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倪佳:在国际化教育体系里理解中文,从小培养文学兴趣 | 故事星球中文课程导师“故事会”


2017年夏天,“故事星球”中文课程的小行星已经进入轨道,期待大家的登陆。


开设中文课程,不仅是应和星球小伙伴家长们的呼唤:希望孩子们进入到英语独立阅读和写作的同时,不放弃母语的写作,重启中文表达的自信。同时,也为那些坚持母语阅读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舞台,释放他们在课堂上被压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自由又准确的写作。


让每个孩子成为视野广阔,会讲故事的丰富的“全人”,是“故事星球”每天都在努力的事。无论年龄,无论擅长的是中文还是英文,无论他们喜欢看恐怖小说还是世界名著,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

 

“故事星球”中文课程的老师们,有作家,有资深媒体人,有诗人,还有国际学校IB中文课程的资深导师。他们是老师,也是用自己的文字讲故事的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新开的“故事会”的专栏,会邀请中文课程的老师们和大家分享有关他们写作的故事。他们为什么写作?为什么孩子们需要写作?他们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中文课程?


文学启蒙和写作的课程导师许佳和我们分享了《许佳: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要学习文学》请戳链接回顾精彩的故事


今天和我们分享故事的倪佳老师,曾是沪上知名国际学校的IB中文老师,她将为我们带来IB的中文预备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在国际化教育体系里理解中文,

从小培养文学兴趣

   

对于母语是中文的孩子来说,国际学校的中文课总显得有点尴尬。有一次期末的家长会,我碰到了一位家长,他毫无留情地撕下了这层“遮羞布”: 


“我的孩子其他功课都很好啊,怎么就中文成绩得了一个B呢?”


接下来,他并没有请教如何提高孩子的中文成绩,而是“开导”老师要及时摆正中文学习的位置:“我们将来是要去美国上大学的,中文能说会写已经很好了,要求不要那么高。”

                                        

在这位家长眼里,教中文的老师国际化程度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的,有点不领国外大学的行情。不过我恰好在美国读过几年书,依稀记得学校的中文课总是最难抢的课程,每年登记 “东亚研究”为第二学位的学生总是排起了长队。


IB这个国际化的教育体系里,其实是相当重视母语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母语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公布世界上十大最难学的语言,中文高居榜首。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三个现在全都成了考古对象。今天我们如果愿意,仍然可以去读孔孟、老庄、李白杜甫等等一串文化巨人读过的书,写他们用过的字。


这份绵延了几千年的幸运和独特,在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来说,天天路过的金矿倒是很不稀奇了。也许有一天某个中文只是能说会写的孩子正听着他的英国同学侃侃而谈莎士比亚,这位友人突然停顿,带着渴望的小眼神说到,你也跟我谈谈中国文化的伟人吧。


此时这个孩子有两种选择,一是挤出蒙娜丽莎的迷之微笑来瞬间冻结这段对话,二是强行破冰,扭转话题,“我对我们的祖宗不熟,我们还是继续谈论你们的祖宗吧”。我但愿中国孩子少些这样的尴尬。 

                                        

学习母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功利的语言学习。我们平常总是期许自己或者孩子成为一个什么“家”,然而什么是“家”呢,是指向一个物理的空间,还是一个人自在自如的心灵状态? 显然是后者。


作家就是应当享受写作,美食家享受美食,旅行家享受旅行,那么从大的文化上来讲,一个人在自己的母语世界中是最有可能感觉到自在自如的。所以有的人空下来喜欢喝喝茶,有的人喜欢写写书法,还有的人呢,喜欢听听古琴,这些看起来的“无用之事”帮助他们充满幸福感地度过了“有生之涯”。我自己是非常喜欢读《庄子》,觉得这本书完全像 宇宙通关宝典,每每在我充满困惑翻越山丘的时候,发现庄子早就都准备好答案在出口笑眯眯地等候我了。 

 

你的教育最终想要走向何方?是让孩子成功,还是让孩子幸福?成功学讲究的是效率,是投入产出比,是结果,而幸福讲究的是让一个人的心灵自由,拥有使自己快乐的能力。我们现成就有一份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大礼包,我觉得不领取实在有点太可惜了。 


有一条叫阿尔法的狗已经横空出世,在不久的将来,律师、医生、会计这些光鲜的职业都要被它吃了,反而像考古学家这种没有什么实际效用的职业却相当得安全。奔走于各种据说提分明显,效率奇高的补课班兴趣班之外,不妨也想想究竟什么样的教育,能够逃过阿尔法狗的好胃口,能让孩子受益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


在未来的国际化语境里来掌握中文能力,对于孩子来说,从现在起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文学的兴趣。


以下这些倪佳老师的问答,希望能帮助对IB中文课程一知半解的家长有更立体的了解


Q

能简单描述下IB中文课的核心内容吗?让目前还在小学阶段的家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倪老师

IB中文的授课教师基本上手里只有一本大纲可以参考,要上什么作品,怎么上,怎么布置作业,怎么来考核学生基本上都要教师自己来安排、设计,因此这是一门非常有教师个人色彩的课程,在很短篇幅内要讲完所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以IB中文的文学课程(普通水平)为例,再结合自己的具体案例让大家有个粗略的印象。


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翻译作品”,学生会精读2部翻译作品,考核形式是根据所学的作品提交一份360-480字的反思陈述和1440-1800字的文学论文。


第二部分叫做“精读作品”,学生学习2部作品,考核形式是学生在10分钟内,就某部作品的节选内容作出口头评论并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我通常在这部分安排的是古典文学作品,比如《史记》、《红楼梦》、《李白诗选》等,诗歌、散文、小说这几种体裁都会有涉及。


第三部分叫“按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学生会精读3部作品,我在这里会安排一些现当代的小说。我选过鲁迅、白先勇、张爱玲、萧红等作家。考核形式是学生在一个半小时内结合学习过的至少两部作品去书面回答一个有关文学理论的问题,比如说请你谈一谈偶然因素是如何在短篇小说中发挥作用的。


第四部分叫“自选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自己的兴趣选择3部作品来精讲和讨论,我通常会选择一些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去讨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比如说余华或者苏童的作品。考核形式是学生根据一部或多部作品,做10-15分钟的口头评论。


这四个部分都有自己相对应的考试,另外还有一个当场的考试,学生会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小说、散文或者诗歌,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一篇书面的文学评论。



 

Q

在原先的学校里,那些进入IB课程的孩子们为什么会选择中文课?

倪老师

有一部分孩子是出于自己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另外在中文表达上确实比英文更出色,因此IB中文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当然还有一部分孩子在英文水平并不特别突出的情况下,觉得自己的母语是中文,想当然地认为选择IB中文比较容易拿到好成绩。这样的学生往往到后面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储备也不够,最后IB中文考试反而变成了一块短板。这是因为,如果说有些课程还可能突击补习一下,中文这个课程即使有两年时间,也很难有个质的飞跃。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那些中文特别优秀的孩子往往英文水平也相当不错,由于对语言的敏感,平时勤于思考,再加上有了中文非常好的基础,他往往视野也开阔,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还能互相启发,因此他在两门语言中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Q

他们学习中文的过程和体制内孩子学习语文有什么区别?有没有遇到让你头疼的案例?

倪老师

其实IB中文和大家印象中的语文课差别还是很大的。IB中文相对来讲更强调学生的分析、批判反思的能力,它对很多作品的评价是非常开放的,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一说,只要你言之有理就都可以成立,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了很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有的孩子可能习惯了被灌输标准答案,真的可以自己发挥了,反而却无话可说,无所适从。也有的同学很喜欢讲,但是未必都能讲到点子上,能够说服别人。

其次,IB中文课程希望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作品,既有微观的,非常具体的精读,也有宏观的,文学史的角度,最后能够有纵深地去观察、理解一个问题。

还有,IB是书面和口头并重的,体制内的语文课虽然有口头表达,但是并不会作为评分的内容,而IB对于口头表达有许多具体细微的标准。

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个比较头疼的案例吧,因为IB中文确实是一个要求很高的科目。有的同学临到要开题写论文的时候了,发现自己书都没读几本,更别谈思考了,根本就不知道选什么题目好,IB是明确规定老师是不能给学生出题目的,别人都写了大半了,他还在想题目。还有的学生都快高中毕业了,还是错别字成堆,中文句子写出来全是英语的味道,这些都是基本功不扎实,储备不够,临时抱佛脚造成的问题。


Q

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未来决定选择IB中文课,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

倪老师

首先我觉得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对文学的兴趣。阅读习惯包含了对量和质的要求,IB中文课的阅读量大而且要求高,课程首先会要求对所选作品进行比较完整的精读,一个学期要读好几本,另外老师还会要求学生读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和论文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一切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做基础,对有的学生来说是种负担和折磨。


我还希望大家读作品的时候最好能同时对文学史有个初步的观念。可能你读了很多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比较类似的风格,又或者你虽然读了作品,但是不了解它所产生的背景,它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那么你就很难进一步地去深入理解这个作家和作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很喜欢张爱玲,觉得她的作品很有特色,那么你是否可以深入去谈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她的作品那么与众不同。如果你去了解一下背景知识,你就会知道张爱玲除了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之外还是个超级电影迷,而她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电影非常繁荣的时期,她在她的小说中就借鉴了大量电影镜头的语言。另外,张爱玲的散文也写得非常棒,几乎不亚于她的小说。


Q

除了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孩子的哪些能力也能帮助到中文学习?

倪老师

打好基础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虽然带的是高中生,但是有的学生在给他们改论文的时候,不得不从标点、错别字、句子的通顺这些非常小的地方开始入手,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我们呈现出来的作业虽然可能只是一篇研究论文,但是在撰写的过程中会暴露出许多基础问题。比如IB的打分标准中就有一部分是具体到你的语言水平,不仅要做到通顺,还要求表达富有变化,分析的语言精致、细腻,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说你表现出来的思想有多高深就可以拿到高分。IB的课程会非常广泛地考察一个学生的素质。


除了基本功以外,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比较忽视的有口头表达训练,首先要敢说,其次要说得有理有据,有条理,还有怎么说得有感染力,能打动人。最好还知道点中外文学史和文化知识,从宏观上去把握、理解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





倪佳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硕士。翻译哲学史读本《思想的力量》。曾在沪上知名中学国际部担任IB中文科目老师。擅长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研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宋词等。


故事星球IB中文预备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将会包含如下内容


学习内容

1、《诗经》

2、《庄子》

3、《史记》

4、李白与杜甫

5、《世说新语》(候选)



讲解内容

1、 字、词、句的细读

2、 文化常识

3、 历史背景

4、 文学、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5、 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6、 口头表达的基本训练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将选择一部作品做口头文学批评。



上课时间

7月3日-14日13:30-15:30

适合2-4年级孩子,4800/10天


7月17日-28日,13:30-15:30

适合4-8年级孩子,4800/10天


7月31日-8月4日,13:30-15:30

适合2-4年级孩子,2400/5天


8月21日-25日,10:00-12:00

适合4-8年级孩子,2800/5天


上课地点

故事星球衡山中心

课程人数

每期5名满班,最多8名孩子


报名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


今天(6月7日)晚上21:00 -22:00 有在线答疑


请添加阅读导师小a入群





我们是谁?


“故事星球”集结了一群热爱教育并脚踏实地地帮助孩子“讲故事”的伙伴:资深稳定的外籍导师,陪伴孩子成长的阅读导师,专业的戏剧艺术家,共同专注培养4-12岁儿童的阅读素养与创意表达,坚信它们能让孩子成长为有趣丰富的“全人”。


目前,“故事星球”大多数活动用英文进行,2017年夏天开启中文课程。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创作并出版属于儿童的英文故事,延展辩论、戏剧、电影等艺术教育活动,在家庭、社区、学校推动阅读文化,倡导创意表达,为每位孩子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阅读写作引导顾问服务,分春夏秋冬四季招募会员。









非上海地区咨询,请添加小G微信号





上海地区咨询,请添加小A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