽”,言其溪亭之游,是那样的快意,感觉没有什么不满足的。“深处”一词,有很多的内容,既显示水面之大,又可见荷花之多,更说明迷路之远,归舟之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眼看夜色越来越重,自己还在荷花丛中打转,不免有些着急,于是奋力挥桨,紧赶着划出去。结果,一番折腾惊动了沙滩上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楞着翅膀,惊飞四散。“鸥鹭”,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水鸟。这一句极富情趣。本来万籁俱寂而又空阔的水面,因一叶慌张的小舟而打破了宁静。此时,人是慌乱的,鸟也是慌乱的;人惊飞了鸟,反过来,鸟又让人一惊。这一情景颇有些喜剧效果,当时未必觉得欣喜有趣,事后回想起来,总是让人不禁会心一笑,终生难忘。
这一句连用两个短促的“争渡”,当然有词牌的要求,但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焦急的情态。关于“争”字,有的注家释作“怎”,虽可通,但和上下文的联系不够紧凑,也不大形象生动。而“争渡”,有抢渡的意思,既显示了心理的急切,又见出奋力的动作。只有这种举动才易引起后文的“惊起”,要是犹豫不决地在那里思考“怎渡”,是不容易“惊起一滩鸥鹭”的。



评解:

这首词描述了词人年轻时的一个生活片断,其情真,其兴逸,带着真趣和野味。以游兴开始,中经溪亭沉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最后惊起鸥鹭,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富于节奏感,最后一切又都统一在美妙的自然境界中。词人善于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一瞬间,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便将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绘声绘色地勾勒出来,构成一幅极有情趣的生活画面。
全词不事雕琢,得自然之趣。叙事写景交织成文,语言明白如话,让人百读不厌,回味不尽。从总体风格上来说,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但这首词景象开阔,情辞酣畅,颇有豪放气,在古人的一些版本中,竟被说成是苏轼、吕洞宾等人的手笔。故有评家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轼)、辛(弃疾),非秦(观)、柳(永)也。”(沈曾植《菌阁琐谈》)



楚辞:

屈原离骚》

屈原《天问》

屈原《九歌》

屈原《九章》

屈原《渔父》

屈原《远游》

屈原《招魂》

屈原《卜居

屈原《大招》

宋玉《九辩》

贾谊《惜誓》

淮南小山《招隐士》

东方朔《七谏》

庄忌《哀时命》

王褒《九怀》

刘向《九叹》

王逸《九思》


诗经:

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召南

诗经·国风·邶风

诗经·国风·鄘风

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国风·王风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齐风

诗经·国风·魏风

诗经·国风·唐风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国风·陈风


全集:

唐诗三百首

李白诗全集①

李白诗全集②

李白诗全集③

杜甫诗全集①

杜甫诗全集②

杜甫诗全集③

白居易诗全集①

白居易诗全集②

王维诗词全集

李商隐诗全集

鱼玄机诗全集

李煜诗词全集

杜牧诗全集

欧阳修词全集

贾岛诗全集

柳宗元诗全集

谢灵运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

仓央嘉措情诗66首

苏轼诗词集

李清照诗词90首

贾岛诗全集

秦观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曹操诗词集

曹植诗全集

李世民诗选

红楼梦诗词全集


风一更 雨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