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庆义 赵祥辉 | 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2-05
收稿日期:2022-06-02
修回日期:2022-07-05
终审日期:2022-07-06

录用日期:2022-07-24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魏庆义  赵祥辉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    要:随着“破五唯”上升为国家政策行动,博士生发表制度的利弊存废正面临广泛争议。研究遵循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路,通过分析5份制度文本及13位博士生的深度访谈材料,结合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视角,探讨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深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发表制度通过“挂钩”、“设数”与“定级”的硬性要求,确立了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相联结的合法性,营造出检视博士生论文发表的“精致空间”;在发表制度下,博士生对论文符号的价值认知得到高度强化,论文发表的效价被提升到关乎“生存”的高度;制度规训激发起的“求生本能”以及博士生对于论文符号的价值关切,使发表的功利动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术动机,引发出“不发表就出局”的群体焦虑和“为发表而发表”的同辈竞争;其结果是,博士生固然会在发表制度督促下努力积累专业知识、关注研究热点,但也可能会产生寻找发表捷径、钻研发表技巧等功利化行为;在论文发表制度带来的多重压力下,博士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浮躁等负面情绪体验。为了营造博士生论文发表守正创新的宽松制度空间,培养单位一是需增强制度的内在张力和规定弹性,摸索施行代表作制度与同行评议制度;二是基于学科内在差异,实施博士生科研成果的多元、分类评价;三是淡化淘汰色彩,强化发表制度的激励导向。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精致化的学术评价藉由制度规训实现权力建构与行使,不仅形塑着学术人的学术行为表现,甚至还渗透至他们对学术的认知和动机层面。因此,未来研究在探讨学术评价对学者的影响作用时,可结合认知和动机等深层心理因素,从而为真正提出激发学术人内生动力的评价制度与学术生态提供建构可能。

关键词:博士生;发表制度;破五唯;论文发表;扎根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18JJD880005);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学科认同对博士生学术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2022FG029)

作者简介:魏庆义,男,山东济宁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博士生教育研究。

通信作者:赵祥辉,男,河南周口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博士生教育研究。

一、问题提出:博士生发表制度该往何处去

目前,将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是我国博士生培养单位普遍采取的制度性规定(以下简称“博士生发表制度”或“发表制度”)。博士生发表制度设置的初衷是通过硬性要求,严把博士生“出口关”,检验博士生是否达到与博士学位相匹配的学术能力。正因如此,有学者肯定发表制度有效契合了博士生学位胜任度评价、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学术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逻辑正当性。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绩效主义的盛行,博士生发表制度逐渐沦为提升高校科研绩效、追逐学术排名的功利性工具。由此,博士生发表论文也更多出于制度施加的压力而非学术自觉。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事实上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博士生发表制度究竟是质量把关的“良制善策”,抑或是功利诱导的“绩效工具”?

从国外经验来看,自研究型大学建立以来,学术理性化的力量使得“不发表就出局”成为学者们普遍尊奉的信条,作为“准学者”的博士生亦不例外。然而,欧美高校却甚少为博士生设置硬性的发表要求,而是始终坚持将学位论文作为最重要的评判准绳。在我国,论文由于其可观测、易计量的特性,受到学术场域的高度青睐,在评价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唯论文”的科研评价,过度注重数量、级别、影响因子等显性指标,忽视了科研成果的本真价值。

正是基于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同年,教育部正式发出通知,开展“破五唯”专项清理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提出“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术质量和社会贡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破五唯”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行动,博士生发表制度存废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少数高校开始尝试改革或取消博士生论文发表的硬性规定。譬如,清华大学2019年4月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取消“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的相关规定,调整为“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新制定的《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也明确指出“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上海交通大学在2021年9月新实施的《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亦取消了“统一要求博士生申请学位前需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可以说,这些国内顶尖高校的改革举措,均旨在祛除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唯论文”倾向。然而,绝大多数高校并未跟进改革,而是持观望态度,担忧贸然取缔发表制度的严格把关功能,将使博士生培养质量出现大幅滑坡。

那么,博士生发表制度该往何处去?遗憾的是,现有研究虽然展开了一定分析,但尚缺乏深入的质性考察。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的内在机制,以期为透析这一议题提供新的观察视角与现实依据。

二、分析框架: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关系溯源

(一)文献综述

论文发表之于博士生的意义显而易见。国外研究发现,在读期间发表四篇论文及以上的博士生完成学位所需的时间显著更短。在我国,博士生发表制度的设立,既源于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也与“学术锦标赛”下高校对于学术产出的追逐有密切关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在校研究生对于高水平学术论文产出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2.31%,其中博士生是发表主力军。然而,发表制度本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存在较大争议。在合法性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发表制度的法理正当性来自于《学位条例》的柔性标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培养单位对于博士生学位授予设置论文发表的前置条件的法律依据不明确,也并未取得授予学位的立法权,设立发表制度更像是大学自治权力的越位与对自主权的误读。在合理性方面,虽有学者认为将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有合理性,但多数学者认为博士生发表制度片面重视数量和级别,忽视了质量、贡献,与高等教育“破五唯”的总体趋向相悖离。

发表制度深刻影响了博士生的科研、生活等各方面。虽有调查发现,发表制度能促进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但更可能使部分博士生采取“游击战式”“临时抱佛脚式”“滥竽充数式”的投机手段,发表许多与博士学位论文毫不相干的论文,导致论文发表反而降低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上述研究结论也得到相关实证研究的印证,如有学者指出论文发表与博士生能力增值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发表制度所奉行的“唯SCI论”给导师和研究生均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不仅有可能导致导生关系的异化,还有可能诱发博士生急功近利、粗制滥造、重数量轻质量等功利化发表惯习。调查发现,博士生延期毕业的主要诱因即为论文发表要求。这也增加了博士生抑郁甚至自杀的可能性。因此,博士生发表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培养质量,但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也对博士生的科研与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针对博士生发表制度及其利弊进行了诸多探讨,特别是揭示了发表制度对博士生学业完成时间、能力增值以及压力的作用。然而,已有研究更多基于理论分析、法理研判与数据调查,甚少基于博士生的主体性视角,深入分析发表制度究竟如何影响博士生的论文发表。

(二)理论框架

本研究引入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与符号互动论,构建出“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理论-概念框架(见图1)。

图1 理论-概念框架图

“规训”是福柯(Foucault M)权力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作为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通过各类关键权力技术,将主体“工具符码化”以实现凝视、比较、分类与审查。研究选择规训理论的重要目的在于揭示发表制度如何通过构建一套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化裁决,从而审视这些制度设计影响博士生学习、科研发表过程的机制。从制度设计来看,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充分利用了“合法知识定义”“工具符码化”,建立起“目的—手段”间的特定规则,将博士生个体置于“精致”的技术体系和制度权力下加以考察,使其产生制度设计者所期待的行为。

规训理论从发表制度的权力建构与技术体系入手,展现出制度对博士生发表行为的规训作用;而期望价值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则落脚在博士生的认知与动机层面,通过考察“论文符号价值何以引致个体符号获取行为”这一问题,揭示出发表行为背后的深层机制。在期望价值理论方面,威格菲尔德(Wigfield A)等人认为,成功预期是个体对任务完成度的信念。班杜拉(Bandura A)则进一步区分出两种期望效能:一种是效能预期,即个人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另一种是结果预期,即特定的活动能够带来特定的结果。博士生的论文发表动机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个体对论文价值的期待以及发表的能力信念。在符号互动论的视阈下,博士生对于论文价值的期待可能来自于论文被赋予的符号价值。这是因为在发表制度下,特定的论文成为博士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关键“符号”,具有了象征意义。而论文发表行为可看做博士生为获取论文符号而开展的互动过程,且不限于与导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与期刊、编辑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博士生可能主动深入本学科场域,与学科知识和学者对话,从而尝试知识生产,形成学术社会化自我。但是在论文符号的诱导下,博士生亦可能采取功利化行为。

按照施特劳斯(Strauss A)和科宾(Corbin J)的观点,文献可作为质性资料比较的来源,也可提高研究者对于资料的敏感性。而理论和概念框架的引入则有助于研究发展中层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研究选择遵循施特劳斯和科宾的路线,引入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与符号互动论,同时对理论和概念框架保持开放态度,以求更深入地挖掘和分析质性资料,为后续的理论对话和模型构建提供支撑。

三、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分析进路

本研究旨在探究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之间的关系,重点解释发表制度是如何影响博士生论文发表过程的。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利于对事件脉络进行“深描”以建构对于事件的认识。研究围绕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行为设计了半开放式的访谈提纲,主要涉及博士生的背景信息、对发表制度的认识以及发表经历三方面内容。

为保证研究参与者的典型性,透析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影响的内在差异性,研究遵循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首先,兼顾不同学校的博士生;其次,平衡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类别的博士生;再次,尽量选择有论文写作与发表经历的博士生;最后,考虑博士生是否有跨学科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学术职业意愿。最终,研究选择了来自北京、福建、江苏、湖北、湖南五省市5所高校13名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见表1)。访谈以面对面、视频会议与微信电话的形式进行,时长在45-90分钟之间。经受访者同意后,研究者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共形成转录文本20万余字。除访谈外,研究者也对访谈对象刊发的论文进行了梳理,并搜集了部分访谈对象所在高校、学院(研究院)的博士生发表制度政策文本(见表2)。

表1 研究参与者信息

表2 博士生发表制度相关规定文本

研究者借鉴扎根理论方法对质性资料进行逐级编码(见表3),提炼出发表制度影响下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认知、动机与行为要素。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三个编码阶段,研究形成了由131个一级类目、15个二级类目和4个三级类目组成的编码结构。在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借助西西莉·科尔(Kerr C)等人提出的编码饱和方法检验理论饱和度。具体而言,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记录从第一个被访者起,新的编码在每个被访者出现的情况。结果显示,自第9位被访者始,不再有新的概念和编码范畴出现。以被访者C9为例,访谈者所在的学院要求博士生发表3篇CSSCI来源期刊(数量符号、级别符码)才可申请学位(学位条件)。被访者认为发表高水平论文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写作的素养(影响因素),发表论文是一个非常辛苦,需要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能力信念)。发表小论文是她博士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基础条件,必须实行“目标管理”以达到毕业要求(价值认知)。她认为可以有适当的论文发表要求,但是3篇C刊的毕业标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要求太高(对于发表制度的认识)。在读博的过程中,这种发表制度给她带来了很大“压迫感”,在毕业要求和求职的压力下,原本的学术动机却被磨灭了(功利性动机、学术动机)。在发表的压力下,她感到“焦虑”“精神崩溃”(发表体验)。另外,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她论文选题与写作的重要来源(外在机遇)。为了成功发表,她采取了大量阅读、学习写作方法等手段,也会在选题阶段就确定合适的期刊名单(学习与写作),在投稿过程采取“由高到低”的投稿策略,目标是成功发表制度所要求的C刊(投稿策略)。她既有论文被录用的经历,也有被拒稿的经历(发表结果)。按照上述方法,被访者C10、C11、C12、C13提供的信息也能在已有的范畴中对应。这表明上述类属结构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状态。

表3 逐级编码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制度规训下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认知、动机与行为

(一)发表制度:“挂钩”“设数”与“定级”的硬性要求

发表制度中的关键要素有二:一是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二是论文级别与数量要求。在与学位挂钩方面,发表制度通过正式的文本规定,搭建起作为手段的“论文发表”与作为目的的“学位授予”之间的合理性。对于博士生来说,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相挂钩隐含了一种惩罚机制,即未达到要求会失去获得学位的可能性。但对于高校来说,联结“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的目的不在于惩罚本身,而是旨在提升培养质量、实现学位评定规范化。“为使博士学位论文评定的学术标准客观化,保证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学位申请人须将其博士学位论文的有关内容公开发表后,方能申请博士学位。”(Z4)在具体操作上,发表制度依靠级别符码与数量符号来达成可计量、客观化的目的。其中,级别符码往往通过SCI分区、核心期刊目录等形式定义合法知识,且不同学科的级别符码选择是不同的。这是一种精致的“微分权力”(infinite simal power),即发表制度通过对论文这一客体进行整体拆解与分别处理,从而施加微妙的控制。“在部分学院试行国际二类及以上刊物,其他学院的国际二类及以上刊物暂等同于SSCI。”(Z4)这种级别符码定义了哪些学术成果对学位获得是有效的,其行使轨道是对博士生学术成果的层次进行“降维”,将学术成果的价值评判进行“让渡”。所谓“降维”,即发表制度依靠学术出版领域的已有规则或自己建立一套规则,使期刊级别与博士生学术成果水平划上等号;所谓“让渡”,即制度设计将博士生学术成果的评价权让渡给期刊,使评价主体变为出版物。数量符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强制规定数量指标,“我校工学类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发表1篇JCR二区以上的学术论文;或2篇其它SCI收录的学术论文”(Z1)。除了强制规定数量指标之外,数量符号亦通过定义一套“转换律”来协调不同级别符码之间的关系。“获得署名在前5位的省部级一等科技成果奖、署名在前3位的二等科技成果奖,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B类论文。”(Z4)数量符号通过定义一套转换规则并与级别符码相配合,构成了“级别符码+数量符号=学位授予条件”的运行机制。

“级别符码+数量符号=学位授予条件”的发表制度,设定了统一的博士生学术成果评判标准,营造出一种“全景敞视”空间。此空间为高校授予学位搭设出清晰的权力行使轨道,实现了对博士生发表行为的持续控制和监督。同时,这种制度文本规定藉由学位评定委员会、院系、研究所的组织保障,完成了论文发表与学位论文挂钩的合法性建构。

(二)发表认知:制度高度强化了博士生对于论文符号的价值认知

访谈结果显示,论文对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符号价值。而博士生对论文发表影响因素以及自我能力的认识,产生最初的发表行为定向作用;培养单位强制要求论文发表的制度规定,则是对论文价值与行为合理性的高度强化。
博士生对论文发表价值与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来自于工作压力。近年来,博士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日趋饱和,使学术职位对于博士生成果的要求水涨船高。为获得理想的职位,发表论文成为了众多博士生的迫切诉求。但论文符号对博士生找工作的效价更多体现为预期的价值,并且在促成博士生发表动机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对于学术职业目标清晰的博士生来说,论文对找工作的效价较高;而对于学术意愿低、未来目标模糊的博士生,其效价则较低。“如果将来不走学术这条道路的话,我只要达到毕业要求就好了,就不要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继续被折磨。”(C3)
论文发表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将影响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期望值,并形塑其发表行为定向。首先,博士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问题意识与科研能力是影响论文发表的重要能力素质条件。“读博期间我受到的种种训练,使我具备了应有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对我们工科中的许多复杂概念与问题也有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是我发表能成功的重要保证。”(C12)其次,导师的指导、支持也是影响论文能否顺利发表的关键原因。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以及国内发表的大环境下,导师“带不带”学生至关重要。“我不发C刊,因为现在C刊的环境不太好,都要抱着大佬发。”(C10)最后,在论文发表的能力信念方面,博士生普遍认为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具有较大挑战,甚至不少博士生认为难以达到发表制度的要求。“因为很多期刊虽然也发博士生的,但可能一期里面就发一篇,肯定难了,如果没有老师做第一作者或者推荐一下的话,难度也会增大很多。”(C1)
按照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如果博士生达成目标的期望值过低,则目标达成带来的高效价亦不能促成个体动机产生。但是,发表制度的强制性规定,实际上使发表动机的产生成为制度压力下的必然。为了顺利毕业,博士生必须发表。“一与别人交流,感觉确实现在这种学术环境、达到毕业要求以及找工作的话,其实都是需要发表。”(C6)究其机理,培养单位针对博士生设置的论文发表要求,特别是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的制度性规定,将论文的效价提升到“不发表则死亡”的高度。这虽不是发表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但却是发表制度所隐含的惩罚机制使然。不同于找工作、评奖学金这种功利性效价,达成毕业要求的效价直接关乎博士生的生死存亡。“当这个毕业年限越来越近的时候,焦虑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那个时候论文发表的(数量)还不足够。”(C4)“这一届还有好多师兄师姐没有发文章,到时候你毕业论文交了,工作都找到了,毕业证拿不到,你就等于失业,或者延毕。”(C10)

(三)发表动机:制度促成的功利性动机与同辈竞争消解了学术动机

博士生论文发表来源于功利性动机、学术动机、同辈压力以及非动机性的外在机遇四方面。动机的产生和价值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发表制度意欲通过学术规训,实现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功能,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被博士生“趋利避害”的动机所消解。发表制度所强化的论文效价,助长了博士生对于论文价值的期待,反而促成了博士生的功利发表动机。“当然最核心的就是要达到毕业条件,这是最基本的。”(C8)“可能很多人仅仅就只是为了毕业而已,并不热爱这个学科,也并没有想要为知识增长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只是一个机械性完成任务而已。”(C9)在“论文发表追逐战”中,学位论文的价值反而被一定程度上遮蔽。“(发表制度)带来的焦虑就会很大,然后你把很多时间放在这个发表(小)论文上面,最后却没有用很多的时间去做这个大论文。”(C1)另外,评奖学金以及找工作等功利价值的实现,均要依赖论文的符号价值。“发表它也是一个‘利滚利’的作用,包括评奖学金,然后申请学校,所有这些东西会让你更加去重视发表。”(C5)
相对于功利动机,学术动机是一种为分享学术观点、促进知识进步产生的发表动机。“我看到一个学术界对此有误解的观点,有误解的地方,我想要去辩护,去和学术共同体对话。”(C9)但是,从访谈编码的结果来看,出于纯粹的学术动机去发表论文的编码点相对较少。大部分博士生在提到论文发表时,会将其与外在功利价值结合起来。尤其是,博士生将期刊论文发表看作获得学位的重要筹码,使论文的窄化为“有价值的符号”,消解了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本身价值。这显示出发表制度带来的功利追求对学术动机的挤压作用。“发表制度有一个导向作用,我一开始读博,然后我就把发表三篇C(刊)作为我的一个目标,这是我这几年要完成的一个目标。”(C7)究其根源,纯学术动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毕业要求满足之前,博士生往往会经历一个浮躁、功利的过程。在达成毕业要求后,论文发表对于博士生“求生”的效价大大弱化。此时,博士生更容易从发表制度下获取论文符号的“理性化”追求中“挣脱”出来,实现学术动机的复位。“如果没有达到(发表要求)这个标准之前,我不会说(追求学术)这样的话,我还会用功利性的东西去做。所以说我博一的时候很浮躁,博二才静下心来做研究。”(C10)“发表要求会激发人‘求生的本能’,未达到之前会让人整个处于紧绷状态,达到一半就是松一口气,完全达到则让人整个放松下来了,后续的研究便能够更加自然自在地去做了。”(C13)
此外,同辈压力也是促成博士生论文发表的重要因素。与功利性发表动机不同,同辈压力是为了在同辈竞争中“获胜”而发表。但同辈压力促成的发表动机,同样产生于论文符号凝结的期望价值。由于论文发表对于博士生的重要性,博士生群体中的个体倾向于关注其他人的发表情况,并与自己进行比较。这种对于论文价值的高度关切,带来了论文焦虑的群体性传播。然而,同辈竞争往往带来的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卷’的气氛会让你沉浸到发表里面,但是你要发什么,你要写什么,你要研究什么,其实倒没有去思考,但你就是思考着我要发。”(C6)在转录文本时,两处同辈压力带来的发表动机出现在“但是”词语之后,在竞争环境之下同辈压力带来的论文焦虑可见一斑。而在不同动机目标驱动下,论文质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纯粹学术目的(博士生)做出来的质量会更高,那种短平快的论文,在行文包括实验数据处理方面,可能会有多多少少的疏忽,这是难免的。”(C4)
最后,还存在一种非动机性的论文发表,即外在机遇促成的博士生论文发表,例如导师安排、参与项目等。“目前来看,(项目)好像基本都产出学术成果,就看产出什么级别的学术成果。好一点的部分就是发SCI。”(C3)

(四)发表行为:制度形塑了博士生“努力”与“功利”的双重行为选择

发表制度凸显了论文符号在博士生科研生涯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发表制度的督促之下,博士生在学习与写作阶段会加强知识积累、关注专业前沿、增强与师友的互动交流。“一方面是跟着老师的学习,如何撰写文章,如何表达观点,如何收集材料,如何行文,如何思考研究问题,都会有训练。”(C6)这是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科研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论文发表的压力也带来了博士生的功利化学习。“追热点,很明显,抓到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然后就能够很快发出来。”(C7)同时,博士生普遍认为积累学科知识和成功发表论文同样重要。这是在发表制度情境下博士生对于学习科研的一种“情景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基于此,博士生会产生“努力”与“功利”两种行为倾向。“一方面我可能想多做一些积累,另一方面我就要围绕着怎么去发表文章,看一些这种技巧、功利性的这种东西。自己被迫要去兼顾这两个方面,所以学院(发表制度)的这种要求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C2)按照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同样的“符号”对于不同群体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论文可以发表,成为“有价值的符号”,学术期刊和博士生们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期刊编辑的话,就从发表的角度认为什么样的文章(是有价值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都是不一样的。”(C8)因此,为了获得论文的符号价值,博士生往往会采取揣测期刊偏好、对标学校期刊目录、找捷径以及钻研发表技巧等策略,增加发表成功率。这一方面是博士生在发表压力下的功利性选择,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与学术发表规则、期刊的一种互动性行为。“(投稿)要有针对性。学校不是有期刊的目录嘛,所以主要还是去根据学校标准要求来投稿。”(C7)
在发表体验方面,博士生往往会感到焦虑急躁以及紧张。这种情绪体验一方面来自同辈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发表制度的压力。“有时候我会特别着急去发表,我在上课,但我着急,因为我听到同学又发了,就这个氛围会让你特别紧张。”(C5)“本来我是很想好好学习的,但是那个(发表制度)要求在那里的话,无形当中你就会很焦虑,感觉就会让自己变得很浮躁。”(C1)对于博士生来说,论文被录用是惊喜,被拒稿也是常态,较多的博士生均在访谈过程中提到自己被拒稿的经历。“反正就直接被编辑给退稿,说你技术审查没通过,意思是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够,然后差一点。”(C3)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合编码分析结果与讨论,研究对提炼出的级别符码、数量符号、学位条件、能力信念、价值认知等15个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反复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提炼了主范畴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理论模型(见图2)。在模型当中,发表认知、发表动机和发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了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主要线索。一是发表制度。“级别符码”“数量要求”和“学位条件”是发表制度的构成要素。二是发表认知。“价值认知”主要指博士生对论文发表影响因素的认识与对发表制度的正负向评价;“期待价值”主要指博士生对论文符号价值的期待认知;“能力信念”即博士生对自身论文发表能力的信念。三是发表动机。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三种动机分别是功利性动机、学术动机与同辈压力。四是发表行为。博士生论文发表主要包含“学习与写作”“投稿策略”“发表体验”“发表结果”四个行为要素,这也与编码结果相对应。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故事线”体现为:发表制度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强化了博士生对于论文发表的价值认知,促成了功利发表动机,最终形塑了博士生的发表行为。

图2 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理论模型

首先,发表制度高度强化了博士生对于获取论文符号价值的期待,使论文发表在博士生科研学习中的效价提升到关乎“生存”的高度。这与青年教师在高校评聘制度改革下的生存境遇较为类似。但比较来看,博士生尚处在学习阶段,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一直以来,相关研究更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境遇,少有学者对于博士生在现有学术评价制度下的困境进行探讨。即便是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发表制度对博士生外在行为的规制与影响,但甚少深入到认知层面展开分析。事实上,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认知的影响,会深刻形塑其发表动机与行为选择。按照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博士生对论文符号预期效价以及能力信念的评估,是其论文发表动机的最初起源,而发表制度所规训的博士生认知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当然研究也发现,达成毕业要求虽是博士生预期效价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其他诸如找工作、评优评先等论文符号的效价,亦可影响博士生的期待价值。

其次,在动机层面,发表制度带来的毕业压力及其衍生的同辈竞争成为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主要动机。虽有部分博士生也会产生基于纯粹学术动机的发表。但不可否认的是,纯学术动机的产生和延续,往往需建构在达到发表制度要求的前提基础上。譬如,已有研究发现,学术评价通过指标化计量意欲提高产出效率、降低制度执行成本,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学术价值的遮蔽。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学术创新的影响亦是如此:多数博士生发表论文的动机直接源于“求生的本能”,而这恰恰是发表制度带来的淘汰压力所引致的。这也证明,发表制度下博士生对于论文发表的高度关切,更看重的是论文符号所代表的功利价值,旨在通过发表以达到毕业要求。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博士生论文发表呈现表面繁荣而创新不足的样态,即发表制度背后存在一种“替代机制”——学术产出目标替代了质量提升目标、功利发表动机替代了学术动机、论文符号意义替代了学术本真意义。在指标化、任务式的学术管理模式下,科研人员所产生的趋利避害动机与“理性化”行为,正是学术价值被扭曲、制度目标异化的根源所在,这也是“破五唯”深入推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后,制度规定与功利性动机,共同形塑着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行为。发表制度目标是通过权力建构与技术控制,旨在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但是对技术的追求以及对指标的滥用,往往会导致大学的“平庸之恶”,加剧大学表现主义危机,最终导致科研的“内卷化”。从研究结论来看,发表制度影响已经深入到博士生科研学习的日常,“焦虑”“紧张”“压力”已成为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此情况下,博士生群体会产生功利化学习的倾向,例如学习活动围绕论文发表展开、更愿追热点而非踏实开展长线研究。然而,真正有分量的学术著作,都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积累,难以追求速成,也并非施加外部规训就可产出的。博士生发表制度走向“内卷化”,最终很可能引致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下降,不利于创新知识产出、拔尖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实现。

(二)政策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博士生发表制度应更重视成果的质量/贡献而非数量/级别。但当前发表制度很大程度上将刊物级别与学术质量相挂钩,将发表数量与博士生学术能力相对应,从而削弱了发表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为此,培养单位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发表制度复归学术本真。

1.增强制度张力和弹性,摸索施行代表作制度与同行评议制度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破五唯”,聚焦科研创新质量的政策背景下,作为学位授予前置条件的发表制度需确立质量导向,改变单一的以论文级别和数量进行评价的模式。这是因为,论文级别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数量未必能反映被评价者的真实状态,且极易催生对这些指标的盲目崇拜,使博士生产生浮躁的科研心态。为此,发表制度应纳入学术贡献指标、增强制度弹性、丰富评价标准。培养单位可通过推行代表作制度,增加博士生具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学术成果的评价权重。同时,通过完善同行评议,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作用,对博士生学术成果的实质性贡献进行严格把关与评判,消解博士生对论文数量与级别的盲目崇拜。但考虑到现有以期刊级别评定成果质量依然是一个相对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段,培养单位可考虑将论文级别的客观指标与专家评审的主观评价相结合,适当降低数量要求和级别规定,突出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把关功能。

2.基于学科差异,实施博士生科研成果的多元、分类评价

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在学校层面规定统一的学位授予前置条件,通常以SCI、SSCI以及CSSCI论文的数量为主要内容。但不同学科的发表难度不同,同一数量与级别的论文在不同学科之间往往是“不等值”的。这就意味着,培养单位统一的论文数量级别规定,无法科学、有效衡量不同学科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基于此,发表制度应考虑不同学科学术成果的特性,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学位授予条件:如对部分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博士生而言(如哲学、人类学、物理学、数学等),其培养的核心目标在于促使他们潜心研究、长期积累进而形成原创性重大创新成果,发表可不做硬性规定或不做过多数量要求,学术水平考察紧紧围绕于学位论文质量;而对与社会需求联系更紧密的应用学科/研究领域(工学、医学、经济学等),则鼓励博士生开展现实性研究,注重论文发表的时效性。故而,在设置不同学科学位授予条件时,可吸纳学科专家和博士生群体参与,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发表制度的弹性,也可吸纳艺术作品、发明专利、咨询报告、技术产品等多样化成果形式,这有助于避免以论文作为单一衡量标准,通过多元评价引导博士生树立重视论文价值与学术贡献,摒弃数量和级别至上的不良观念。

3.淡化发表制度的淘汰色彩,强化激励导向

培养单位将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相挂钩的做法,使“不发表就出局”成为一种高悬于博士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但在质量把关尚未严格的前提下,贸然取消发表制度,也可能降低博士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基于此,发表制度可转向一种激励性制度,即根据学术成果的质量/贡献给予相应的物质/精神奖励,降低论文发表制度设计的强制性。也即将博士生发表制度与“学位授予”脱钩,使之定位为一个激励制度。固然,当前各博士培养单位也设置了诸如国家奖学金、科研奖学金等激励机制,但直接针对博士生论文水平与质量的激励制度尚属空白。因而,论文发表激励制度的存在,可通过每年基于对已发表论文本身的质量/贡献做出科学评判,进而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这种激励制度定位,有利于为博士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术探索空间,降低“求生”动机带来的对学术动机的挤压作用,消解博士生论文写作与发表中的浮躁与功利心态,促使博士生将注意力转至如何厚积薄发地提升论文质量之上。当然,为了避免发表制度淘汰压力缺失所造成的质量滑坡,培养单位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强化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的督促作用,在创造宽松学术氛围的同时,兜住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底线;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尤其是导师应当强化指导与监督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博士生科研写作和论文发表的指导,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分享、发表学术成果的热情,并对博士生投稿论文本身所承载的知识意义、创新程度以及应用价值做出科学、客观的评判,更要加强事先预警和事后审查,避免诸如买卖论文、一稿多发、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这有助于为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合理、有效运转提供坚实保障。

六、结    语

本研究通过对博士生的深度访谈,建构出发表制度对博士生发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从而将中观制度与微观过程联系起来,弥补了过往研究对博士生主体性要素的关注缺失。此外,研究将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引入模型进行理论阐释,充分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的有益视角,增强了资料分析与理论阐释的解释力,同时验证了这些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博士生发表制度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认知和动机层面。并且,这种精致化学术评价的“规训”不仅体现于博士生发表制度之中,它更通过权力建构全方位渗透着整个学术场域,深刻形塑着每个学术人的日常研究与生活。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带来的学术表面繁荣,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深层危机?重大、原创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现象,与制度规训下学术人的“生存理性”逻辑之间是否又存在着内在联系?事实上,现有研究已经越来越关注到制度对学者学术行动的影响。但相较于行为表现,制度在人们认知和动机中的规训作用,往往被已有研究忽视。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与结论,制度对于学术人的影响可能会延伸到深层心理层面,而这恰恰是他们行为异化的重要渊薮。基于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探析制度与学者的互动关系,真正提出激发学术人内生动力的评价制度与学术生态的建构方向,这也是本研究所延伸出的更广阔探讨空间。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建构出发表制度对博士生发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理论视角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但文章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1. 问题提出部分(第二段)应补充关于破五唯提出的背景、政策表述以及具体内容,从而引出其对于博士生发表制度的影响;

2.文章各部分的小标题可以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提炼,目前的小标题如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非常接近博士论文的章节题目而不太像小论文,这种类型的小标题难以给读者传递内容相关的信息,譬如研究结果这一标题就可以考虑改为“发表制度影响下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认知、动机与行为”;

3.图1对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抽象化的概括,应该是对所有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后提炼的结果,因此建议放在结论部分,与研究结论相结合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4.研究结果部分的小节标题还不够精练,未能凸显出每部分最核心和最吸引人眼球的要素,例如(三)发表动机:博士生为了获取论文价值还是为了学术,就没有体现出功利动机、学术动机、朋辈压力与外在机遇等四种发表动机。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议意见2

1.论文选择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与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基础,需要说明其学术理由或者学术逻辑;

2.总体感觉,论文选择的理论基础有三,但是运用这三个理论论述研究结果与发现似乎做得不够深入,需要对发表制度、认知、行为与动机等进行理论层面的论述,而不是仅仅摆列文本和访谈证据;

3.第六页的理论模型图与上文编码呈现的范畴、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分析;

4.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部分,似乎未能体现理论基础中的“规训理论”,可否进行一些分析和补充;(这一条建议可能有偏差,或者我没有看懂,请酌情考虑)

5.论文表述存在标点符号、多字等错误,需要仔细校对全文。如第一页的:(以下“简称博士生发表制度”),显然上引号位置错误;第七页:访谈结果显示,论文发表本身附带的的价值与重要性,显然多了一个“的”字;其余不再例举。

审稿结论:修后再审。

编辑意见: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红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议意见1的回应

回应1: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确实,文中对于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的背景以及相关政策的梳理缺失。鉴于此,我们补充了“破五唯”的行动背景及缘起。同时梳理了2018年与2020年颁发的重要政策文件的内容。将清华、北航等校取消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的改革置于政策背景下引出。见文中:“而在我国,论文由于其可观测、易计量的特性受到学术场域的高度青睐,在评价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唯论文’的科研评价,过度注重论文数量、级别、影响因子等显性指标,扭曲了科研成果的本真价值。正是基于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同年,教育部正式发出通知,开展‘破五唯’专项清理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提出‘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术质量和社会贡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

回应2:感谢专家的宝贵建议。针对专家指出的小标题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重新思考。改动如下,原小标题“问题提出”改为“问题提出:博士生发表制度该往何处去”;原“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改为“分析框架: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关系溯源”;原“研究方法”改为“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分析进路”,原“研究结果”改为“分析与讨论:发表制度影响下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认知、动机与行为”;原“研究结论”改为“研究结论:发表制度全面形塑了博士生论文发表过程”;原“对策与建议”改为“政策建议:复归博士生论文发表的本真价值”。

回应3:专家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完成三级编码之后确实难以直接提炼出理论模型,需要结合后续讨论进行情景分析以理清主范畴之间的关系。成文时,我们基于简化论文结构的考虑,将模型建构部分往前提了。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图1理论模型(现为图2)的位置进行了重新调整,与研究结论部分的讨论结合起来。非常感谢专家的建议!

回应4:感谢专家的建议。我们对于小标题下的二级标题也进行了重新调整。重新凝练了二级标题,如原二级标题“(二)发表认知:发表制度强化了博士生的价值认知”调整为“(二)发表认知:制度高度强化了博士生对于论文符号的价值认知”;“(三)发表动机:博士生为了获取论文价值还是为了学术”调整为“(三)发表动机:制度促成的功利性动机与同辈竞争消减了学术动机”;“(四)发表行为:博士生的自我努力与功利化选择”调整为“(四)发表行为:制度型塑了博士生‘努力’与‘功利’的双重行为选择”。这样,小节标题可以更能体现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及逻辑。

回应5:其他修改。此外,我们还完善了问题提出部分的逻辑,在分析框架部分增加了“理论-概念”框架图。根据另一位外审专家的意见,补充了理论选择的学术理由,补充了一些参考文献,对于分析与讨论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论述,补充了编码类属与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根据编辑部的意见通修了全文格式,纠正了一些词语表述。

祝您事业顺遂,万事如意!

对同行评议意见2的回应

回应1:针对专家指出的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这些理论基础选择的理由。并在文中进行了具体阐释。在规训理论方面,我们增加了如下理由:“规训理论对于本研究具有适切性。研究选择规训理论的重要目的就是揭示发表制度如何通过构建一套技术方法(如规则描述、合法知识定义)进行规范化裁决,从而审视这些制度设计影响博士生学习、科研发表过程的深层机制。此外,利用规训理论审视发表制度的具有合理性。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充分利用了‘合法知识定义’、‘工具符码化’,建立起‘目的—手段’间的特定规则。在权力的建构与行使的过程中,博士生被置于这种特定规则之下,使发表成为其内在动机与自觉行为”。

在期望价值理论方面,我们在文中讨论了该理论对于分析发表制度和博士生论文发表的适切性,这也是我们选择该理论的理由。“发表制度是以论文发表任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除对外在行为的规训以外,对博士生的发表的认知和动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尚未理清。而期待价值理论恰恰解释了影响个体行为动机的关键因素,即能力预期和结果效价,为研究透视博士生论文发表行为,解释论文发表背后的认知、动机要素提供了支撑。”

在符号互动理论方面,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符号价值已经被现有研究指出(袁同成.我国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惯习考察:基于“入场费”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2(2):131-136.),同时,发表过程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行为,也是博士生主动接受学科规训,获得学科素养的过程。在文中对此做了阐释,“按照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论文写作与发表可以看做是博士生主动深入本学科场域,与学科知识、学者对话互动,从而生产学科知识,形成学术社会化自我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补充了理论框架图,以说明理论与本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凸显理论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最后,感谢专家的宝贵建议,通过对理论选择学术理由的阐释,文中理论框架看起来确实会更加可靠了。

回应2:感谢专家的宝贵建议,收到建议后,我们发现确实存在理论层面阐释不够的问题。因此,我们着重针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深度修改。

首先,我们在文中进一步引入了相关的理论概念。例如在发表制度部分引入福柯“微分权力”、“全景敞视”的概念,提升分析的理论高度。在发表认知和动机部分,结合期望价值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效价”以及“期望值”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在发表行为部分,引入符号互动论中“情景定义”的概念,借以进一步阐释发表制度对博士生发表行为产生的影响。如文中:“同时,博士生普遍认为积累学科知识和成功发表论文同样重要。这是在发表制度情境下博士生对于学习科研的一种‘情景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基于此,博士生会产生“努力”与“功利”两种行为倾向”。

其次,我们将一些分析深入到理论层次。例如针对论文发表对于博士生找工作以及达成毕业要求效价的差异性做了深入探讨。“但论文符号对博士生找工作的效价更多体现为对未来的预期,并且在促成博士生发表动机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对于学术职业目标清晰的博士生来说,论文发表对找工作的效价较高;而对于学术意愿低、未来目标模糊的博士生,其效价则较低。”“发表制度将论文的效价提升到‘不发表则死亡’的高度。这虽不是发表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但却是发表制度所隐含的惩罚机制使然。不同于找工作、评奖学金这种功利性效价,达成毕业要求的效价直接关乎所有在学博士生的生死存亡。”从而引出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论文发表作用机制的特殊性。

另外,我们对于原始的访谈文本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挖掘,将一些论述和判断又进行了深挖或者深入论述。例如针对我们发现,在符号互动论的视阈下,博士生和学术期刊对于什么样的论文是有价值的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存在差异的,这也是博士生为什么要揣测期刊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如,针对发表制度如何诱发功利性动机,扭曲制度本身的目的。我们发现,发表制度提高培养质量的原始目的易被博士生“趋利避害”的“本能”所消解。见文中:“发表制度意欲通过学术规训,实现以论文发表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功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博士生‘趋利避害’的动机所消解。发表制度所强化的论文效价,反而助长了博士生对于论文价值的期待,促成了博士生功利性发表动机的产生”。我们还增加了论文发表制度对于学位论文重要性遮蔽作用的分析等。

最后,针对专家指出的摆列文本和访谈证据的问题,我们在文中删除了部分必要性不大的访谈文本。同时,对于部分访谈文本进行了替换与位置调整。

再次感谢专家的这条建议,修改完善之后确实感觉文章的深度提升不少,修正了前一稿存在的缺憾。在修改过程中我也有新的启发和思考。

回应3:谢谢专家的意见。我们在文中模型这一部分增加了对于模型要素与编码范畴之间关系的说明。并且进一步明晰了模型呈现的故事线。在文中,我们加入了一段描述。“在模型当中,发表认知、发表动机和发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了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主要线索。一是发表制度。“级别符码”、“数量要求”和“学位条件”是发表制度的构成要素。二是发表认知。“价值认知”主要指博士生对论文发表影响因素与发表制度的正负向评价;“期待价值”主要指博士生对论文符号价值的期待认知;“能力信念”即博士生对自身是否能达到发表制度要求的信念。三是发表动机。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三种动机,分别是功利性动机、学术动机与同辈压力。四是发表行为。博士生论文发表主要包含“学习与写作”、“投稿策略”、“发表体验”、“发表结果”四个行为要素,这也与编码结果相对应。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故事线”体现为:发表制度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强化了博士生对于论文发表的价值认知,促成了功利性发表动机以及塑造了博士生的发表行为,这使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过程的认知、动机与行为要素建立起有效联结。”

回应4:感谢专家的建议。经过反复思考后,我们认为研究结论部分能够表征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规训作用,暂不进行补充。理由如下:第一,结论部分虽未出现“规训”字眼,但实际上三个主要结论均是发表制度对博士生论文发表规训的结果(提高价值认知、促成功利动机以及型塑发表行为)。第二,在发表制度何以规训博士生的行为方面,分析与讨论部分的“(一)发表制度:论文数量、级别与学位授予挂钩的硬性要求”已经较为深入的进行论述。由于研究的落脚点还是在发表制度对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上,再结合前文已经包括该内容,所以我们认为如果在加入这一部分的论述可能与前面的分析有重复之处。

在对策建议部分,现有的发表制度建立的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之间合理性的联结,实际上正是发表制度为什么具有如此强规训作用的原因。针对此,文中提出的发表制度要从“淘汰”变为“激励”就是针对制度规训而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以上原因现与您商榷。

回应5:感谢专家指出的错误,我们对论文文稿又进行了仔细阅读校对,纠正了细节问题。

回应6:其他修改,此外,我们还完善了问题提出部分的逻辑,根据另一位外审专家的意见,补充了问题提出的政策背景,进一步凝练了小标题与小节标题,调整了理论模型的位置,将模型建构与结论讨论结合起来。另外,根据编辑部的意见通修了全文格式,纠正了一些词语表述。

祝您工作顺利,平安顺遂!

对编辑意见的回应

已根据外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了修改完善,修改之处已用红色字体标出。已根据贵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修改了全文格式。若仍有不足之处,请您继续指出!感谢《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的细致工作!

第二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二审意见
1.论文已经按照相关审稿意见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总体修改情况较好。
2.请作者再行考虑如下问题,可以适当改进。
其一,扎根理论编码一般需要饱和度检验,论文可能做了检验,但似乎没有交代。
其二,扎根理论研究严格意义上是无预先的研究假设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理论对话)需要后置,通过与已有研究、理论的比较来体现论文理论建构的差异性和创新性,可以适当考虑这些内容的位置调整。但是,鉴于目前很多学术论文运用扎根理论也沿用一般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也可以不予调整。
其三,博士生论文发表制度对博士生的发表认知、动机、行为等的影响,可能也类似地存在于高校青年教师、需要晋升职称和需要参与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教师群体之中,可以在结语或者讨论部分做一些说明和分析,以便凸显论文更广和更大的研究价值,也是高校改革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重要依据,可能能够体现论文对优化高校学术生态的贡献。当然,对这些群体的研究也是后续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间。期待您做出更好更有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

审稿结论:修后再审。

同行评审意见2二审意见
作者很好地回应了专家建议并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文章已基本达到发表水平。目前还有两个小问题可能需要作者注意,一是章节标题,第五节建议仍然改为研究结论或小结与讨论,第六节同理,去掉后面那句总结语,因为小论文的结尾部分通常都不做概括性陈述;二是理论框架,新增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理论深度,但从相关的表述来看,三种理论和发表制度、发表认知与动机、发表行为相对应,但略显割裂,整合程度还需提升,作为作者根据扎根理论自行构建而非随意拼凑的理论框架,它应该和文章内容结合得更加紧密,三种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与发表制度、认知与动机、以及行为之间的连贯性应得到体现。基于此,建议可以适度删减一些就理论谈理论的内容,增加一些理论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逻辑线索。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

请参考以上外审意见对全文进行修改完善,凡修改之处请用蓝色字体标出。另请按照我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保证全文格式的规范、统一。题目需要再斟酌,尽量不用副标题。尽快修回,修回时请在文前附上详细的修回说明(需对外审意见以及编辑部意见进行逐条回复)。

作者修回说明
对同行评议意见1二审意见的回应

回应1: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在研究资料分析过程中,类属结构已经饱和,自第9位访谈者始,不再有新的编码类属出现。之前在文章中没有呈现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结果确实不够完善。为此,我们在论文中增加了如下描述:“在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借助西西莉·科尔(Kerr C)等人提出的编码饱和方法检验理论饱和度。具体而言,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记录从第一个被访者起,新的编码在每个被访者出现的情况。结果显示,自第9位被访者开始,不再有新的概念和编码范畴出现。以被访者C9为例,访谈者所在的学院要求其发表3篇CSSCI来源期刊(数量符号、级别符码)才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学位条件)……,按照上述方法,被访者C10、C11、C12、C13提供的信息也能在已有的范畴中对应。这表明上述类属结构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状态”。

回应2:感谢您的建议。确实,依据创始者格拉泽(Glaser B)的观点,扎根理论的的关键在于“创造理论”,因此研究者无需对研究主题做太多的文献回顾,研究者最好也是不要带入预设的理论观点的,否则容易造成“生硬促成”。从根本上看,扎根理论反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演绎—验证”逻辑,主张以逐级归纳的方法从经验材料中创造出理论,而不是从既有的知识体系中演绎出理论命题。

但有学者指出,如果按照格拉泽的方法,让研究者不要带入所有的理论概念,会使得研究变得毫无导向,他们对每一个字词都要关注,造成研究的推进困难。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将文献回顾融入扎根理论研究过程中,只要研究者保持充分的反思性,格拉泽所说的“生硬促成”就不会发生。(吴肃然,李名荟.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社会学研究,2020,35(02):75-98+243.)

其次,扎根理论也有倡导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建构的流派。例如根据施特劳斯(Strauss A)和科宾(Corbin J)的观点,扎根理论在问题提出阶段进行文献综述是可以的,而理论和概念框架的运用甚至为为研究带来益处。最重要的是研究者保持开放和批判的态度,不被理论框架所束缚。([美]朱丽叶M. 科宾,安塞尔姆L. 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三版).朱光明,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27-29.)从现实来看,正像您说的那样,较多的质性研究均在资料搜集之前建立理论和概念框架。

因此,研究选择遵循施特劳斯和科宾流派的程序和做法,并在文中进行了说明。“按照施特劳斯(Strauss A)和科宾(Corbin J)的观点,文献可以作为资料比较的来源,也可以提高研究者对于资料的敏感性。而理论和概念框架的引入则有助于研究发展中层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在研究过程中,事实上理论框架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导向,利用理论观点为我们深挖访谈资料。关于理论对话与比较。在研究资料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已经是与理论框架进行对话的过程。针对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以及符号互动论在博士生发表制度与博士生论文发表中的特殊性进行了延伸。例如,针对期望价值理论提出的“效价”和“期望值”对于动机的影响,我们分析了发表制度下“期望值”的特殊性。随着“效价”被发表制度高度拔高,较低的期望值(能力预期)其实并没有带来发表动机的下降。再如,按照规训理论的观点,权力的拥有者往往建立一套显性的惩罚机制以实现规训目的。但在发表制度中,“惩罚机制”是一个隐含的存在,但同样发挥了强力的规训效果。以上原因与您商榷。

综上,我们选择在文中进行理论流派与本文研究路线的说明,暂不进行调整。再次感谢您的建议。

回应3: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已经在结尾补充相应的说明和分析。“并且,这种“精致化”学术评价的“规训”不仅体现于博士生发表制度,它更通过权力建构全方位渗透着整个学术场域,深刻形塑着每个学术人的日常研究与生活。然而,这种制度设计带来的学术表面繁荣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深层危机?重大、原创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现象与制度规训下学术人的“生存理性”逻辑之间是否又存在着内在联系?事实上,现有研究已经越来越关注到制度对学者学术行动的影响。但相较于行为表现,制度在人们认知和动机中的规训作用,往往被已有研究忽视。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与结论,制度对于学术人的影响可能会延伸到深层心理层面,而这恰恰是他们行为异化的重要渊薮。基于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探析制度与学者的互动关系,真正提出激发学术人内生动力的评价制度与学术生态的建构方向,这也是本研究所延伸出的更广阔探讨空间。”

谢谢您的鼓励,会继续加油,做出更有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您的这句话让我们前进的动力更足了,再次感谢!

回应4:其他修改。我们还根据另一位外审专家的意见,对于第五节和第六节的小节标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理论框架与论文研究内容之间的衔接。另外,我们根据编辑的意见调整了论文的题目。

祝您万事如意,平安顺遂!

对同行评议意见2二审意见的回应

回应1:谢谢专家的建议!我们已去掉第五节和第六节小节标题后面的总结语。

回应2:谢谢专家的宝贵建议。原有的三种理论与发表制度、发表认知和动机、行为相对应确实有简单化之嫌。事实上,我们在后文的分析与讨论部分发现,规训理论、期望价值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也并非和认知、动机、行为一一对应。因此,我们又对研究所搭建的理论框架中的三种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反思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规训理论作为统摄性理论,以此为出发点引入期望价值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在弥补规训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同时深挖行为背后的认知和动机要素。目前,理论与研究概念之间的逻辑是规训理论主要剖析发表制度本身与规训作用,期望价值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共同解释制度影响下的认知-动机-行为机制。

此外,我们去掉了理论框架部分“期待价值理论-认知、动机”、“符号互动论-行为”的简单对应关系,力求呈现制度规训下博士生发表认知、动机、行为的复杂性,展现期待价值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在解释行为机制中的相通之处。

最后,我们根据专家的建议,删减了一些就理论谈理论的内容,着重增加一些理论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逻辑线索。

与此相对应文中的“概念-理论” 框架也进行了调整。

回应3:其他修改:此外,我们还根据另外一位外审专家的意见,补充了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相关内容,在理论框架部分补充了质性研究的分析路线,在结尾部分补充了本研究针对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研究的启示。另外,我们根据编辑的意见调整了论文的题目。

祝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对编辑意见的回应

已根据贵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修改之处已用蓝色字体标出。在标题方面,我们调整为“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的扎根理论分析”。感谢细致认真的编辑部老师!

第三轮审稿意见

编辑意见

1.题目建议改为《制度规训下“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

2.研究结论与建议部分合并为一个部分,同时加强对话,包括与已有研究的对话,与现实评价的对话如破五唯政策的实施问题等。此外,建议还需要充实,加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此部分的篇幅可以适当拉伸。

3.语言表述问题,如摘要中的“破五唯”政策号召下,简短一短句,就有两个问题,一是短句前明显少了一个“在”,二是政策号召的表述不规范,在此处也不那么精准。其他表述问题不再一一列举,请作者认真修改打磨。 

4.摘要可以再充实一些,将核心观点充分表达。

作者修回说明

已根据贵刊近期刊发文献和投稿指南通修全文格式。修改之处已用蓝色字体标出。

回应1:谢谢您的建议,我们已将题目改为“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

回应2: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已对研究结论部分进行了改进,并且加强了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将结论和建议部分进行了合并,充实了建议部分,增强了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发表制度应该树立质量取向与公平导向,弱化淘汰作用,增加激励成分。另外,建议后面的部分增加了二级标题“研究展望”,使得最后一部分的结构更加清晰。

回应3:感谢您指出的文中的表述问题,我们又对表述问题进行了仔细打磨,纠正了诸如缺少主语宾语、逻辑不通、词语使用不当、表达冗余等错误。

回应4:已经重新调整了摘要,根据现有的全文内容充实了核心观点,并且重新翻译了英文摘要。

感谢认真负责的编辑老师!

第四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三审意见

仔细校对,适当压缩;研究展望部分,论文发表制度对高校整个学术场域和学术生态的影响可以适当压缩。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

仔细校对,确保语言表述规范、专业、简洁扼要;研究展望部分,前面总结的部分可以适当压缩,有些重复。

作者修回说明

感谢老师的宝贵意见!

1.我们结合前期修改,对全文进行了进一步通读与校正,删减了部分冗余、模糊的语句,使逻辑更加顺畅、用词更加准确、表达更加简洁。

2. 根据老师意见,研究展望的总结重复部分已进行删减,并独立出来凸显研究价值与进一步挖掘空间。

3. 我们提炼出了结论建议部分的三级标题,希望能更加凸显论文的间架结构和主要观点。

非常感谢外审专家和编辑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反复校正,我们受益颇多!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会审同意录用。但根据期刊发展形势和刊物明年发文要求,请将中文摘要扩展到500—800字为宜,英文摘要亦进行相应修改。

审稿结论:同意录用。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魏庆义 赵祥辉 | 制度规训下的“求生”: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研究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