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924期 学习者大会学员收获与感悟

2017-07-23 成为学习者 成为学习者
 

程爱莉

20170715“烧脑学习”之三种角色的转换


      吃早饭时,同行的梁红老师就说,多吃点,等会的学习很“烧脑”的。一天下来,发现之所以“烧脑”,是因为这样的培训学习中,需要自我三种角色的不断转换。


首先是学习者和“旁观者”的角色转换。即面临一个指令或学习任务时,完成相应的指令或任务(学习者),同时跳出来对自我的思维过程进行觉察(“旁观者”)。

从今天的操练看,自己在这两种角色之间的转换还是比较顺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作文《开营仪式》时,我有特别的收获——在今天学习者的角色中,我完全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脑海里直接反应的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却常常注重由谈话引入相关主题的话题,然后再开始结构上的指导。这矛盾的背后是什么?——理性的认知(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感受)敌不过自动化的反应(文章结构的安排)。由此看出,在学生时代,自动化的训练是多么重要。


关于学习者角色的体验,还有一点需要记下——关注有差异的意见发生时自己的反应。今天在王宏老师的提醒下有意的关注,发现自己可以更好的打开自我,接纳他人,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收获。

其次,是关于学习者、“旁观者”和教师(指导者、咨询师)角色的转换。

作为学习者更多的是呈现出问题,而作为教师,如看到一个高三女生对自我的分析,却往往多了一些主观上的评价、判断和急于帮助学生的意愿。

因此,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先向学生求证问题,澄清问题(这点其实与心理咨询时面对来访者是完全一致的)是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尝试,努力做到的。

在求证、澄清问题之后,就可以根据(学习者、“旁观者”角色的)合理的思维流程或者是合宜的框架,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进行(教师角色的)指导了。

今天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王宏老师让每一个学习者,以教师身份觉察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效果,最相信和坚持的”,以及“最期待解决的”。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更坚定地相信,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对自我思维品质的觉察和提升,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而关于如何了解具体的一个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我也掌握了一定的问话技术——还需要多加练习。

最后,想说的是,今天“触发的失败”也与几种角色的同时体验有关——学习者、“旁观者”乃至教师几种角色的同时或交替出现,是需要具备足够能力的,在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先纯粹的以学习者的角色来体验,再以旁观者的角色来觉察,最后以教师的角色来反思,效果就会更好。


 

赵勐岗

两个练习“我看到了什么?和“我是完整的”开启了今天的培训课程。在今天的培训课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对几个词语的再认识,如“表象”、“唤醒”、“追问”、“触发”、“觉察”还有“思维流程”。这些看似空洞的词语,在宏哥细心的引导下,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参入中,让自己有了不同的体验。也正如宏哥所说的那样,自己是“有病才来的”,但也是“有备而来”。在一次次的体验互动中,得到宏哥的肯定和其他老师的鼓励,自己的身心也慢慢地被打开了,觉察到脑海中的画面,声音和感觉。今天最大的感受还有“现场力”。现场的声音,现场的氛围,现场的感知,这一切无不在“滋润”着自己。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自己成为“有情芍药含春泪”,“倔强蔷薇立讲台”。


 

丁君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宏哥叫我们写开营仪式,起初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通过他的讲解和学友们的帮助下,让我从一个无知的世界到了一个有声,有像,有文字的世界。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


写在后面的话——

让我们共同期待

思想的碰撞

擦出智慧的火花

绽放你我

不要走开

未完待续

报道:彭伟

甜甜

编辑:珍珍

甜甜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 或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