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婚姻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男女真的大不同

以下文章来源于六层楼先生 ,作者六层楼

图片: 黄仔 | 撰稿: 六层楼 | 责编: 铃兰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hangwu@aksorvice.com


谈及女性生理知识,很多内容我们都无法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获得,这份缺失是每个人都要填补的。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位搞笑但有内涵、理性又富有同理心的妇产科老棉裤、科普界的甜心——@六层楼先生。


以后,我们将不定期分享@六层楼先生的女性健康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科普硬核生涩的生理知识


关注@六层楼先生,一起填补生理教育的空缺。


👇👇👇


如果你也有很多生理问题想要咨询,也可以关注@六层楼先生 后留言哦!他真的真的真的都会看!!!


话不多说,来看看@六层楼先生今天给女孩们的分享吧!




Hello大家好,我是六层楼,欢迎来到新一期的#长谈#,这一期我们要聊的是关于婚姻的话题。


婚姻这个话题很复杂,角度很多,而且很多人都已经聊了很多年了,但是有一个角度我非常好奇:从生理层面来讲,婚姻到底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弊?与此同时我也想看看对不同性别之间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谁能从婚姻当中获利,谁又在婚姻里吃亏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当然,这些话题在2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研究过了,当时有一位法国数学家对僧侣和修女进行了研究,发现单身的人更长寿


但另外一位研究人员法尔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个结果可能不对,所以在1858年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婚姻对法国人死亡率的影响》,其中分析了2500万法国成年人的数据,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婚姻对于健康来讲是一种财富,与结婚的人相比,单身的人更有可能受到健康伤害。


但是具体到性别,那时的研究就已经出现差异了,比如说对于20岁~30岁的男性来说,未婚的死亡率是11‰,而对于已婚的男性,死亡率就降低到7‰,但对于年轻女性来讲就不一样了,未婚的寿命可能会更长


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对于女性来讲,婚后有可能会考虑生育,而生育带来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在当年直接影响了整个已婚女性群体的死亡率。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就更加好奇了,现代的婚姻对于健康来讲影响是怎样的?尤其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去研究一下,当然,重点是看看咱们国家会有哪些变化。


话都说到这儿了,这期必须好好聊一聊,但是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叠个甲:


第一,本期视频仅从疾病健康角度来探讨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但仅从这一个角度很难影响大家对于婚姻的最终决策,希望大家可以综合评估;


第二,研究结果就是研究结果,它不随个人意志转移,如果你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完全站在你这边,我建议就别给自己找别扭了;


第三,从2013年到2020年,咱们国家登记结婚的比例从9.85‰降低到了5.77‰,同阶段的离婚率也从2.57‰上升到了3.09‰,这个趋势就说明人们确实在思考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这也说明不管我做不做这些视频,大家都会去想这个问题


躲是躲不掉的,不如咱们就走近一些,从模糊走到相对清晰的位置去看清楚。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


*如果你赶时间,或者不方便看视频

可以下滑看文字


婚姻对疾病的影响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期视频中最主要的一份研究,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教授和他的团队发表在柳叶刀旗下期刊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大家可以看看标题: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从标题应该也能看出来,这是针对50万中国人的研究,其中有21万男性跟30万女性,通过11.1年的观察随访来研究那些跟婚姻相关的疾病跟死亡风险,个项目建立了婚姻跟500多种疾病的风险相关的图谱,目的就是想要看看哪些疾病是跟婚姻相关的。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我们在正式解读这些结果之前,可以先明确一下其中提到的婚姻跟单身的概念,这里的概念其实会更加宽泛一些。


比如婚姻主要是指有伴侣且同居的状态,这包括结婚之后住在一起的情侣,也包括同居但没领证的情侣,总之就是有伴侣且住在一起的状态;单身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单身、丧偶、离婚、分居等情况,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生活的状态


那么相信你们也发现了,这里只区分了有没有伴侣,在不在一起生活,并没有进一步去区分婚姻的质量、情感的状态等等,但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划分,也已经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了,接下来我们会从疾病发生、死亡风险、预期寿命等角度来探讨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


首先从这份研究来看,婚姻状况会影响男性13种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女性来讲也会影响9种疾病的发生。具体咱们来看看这张图:


左边这张图是男性,右边是女性

红线以上的那些小点点

是指无伴侣状态下发病概率会增加的一些疾病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我们先看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在精神疾病方面,无论男女,有伴侣跟没伴侣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在精神分裂、妄想症等疾病上,但是这里又有个问题,有些人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才导致他没有办法走进婚姻,或者说更容易离婚或分居,所以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除此之外,在性别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这张图聚焦了精神、心血管、癌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受伤等领域,重点呈现了不同性别是否有伴侣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仔细看这张图,中间有根线,可以简单理解为出现在这根线右边的这些小点点意味着没有伴侣的风险会更高,如果有伴侣的话则会获益,但如果你本身就在左侧,那么就观察不到获益。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比如说红点点就代表女性(当然这个颜色多多少少有点刻板印象),其中有很多红色的小点点就在这条线的左侧,这就说明要么不获益,要么有没有伴侣都没有什么差别。


具体来看疾病的话,就会发现男性在有伴侣的情况下,患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癌症的风险都会更低一些,发生胆结石背痛的情况也会降低,但这些获益在有伴侣的女性中并没有出现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而且另外一本叫《大连接》的书中也提到一个类似的概念:这些婚姻带来的健康收益显现出来的时机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男性有了伴侣之后,很多不良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很快就出现了风险下降,女性则会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在健康方面有所获益


从某个角度来讲,也许是身体正在感受婚姻质量的好坏,如果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的话,那或许能受益;但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可能不仅不受益,还有可能获得伤害


同时研究中也指出,没有伴侣的女性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发生概率会更低一些。除此之外,还强调了一下,没有伴侣的女性发生伤害、中毒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具体原因大家应该也都能想到,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女性会更少地接触到二手烟或三手烟,厨房油烟的接触也会减少,缺乏保护跟清洁的性生活也会减少,并且来自伴侣的暴力和伤害也会减少。


到这里,我们从疾病发生的角度来看的话,男性整体在目前的婚姻结构中获利是更多的,而且无论婚姻质量好坏,获益都差不多,而女性则会受到伴侣选择、婚姻质量的影响,良好的婚姻可以获益,而糟糕的婚姻则有可能会衍生出更多风险。


综合来看,女性在婚姻中的获利相比男性就没有那么显著了。


婚姻对寿命的影响


那么顺着疾病风险,我们再来讲讲婚姻对于死亡概率跟预期寿命的影响,在这份研究中也给出了一个结论,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A图代表男性,明显可以发现有没有伴侣对于男性死亡概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仅从寿命来看,基本可以达到5~7岁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基本上是从35岁开始就明显出现了,尤其是到男性50岁左右没有伴侣的情况下,死亡概率的曲线会更加陡峭一些。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男性在有伴侣之后的获益是很快速地显现出来的,而且不受婚姻质量好坏的影响。


B图则代表女性,跟上面那张图明显不同的就是,有没有伴侣差异其实没有那么显著,从寿命来看顶多差个1~2岁,而且在70岁之前两条曲线几乎是重叠的状态,甚至有一段没有伴侣的那条深红色曲线还在上面,这就代表着或许没有伴侣更有优势一些。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而且这里还没有具体分析到婚姻质量好坏的情况下得到的这个图,如果说把婚姻质量好坏的变量也加进去,那么这张图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当然这只是我画的一个示意图,实际上之前也有研究证明了这件事情,从癌症发生的角度来看,不同婚姻状态下,人们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面临最大的癌症死亡风险的是离异或者分居的男性,其次是离婚或者分居的女性,然后是未婚男性以及未婚女性,紧跟着最后风险最低的就是已婚男女。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这里需要额外指出的是刚刚的排序中未婚男性相比离异或者分居的女性面临更低的癌症死亡风险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癌症发生的时候通常是中老年,而相当一部分未婚男性可能还没有活到因为癌症死亡的年龄,就由于其他原因死了,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


而在已婚的关系中其实也存在很多情况,比如有一些是虽然两人还没离婚,但是已经都处在一个低满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女性更容易出现生活方式、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生理层面的问题,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总之,整体排序就是这样,但是女性的健康获益确实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更大一些。


婚姻虽然整体降低了死亡概率,但是不代表就没有增加死亡风险的可能,咱们国家有一项研究是针对1万多对同性双胞胎的研究,这个研究就发现已婚的人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超过未婚的人,同时离异或丧偶的人发生肥胖的风险也远远超过未婚的人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肥胖本身也会带来很多疾病隐患和死亡风险,这当然也会增加死亡概率。


总之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整体来看婚姻会降低人们的死亡概率,其中男性会更加明显一些,而且婚姻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死亡风险跟预期寿命。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基本就已经明确了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基于这些信息来探讨一个问题:婚姻对健康的收益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婚姻对健康的收益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男性来讲,答案应该不难猜到,男性在有了伴侣之后会改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减少一些冒险性的行为,而且这种变化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仅限于:开车系不系安全带、是否抽烟喝酒、是否会主动去体检、是否会去买保险、饮食上是否会注意健康与营养搭配等等。


除此之外还会获得更多来自伴侣的支持跟照顾,当伴侣承担了更多生活中的隐形工作之后,这又让男性获得了更多机会去社交,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去获得更多钱和权利等等,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健康收益并延长寿命。


而女性则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比如说在更早的时候,女性是没有工作机会的,也没有机会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或者说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这会让很多女性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一些社会支持或者物质条件。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当然这么说太绕弯子了,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婚姻之所以会给女性带来更多健康收益,或者延长寿命,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婚姻让女性获得了更多可支配的钱,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可以获得更多工作机会,收益渠道也增多了,越来越多女性不用再从婚姻中获得足够的钱,自己挣的钱其实就足够支持自己美好的生活。


那么可想而知,建立婚姻、组建家庭所带来的健康收益就开始下降了,而这些收益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主要是因为可能还涉及到生育、分娩、多胎等因素。


比如说有一项研究就指出,如果家里有孩子了,那么家庭主妇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当然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前面讲的生育损伤内容了,当这个家里有4个或更多孩子的时候,死亡风险会更加显著增加,而对于男性来讲,孩子的数量并不影响他们的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视频截取


主要原因就是女性在家庭中会被习惯性地放在照料者的角色中,而这些细碎的庞杂的隐形工作会增加她们的焦虑跟压力,而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又会增加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概率,最终有可能会影响寿命。


总之,无论什么性别,在婚姻中都有机会获益,但是对于女性来讲,想要获益的条件会更加苛刻一些,而且那些本来有可能存在的获益也可能会被抵消掉,或者会被一些选择而消退。

讲到这里我们就来到了本期内容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这些健康收益只能从婚姻当中获得吗?


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因为婚姻说到底就是一段亲密关系,从更广泛的维度来探讨亲密关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段长期稳定且良性的亲密关系都有可能带来收益,而当它变得糟糕的时候,则有可能会带来伤害。这个时候我们要面临的选择要么就是改变现有的关系,让它重新回到对健康有益的状态上来,要么就是切断原有的关系,继续寻找良性关系。


而想要找回之前的单身状态,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其他稳定的亲密关系来补充自己的社会关系和情感支持,比如说有朋友、闺蜜、家人等等,当然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个人自己的决定了。


实际上看了这么多研究之后,我愈发觉得过去婚姻所带来的那些无法取代的东西,在慢慢地被越来越多婚姻以外的事物所满足,婚姻不再是带来美好生活的唯一选择了,人们开始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去追求个人实现物质基础、社会支持、情感需求、生活品质等等。


而如果你要问我未来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其实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是由大家的选择所构成的。


总之这些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说实话整理这些内容花了我大概两周的时间,如果说你喜欢的话,希望大家多多转发点赞,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是六层楼,我爱这个世界,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今日话题

Hey,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总是陷入周遭的评价体系,不由自主地身材焦虑、容貌焦虑;觉得女性来月经是麻烦、身体发育是羞耻……


现在,我们想撕掉规训的标签、解开捆绑的自由,为女性发声。如果你也有话想说,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我们的活动,或戳开今天的第二条推送~


还有精美周边礼物等着你!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填写


我们会筛选部分留言整理成文,分享给更多的读者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