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安顺 | 走在时间的大道上——评刘晓峰《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祝安顺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刘晓峰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专栏

书评空间

作者:祝安顺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导读】《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是一部以东亚为研究视域,以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为主题的创新之作。就东亚民俗现象,作者引证大量东亚地区的民俗史料,运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以生成变动发展的视角,探秘东亚民俗之后的幽深之道,复原中华先民时间文化的生成过程,直探中国上古时间文化的本源,解答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力量之源、本质特征,为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建设性的方向。

【关键词】时间  东亚  民俗


刘晓峰教授新著《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1]于2021年3月出版,此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时间体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研究”的成果之一。作者以东亚古代世界为研究视域,以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为主题,引证大量东亚地区的民俗史料,探秘东亚民俗之后幽深的思想之道,复原中华先民时间文化的生成过程,直探中国上古时间文化的本源,解答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力量之源、本质特征,在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研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01

厚重、广博、幽深之作


厚重之作。全书近45万字,500多页,上编论东亚古代时间文化体系,中篇体系化讨论东亚四季的时间文化,下编则以东亚时空与东亚民俗为核心展开。作者对中国古代时间采取文化本土视角,将发生学研究方法自觉贯彻到底,除了历史文献排比、梳理外,还有统计方法、图像解读、考古成果、天文历算、音乐发声等研究方式或研究成果的灵活运用以及补充,让是著既有现象描述又有哲思解惑,既小角度切入又大视野综合。


广博之作。从空间来说,本书虽以古代中国、日本为主,但涉及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和中南半岛;从其时间来说,本书关注到东亚从古至今的五六千年的历史长度;从研究内容来说,从本源到流变,或从流变到源头,长时段大跨度地溯源探流时间文化现象,既要考察民俗的现状,又要考察其历史演变的细节,更要揭露其背后的思想意识,还要考察其在不同国度的相互激荡,可谓从古今、中外、新旧方面将东亚的时间文化研究融汇在一起了。


幽深之作。在当代中国,时间是为科学时间所占据,作者在“自序”中说,“立足中国古代科技史立场梳理古代时空观念发展中的科学成分,和我所主张的理解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的发展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思路”。同时,岁时现象的哲理又隐藏在历史现象的背后,不易为人关注,或者关注现象研究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哲学思维推断。此外,书中对“布猴”的探寻,“镜听”的持久追问,都是幽暗、深远之事。



02

文化建设工程之作


追问东亚民俗现象后的揭秘工程。其一,问题意识贯穿全书始终。作者指出,整个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为现有研究模式所限制,让中华古代文明如何认识世界的最根本的领域缺少整体的观照和思考。“我们曾经怎样认识时间和空间?我们曾经拥有怎样的时空观念?这样的时空观念对我们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自序》)这是一个贯穿所有章节中细小问题的大问题。其二,对所有的看似毫无头绪的、繁杂的民俗现象进行深入的追问。第八章,作者提了“系铃、蒙猪头、走马”究竟有什么意义;第十章,作者追问古代斗石的源头在哪里;第十四章,作者在端午起源问题上再次提出追问;第十八章,作者追问冬至为什么会从日本朝廷的年中岁时中被排除出去,后面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正是不断提问,不断研究,不断思索,作者获得了问题的内在生成性答案。其三,对东亚民俗现象从多方面进行探秘和揭秘。第五章,作者考察老鼠嫁女传说之外的东亚正月其他鼠俗,以东亚古典学研究的历史还原方法,寻找符合古人理解这一问题的内在逻辑理路。第六章论及踏歌民俗中,作者通过中日文献中踏歌记载的比较,发现了汉代踏歌和唐代踏歌的关联,从戚夫人故事、古代岁首历法的演变、紫姑信仰一路走下来,精彩而缜密,从而将很多零散的民俗串起来,为民俗和时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时间文化的复原工程。要在多元化本土立场对中国时间文化进行生成性研究,“第一步就是放弃有形或无形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发展出自己的理论”[1]5。作者一再强调要“给予古代世界充分的尊重,学会用古人的眼睛看世界、用古人的头脑思考世界,承认空想和虚构的价值和意义,承认建立在虚构的知识在声场基础之上的历史是历史的一部分”[1]6-7。一是通过《世本》提供的古代人的理路,对古代历法的知识起源进行了还原。古人通过观测日、月、星气,发现了时间,“学会用圭表日影的变化来计算一年,学会用月象的十二次变化计算一年,学会用白斗星周年的变化来计算一年——中国人从空间中发现了时间”[1]34。古人依靠对时间的正确认识来指导生产与生活。二是通过律吕、甲子和算数对观测现象的探索进行理解和建构时间。中国人通过观测日影变化而从时间想象里诞生空间想象,中国人通过天空发现时间,同时也发现了世界中心在天上是太阳,是北极星。反过来,认为人间秩序的代表“王”也住在大地的中心——历史上的洛阳和中岳嵩山,“‘五岳’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时间秩序落到了地上,转化为中国的空间”。中国古代时空观的特征,就是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1]53-54


中国时间文化的探源工程。其一,在作者看来,中华文明既是依托欧亚大陆发展的非孤立的文明体,又是一个具有原生性的文明体,而这与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先民们在观察和体认天地物象中,“对一年季节与气候的同期性变化和与之密切联系的天文与物候的同期性变化产生了规律性认识”,从中抽象出一套完整的时空观念,高度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系统描述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融会天地人为一体,以象数变动为基本框架,对人与社会做出了一系列根本的规定,“这一原生的时间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思想,与西方文化是异质的,也与以西方文化为根本发展起来的今天的科学时空观念是异质的”[1]7-8。其二,古代时间文化的源头跟我们的思维方式也紧密相关。和无情的科学世界不同,古代东亚的时间世界是有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阴阳之气变化引发鸟鼠之变被认为是成立的,而其成立的一个中间逻辑链条,就是与鼠足形由阴至阳的物象直接关联。鹌鹑为候鸟,与春同来,和燕子一样是纯阳之鸟。从由阴向阳转换的鼠到彻底变为纯阳的鹌鹑,阳气彻底占了上风,这正是中国古人头脑中世界转换的秩序”[1]126。中国古人掌握了大自然时间变化的秘密,清楚了时间循环的链条,可以预先知道大自然即将发生的许多变化,未来由未知变成可知。



03

答疑解惑得道之作


生生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力量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力量何在?四季循环是自然时间的最大特征,“四季依据秩序的转换,让古人很早就感知到超越性巨大力量的存在”[1]自序:5。中国古人通过日、月、四季、年、七十二候的观察和记录,从中发现了时间的规律,“人们可以按照历法有条不紊地安排一年的生产和生活”[1]501。在人间事务的安排上尤其是生命意义的构建和维护上,时间文化又一次在节日节气习俗中体现出来。作者通过对东亚的四方拜、卯杖、粥祭、结射、土牛、傩、守庚申、大祓等有关福佑生命的习俗事项的分析,提出这些习俗背后的道理或许是错误的,“但在当时被认为是卫护生命延续的最重要手段,是那个时代东亚地区存在的对于生命的理解,里面蕴含着那个时代人们认同的道理”[1]492。总之,正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发现以及对时间的生活安排,让中国人的身心以及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得到和谐的安顿,这就是时间的力量,也是中国文化的力量。


直面过往,交流互鉴是东亚世界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正确大道。如何增加当下的东亚在文化领域的“文化自信”是本书强烈的现实观照。在考察《上梁文》之后,作者说:“东亚古代世界按照‘东南西北中’五方来确定物质的方位,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确定物质复杂的质地,按照阴阳观念在整体环境中思考事物最好的摆放位置,东亚地区这种‘螺旋形’思维方式的上述特征,与东亚文化主体是建立在农耕生活基础上息息相关”。东亚地区文化拥有了极大的共性化因素,是我们思考东亚地区各种问题的重要前提。作者指出,“中国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稻作文化圈”等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强调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而后者都在有意借事以摆脱中国文化中心论。作者进一步指出,“共同使用中国古代历法的文化地带,就受到古代中国人构筑的宇宙模式的影响,同时也就共同拥有这一整套的文化观念,也因此自然而然地拥有很多共同的文化特征”[1]3-4。


中国文化因为时间的发现而具有客观、现实、理性、直觉的特征。可以说,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的特性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整体基本特质。这一点典型地体现在关于中国礼乐文化与时间文化的内在联系上。中国古人认为音乐与季节之间关系紧密,古人认为音乐“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就是万物所处的“道”,而这个“道”,“实际上并不抽象,它就是‘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的阴阳变化。大乐是天地万物的生命迁化,是最美的旋律。大乐以整个宇宙为一个结构和谐的乐器,奏出的是最美的乐章”[1]37。正所谓“推天道以明人事”,而时间文化民俗化之后,也验证了“行人事以明天道”的中国文化特征。


本书成就的取得,是与作者对学术发展的情境判断和学术自觉分不开的。作者说,全球化时代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其中因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进步而导致的文献大数据的全面公开共享,“仅仅依靠独占资料进行研究的时代结束了,问及思维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大框架的时代来了”[1]4。人类知识体系向着“世界知识的整合化”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不断的重新认识”[1]4-5。《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就是这一学术情境下的学者自觉后的学术实践的成功验证。


虽然作者声明,对越南时间文化研究不足,对古代天文历算不了解,本书有一部分是论文汇编,难免重复、前后不一致,但整体而言,这是一部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研究的开拓性著作,是一部为东亚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的有益著作,是一部倾注了作者大半生心血的揭秘、探寻、重建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的力作。


注释:

[1]刘晓峰.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4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推荐阅读
李牧 | 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谢文娟 | 走向民俗的全球当代艺术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