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天内两起侵犯女生案,警方调查无线索,3根烟头揪出真凶!

特九组 2022-06-21
2013年3月4日,深夜10点,江西南昌某大学的小芳下晚自习后,拿着课本准备回宿舍。

春节刚过,校道上的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着各自春节的趣事。

女生宿舍距离教学楼比较远,越往宿舍走,人就越少,正在想事情的小芳忽然停下脚步,她总觉得有人在跟着自己。


周围人多时还没那么强烈的感觉,现在只剩她自己一个人,小芳终于察觉到不对,眼见宿舍就在前面,只要走下前面的拱桥,马上就能到了。

小芳握紧手中的课本,加快脚步往桥上跑,跑到最高点时,她猛地回头,身后却没有任何人,难道是自己学习太累想多了?

小芳稍微放下心,继续往宿舍走,可没走两步,她手中的课本掉地,双手扒着突然出现在脖子上的大手,惊惧发抖的瞪大眼,腰间顶着一个尖锐的东西。

“不许喊,我有刀子,你乖乖听话,我不会伤害你的”。

小芳吓得不敢出声,生怕他会用刀捅自己。

男人见小芳安静,大手改成捂住她嘴,硬生生把她拖到拱桥下面的小树林里实施强奸。事后,男人突然开口说了一句匪夷所思,让人汗毛倒竖的话后逃走。

等这一切结束后,小芳浑身发抖地跑到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公安局报案。

究竟是谁如此胆大?竟然在大学里对学生下毒手?


01

小树林取证

小芳被吓得魂不附体,说话语序颠三倒四,女警安慰了好一会儿,才从她稍微平静的言语中提取到相关的信息。

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侦查员们立即赶往学校,此时距离案发过去了1个小时左右,现场的证据应该还没有遭到破坏。


侦查员来到距离女生宿舍只有100米的小树林里,戴好手套,穿好鞋套,开始进行地毯式的搜查。

由于小芳受到巨大惊吓,并没有认清案发的位置,只知道嫌疑人戴着口罩,拿了一把刀,和案发现场有条麻绳。

麻绳?难道是嫌疑人原本想要使用的作案工具?


侦查员来到小树林前,以拱桥为中心,3分钟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向小树林展开搜索。

30分钟后,侦查员在拱桥正南10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符合小芳说的麻绳,这一片的杂草全伏倒,周围有明显踩踏的痕迹,这里肯定是案发现场。


侦查员立刻将这里用警戒线围起来,根据遗留的脚印,一路探查来到小树林外面的水泥路上,这里距离案发现场只有200米,这条水泥路通向哪里?嫌疑人在案发后又去了哪里?

一名眼尖的侦查员发现不远处有个白色的东西,走近看发现是一张用过的卫生纸,这张纸离案发现场如此近,会不会是嫌疑人用过丢弃的?侦查员立即将所有搜集的证据,送回公安局做检测。


第二天,侦查员在去现场探查时,在拱桥上有了新的发现。

正值3月,小树林的树叶还未茂盛,站在拱桥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小树林里的动静,离女生宿舍又近,只要小芳大声呼救,一定会被人发现。


据小芳说,在被实施侵犯时,嫌疑人就将刀子收起来了,她试图挣扎,想扯掉嫌疑人的口罩,可却被他再次拔刀威胁。

侦查员们心中泛起疑惑,这个嫌疑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他在身份细节上如此谨慎,却随意地选择了作案地点,还将证据遗弃在现场?难道他和小芳认识,害怕被认出来?

没多久,纸巾的检测报告出来了,上面确实沾有一名男人的精液,但在警局的DNA库里并没有找到相似的DNA信息。


现场的麻绳,则是学校植树工人遗留下来的,并没有任何嫌疑人的痕迹。

现在,只剩下水泥路方向的线索了,他们真的可以依靠学校现有的监控找到嫌疑人吗?

02

监控的搜索

侦查员来到学校的监控室,按照小芳提供的路径,查看4日晚9点后的监控。

监控显示,大约在10点左右,有一名戴着口罩,身高约1.65米的男人,鬼鬼祟祟地跟了小芳一段路,但由于教学楼附近的学生较多,小芳并没有一开始就察觉。

拱桥的那段路没有监控,侦查员通过实地探查,推断嫌疑人在小芳回头时,藏在了拱桥下面的草地里,等小芳走了之后,便迅速窜出来实施犯罪。


那条水泥路不远处有个监控头,侦查员发现,跟着小芳的男人约在10点半左右走了出来,由此可以肯定,他就是强奸案的嫌疑人了。

嫌疑人出来后,从学校的小门离开了,由于没有摘掉口罩,监控里并没有拍到他的脸。

侦查员把监控调查的时间,扩大到深夜12点前,发现嫌疑人在学校熄灯后,仍旧没有回来学校,难道他是校外的人?


学校外有几个工地,每天人员的流动量都很大,侦查员们分成几组,仔细地对周边的工地和村庄进行走访调查,重点查找身高在1.65米左右的男人。

很快,旁边工地的一名叫做“龚常富”的工人,进入了侦查员的视线。

他曾经因为侮辱调戏妇女,受过派出所的治安处罚。在案发当日,他曾和工友出现在学校旁边的餐馆里,待到晚上9点才离开,还和其他工友说,要去附近大学里找人还钱。


侦查员挨个对当晚和龚常富一起吃饭的工友问话,发现龚常富确实到过小芳所在的学校,但他和工友们在9点半就一起回到了宿舍,难道他是等工友睡着又出去了?

按照龚常富的说法,侦查员找到了他还钱的对象,学校里的某位职工。

职工回忆说,“他来找我的时候,大概是9点多了,我闻到他身上的酒味,就让他快点回去休息”。

而工友和餐馆老板也证明,那晚,龚常富喝了非常多,一群人醉醺醺地回到宿舍,就倒下睡着了,其中一名工友说,“我晚上大概11点多起来时,看到龚常富在床上睡着”。


按照学校职工和餐馆老板的说法,侦查员认为龚常富不会是嫌疑人,小芳也没有闻到嫌疑人身上有酒味。

假设他在宿舍冲过澡,等酒味全散才再次去学校,作案的时间便对不上了。

正当案件陷入僵持时,小芳再次来到警局,经过几天的平静,她回想起当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他离开的时候,对我说了句‘祝你全家吉祥’”。


“祝你全家吉祥”,这句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可在当时的情境下,就显得匪夷所思了!嫌疑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明显和大部分人的语言习惯不同?

正当侦查员开会讨论时,女警带着两名女生敲开了会议室的门,她们说出的话,让在场的侦查员们再次攥紧了拳头。

03

又起波澜

2013年3月12日晚,这两名女生略显冷静地坐在办公室里,其中一名叫做“小艺”的女生,手紧紧握着水杯,声线颤抖地把几个小时前的经历说了出来。

小艺今晚有晚自习,大约8点多的时候,起身去了趟厕所,在门口看到了一个抽烟的男生,当时,小艺以为是等女朋友的便没有在意。


教学楼厕所的洗手台没有镜子,小艺洗手的时候,被人从身后捂住嘴,强硬地拖进隔间,并被一把刀抵在喉咙上。

嫌疑人威胁她说,“不许出声!不让我弄死你!”

侦查员紧皱眉头,同样的犯罪手法,难道和侵犯小芳的人是同一个人?


小艺面色惨白地说,“中途有个女生来过,我试图敲门板想引起注意,可才砸了一下,就被他制止住,再次拿刀对准我”。

等到施暴结束后,嫌疑人拉着小艺走出去时,对她说了一句话,问小艺考不考虑做自己的女朋友。

小艺害怕之余也感到惊讶,担心自己说不愿意会激怒他,只能让他留下手机号码,没想到,嫌疑人真的说出了一个号码,还允许小艺用手机记录下来。

做完这一切后,嫌疑人又将小艺关进了厕所隔间,这才匆忙离开。


在厕所里的小艺惊魂未定的,发消息给好友求救,等人来了,她才松了口气,抱着好友大哭,然后来到了公安局报案。

女警一边安抚着小艺激动的情绪,一边做着案情记录。

“对了”,小艺忽然抬头说道,“他离开时还和我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祝你全家吉祥”。

听到这,侦查员已经完全确定,这两起校园强奸案的嫌疑人就是同个人。


这让侦查员们十分愤怒,短短8天的时间,这个嫌疑人居然胆大妄为地,在人来人往的教学楼里,将犯罪的魔爪伸向第二位受害人。

侦查员们压力倍增,要是再不能将嫌疑人抓捕归案,会不会出现第三位受害人?

而校园内人心惶惶,女生们都不敢去上晚课,生怕下一个受害的会是自己,关注公众号特九组,每天推送人性案件,学校加大了保安巡逻力度,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站岗,保护师生的安全。

按照小艺提供的电话号码,侦查员追查它的来源,发现是西藏拉萨的号码,但并没有开通使用。

那为什么嫌疑人会说出这个号码呢?这个号码和嫌疑人有什么关系?


04

究竟是谁?

侦查员们再次对小艺进行了问询,问她有没有去过西藏拉萨,或者认识那里的什么人?

只见小艺皱起眉头,眼神里满是气愤,面对侦查员们的疑问,她说出了心中的怀疑对象,是学校的索某。


索某曾经在西藏生活过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他大张旗鼓地追求过小艺,时间长达几个月,哪怕在小艺有男朋友后,他也依然追求不舍。

索某经常会出现在小艺的周围,有时是上课的教室,有时是图书馆,有时是餐厅,视线都紧紧地粘着小艺。

直到小艺实在忍不下去了,当众把索某的玫瑰花扔掉,这场疯狂的求爱才平息。


难道是因爱生恨?可索某和小芳又有什么关系呢?

侦查员询问小芳认不认识这个索某,小芳坚定地摇头,“我不认识,也没有见过”。

如果索某是因爱生恨的报复,那为什么要先对小芳下手呢?难道嫌疑人不止一个人?

想到这,侦查员翻出小芳案件的资料,他们在小树林里还发现过3个烟头,可是检测报告显示均是来自一个人的。

案件越发扑朔迷离,侦查员决定先把索某找到。

根据索某的室友和同学反馈,3月12日的晚自习索某并没有来,室友说,“他说要去网吧上网,让我帮忙答道”。

侦查员问道,“他是什么时候去的?”

室友想了一会道,“大概吃完饭吧,反正上晚自习之前就离开宿舍了”。

侦查员来到索某经常上网的网吧,调出监控却发现,索某是在9点10分才进的网吧,而小艺的受害时间是8点左右,他完全有充足的时间作案。


小艺也觉得那晚见到的抽烟的男生就是索某,身材和声音都有些像。

事不宜迟,侦查员立刻将索某带到了询问室里。

面对严肃的侦查员,索某无措地望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警官,我是做了什么事吗?”

侦查员打开本子,语气严厉地询问道,“3月12日晚上你在哪?”

索某愣了下,回答道,“我在网吧啊”。

“你是几点去的网吧?”

“大概七点多吧”,索某一头雾水地继续看向他们,“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侦查员挑起眉,拿出索某进网吧的监控截图,加重语气再次问了一遍。


索某明显慌了,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好一会才喊着说,自己真的去了网吧,没有去别的地方,只是路上停住脚步和他妈通了电话,才导致进网吧的时间往后了。

侦查员调出索某的通话记录,发现案发时他确实在打电话,索某的嫌疑排除了,可嫌疑人到底藏在哪里呢?


05

天网恢恢

案件再次进入了瓶颈,侦查员将所有的线索重新整合发现,嫌疑人十分清楚学校的构造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又有西藏拉萨的号码,那会不会是西藏地区来的人呢?

侦查员将范围缩小,针对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和学校内的外省学生做了大量的信息排查,并没有可疑的人物出现,难道是他们遗漏了什么?

想到那3根烟头,侦查员把目光放到了学校外面卖烟的店铺,和学校内外道路上,调取了大量的监控做排查,尤其是两起案件发生的前后一天,试图想找出点新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排查后,有一名20多岁,卷发的男人进入了侦查员的视线。


他和嫌疑人差不多一样高,走路时动作比较大,和侦查员在小芳案件中所看到的嫌疑人背影相似度很高,遗憾的是,店里的监控只拍到了这名男人的侧脸。

侦查员将这个侧脸画面截图,做了清晰化处理,从男人身体特征来看,他很可能是学校内的学生,侦查员把照片拿去学校,让每个班的班导来辨认。

侦查员注意到,有一名班导看到照片后露出犹豫的表情,立刻询问是否认识,班导犹豫再三说道,“这个人很像班上的扎某”。


侦查员和学校商量过后,决定弄一个座谈会,让小芳和小艺在窗外偷偷辨认。

为了不引起扎某的警惕,学校多喊了些人一起参加,轮到扎某进去和侦查员谈话时,小芳和小艺仔细辨认着。

“太普通了,那晚的人给我感觉很凶狠,他看着不像”。

小艺却在扎某开口时,紧蹙眉头的说,“他的声音很像”。

想到小艺曾经和嫌疑人有过简短的正常沟通,侦查员把扎某带进了问询室。

没想到,扎某坐下后,一改镇定的本色,侦查员还没开口,他就已经泣不成声的趴在桌子上哭。


坐在桌前的两名侦查员互看一眼,心中有了80%的把握,这个扎某估计就是这两起校园强奸案的嫌疑人。

果不其然,扎某哭完后,老实的交代了所有的犯罪事实,他表示,自己经常躲在宿舍里浏览黄色网站,3月4日傍晚,他看完后受到了刺激,想要找个人发泄。

扎某蹲在女生宿舍前的小树林寻找目标,等待晚自习后下手,他看到小芳是自己一个人走的,便起了歹心,等完事后,就去了校外的房子住。


后来的几天内,扎某见警察没有找上门,胆子更大了,见到小艺后,他看着没人来,于是快速进入女厕所实施犯罪。

至于那个电话,是他在家乡看中的手机号码,但没有买来用。

按照我国法律,强奸罪至少要判3到10年徒刑,强奸多人,还会加重处罚,扎某的未来将在监狱的铁窗里度过。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但人们的思想并没有前进。

每当发生有女性遭受到强奸、骚扰等问题时,总会有人指责是女性容貌、穿着、言语、行为等问题,才造成了这些的悲剧发生。

我们教女孩子不要穿暴露的衣服,不要在深夜出门,不要去酒吧、KTV等地方,却没有人教男孩子不要对女孩子动手。

当我们无法阻止伤害的发生时,要以保护自身生命为前提,不要去激怒犯罪人,保留证据去报警,将犯罪人绳之以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