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14期【怎样成长:微叙事】你真的看到他偷看了吗?

2014-06-14 (文)卓珍珍 成为学习者

缘起

“老师老师,快去课室,李益凡和张俊打架了。”

顺着声音望去,我班班长气喘吁吁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我立即从座位站了起来:“李益凡?这臭小子又打架?”

“是的。”班长很着急的说:“老师你快去把,语文老师让你快点下去。”

“好,我马上来,你回去吧。”说着我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这个李益凡(后文简称凡),很聪明的一个男孩,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是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气,上个星期才找过他谈话,他也答应得好好的要学会控制自己,不再发生打架的事,这不才一个星期不到,又给我惹麻烦了,还是在语文课堂!张俊(后文简称俊)个子小小又懂事,他绝对不会主动打架的,这次得要叫益凡的家长来一起好好修理修理他才行。

从三楼冲到二楼的转角处我突然停了下来,似乎听到一个声音在问我:“你为什么生气?”

察觉

“我生气了吗?”我闭上眼睛问自己,“我急匆匆的想去干吗?准备用自己的愤怒去压制学生的暴力吗?”

一口气从胸口吐出,感觉轻松了许多,再吸一口气吐出,我放慢了去课室的脚步。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边走我边问自己:“我去课室的目的是什么?”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些句子,“任何计划的设计都是为了效果;效果是所有行为的目的。”在到达课室之前我必须弄明白我想要得到怎么样的效果。我不想再当救火队长,我希望我的学生是讲道理的文明人。

来到课室,语文老师气冲冲的对我说:“上课上得好好的,这两个家伙就打起来了,我管不了他们了,交给你处理吧。”

现场

我把两人带到家长接待室询问情况,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又要吵起来,两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看着他们都在为自己辩护,如果这时候我想要从他们之中任何一人那里得到事情的真相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亦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一样,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于是,我走到他们中间把两人隔开,告诉他们一会儿我问问题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回答,没有问到的人不能抢话,但可以记录下来,等有机会说话的时候再反驳。两人都答应了。

看到凡仍然气鼓鼓的样子,如果这时我和他讲打人如何不对的道理他一定是听不进去的,应该如何与他对话呢?“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有能力给自己制造出困扰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想到这句话我笑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只须引导他重现事件发生的过程就可以了。

谈话


我对凡说:“你先说说吧,为什么要打人?”

“他伤害我自尊心!”凡大声回答。这时俊的手动了一下,张开口准备说话,我用眼神和手势制止了他,让他耐心等待。

我继续问:“他怎样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凡:“他说我偷看。”

我:“他在哪里说你偷看?”

凡:“在语文课上。”

我:“在语文课上当时在进行考试吗?”

凡:“不是,是老师提问。”

我:“哦,语文课上老师在提问。是什么原因让他认为你在偷看呢?”

“我怎么知道,反正我没有偷看。”凡的情绪又激动了。

我:“嗯,你没有偷看。”

凡:“没有。”

我:“回想一下当时你在做着什么让他有机会怀疑你在偷看?”

凡:“我没有偷看!”

我:“你当然没有偷看!你从不曾骗过我,我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我刚才的意思是说,当时你是不是有些行为让他误会你在偷看?好好想想好吗?”说完,我拍拍他的肩膀。

凡想了一会儿,说:“老师提问的时候,我在书桌里面弄手指。但我没有看书。”

我:“老师相信你没有看书。是不是他看到你看着书桌内以为你在偷看书?”

凡:“可能是吧。”

我:“如果你看到别人把手放到书桌里,眼睛又盯着书桌里面,你会不会觉得他有可能在看书或看别的东西?”

凡:“会。”

我:“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的对话,看看有什么收获。”

凡想了一会儿说:“是我的行为引起他怀疑我偷看,而且那一题很难,全班只有我举手回答。”

我双手用力拍拍他双肩,说:“现在知道‘事出有因’了吧,现在你还有什么想法?”

凡想了想,说:“是他先伤害我的自尊心。”然后凡又补充道:“我也有错,我应该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让人误解的地方。”停了一会儿,凡又小声问我:“老师,我想向他道歉,请求他原谅可以吗?”

我悄悄竖起拇指在他前面晃了一下,说:“很好!是个男子汉的作为。以后再遇到被人‘冤枉’的事怎么办?”

凡:“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容易引起别人误解的行为,不要冲动。”

我:“你先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好吗?现在我和俊说说话。”

李益凡很安静的坐在一边,听我和俊的对话。

我看到俊的脸上还挂着泪水,于是问他:“俊,现在还痛吗?”

俊听了我的话,泪水又出来了,似乎很委屈的样子应了声:“嗯。”

我问:“他打你什么地方了?”

“这里,”俊指着自己的脖子说,“他掐我脖子。”

俊的脖子上还留有红色的痕迹,我看了看凡,他低着头没说话。

我问:“知道他为什么打你吗?”

俊说:“知道,我告诉老师他偷看。他说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我决定把问题细化,实化,这样才能让他更清晰的看到自己,于是继续追问:“你真的看到他偷看了吗?”

俊很肯定的说:“是。”

这时,我看到凡把头抬了起来,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发出声音,又把头低了下去。

我对着俊说:“可以说说当时你看到的情形吗?”

“我看到他把手放在桌子里面,眼睛盯着桌子里面看。”俊边回忆边说。

我:“哦,你看到他把手放在桌子里面,眼睛也盯着桌子里面,可以告诉我你看到桌子里面有什么吗?”

俊想了想,说:“应该是语文参考书。”

我追问:“你刚才说的是应该,对吗?”

俊确认:“是的。”

我继续追问:“是什么让你认为应该是语文参考书呢?”

俊很快回答:“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会回答那个问题,其他人都不敢举手。”

我进一步澄清:“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会回答那个问题,所以他一定是偷看的,是这样吗?”

俊也许没想到我会这样问,犹豫了一下,说:“那也不一定。他本来成绩也很好。”

我:“为什么说不一定呢?你不是看到他偷看吗?”

俊:“我看到他手在书桌里,眼睛也看着里面,以为他偷看。我没有看到他看书。”

我:“哦,原来这样。他的同桌向我证明他没有偷看哦。”

俊把头低下来想了很久,然后抬起头来说:“老师,我可以向他道歉吗?”

我:“他打了你,你为什么还要向他道歉?”

俊:“是我先冤枉他的。”

我:“是你先冤枉他,让他觉得受到伤害,才会做出打人行为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俊:“可以。”

我:“以后遇到事情怎么做可以减少伤害别人也减少伤害自己呢?”

俊:“想清楚再说话。”

我:“嗯,很好,三思而后行。俊,你有这样的认识真为你感到高兴,你成长了。”

俊:“谢谢老师!”

我:“去吧,我们敢作敢当的男子汉。”

于是,两男生相互道歉和好。

【开悟堂点评】这篇文章让我感动的是,作为老师的处理方式。文中老师真正是用平等的意识,在和学生交流。其实,这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因而,能换来学生的真实表述和真心的认识,以及真心的实际行动。如果用理论来描述,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对于学生双方的行为,作为老师是第三者。按照《圣经》所言,人是没有权利去论断他人的。因此,珍珍老师采用提问,而不是自我意识的断论来处理。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信任。在方法上,也是培育的手法。其效果是治根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