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线上“溪山书会”丨读书人杜彦之推荐百年前的探险纪实《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孔学堂 2021-10-18


作者简介


杜彦之,黔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现为某农业公司产品负责人。好美食,常备江中消食。爱读不急书、枕边书,但不求甚解,如是如是。




永别了,德尔苏 !




“永别了,德尔苏!”


书中最后一句话,完全写出笔者读完后的心情。好奇并压抑地断断续续看完这部有关原始森林探险的奇书。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唱着一首单调而忧伤的歌出场,往火堆中丢下鱼干、面粉和白糖,向过往的灵魂祈祷,我也被压抑得无法言说的悲哀情绪缠绕,以至几乎不忍卒读,然而终于还是读到卷末,作者写到——
永别了,德尔苏!
《德尔苏.乌扎拉》一书作者为有着俄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员专业背景的俄国军官阿尔谢尼耶夫,1902年开始到1907年间,他在乌苏里地区以探险为名,实为暗中收集军事资料,在此过程中,记录下一部旅行札记。此书最为人感动之处,不仅是作者笔下所描写的上世纪初东经132度以东、北纬43度以北这片广袤原始莽林的地貌景观,虽说就看这个,已经是人文地理的一流散文了。更奇之处在于,作者用大量倾注情感的笔墨,写下一位真实的传奇人物——赫哲猎族人德尔苏·乌拉札。有德尔苏的陪伴,作者感到,“现在我什么都不怕了。既不怕红胡子,也不怕野兽。既不怕大雪盖地,也不怕洪水泛滥了,因为有德尔苏和我在一起”。


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


老人教会作者认识森林,也在暴风雪来临时救他。老人是天生的森林之子,更是杰出的猎人和万物有灵论者,“他的目光安详而又带一点稚气,他的眼睛使人感到他的果敢,直爽和善良”。


莽林中的生活,让老人形成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模式,“谁要和大自然打交道,享用它的原始财富,那么,甚至在大自然冷酷无情的时候,也要必须和他相处”。而长期在大森林中孤独生活,使得老人养成了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说出声的习惯。


在老人的口中,万物皆有生命和灵魂。鱼会骂人,鸟会生气,深林莽丛中树木、河流甚至老虎都可以说话——用他们之间才能听得懂的语言。老人也会生气,当老虎不守规矩——明明森林里有很多可选择的食物,“却还要来叼走我们的鬣狗,它就是坏的,我不怕你,我可以开枪打你的”。


当发现自己因年华老去,再也瞄不准靶心,老人不由得感到恐惧,不单因为死亡将至,还掺杂着一个老猎人内心的空虚惶恐、不知所措。


德尔苏朴素地敬畏着文字,“人用嘴巴说出来的话,只能传到附近的空气里。另一些话被塞到瓶子中,一旦落到纸上,遍传得很远。用嘴巴说的话,说完就不见了,落到纸上的话,可以流传一百年,甚至很久”。


作者发现德尔苏逐渐丧失在大森林存活的能力后,将他带到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的家中养老。然而老人却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城市里的水要钱来买,木材要钱来买,这些都是上天给予的,为什么要收钱呢?老人选择离开对他来说不可思议的城市,重新回到哈巴罗夫斯克郊外的森林,不久后却死于非命——在一堆篝火旁,他被一群俄罗斯人抢劫一空后杀死……


有个值得一说的花絮是,1971年,日本大导演黑泽明陷入深深的忧郁和无力当中,几度以剃头刀自杀未遂,直至1975年拍摄完成根据本书改编的《德尔苏·乌扎拉》一片,并在其中得以疗愈,更因此获得4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黑泽明导演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海报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哈尔滨大学组织翻译,交商务印书馆出版,系内部发行的“黄皮书”,印数7000册,称为“地理版”。每章节以作者阿尔谢尼耶夫日记时间为经,小章节有关键主题词在前,并注有名物解释。2005年,人民文学曾公开出版,2017年,哈尔滨出版社再版发行,仍仅在少数读书人圈中传播,并不广为人知。旧版的“黄皮书”,我曾于贵阳二十四书香书店旧书区淘得,转赠给一位更想得到的朋友,现在回想,还是有点心疼。


内部发行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庚子春节,窝家再读此书,别有一番感慨。


《德尔苏.乌扎拉》【苏】阿尔谢尼耶夫 著

哈尔滨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下册。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性面对,无一例外的,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大家尽量少出门、不聚会。


而我们的倡议也随之而来——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读几本好书。


据说,网络时代,阅读已跻身奢侈品之列。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大概算不上叫人乐观。虽然,我们仍愿尽绵力,不仅因为手中可留书香,更缘于读和享的过程中,自有欢悦喜乐。


当然不阅读的借口也多,常见是说没有时间,其实,古人早就感叹过了。



三国时代的董遇说,读书只能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宋代的欧阳修则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这段时间,既然要“少出门,不聚会”,那何不索性围着炉子或者拥着被子,安安静静、暖暖和和地读一本好书?


按照欧阳修的法子,我们来算一算,马上当然不现实,待在家里的话,那就“桌上、枕上和厕上”好了。各花15分钟,总共45分钟,一分钟读500字,一天就读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页差不多500字,则是315页,这是相当厚的一本书了。


从今天起,我们邀请一些爱书的朋友,以线上“溪山书会”之名,逐日推送好书,以享读者。


欢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读后感想,亦欢迎来稿,投稿信箱是kxc913@163.com


跟我们一起推荐,获得采用者,自然也会有一份礼物奉上,您不用猜,肯定是书……


我们寄给您。



即日起,孔学堂新语数字图书馆将免费开放,每天推送好书,以享读者。其中,包含大量古典文学名著,以及陈忠实、张炜、胡学文、何建明、梁晓声、杨争光、葛亮、李佩甫、徐则臣、毕飞宇等一批知名作家的作品,由名家名嘴原声演播,配以精品音效制作,给读者带来知识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已经拥有孔学堂图书馆读者证的用户可通过读者证账号/密码登录收听,没有读者证的用户也可扫描二维码下载新语数字图书馆APP,免费收听海量有声书。


孔学堂官方微信端收听


第一步:点击孔学堂微信公众号底部“学堂活动”栏目中的“孔学堂听书”;



第二步:点击“获取授权”;



第三步:获得授权后即可进入听书页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聆听吧!



孔学堂官方网站收听


第一步:进入孔学堂官网,点击“孔学堂听书”;



第二步:进入登录页面,选择“借书证用户登录”,第一栏下拉选择“贵阳孔学堂图书馆”,下面两栏“用户名”、“密码”输入在孔学堂图书馆办理的借书证号码及所设的的密码即可登录完成。



第三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聆听吧!


注意


1、微信收听只需关注孔学堂微信公众号即可。孔学堂网页收听在孔学堂IP地址范围内免登录访问,在孔学堂IP地址外需要使用孔学堂图书馆的读者卡号和密码登录访问。


2、听书使用咨询电话:0851-86981570




热文推荐

春天恰是读书天,宅在家里读好书丨孔学堂启动线上“溪山书会”活动

线上“溪山书会” | 让阅读把心安下来 ——李昊带您品读绘本《黎明》

钟南山给提前返岗同志的5条抗疫防护建议

所谓的防疫宅家,九大宜忌你一定要知道

【视频】快板打起来!抗疫情 硬核知识记心间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肺炎?答案来了!这些事也要了解!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