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保军:开放街区改变了什么?

城PLUS 2019-05-20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媒体和全社会都记住了“开放街区”四个字。“开放街区”,既是一个专业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新闻话题。


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带着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识、不同的水平在一起交流碰撞,摩擦产生火花,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理论……城市的“创新”需要交流,这才是城市的秘密,城市的魅力就在这儿。什么地方最能够低成本方便地交流——街道,社会交流才是街道的第一功能!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城市,看起来是一个街道的问题,实际上要回归到城市的本质去,找寻失落的城市精神。


01 定义:开放街区的特点与意义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出版的《绿色住区标准》提出“城市街区”、“开放性住区”的定义:


城市街区:在城市中由城市街道围合成的区域称之为街区,通常以一个居住组团为单位。街区是城镇居民生活和邻里交往的一个基本单元,是城市生活价值的集中体现。


开放性住区:可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住区,与传统的封闭式小区的做法有本质的区别。


——特点——


(1)规模:大→小

“开放街区”,一般小一点的1、2公顷,最大不宜大于4、5公顷,在4、5公顷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在不同地段,越是靠近中心地区越小一点更好。


案例:最著名的小街区城市——纽约

美国的城市形成是欧洲殖民者进行的有计划的城市规划的结果,在其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容积率和由此得到的资本回报率,方格网结构简单明了,有利于地块的划分和出售,是最有经济效率的规划模式。美国的城市格网多为矩形形态,纽约曼哈顿的小网格街坊,短边长度是80m左右,长边长度在150-230m之间。


 (2)功能:单一→综合

如果说封闭小区相对单一的话,“开放街区”则功能综合,各项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并且鼓励混合。



(3)交通:封闭→开放



↓国内外一些城市路网密度一览



实质:应由大街区、稀路网、宽断面转向小街区、密路网、窄断面,重点不是围墙!!!


——意义——


(1) 经济意义:利消费

一旦这种“开放街区”出现以后,每一条街道就能创造无数个就业岗位,就有税收,还能促进消费。


案例:合肥长江路

合肥长江路是合肥的第一街,过去是一条人气很旺的街道。为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该路进行了拓宽,结合快速公交系统增加了几座立体过街设施,取消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带,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空间站道路断面的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多处地段人气明显下降。


(2)社会意义:促交流、便出行、更安全


促交流:促进社会交流,才是街道更加重要的意义所在。按照城市文化学者的研究,城市为什么有吸引力、为什么有爆发力、为什么不断地创新,核心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技术、不同的信息高强度地、方便地、低成本地交流。所以,一个好的城市必须要做到能够最大程度地方便大家交往、交流和交易,这样,城市的创新源泉就活水不断。现在要进入一个创新驱动的社会,但是很多的交流、交往、交易的摩擦力太大了,如果不改变,将来很难实现目标。中国人需要打破圈子界限,与不同的人、不认识的人聊起来,从对方说话当中获得灵感启发,这样一种社会文化氛围加上一种公共空间,创新的东西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好的城市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和氛围。



美国学者调查发现,创意阶层人士喜欢居住的地方,音乐、艺术、室外体育活动频繁,有自行车专用路线和大片的城市绿地,而且咖啡店、各国风味的餐馆随处可见。他们对那些大型的体育场馆、剧院、游乐园等设施没有太大兴趣,相反,酒吧、咖啡店、有特色的餐馆、小剧场、书店等小规模的街区水平的各种设施和各种艺术展等文化活动对其更有吸引力。于是创意阶层人士喜欢的空间形态就表现为:小街区、密路网、窄断面、形成大量的街道和广场等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


便出行:人类学各种证据表明,如果一个群体的人数大于1500人,就无法互相协调。小街区更利于街区人群的交流和组织。开放街区缩短居民出行距离,居民能够更方便地去往公交站点及其它沿街服务设施。



而在大尺度、稀疏道路条件下,公交只能在宽大干道上密集布置,严重影响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更安全




(3)环境意义:优面貌

开放街区使城市肌理更紧凑、尺度更宜人、人们拥有更多的城市绿地,而不是小区绿地。


↓封闭街区与开放街区在城市肌理与绿地空间层面的对比


宽马路+大转弯半径+渠化展宽导致交叉口尺度严重脱离人性化尺度。



02 措施:应对开放街区的举措


开发变模式


案例: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

主要特点体现在加密路网,划小地块;地块开发更有效率;将原本平均分布于各地块的内部绿地拿出来集中,形成城市公共绿地。


规范调标准:我国现行的居住区规范是不允许低层高密度和多层高密度住区的,而这恰恰是西方及日本中心城区的主流住区形态。也是塑造良好街道空间的最佳方式。小街区、密路网、窄断面模式应允许低层高密度和多层高密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建筑密度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年版)已于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案例:东京都区部

东京都区部面积约621.49km2,2005年人口约848.97万,占东京都总人口的67.5%,是东京都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区域之一,也是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达1.37 万人/km2,最高密度的两个区分别为1.99 万人/km2 和1.93万人/km2。2层住宅所占比重为41.58%,其次是3-5层的比重为30.42%,7层以下的住宅比重为80.57%,高层住宅的比重仅为19.43%,15层以上的住宅比重为2.52%。建筑密度>50%


虽然三十多年来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与规范修订严重滞后,大部分还基本沿用前苏联。现行规范标准要求的大城市道路网密度上限也仅有7.5公里/平方公里,只有发达国家城市路网实际密度的1/3。以至三十多年来规划建设的城市新区新城路网密度依然严重不足!必须加快修订出台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大幅度提高道路网密度,控制道路红线宽度。


控规细布局: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窄断面模式编制控规;融入城市设计;应从居住用地中剥离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地权归政府,由政府负责;停车考虑沿街和街区地下结合的方式。


↓大街区与小街区的建筑布局肌理比较


街道重设计:小街区、密路网意味着更大量的城市街道(支路)的出现,街道的设计愈加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在我国相对较为薄弱,一方面往往仅有工程设计,满足功能即可,不重视城市设计;另一方面,新区往往先修道路,道路设计由工程师完成,以施工为导向,而城市设计往往以控制为导向,二者存在错位,城市设计无法传递到施工设计;另外,道路设计往往由交通工程师完成,缺少城市设计思维。


建议:控规阶段城市设计除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开发外,还应提出街道城市设计导则指导道路设计和建设;需要在工程规范中融入街道城市设计准则的内容;普及和强化城市设计思维。


管理融社区:我国目前将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管理单元,政府很多公共服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都是通过社区来实现的,并且这一趋势在不断增强。居住区规范根据居住区分级配置配套服务设施,二者之间往往存在错位。


社区和居住区这两个概念比较起来,社区的内涵是可以覆盖居住区的,社区包含地域属性,但更强调人们的关系,而居住区只注重地域属性,只强调物质空间本身。


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样的街道是迷人的,是有个性的,有特色的,愿大家重新拾回逛街的乐趣!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在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街区的现代意义与发展”专题论坛上《关于开放街区的讨论》主题报告。本文首发于规划中国,城PLUS经授权编辑发布。文中部分案例图片系城PLUS排版增加,与原作者无关。


·  ·  ·

延伸阅读:


谁是街道设计背后的大Boss?


究“径”


都市传说:广九铁路新旧事


深圳高新区:为创新而生


创新视角展望大湾区发展


互联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


宜居视角看湾区品质提升


深圳 · 雄安 · 大湾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启示




讲者 |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