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会 | 韩嘉玲:农村教育怎样更贴近农村生活?

侯赏 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2021-01-26


本文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学院讲座教授、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的韩嘉玲女士,在第一届“生态乡村与食农教育”研讨会上做的分享。会议中,作者介绍了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食农教育的一些教学模式探索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并认为乡土化、生活化、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其实是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作者|韩嘉玲

责编|村民乙

排版|童   话




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作者注:教育部定义为100人以下的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承担着乡村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的重要责任。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数量为44.03万,教学点数量为15.75万,而到了2018年,我国农村小学数量仅为9.06万,农村教学点数量为8.88万,学校数量的减少与计划生育政策下儿童数量的减少和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不无关系。然而,城镇化进程亦对农村学校数量的减少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部分农民择校进镇的背景下,农村学校建设遭遇了巨大的瓶颈和阻碍。


韩嘉玲老师在

研讨会现场和参会朋友互动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普遍困境


目前,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着“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这类学校普遍处于“小而差”、“小而弱”的状态,是我国农村教育底部攻坚、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农村学校的困境可归于以下几点:


1、规模缩小的资源不平衡困境


首先,农村学校生源数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办公经费的拨付。当前我国学校的日常办公经费是按照学生人数来拨付的,在经费拨付的过程中,学校本身对经费的使用缺乏自主权,因此,因学生少而导致不足的办学经费,难以保障校舍维修、设施养护、教学管理等办学需求,也影响到校本培训、教学研讨、课程改革、教师外出培训等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农村地区的地理区位和生活条件留不住优秀师资。农村地区大多交通不便,生活较为艰苦,教师在此处的发展空间有限,而学校师资在性别、年龄、专业方面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规模效益的逻辑下处于边缘地位,不被地方管理者重视,不仅资源配置处于弱势,也很难获得外部支持。同时,学校缺乏管理自主权,难以激发办学积极性。


2、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


在“城挤”、“乡弱”、农村学生流向城镇读书的趋势下,还留在村里念书的学生多半是其家庭走不了也无法走的,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这些处于不利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本身就存在多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农村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老师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弱势的现实中面临种种资源匮乏的严峻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偏远的村小一直存在留不住教师的现象,村小常常面临师资不足,同时,农村教师在承担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较高比例的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承担对他们在生活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责任。繁重的工作负担和现有资源的限制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难以创新,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另外,我国教科书的内容具有城市化倾向,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及乡土文化距离较远,这只会使得农村学生淡化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和认可,大大影响农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


经费、师资、资源的种种困境,加剧了原本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更使得农村学校的发展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不断流入城镇,村小和教学点难以获得财力、物力、人力等各项资源的支持,学校没有了办学积极性和能力,导致生源和优秀教师资源的进一步流失,最终难以为继。


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去留问题长期存在这样的争议:村庄是否还需要保留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于多少才需要撤并?农村学校的质量差,保存小规模学校的做法是否不符合效益?学界和社会均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观点。


二、成功的经验


面对上述农村学校的困境,关注农村现有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发挥小规模学校在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当中的作用,显得极为必要。


最近出版的新书《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通过总结国内十所小规模学校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希望能对其他广大地区小规模学校提供可复制、低成本的本土经验,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注重共同体的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通过成立区域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共享联盟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联盟的形式也争取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府的关注。有些地区则通过建立“传帮带”的教师成长模式,并通过联合授课、联合辅导等形式,形成了互帮、互助、互学的教师关系。同时,这些村小通过建立紧密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有一些地区则通过师生共建的形式,共同营造儿童友好的校园氛围。例如,梁家川村小学通过师生共同布置校园的方式让校园充满活力,也饱含乡土文化特色。另外,村小积极加强与村庄的互动,破除了以往学校成为农村“孤岛”,与当地社区互不来往的局面。例如,梁家川村小的老师利用课余休息时间,用学校的电脑帮助村寨制作农田普查的报表。达祖小学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则为村民开设扫盲班,周六日是辅导班和技能教育班,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同时,村庄也通过对学校建设提供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的支持,使得学校与所在村庄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共建为振兴乡村发挥了一股年轻的力量,而社区、家长与社会人士汇集的社会资源,不仅促进了村庄的教育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的发展。


达祖小学的村民利用假期

参与学校修建有民族特色的校舍


2、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将小规模转变为优势


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少、学生“弱”,因此,学校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种创新形式,认真发现与思考学生的特点,从而将农村学校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一些地区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业以外的能力与品质培养,且评价维度与过程均是由学校师生自主决定并主动参与。例如,大均小学尝试用“七彩葫芦娃”的多元评价来鼓励学生的成长。同时,利用学校学生少的特点,对每个学生采差异教学的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学习风格和兴趣。仁和小学在跨年级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另外,尝试开展新型网络课堂模式,促进了学校内部的资源有效利用和城乡间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们通过小规模学校联盟开设了线上网络直播课程,同时也获取了线上的教师培训课程。总之,这些小规模学校不仅在教学模式上做到了一定的创新,更在关注不同特点的学生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

将小规模转变为优势


3、实行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寓教于本土文化之中


我国农村学校由于城市化倾向的课程把农村学生教的是四体不勤、五谷都不识,所以儿童们变成了脱离农村而无根的一代。其实农村学校就坐落在乡村中,与大自然有非常好的天然连接,就看老师和学校如何运用当地的题材与资源,把课程跟当地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面对日益城市化的教育倾向,农村学校急需改革教学内容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在生活中、乡土文化中寻找可用的教学资源,这使得农村教育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以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将教育内涵融入到日常生活方面,其中,范家小学通过养成教育教给刚进校门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学习生活中的知识,比如认识学校、认识校长、认识学校里的各个地方在哪里。范家小学的很多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所以这些生活教育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有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则通过乡土文化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出发,并在活动中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杉木坪小学通过文化墙记录学校所在地的历史古迹、风俗人物,并在文化陈列室通过展示学生身边的工具来了解父辈祖辈生活的形态和乡土文化。此外,杉木坪村里的造纸作坊及造纸艺术给学校的科学课提供了重要情景与现场再现。


杉木坪学校的自然课,学生

探访当地的旧造纸作坊及造纸的老师傅


达祖小学的学校校舍不仅建筑保留民族特色,还专门编了一套东巴文学习读本,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课间操是纳西族的特色舞蹈,东巴歌曲成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射箭、骑马等传统运动成为体育课程的内容。校牌、校训、标语也都极具东巴文化色彩。学校课程中的这些内容都让学生更好的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更增进了儿童对乡土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达祖小学的东巴文课程


范家小学的乡土课让家长来做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是非常值得玩味的,通过家乡的味道,通过味蕾来增加儿童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链接。


范家小学的家长到学校

给学生们上“火锅”主题乡土课


长龙小学则通过种植实践课,加强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从体验种植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数学课的算一算、语文课的描写和作文观察都与他们所熟悉的田园知识相结合。他们把田园的题材渗透到学科,田间地头成为课堂。


长龙的学生在上数学课,

就是在地里面播种、记录,然后丈量


农村中的小学充分挖掘了农村学校的地方特色优势,将乡土资源与村落文化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乡土课程联结学生与土地,帮助学生认知乡土知识与文化,不仅让学校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还以大自然中的天地万物为教材;使学习空间从校内走向校外,将广阔的天地变成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走出学校来理解真实的世界。这些与真实生活、大自然相结合的课程,培养了学生发展自我、培养素养与能力、与他人协作、爱乡爱土的感情,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地处偏远农村的小规模学校的优势是他们坐落在有着丰富田园及乡土文化资源的农村中,如何将劣势转化成为优势,将村庄中唾手可得的乡土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很多小规模学校在这些方面,因地制宜地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乡土课程。


农村生活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唾手可得的自然资源,成为了农村教育进行内容创新时宝贵的素材,也让小规模学校变劣势为优势。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在杭州召开了“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一致通过《杭州宣言》,首次将文化多样性与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为三大支柱目标并列。唯有将文化置于发展政策的核心,才能确保以人为本,包容且公平的发展。文化塑造了我们的身份,也代表着我们。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体现了一个超越经济发展的思维观念的转变,预见到的是一个公正、包容、和平且具生态可持续性的未来。这个大胆梦想的实现有赖于创新的发展途径,以跳脱近几十年来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线性发展模式,或各部门独立的发展方式。


联合国经过多次国际会议,

达成国际共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支柱


三、展     望


感谢大会办了这场会议,让我们对食农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食农教育在环境的责任、社会的公平以及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都有非常多的相互关联。我个人觉得这些课程未来在国内的推广中,农村小学是非常有优势去尝试与探索的。因为村小与土地有天然的链接,相比于中心学校,行政系统对村小的管理也比较有弹性。同时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学生多半也是最底层与最贫困的儿童,也是值得更多社会力量去关注他们。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学校都有营养餐项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已有的基础项目,循序渐进的开展,先是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然后再慢慢地扩大到一些更高层次的对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原标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乡土化、生活化、本土化的探索



推荐阅读


年会 | 改造乡村,改造教育:重新认识食农教育


年会 | 小学开骑马课,这群纳西族小孩高兴坏了!


年会 | 自然真美,劳动真“香”:贵州杉木坪乡土教学经验


年会 | 彭亚拉:辣条正在毁掉农村儿童,食育教育是应对之策


年会 | 台湾食农教育的探索:如何联结生态农业、社区、和学校

生 态 · 合 作 · 分 享


网站:www.shiwuzq.org

邮箱:shiwuzhuquan@126.com

小编微信:shiwuzhuquan2017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


阅读原文,了解年会 | 河北青龙: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食农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