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Author 朱永新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2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段。20年,对于新教育实验来说,是一个从一个人的念想到一群人的梦想,再到一个团队的理想的发展过程;是从一所学校的探索到五千多所学校加盟的过程。

20年筚路蓝缕,20年风雨兼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惑,但我们会继续按照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9个坚持”的原则,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我们相信,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将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就是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共同朝向。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朱永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特稿 |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
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原创|朱永新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守望新教育】按语: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11期,“特稿”全文推出了朱永新老师六万多字的长篇新作《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和展望》。该文全面回望和梳理了新教育实验2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新教育实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系统的阐释与思考,是新时期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守望新教育】今天全文转载,特别推荐给全国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同道中人,期待与大家一起共读共研,以此为契机,在回顾中反思,在展望中提升,推进新教育实验再上一个新台阶,携手共创新教育实验的美好未来!说明:本文图片由【守望新教育】小编插入。——守望者



摘要: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 幸福完整 ; 十大行动 ; 新教育学派
 
作者简介: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目录概览
 
一、引言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接上期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今天的中国缺少的不是批评家,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正的行动家。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课堂问题的理论,需要的是行动研究。正如笔者对《中华儿女》杂志记者所说“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但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王海珍,2019)。
 
2002年,新教育实验最初从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起航的时候,提出了“五大行动”。后来,我们增加了“构筑理想课堂”,并且提出了“6+1”的家校合作共育。2013年,我们正式提出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有人一直追问: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内在的结构是什么?理论的逻辑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行动的逻辑,是根据当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新教育实验发展的过程中,行动路径也是在逐步完善的。


(一)营造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指通过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首,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行动。书香校园建设,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学校都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在小学落实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尤为重要。新教育的阅读观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和共同的价值(朱永新,2012a)。
 
学校,在本质上就是师生一起阅读、实践、探索、求知的地方。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当然也谈不上学校。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2016)。可见,书香校园应该是学校甚至教育的基本活动和本质特征。
 
教育公平的基础是阅读公平,书香校园建设有助于以促进阅读公平来推进教育公平。美国著名学者赫希指出:阅读的差距,恰恰是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所在,“阅读能力是民主教育事业的核心,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新民权前沿’”(赫希,2017)。赫希认为,与经济繁荣和社会公平相比,解决阅读问题才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他发起的核心知识运动,就是努力让所有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社会的沟壑。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呢?新教育实验提出,首先,应该营造一个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健全阅读空间,让学校有浓郁的阅读氛围,成为真正的读书场所,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将学校图书馆、年级图书广场和班级图书角建设作为首要的投入方向,尽可能做到在学校的任何地方,书籍都能触手可及。应该让学校最有学问、最爱阅读的老师担任图书馆馆长,把图书馆变成真正的学习中心。图书馆尽可能全天候开放,允许学生随时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把相关的图书放到年级的图书广场和班级的图书架,让学生更加便捷地得到需要的图书。
 
其次,图书的配备也是营造书香校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应该精心选择和采购适合不同年级师生的图书,满足不同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需要。读什么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特别关键,特别重要。如果在这个阶段学生接触到最好的图书,他们就能形成一个好的阅读趣味,就能够逐步学会鉴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不好的书。阅读的高度决定精神的高度,应该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读到最高品质的图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为此,新教育实验专门研制了《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以及教师、父母等群体的阅读书目。
 
再次,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新教育实验开发了形式多样的阅读课程。多年来,新教育实验研发了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推出了新教育整本书共读和儿童阶梯阅读的项目,提出了学科阅读与学科写作的理念,使阅读课程化得到了落实。
 
最后,是关于阅读活动的开展问题。新教育学校在营造书香校园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9月28日的校园阅读节,到形形色色的阅读主题月;从图书漂流到图书跳蚤市场;从阅读之星评比到阅读班级竞赛;从自制图书展示到撰写图书评论;从图书戏剧表演到名著影视欣赏等。
 
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只是一个教育训练的场所。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撰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和学习心得等形式,师生记录、反思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状况,交互书写,相互编织,彼此润泽,共同成长。新教育实验之所以提出“师生共写随笔”这一行动,是因为写作在师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的。而教育随笔(日记)不仅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形式。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使之终身受益。
 
关于写作的意义,笔者曾经说过,写作的人是文字的魔术师。无论是英文的26个字母,还是中文的几千个方块字,它们的组合变化抵得上任何奇妙的化学反应。通过各种搭配,这些文字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写作的人一定也是伟大的观察家。他不仅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作的人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写作的人也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而思考更多的是通过写作来进行的。深入思考通常也是从写作开始。写作的人同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仅是现在客观发生的事,也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是记录者眼里的历史。写作不仅仅记录着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记录着我们自己的生活,书写着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传奇(朱永新,2016)。
 
新教育认为,师生写作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培养真正的思考者。写作者一定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写作与阅读一样,本身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养成反思性习惯的重要路径。
 
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写作可以分为5种类型: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案例、师生随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二是强调与实践相关联。三是强调客观呈现,反对一味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即师生通过日记、书信、便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五是注重案例研究。目前,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写作,与专业阅读、专业交往一起,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帮助教师通过反思更好地认识学生、认识自我、理解教育。而新教育的学生写作,也先后推出了新教育“听读绘说”“说写课程”等,在中小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聆听窗外声音

“聆听窗外声音”,指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求“聆听窗外声音”,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关门教育,学校与社会缺少沟通和交流,师生很少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没能得到学校的充分利用。如果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整天以为自己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竞争力,没有关爱心、共情力,就不能培养出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才。
 
新教育认为,学校的格局有多大,未来孩子们的胸怀就有多大。学校里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未来孩子们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有多少英雄伟人到学校访问过,演讲过,交流过,就有多少英雄伟人的优秀品质扎根于孩子们心中。如果学校关门办学,师生就会孤陋寡闻。如果教师缺乏人生阅历,就难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就难以点燃孩子的人生激情。“聆听窗外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开展“与大师对话”,增进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培养师生创造的激情和欲望。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引导师生听到真实的声音,看到真实的世界,寻找到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这些年来,新教育实验在“聆听窗外声音”的行动上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许多学校把行动课程化,不少学校每学期会邀请国内外或者社区内外的名家、校友、学生父母等到学校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和专业经验;也有学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并扩展教材、课程、教室、校园内容,让师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四)培养卓越口才

“培养卓越口才”,指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鼓励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增强其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提出“培养卓越口才”的行动,一方面,是针对长期以来不关注学生表达沟通能力训练的教育现状。我国的传统文化鼓励“抱朴守拙,讷言敏行”,课堂及其他场合很少鼓励师生讲话,发表意见。另一方面,是因为口才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是强烈自信心的表现。愿意沟通、善于沟通、勇于表达,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智能”。表达沟通能力中的“说”即沟通很重要,“说”后面的思想更重要,要想说得精彩,就必须思考得精彩。
 
新教育实验在“培养卓越口才”的行动上已研发了较多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形式。如,在晨诵课程中,通过朗读吟诵培养口才;在每周的班会课程和每月一事中,通过交流分享培养口才;在每学期的生命叙事剧排练和演出中,通过情景演绎培养口才;在儿童口头作文课程中,通过直接表达对某一话题的见解进行口才训练。卓越口才训练除了会提升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外,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如,许多学校通过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研究课题报告会等形式,为教师创造训练口才的机会和平台,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表达、分享和沟通能力。
 
培养口才,离不开“对话”。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明确指出,交流、对话、论辩的本质“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和信任感。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伯姆,2004)。学会这种“对话”的境界,正是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行动必须努力追求的方向。


(五)构筑理想课堂

“构筑理想课堂”,是指本着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理念,在课堂上建立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堂的个性化和高效性,让师生产生与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新教育实验之所以提出“构筑理想课堂”,是因为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的一个最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和学生生活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课堂就没有教育。
 
从2002年开始,新教育实验展开了关于理想课堂的探索,明确提出理想课堂“六度”:一是参与度,即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即学习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五是练习度,即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六个纬度,分别从主体、情感、生态、知识、实践、生活和生命等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与水平进行了分析。
 
2004年,新教育实验确立了“六大行动”框架,其中“构筑理想课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关于理想课堂的三个研究目标确立,即“构建有效课堂”“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和“风格与个性化课堂”;2008年,新教育实验提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是引发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与六个维度不同的是,三重境界更侧重于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第一重境界注重讲效率、保底线,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解读教材及学生(这是教师的备课阶段,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于学生的了解)。二是确定教学目标(A类:基础性、阶梯性目标,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B类:核心目标,即掌握课堂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C类:附着性、拓展性目标,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等。另外还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目标)。三是明确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四是设计严谨的教学板块。教学板块一方面将课堂清晰划分为若干板块,标注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教学过程更有计划、富有成效。另一方面是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教师列出个体学生学习清单,是为了真正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我们一般把教师的教用左手栏,学生的学用右手栏来表示。五是反思教学。这个框架继承了传统的“目标—策略—评估”的教学基本过程,但在两个地方有创新:一是强调以精确目标为课堂教学统帅,二是从备课开始,全程都确保、还原了学生独立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让教学从传统的知识推送模式,变成师生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共生模式。
 
第二重境界注重讲对话、重品质。第一重境界更多的是围绕着教材,第二重境界则围绕着文本。这一境界所讲的“知识”,不仅仅是教材上的知识,更包括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不是静态知识的片段堆砌,而是动态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整体把握。这里所讲的“发掘”,是指从提问到解答的完整过程,即探索中的发现和探索后的重现,既指方法又指方向。这里所讲的“魅力”,其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一方面是指知识对师生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按照可遵循的规律去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习得相应的技能,更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为了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深入对话,需要通过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
 
第三重境界注重讲个性,求境界。在第三重境界,知识不再是一个死的体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并在激发起师生的强烈反响后,内化为师生的生活、生命的一部分。这个阶段的理想课堂,是从知识的丰收转换为生活的丰富、生命的丰盈。这种转换是在人拥有知识、习得技能之后,通过回望、反思自身的顿悟而实现的。关于“共鸣”,深层的理解是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师生激活生命,享受学习,不断地发现新的生命潜能和新的生命状态,学生是越学越想学,越学越聪明,教师是越教越能教,越教越智慧,师生在课堂生活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获得共同成长的快乐。
 
六纬度和三境界,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建设数码社区”,就是指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引导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其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提出“建设数码社区”的行动,是因为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革命是新教育的“助产婆”,是新教育得以实现的桥梁和通道。新教育共同体以新教育实验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在线为网络平台,通过加强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建设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数码社区”进行网络学习、交流,在实际应用和操作中提高收集、加工和应用各类信息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教育实验诞生之初,“建设数码社区”就是我们提出的五大行动之一。因为网络的平等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垄断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拥有了网络,谁就能够拥有信息,谁就能成为教育的主人。所以无论是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还是从建设新教育共同体的发展来说,都需要加快建设数码社区的步伐。数码社区的“社区”概念是超越校园的,着力建设新教育的网络共同体,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健康发展,帮助更多的师生成长。
 
能不能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能不能判断信息的价值,能不能有强烈的重视信息的敏锐感,是信息变革时代信息获取有效性的重要评判指标。新教育实验“建设数码社区”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教师和学生具有强烈而自觉的信息意识。培养师生全面而快速地获取信息、查找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而和谐的信息交流能力,也是建设数码社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21世纪初,新教育实验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教育在线”,在传播新教育理念,汇聚一线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数码社区建设,我们倡导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学校特点、教师个性特征的资源网,实验学校把自己的资源(如教案学案、备课资料,甚至课堂在线等)上传,进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分享交流可以有效防止学校间的重复开发、重复劳动、重复购买等资源重叠问题。我们还鼓励部分新教育实验学校建立新教育的师生电子档案,建立新教育实验的网络课题管理系统,注重网络道德建设等。2009年,我们正式建立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2016年,我们研发并推出了新教育研究院的APP。
 
2019年,笔者编写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网络时代下教育变革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对建设数码社区行动的总结。在此书中,提出传统的学校概念将被新的学习中心取代,教学(teaching)的概念将变为学习(learning)的概念,教师(teacher)将成为成长伙伴(partner),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教育将变为定制化和个性化(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教育(朱永新,2019)。为此,我们建议国家要顶层设计,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建立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推动真正数码社区的建设。

(七)推进每月一事

“推进每月一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评价和反思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从多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
 
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推出“推进每月一事”的行动,是因为我们主张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无疑就是伴随着他们的良好习惯,包括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感恩的习惯等等。根据心理学习惯养成规律和社会生活节律,新教育通过每月重点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方式,在整个中小学阶段螺旋式训练,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生受益的习惯,其中包括12个习纲和36个习目专题。如图1所示:
 
新教育实验的“推进每月一事”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所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明确指向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我们以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为维度安排12个习纲,不仅直接有利于自然生命的延长,社会生命的拓宽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也与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相呼应。此外,“推进每月一事”也契合了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两者也是设计“每月一事”项目的经线和纬线。我们以年为学习周期整体设计每个月的主题,包括了寒假、暑假,让家庭、学校教育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大量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一习纲清晰、主题鲜明、习目完整、经纬交织而成的“推进每月一事”项目,学生们的节俭、守规、好学等优良习惯在润物无声中悄然养成,感恩、勤劳、友善等高尚人格也在习惯养成中逐步发展,生活在人格发展中幸福完整。



图 1   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习惯培养规划图

(八)缔造完美教室

“缔造完美教室”,是指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目标,师生通过“晨诵、午读、暮省”共同建构知识和编织生活,形成有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
 
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提出“缔造完美教室”的行动,是因为教室在师生生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样是一间教室,是平庸、冷漠,还是完美、温馨,对于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意义完全不同。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是在这个叫做“教室”的地方度过的,他们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这个叫做“教室”的地方。教室作为一个生命场,不同于传统的班级。班级更多是组织的概念,完美教室比传统的班级更具有张力;班级中更多强调的是班主任,完美教室中则更强调师生的共同行动。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的行动有三个重要特征,即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和擦亮每个日子。
 
首先,完美教室应该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完美教室应该把新教育的愿景、新教育的文化、新教育的课程完美地融合在一个教室的空间里。学校应该成为汇聚伟大事物的中心,而教室应该让学生在这里与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相遇。
 
其次,完美教室应该呵护每个生命的成长。完美教室应该是生命的绽放,每个孩子,所有的生命都应受到关注,得到重视。新教育开展的生日诵诗、生命叙事剧、生命颁奖等,就是围绕生命展开的。
 
再者,完美教室应该擦亮每个日子。孩子和日子,是新教育完美教室的重要概念。新教育的完美教室里有独特的庆典,有特别的节日,这些都是教室的独特性。要让孩子们和老师们每一天都过得幸福、充实,每个日子让学生都值得期待,每个日子都成为师生生命中重要的日子,完美教室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九)研发卓越课程

“研发卓越课程”就是要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创造,通过课程创新使课堂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并引领学生进行认知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伟大知识的相遇转化为自身的智慧,从而使得师生的生命更加丰盈。
 
新教育实验之所以提出“研发卓越课程”的行动,是因为课程对于师生成长具有特别的价值。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应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应让知识具有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厚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成为具有德行、审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
 
新教育实验通过20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以生命的幸福完整为终极目的和当下尺度,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潜在的理论工具,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的未来课程体系。这个体系是以新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新智识教育课程(真)、新德育课程(善)和新艺术教育课程(美)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个性)作为必要补充的课程结构。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涵养生命是教育的天职。对生命的发现、挖掘、探索、提升和追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教育的生命教育课程,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教育研究院已经研发了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出版了中小学系列的《新生命教育读本》(朱永新,冯建军,袁卫星,2017c)。这是一门以学生生命为原点,以其生活为主线而组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课程具有三个主要目标:
 
一是珍爱生命:认识生命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意义与价值,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敬畏自然生命;掌握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知识、技能,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预防各种可能的生命伤害事件的发生,不伤害自己生命,也不伤害其他生命。
 
二是积极生活:保持积极心态,勇敢地面对挫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情和关心弱势群体,遵循社会公共规则,具有社会公德、正义感和责任心。
 
三是幸福人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合理规划人生;激发生命的潜能,不断提升、充实自己,追求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超越“小我”,关心国家、社会和人类,形成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新智识教育课程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文理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政治、地理)等。之所以不用文理课程或智力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智识”更能够准确表达我们对于课程本质的思考。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又是以“知识”为媒介的。新教育努力让知识拥有温度,将知识引向智识,引向智慧。新教育把智识教育课程分为新科学教育课程和新人文教育课程两个领域。
 
第一,关于新科学教育课程。科学的焦点是人与物的关系,本质是求真和创新。新科学教育课程最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五个方面。科学知识指从科学视角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包括内容知识和方法知识。科学观念指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结果及应用价值等的概括性理解和认识。科学思维是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科学方法指科学和工程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采用的手段和行为。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追求。“科学知识”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科学教育的载体,“科学观念”是科学的基本信念,对科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体现的是科学的智慧,是实现科学创新的手段和途径。科学精神是科学的价值追求,是新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新科学教育的课程究竟如何实施?无疑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目前的科学教育内容庞杂、学科分割、知识堆砌的情况比较严重。爱因斯坦说“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整地理解所有感性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少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理解的目的”(爱因斯坦,1976)。英国科学教育专家温·哈伦也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哈伦,2011)。也就是说,科学教育应该以少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关系来展开。由于科学知识的广阔性,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精心选择最有价值的科学大概念,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最大作用,应该是科学课堂改革的关键。
 
如何选择科学的大概念?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制定者提出了核心概念的4条遴选标准,并明确指出符合其中2条及以上标准的概念才可以定为核心概念。哈伦和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提出了选择大概念的7条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哈伦等选择了14个科学大概念,其中关于科学知识的大概念10个,关于科学自身的大概念4个。
 
不论是美国的《下一代科学标准》,还是哈伦等提出的14个科学大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跨学科性。围绕科学大概念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对科学探索保持兴趣和尊敬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为所有人开设的科学教育课程,不必刻意分成不同学科,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分科学习主要在高中,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不同的科学学科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为未来向科学方面发展的人做准备。所以未来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可能更多地会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通过有意义的主题组织科学核心概念,以综合化的项目学习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是未来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是遵循了科学大概念的原则,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选择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除了关于科学自身的概念外,与上述哈伦等的大概念基本吻合。
 
新教育认同以科学大概念来组织科学教育的理念,并准备从科学大概念的角度组织科学内容,把中小学的科学课程用科学大概念的体系贯通起来。在内容选择时,从涉及个人幸福、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科学应用领域入手,包括:生命与健康、农业与制造、建筑与交通、信息与通讯、能源与资源、地球与环境、灾害和防灾、科学技术前沿(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纳米材料、基因改造等)等领域。这些领域中的科学素养对个人和社群维持、提高生活质量及制定公共政策具有特殊价值。在围绕核心概念编排科学教育的内容时,我们会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概念的层次性。即注意核心概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进阶过程。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核反应,能量这一概念包括能量的定义、能量和能量转化守恒、能量与力的关系,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掌握应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二是关注概念的一致性。即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要与科学家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是有前概念的,有些经验概念与科学概念是相异的,转变学生的概念观点是科学教学的难点,也是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主张学生经过科学探究学习,批判性地审视科学证据,进而发展出对科学现象的一致性观念。
 
三是关注概念的关联性。即核心概念往往具有跨学科性,具有在不同情境中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借助于核心概念的“生产机制”,意识到概念之间的联结性,也能够将概念联系运用到身边的情境之中,是科学教学的重点(林,艾伦,2016)。
 
关于如何实施与推进科学教育,新教育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温度;注重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力度;注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长度;注重分科与融合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深度;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高度;注重全体与个体相结合,让科学教育更有广度。
 
为了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领悟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实践的完整性,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使科学教育在师生的幸福完整教育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新教育致力于研发新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课程;致力于探索基于解决问题的项目式学习;致力于推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致力于建构以家校共育为特征的新科学教育物质资源库;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教育评价项目,并提出了“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的实践路径(朱永新,2020a)。
 
第二,关于新人文教育课程。人文的焦点是人与文,即关心人,培育人的理性与价值追求,提升人性的涵养;关心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的两个含义相对应,新教育实验的人文教育也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较少使用“人文教育”这一说法。中学阶段区分文科与理科,“文科”(主要包括政治、历史、地理,有时也包括语文和英语)似乎与“人文教育”有些接近。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并将其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人文底蕴”是在这份报告中第一次作为学生发展目标正式被提出来。该报告对人文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就包括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两个大的方面。
 
与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民教育、艺术教育课程一样,人文教育也是为了增进个人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和人类福祉而开展的。阅读、对话、写作和社会实践,是新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人的自然生命依靠水、空气和食物来培育,人的精神生命需要阅读、交往和反思来滋养。人类不是因为能够征服世界、主宰世界才伟大,而是因为拥有文化、拥有精神才超越其他物种。
 
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在美国,人文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大学学制设置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阅读经典与写作训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并能就公共事务进行理性论辩,这样一种以注重公共对话与理性思考为特点的教育模式可以极大促进公民意识提升,现已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新人文教育的最基础的方法,新教育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这一行动措施,来落实新人文教育。


对话,是新人文教育的第二个重要方法。严格地来说,阅读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间的对话。发生在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同学们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另一种对话形式。在新人文教育中,两者缺一不可。对话不仅可以训练说话技能,而且有助于提升人的文明和价值规范。西方许多教育学者把对话看成是“人克服孤独存在和原子化状态的必要条件”。人若独自无援地生活在社会人群中,不能与他人进行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交流,则是一种极其可悲的异化,而对话恰恰颠覆了这种异化,通过与前人或眼前人的交流丰富了精神境界,扩展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是新人文教育第三大重要的方法。新教育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写作,并把师生共写随笔和教师的专业写作(反思)作为新教育的重要行动。从新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写作是学习以理性文明的、有教养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也就是民主生活方式和公民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说理,有利于促进人文教育培养民主生活下的有效的成员这一主要目标的实现。
 
践行,是新人文教育的第四个重要的方法。我们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觉,开展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各种行动。“积极的实际行动”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全球教育变革的主导方式。新教育实验不只是鼓励师生敢于拥有理想,更重要的是倡导立刻行动。因此,也可以将新教育实验看成是教育行动哲学的实践。
 
新教育实验的新人文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人文教育。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开展融语文、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没有课程的实验,是无法深入扎根的,新人文教育从课程研发做起。现在人文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知识体系是割裂的,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是非连续连贯的。如,小学阶段对于历史和地理知识的缺乏,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哲学思维的训练的缺乏;文理分科以后,对于理科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忽视,等等。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与结构。新教育的一个基本的设想,就是按照人文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类似科学大概念的人文大概念)来组织文本,研发一个融语文、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这个课程将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面向所有学段的所有学生的新人文教育课程。新教育实验提出的人文学科大概念,既考虑了人文学科的基础性共通性特点,又兼顾了哲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还涉及了学科研究与教学的方式。
 
二是晨诵、午读、暮省的教育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提倡过一种浪漫与理性兼具的生活。“晨诵、午读、暮省”三者是把阅读、对话、写作和践行完美融合的新教育生活方式,是新人文教育的根本实施路径。在新教育生活中,晨诵是浪漫的开启,唤醒人们诗意栖居的敏锐感受。午读的核心是共读,通过阅读同一本书,读后进行交流,在碰撞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暮省的核心是写作,通常以“师生共写随笔”这一行动所提倡的方式方法,对一天进行反思与总结(朱永新,许新海,童喜喜,2017a)。
 
三是以合作探究为形式的人文主题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因为传统的学生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竞争式的个体学习,是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的学习方式。而合作探究性学习则是学生们通过互相合作的方法自主选择学习课题,针对问题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通过假设、推理、分析等途径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与自然科学的项目式学习类似,新人文教育的合作探究学习一般用人文主题学习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主题阅读、对话讨论、写作反思、实践行动等方法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充满挑战性的,因为它需要兼具人性的温度和精神的高度,需要在思辨中探索多元答案。


3. 新德育课程

如果说新生命课程主要是为了使主体朝向身心健康与人生幸福,新智识课程主要是为了使主体获取真知和增长智慧,新艺术课程主要是为了使主体具有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那么新德育课程则旨在培养“外德于人、内德于己”即兼具公共品格与个体品格的社会合格公民。
 
“新德育”的基本理念是: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以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与世界胸怀的社会合格公民为目标,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图式为参照,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引领师生明德至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力图通过“新德育”课程,为师生的教育生活注入“善”的源泉,使“幸福”更有厚度,使“完整”更加充实。当前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强有力的教育政策支持与相对薄弱的德育实施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人学空场”“重智轻德”“言行分离”三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所谓“人学空场”,就是“目中无人”。作为主体的人的角色被淡化甚至遮蔽了,德育内容是抽去了“人”之内涵的空洞规范,忽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鲁洁,2000)。
 
所谓“重智轻德”,就是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德育的价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分数一俊遮百丑,考试第一大于天”,是对“重智轻德”弊端非常形象的描述。受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的影响,许多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智育上,作为媒介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走向智识,走向智慧。
 
所谓“知行分离”,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表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知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育知识化、学科化、专门化,德育被阉割为课本教学,道德品质以考试分数来评价。一方面,那些冰冷的,远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条和空洞道理难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那些凭借努力学习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也会对德育产生极大的质疑和否定,因其并没有体验到道德生活的充实,会对“道德”本身产生负面评价,甚至走向道德虚无。具体来说,“新德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18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新德育”将按照纲要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品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中,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是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社会合格公民”为目标。所谓“中国精神”,就是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全面的中国文化素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所谓“世界胸怀”,就是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国际理解,有国际交流与对话的意识与能力。所谓“公民”,就是政治正确、思想端正,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公民。从法律层面讲,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从德育角度讲,公民是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道德和公民能力等要素的社会成员。新德育既要培养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又要培养品行合格的社会人。对于国家的公民来说,公民意识意味着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要拥护宪法,尊重法律,要有主人翁精神和家国意识;公民知识则是指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公民所应具备的公共知识,如法律知识、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和公民权利义务等社会知识;公民道德包括了公民的个体私德、公共道德和为国为民的大德;公民能力是指公民应当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如理性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
 
三是“私德、公德、大德”三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号召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私德、公德、大德”这三个维度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也是对新时代德育的引领。两千多年前,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之道。“明明德”,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情境,最大程度地唤醒、激活、释放、彰显人性中积极的道德潜能,使之变得有意义,成为有益于自我和他人的现实。“亲民”则是指个体在完成“自明其明德”之后,进一步“推己及人”,由私德推及公德,完成革故自新,复归明德。“至善”则指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升华的同时,追求个人对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世界的神圣使命担当。“明德至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新德育”希望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文化传承中朝向“明德至善”的德育目标。“新德育”的过程,是从“明德”(私德)——个体道德的奠基,到“亲民”(公德)——公共道德的扩展,再到“至善”(大德)——崇高道德的追求;从“修身”“齐家”的个体私人领域,到“治国”“平天下”的至善境界,是一个目标清晰、路径清楚的道德修养提升过程。


四是以道德人格图式为参照。“新德育”主张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2012年,在以“缔造完美教室”为主题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儿童道德品格发展“三境界六阶段”的道德人格图式,当时称之为“道德人格发展图谱”。其中第一阶段是“我不想受到惩罚”,第二阶段是“我想得到奖励”。这属于第一境界,自然功利境界;第三阶段是“我要做个好孩子”,第四阶段是“我要捍卫游戏规则”。这属于第二境界,是社会规则境界;第五阶段是“将心比心”,即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第六阶段是“惠泽天下”,即儒家“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爱”精神。这属于第三境界,是道德仁爱境界。在新教育教室中,这个道德人格图式并不是被高高挂在教室里,而是一个行动纲领,是许多新教育教师的德育“诊断仪”和“工具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判断其所属阶段,利用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自然功利境界、习俗规则境界向道德仁爱境界发展。
 
五是以“十大行动”为路径。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每一个行动都有着德育的意蕴和功能,都是“新德育”实施的重要路径。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例,阅读其实是最好的德育方法之一。人类最重要的道德准则,都蕴含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中。那些伟大的经典作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及其命运的故事,把道德原理和道德准则生动地体现出来。同样,当更多的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时候,其实就是不断塑造民族优良性格、凝聚人民共识力量、巩固国家安定团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所以,永远不要低估阅读对于道德品格的形塑力量。
 
六是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幸福教育,而幸福本身必须是合乎道德的。正如中国古代哲学主张的“德福同一”。新教育也是一种完整教育,强调身心灵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整统一,强调让人成长为完完整整的自己。因此,“新德育”的使命,就是追求和创造“幸福完整的德性教育生活”。
 
“新德育”的课程内容,既包括现有德育课程中的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内容,也包括伦理学和社会学中的德育内容,如博爱精神、契约精神、理性精神等关乎道德的内容。“新德育”的课程形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其中显性德育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主题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或其他活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学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等以精神文化建设为特质的育人课程。
 
新德育的课程实施,不再将德育止步于道德说教和理论宣讲,而是将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课程的核心。德育课程的实施载体,既可以融合于学科课程,通过学科课程获得道德认知,建立道德意识,也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乡土课程、社团课程及其他实践性主题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比如面向中小学生的领导力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训练,建立对自我、对他人、对公共生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又如财商课程,通过生活消费规划、压岁钱的使用等活动,建立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并形成道德的经济价值观。此外,新教育实验学校中的特色班会课程、儿童戏剧课程、电影赏析课程、科学探究课程、暮省课程等,都是实施德育的载体。今后将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拓展具有地域特色、校本特色和班级特色的德育项目实践活动。如通过“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公共事务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环境资源保护、公共设施改善、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道德能力;通过班级选举、班级辩论、班级事务协商、班级同侪互助等班级交往活动和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合作协商能力。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艺术教育课程在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粘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对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艺术教育课程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欣赏优秀作品,习得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思维,拥有艺术品位,具有艺术精神,传承人类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在未来的新艺术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人人参与,舒展个性。艺术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生命的无限可能。人人生而有艺术的欲求。正如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所描述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之也(丰子恺,2018)。对于孩子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新艺术教育正是孩子通过艺术技能滋养后的舒展生命,是孩子通过艺术思维训练着的精神体操。“人人享受艺术,使得艺术生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生命形态”与“给予有天赋的儿童以特别的教育”二者形成高度统一。当有天赋的孩子先“艺术”起来,总能够让整间教室所有孩子受益——因为他们往往是真正的示范者、小老师、辅导员。人人享受艺术,人人活出艺术,才是新教育的追求。
 
二是立足生活,吻合节律。生活与生命是新艺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题词。新艺术教育追求实现艺术、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立足生活,是指必须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区域性。每个地方,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样式,这些独特的艺术样式是构成新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因为地方民间艺术扎根于当地,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孩子们喜闻乐见,所以要实现新艺术教育的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必然要借助并依靠地方的文化艺术形式。
 
三是学科渗透,走向综合。艺术教育的理念,必须渗透到新教育生活的所有时刻、所有地方、所有课程。新教育力图打通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使艺术课程向其他学科渗透,让任何一门课程都可能成为艺术的课程。也就是说,艺术课程不仅是音乐和美术的课程,还是“语文课中有音乐和美术,物理课中有美术”可以在任何学科开展的课程。在所有课程的起点处,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浪漫”,能够让孩子感知到这一课程的美好,从而激发起心中的兴趣,产生多彩而活跃的想法,热衷于课程之中。到了所有课程的终点处,通过对该学科知识的精确训练使艺术教育实现“综合”,让孩子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领悟,成为新一轮“浪漫”的源头。我们特别注重艺术教育对所有学科产生的“浪漫”和“综合”效应,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中积极主动加以运用。
 
新教育实验已经在艺术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综合艺术课程,如听读绘说课程、生命叙事课程、戏剧课程、电影课程等,既为打破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也为非专业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5. 特色教育课程

新生命教育课程、新智识教育课程、新德育课程和新艺术教育课程,基本上已涵盖了为生命而存在的课程内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作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始终,而在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可以有相应的侧重点,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真的教育(新智识教育课程)、善的教育(新德育课程)和美的教育(新艺术教育课程)。在以上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新教育根据教师的个体特长和兴趣,以及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而开设了特色教育课程。
 
特色教育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特质。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的天性都蕴含着不同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是对不同生命的不同恩赐。新教育建议减少开展为达成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特色课程,鼓励以管中窥豹之法做超越课程规定的特色课程;减少开设高价聘请高手传授特长的兴趣特长班,鼓励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创造发挥教师个体兴趣或生命特质的特色课程。
 
在本质上讲,特色课程也是为了促进生命的丰富和充盈、潜能的发现和发挥、才华的施展和张扬。除了开展艺术、体育课外,应挑选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如宇宙科学中的宇航、火箭,生命科学中的基因、遗传,物质科学中的能源、结构等不同的知识体系,从开放的社会资源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自己。


(十)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政府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完善家校政社共育机制,拓展和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并影响家庭、家教和家风,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化社区和谐共生、家校政社共育机制,实现家庭、学校、政府和社区的协调发展,促进父母、孩子与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共同成长。
 
新教育实验之所以提出“家校合作共育”,是因为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围绕教育问题进行精神交流,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教育磁场,有利于家庭增强教育功能,促进新型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利于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师生、亲子和相关参与者共同成长;有利于人民生活幸福完整、社会和谐稳定。家校合作共育形成的磁力影响着磁场中的一切,“磁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就当下而言,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就长期来说,有着辐射社会并提升全民教育素养的重要功效。
 
家校合作共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父母、老师与孩子一起成长。成长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是父母和教师共同的责任,陪同孩子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必须共担的职责。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不是简单地针对孩子,而是在与孩子的碰撞交流中,同时实现了父母、教师和社区人员的自我教育。这种平等互动的关系,让教育中的多方互相促进,共同成长,不断自我超越。对于父母来说,家校合作共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一方面,参与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也是父母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过程。通过沟通、协商、相互妥协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推动父母民主法制意识的启蒙与觉醒,有助于父母积极地投入社会政治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来自各行各业的父母们在分享教育子女的意义和经验的同时,也可交流其他诸如职业和生活方面的信息,在广交朋友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对于教师来说,家校合作共育使老师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推动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能为本职工作增效减负。
 
此外,家校合作共育也是社区各类相关人员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家校合作会涉及政府机关、专业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电影院、医院、商场等)等的支持与协调,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由学校进行相应的培训,这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受益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家校合作共育的特点,也是最理想的境界。
 
新教育在推进“家校共育”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几条有助于活动有序开展的准则:应该遵循目标一致、地位平等、权力均衡、求同存异、机构开放、方法多样、多方共赢和跨界协调等基本原则;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搭建和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委员会、新父母学校、新父母俱乐部、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和家校合作共育资源室等平台和载体的作用;需要共读共写共赏,共同的理想和愿景切实推动亲子师生共读共写共赏;需要畅通家校交流联系渠道,以家校读物、家校互访等方式密切沟通;需要共同分享多方家校合作资源,建设资源室、组建社团、兴建实践基地等等;需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开展表彰、叙事、学习等多种活动(朱永新,2020c)。新教育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之路,为更大范围地开展家校合作项目、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借鉴。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共育工程,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从家校合作共育的范例中不难看出,父母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给更好地进行教学带来了巨大力量:父母从学校的阻力变成动力,从与学校对立变成友好,让社区与学校的互不相干到共同携手孩子成长,由此改变了学校的生态,提高了父母和社区对学校与教育的满意度,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教育正能量。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虽然不是一个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教育行动结构,但它完全是在中国教育大地上生长出来、针对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创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教育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新教育实验从2002年的1所学校,到目前的5600余所学校,160个实验区、620多万实验教师和学生,遍布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所有行政区域。事实证明,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比较受师生和学校欢迎,可推广、可复制性比较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合作性的教育行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4年,新教育实验入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教育项目奖15强。2015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7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教育研究院获得网易教育金翼奖年度教育创新团队。2019年,新教育实验获得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2019搜狐年度影响力教育品牌。新教育实验筚路蓝缕20年,本着“为中国教育探路”的初心,做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惑、矛盾和挑战,展望未来,新教育任重道远。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20年来,新教育实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在基础教育的各方面取得了若干突破,初步实现了“五大改变”和“两大愿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2013)。中国教育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教师。教育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投入的热情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问题解决了,教育的根本就解决了。这正是新教育实验把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的重要原因。
 
针对一线教师缺乏成长内驱力、专业素养不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等现实问题,新教育实验通过引导教师开展生命叙事,激发教师产生职业认同的内在动力,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与专业交往,为教师赋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内容上,新教育实验完成了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中国第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师阅读书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大地扩展了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在教育方法上,新教育实验形成了教师通过生命叙事进行教育反思的模式,并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和榜样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不足和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在教育理论和一线教师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组织形式上,新教育实验通过建立网络师范学院、教师成长学院和种子教师计划等项目大规模地培养优秀教师,建立了中国教师自我成长的“自组织”。据统计,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当前在学人数有4339人,成立11年来累计培训约2万名教师,被誉为教师成长的“新教育范式”。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自2013年至今线下培训112950人次,2020年线上培训725000人次。新教育提出的教师成长理论模型和操作方法,为中国和全球教师成长探索出一条操作路径。
 
中国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接受过传统师范教育体系训练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老三门”课程,维系了一个教师一生的教学活动。许多教师缺少富有实效的继续教育机会,缺少完整的生涯成长规划,学习动力不足。新教育实验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理论,不仅提供了教师成长的动力学理论,也提供了教师成长的方法论。不仅提供了教师学习资源(专业阅读书目、学科阅读书目、教师成长榜样叙事),而且提供了专业成长平台(网络师范学院等)。这为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与专业交往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之下,我们通过实地实验,见证了一批批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历程。
 
20年来,5600所学校的近50万教师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直接受益者,涌现出大批在中国基础教育界颇有影响的专家和一线教师。比如,从2004年到2020年,《中国教育报》“推动阅读十大年度人物”评选中,每年都有新教育人,先后共有32位教师入选。作为第一批挂牌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之一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20年来培养了50多位校长、副校长,为所在区域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校长。浙江杭州银河中心小学书记朱雪晴老师、江苏常州市名校长培养基地领衔人庄惠芬等一大批新教育教师,都已成长为优秀的教师领导者,不仅成长了自己,还带动了更多教师快速成长,“新教育实验”也因此被誉为培养中国好教师的“黄埔军校”。第三方实证研究表明,参与新教育实验对教师成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叶仁敏,2018)。《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在研究过许多新教育教师的成长个案后,做了《新教育,让教师的光芒灿若明星》这一专辑,他在总编寄语中写道“对于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实效与神奇,你不能不心悦诚服。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师加入了新教育,他(她)就会变得信心满满,激情满满;智慧多多,幸福多多;乐此不疲,乐而忘返……”(刘堂江,2015)。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如何最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推进教育公平?如何最有效地提升学业成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新教育实验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突破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进而建设书香社会,是新教育实验最初的行动探索。“书香校园”理念的提出及其所带来的教育成效与社会效应,为我们开展后续的教育实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3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就新教育实验首倡“书香校园”概念的三个关键问题对笔者进行了专访。我提出了书香校园的主要标志:图书馆应随时随地向孩子敞开、让爱书懂书的人荐书管书、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对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了描绘和展望(王珺,2003)。
 
网络时代的“碎片化阅读”问题日渐突出。新教育实验在中国首次研制了面向不同群体与不同学科的阅读书目推荐体系,并将其引入学校和社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生命叙事剧、听读绘说等新型阅读方法。此外,新教育团队还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套面向中国盲人的有声阅读材料和听读工具,为推进弱势人群的阅读做了大量工作(尹琨,2018)。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改革,找到了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又能提升其综合素养的路径,使一大批普通的孩子得到了健康成长,成为优秀学生;使一大批乡村学校迅速成长,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校园,成为有口碑有品质的优秀学校。厦门市同安区最早的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梧侣学校,是一所打工子弟为主体的学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当地第一名的学校。美国休斯敦教育局叶仁敏博士主持研究并主编的著作《行动的理论——新教育实验实证研究》一书中,以大量的数据表明: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以及学校的归属感等方面明显优于非新教育学校(叶仁敏,2018)。2020年5月4日,笔者由于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与荷兰作家玛丽特·托恩奎斯特共同获得了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评委会主席阿哈默德•赖泽•卡鲁丁在颁奖词中说“他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动儿童阅读,从儿童到家长再到教师、从乡村到城市再到整个国家政策,确实每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陈香,2020)。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新教育实验对于提升区域的教育品质,改变区域教育生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教育实验非常注重学校与家庭、社区、政府的合作,主要通过新父母学校、萤火虫亲子共读等项目,帮助教师与父母形成教育共同体。新教育实验较早提出了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不仅在许多学校开设了新父母学校,还在中国100多个城乡创办了有15万多名教师与父母参与的“萤火虫工作站”,帮助家庭开展亲子共读、亲子游戏等,直接动员和组织了1000万人次的父母与儿童参加阅读活动。新教育实验还通过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手段向公众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笔者每天早上在微博、头条等发布《童书过眼录》《新父母晨诵》《新教育晨诵》等,至今已推荐的儿童图书达2000余种,总阅读量超过4亿人次。新教育实验对于父母和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作为山西省绛县第一批新父母学校创办人的赵晶在讲述新教育实验改变了绛县许多家庭的故事时写道:“新教育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绛县许多父母的家庭观和育儿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教育实验不仅注重家校合作,也一直注重探索与社区和政府的合作。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采取官方与民间、学术与一线融合的模式,采取实验区自愿加盟、统一管理的方法。针对中国行政体系严密、政府推动力度大等特点,新教育实验注重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密切合作,借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力量,充分发挥新教育实验“自下而上”的草根优势。在双方彼此借力的密切合作中,不仅缓解了新教育专职人员不足的压力,又为基层教育实践提供了长期跟进的理论指导,化不利为有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政府官方和民间草根、学术团队和一线教师结合的实验推进方式,会极大提高教育效用,这也为教育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新教育实验不仅有效提升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品质,也有效提升了区域的教育品质,改变了区域教育生态。大量实验的案例证明,新教育有效提升了许多区域的教育品质。例如在湖北随州欠发达地区的随县新教育实验区,经过5年的实验,总体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全市总共73所初中学校,随县有25所,在全市综合考评中,随县的23所初中进入前30名,14所进入前20名,7所进入前10名。国家级贫困县安徽霍邱新教育实验区,乡村学校的平均规模,从实验前的500人,发展到目前的1500人左右,办学品质的提升,吸引了外流学生的回归。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是新教育实验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新教育实验一直把理论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新教育实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和实践上的不断引领。新教育实验每年召开一次年度研讨会,集中探讨和解决一个教育难题,如最近五年的新教育年会分别围绕习惯养成、家校合作、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德育进行,每年的年度主报告都由笔者领衔,组织全国专家团队攻关;每年召开一次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邀请世界各国学者交流分享教育改革的经验,为新教育的主题研究贡献智慧;每年召开一次实验区工作会议,交流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经验与做法,研究实验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每年召开一次“领读者大会”,与全国的优秀阅读推广人和机构交流分享经验,研究阅读与教育的深层问题,推进中国的全民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新教育人累计出版著作42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围绕新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理论专著,如《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新教育实验:中国民间教育改革的样本》《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从哪里来,到那里去——“新教育实验”本体论》《新教育讲演录》《中国新教育》《新科学教育论纲——新教育实验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新家庭教育论纲——新教育实验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致教师》《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等相关著作。二是围绕新教育实验的实验教材与操作手册,如《新教育晨诵》(26册)、《新生命教育》(22册)、《新父母读本——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N岁孩子》(20本)、《新孩子》(24本)以及《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操作手册》《与崇高对话——“新教育实验”与书香校园建设》《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新教育实验管理操作手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操作手册》《养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操作手册》《好课程是这样炼成的——新教育实验“研发卓越课程”操作手册》《让生命歌唱——新教育晨诵操作手册》《整本书共读:为童年播下美妙的种子》等。三是关于新教育实验教师的叙事与媒体报道,如《未来因你而来——我和新教育人的故事》(朱永新)、《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朱永新)、《守望新教育》(许新海)、《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李镇西)、《教育的幸福——我与新教育20年》(李镇西)、《守望教育的田野——新教育的理想与行动》(余国志)、《极目新教育》(傅东缨)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新教育实证研究方面,也出版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及其师生进行实证研究,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结论:第一,在教师方面,研究结果显示,新教育实验可以显著改善教师的综合效能感,教师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态度越积极,教师的综合效能感越强(肖善香,2019)。第二,在学校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在“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指导下,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率显著降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提高。新教育实验创设的理想校园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表现。此外,新教育实验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共育”更为彻底,这一关系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表现(李东琴,2016;夏之晨,朱永新,许庆豫,2017;卢玮,俞冰,杨帆,许庆豫,2018)。第三,在学生方面,通过与非新教育实验学生对比,发现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表现和数学表现显著优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并且,加入新教育实验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表现越好。在不同学科素养中,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素养尤其高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这一特点在学生阅读态度、阅读行为方面都有体现。在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改善学生阅读自信比改善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更为重要(杨帆,俞冰,朱永新,许庆豫,2017)。第四,在家庭方面,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家庭更加重视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氛围,其家庭书屋的建设情况显著优于非新教育实验家庭,家庭藏书量也显著高于非新教育实验家庭。通过家庭书屋的建设,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在阅读上付出的时间更多,这是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具有更高水平阅读素养的重要原因(杨帆,2021)。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研究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新教育实验不是西方新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验,也不是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而是融合中西古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所进行的创新与创造。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在《新教育: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文中,对新教育实验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方面的创新研究做了充分地肯定。他提出,新教育实验体现着中国美学精神,新教育的理论话语是中国美学方式下的自然体现。关于新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他认为,新教育的一系列关键因子和系列行动,让教育的理想主义扎扎实实地落在大地上,促使素质教育在整体推进中有突破,在突破中整体向前,行程中一直闪耀着素质教育之光。关于新教育在理论方面的建构与创新,他明确指出,新教育有自己的理论自信、理论解释、理论框架、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理论话语系统。新教育始终把实验的主题指向人,指向生命,指向本原、本质,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成尚荣,2018a,2018b)。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为傅东缨历时近十年写就的报告文学《极目新教育》的序言中指出,新教育实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民间教育科研实验。在新教育实验的富有成效的成就之中,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职业倦怠、理论实践脱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矛盾等问题,形成了完美教室、卓越课程、理想课堂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成果”(傅东缨,2019)。

 
20年来,新教育实验以“大教育”对抗“应试教育”,柔性地化解了“应试教育”的部分难题,实现了“五大改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全国各类媒体先后发表报道千余篇,仅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就有近300次,地方性报刊的报道1000余次。截至2021年1月,在百度搜索“新教育”三个字,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51,500,000个,搜索“新教育实验”五个字,则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11,300,000个。
 
20年来,新教育实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04年到2005年,日本学习院大学对新教育实验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进行了深度调查后撰写并出版的《沸腾的中国教育改革》一书,对新教育实验这样评价道“新教育的理念,是通过倡导阅读,开拓学生的思想和视野,从而改变中国教育。在新教育实验团队和他们的数百所加盟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实验运动正在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之一”(諏访哲郎等,2008)。2009年,韩国政府“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Brain Korea)项目组邀请笔者赴全北大学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主题讲演,随后10卷本的《朱永新教育文集》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发行。2010年,笔者应邀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第六届剑桥沙龙公开讲坛和马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校区教育学院举行讲演,介绍中国新教育实验。同年,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应邀赴新加坡德明中学做《中国新教育》讲演。2012年,麦克劳希尔教育集团引进新教育著作《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英文版版权。2016年,笔者应邀在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教育论坛、哈佛大学中国教育论坛介绍新教育实验。2017年,在蒙古国教育部部长的提议下,蒙古国派遣了一个30人的校长与教师代表团,到中国江苏海门新教育实验区考察,并在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接受为期10天的新教育通识培训。2018年,日本NHK专题片介绍中国教育和新教育实验。
 
20年来,新教育团队的同仁多次应邀走出国门,在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卡特尔、泰国等亚欧美各地分享新教育的探索,分享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新教育》《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朱永新教育小语》等20多种著作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俄、蒙、西班牙、希腊、阿拉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阿尔巴尼亚、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尼泊尔、马来西亚、柬埔寨等28种文字,40个版本。从2009年开始,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大学教育领导学系严文蕃主任每年都会带领百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博士生候选人参加新教育年会和国际论坛,参与新教育行动研究,进行中外对比以改进实验。严文藩教授指出:“新教育完全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的活动,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发展关键期的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新教育这个内容里面有理想、有激情、有诗意、有行动。五个改变,五个理念,七个学理,十个行动,都具有中国特色。”日本教育家、原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佐藤学先生在参加新教育国际研讨会时评论说:“解决我们在21世纪所面临教育问题的可能性,孕育在新教育实验所进行的教育革新之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张明舟在评价新教育实验的阅读工作时评价说“新教育实验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越贫富差距,解决教育不公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的优良模式。”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20年来,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困难、矛盾和挑战。从新教育实验诞生开始,来自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批评也时刻警示着我们在实验推广过程中必须思虑周全、如履薄冰。作为一个民间的教育实验,在组织建设过程中,既面临着经费不足、人才不足等困难,也面临着动力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既面临着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冲突,又面临着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矛盾。对于建设中的冲突,新教育实验尝试通过设立基金会、成立研究院等使其得以缓解;对于推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新教育坚持客观谨慎对待,进行“冷思考”。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新教育实验是一项较大规模的民间教育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规模”与“实验”本身的性质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如前所述,新教育实验是一项田野实验,面向的是成长中的学校和师生。它虽然名为“实验”,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没有对自变量进行严格控制。但是,教育实验与科学实验的区别在于,不是为了数据,为了论文,而是为了质量。新教育实验所进行的项目、行动,绝大多数是经过别人的实验和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基于此,让“营造书香校园”等教育行动惠及更多的学校和师生,自然是多多益善。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提出了“为了一切的人”(for all)的理想,自然是实验规模越大,受益面越大。所以,20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刻意控制发展规模,对于那些真正想要改变学生状态、改变学校生态、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学校和地区来说,我们敞开大门欢迎。
 
但是,关于新教育实验“规模过大”,一度是新教育经常受到“诟病”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再看朱永新所谓新“教育实验”: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的局限性》的文章,对“好大喜功、贪多求全、追求轰动效应和大场面”等国内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顽疾”提出了呼应性的尖锐批评,同时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检讨了“大规模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弊病”。郭元祥通过对杜威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陶行知的晓庄学校、拉尔夫·泰勒的“八年研究”等实验的考察,得出结论: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真正能够影响基础教育走向的教育实验研究,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形成称得上“学派”的理论,其实并不是大规模的实验,相反是以一校为基地的小规模、长周期的教育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以一所学校为实验研究基地的教育实验”,才能“保证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控制、实验处理的有效性;有利于研究者对教育实验研究过程的沉思、深入细致的因素分析和严密的理论论证”。所以,“真正有影响力的教育实验,从来都不是大规模实验研究,也没有什么大规模教育实验能够产生什么宏大理论和学派”(郭元祥,2006)。
 
应该说,就探索性的教育科学实验本身的规律性而言,郭元祥的意见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新教育实验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至少做到了使一大批的普通学校通过新教育实验发展成了优质学校,使一大批普通学校的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这些教育资源的改变,自然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至于大规模实验是否能够产生“宏大理论和学派”,这是一个需要留待历史检验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更关心的是实验本身能否造福更多师生。在没有足够的实验周期之前,谁也无法下定论,无论是学术权威或是新教育人自身。
 
所以,新教育实验一直保持“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行动理念,奉行“做比不做要好”“认真做比马马虎虎做要好”的朴素想法,继续为有意愿寻求更好教育的学校和师生服务。当然,关于实验规模过大是否会影响实验品质,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教育实验规模不断扩大,我们采取了“不主动出击、也不轻易拒绝新的实验者”的工作方式,对实验规模进行了适度控制。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新的实验区、校加盟。但是,的确也出现了由于实验区、校过多,管理跨度太大,管理成本太高等问题,导致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良莠不齐、发展很不平衡的现象。如何处理好实验规模与管理质量,仍然是新教育实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与实验规模的问题相似,新教育实验的内容项目较多,从“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到新科学、新人文、新德育、新艺术等课程,再到新教育学校文化,几乎涉及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所有内容。新教育内部和学术界对新教育实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观点,新教育实验另一个经常受到“诟病”的问题就是内容“过于庞杂”。
 
的确,传统的教育实验,往往是小切口、小专题,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关系清晰,验证性效果较好。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性强、受益面广的教育实验,笔者也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行动、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新教育实验要取得“最大公约数”,就要尽可能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选择。郭元祥在批评大规模的教育实验时,也对实验内容的“宏大”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我国大规模教育实验的致命伤就是:研究目标过于宏观、研究方式的“宏大叙事取向”和“宏大哲学语境”;首席专家缺乏对教育活动结构的细节关照、研究过程不深入、研究周期短;研究结果的理论建构有余而实践取向不足、综合有余而创新不足(郭元祥,2006)。
 
郭元祥的这一观点同样是理性并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既然新教育实验不是严格控制实验变量的“科学实验”,而是整合既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在实验中丰富完善的教育改革探索,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因循传统教育实验的做法,用数据来证明本来就知道的常识。如关于“营造书香校园”,强调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推进“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推进整本书共读、亲子共读等。再如,关于教师成长的“三专”理论,其实是在整合了国外教师成长的反思理论、生态理论等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不需要“验证”的成熟做法。新教育实验采取批判继承的方法,对人类优秀的教育文化遗产做了甄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学校教育解决方案,为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提供操作性的建议。新教育实验发起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不是为了“宏大叙事”,而是为了踏踏实实地追寻更好的教育。这也是新教育实验能够吸引众多学校“大规模”参与的原因所在。
 
新教育团队对新教育项目与课程的拓展展开过充分讨论。曾有核心团队成员提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新教育实验用“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专注于校园阅读,或者专注于教师成长,精耕细作地按照严格的科学实验,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写出数十篇高水平的论文和著作,是不是更能够站住脚?这种做法当然简单得多,也“有名有利”得多。但是如果新教育实验止步于此,又能对教育的进步作出什么有意义的贡献呢?教育领域从来都不缺理论家,每年产生的教育研究论著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相比之下,扎根于教育田野的行动研究,即使是在新教育实验发展了二十年的当今,也是为数不多的。
 
当然,对新教育实验“过于庞杂”的善意和冷静的批评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在新教育专业团队人手紧张、疲于奔命、顾此失彼的情况下,尤其是实验区、实验学校需要更多帮助和指导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很难专注所有项目和课程的深化,甚至很难考虑新教育实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系统推进实验的过程之中,我们如何关注和把握重点行动与项目,不要造成“狗熊掰棒子”拿一个丢一个的情况,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的。
 
但是,在新教育实验的造血机制逐步形成,人力资源逐步充沛,研究机构逐步健全,专业团队逐步壮大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回过头来“安营扎寨”,对新教育实验的课程、行动进行深化细化,完善理论体系,落实操作方法,为实现新教育的愿景而努力。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与规模、内容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新教育实验的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问题。我们提出要建立新教育实验的话语体系,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这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此,新教育内外也有过不同的声音。
 
2006年初,新教育姜堰实验区的时任负责人就写过一篇题为《质疑“打造教育学派”的目标——新教育实验走向之我见》的文章,他认为,“学派”云云其实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某种负面因素,包括门派纷争、个人崇拜、急功近利等等。我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回答了他的问题。我提出,以新教育实验目前已经具备的条件,如果能够更加及时地关注和研究现实,包括新教育共同体自身和新教育实验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自然有条件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自己能否成为中国有影响的新教育学派,应该是以能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肯定为标志,似乎不必刻意追求和打造(朱永新,2012b)。同年5月,“学术批评网”刊发了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的一封公开信《必须警惕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浮夸”风气》,对笔者在某次采访中提出的要建立新教育学派,“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教育实验”等提出了尖锐批评。其中指出:当今教育界涌动着的浮躁之风,在新教育这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希望笔者能够停止“浮夸”,“带头冷静”“带头停止自我膨胀”(黄甫全,2006)。
 
黄甫全的公开信让新教育人更加审慎地思考新教育实验的推广过程是否符合教育变革规律,是否真的出现了“浮夸”。尽管黄先生批评的这篇关于新教育的报道是基于一篇内部讲话稿,而且未经笔者审阅,对于新教育的认识上带有一定的“夸张”的色彩,但该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促使新教育进行更加深刻的自我反思。
 
虽然建立学派本身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形成新教育的话语理论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教育变革的系统解决方案,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支撑,如果无法知道一线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途径,实验就会寸步难行。为构建、形成新教育的话语与理论体系,迫切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在这过程中“学派”的形成便是自然而然的。关于能否建立“新教育学派”,我们认为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应该说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一年一度新教育实验的年会,是新教育人的庆典和重要仪式。也有专家称之为新教育的“春晚”。我们一直期待,新教育实验年会不仅仅是新教育人的一场温暖、热烈的相聚,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方法的交流,一个现场的展示,是再出发的加油站。对于举办方来说,也是借年会的平台,提升区域新教育实验的整体水平,发现和培养更多榜样教师的契机。20年来的新教育实验表明,这样的“初心”,基本是做到了。但是,对于某些承办一年一度年会的新教育实验区来说,的确也存在着重外在形式而轻内在品质,重场面的热闹而轻实际的效果等问题,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攀比”现象。
 
针对新教育实验的年会和推广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在2010年写过一篇《新教育热的冷思考》的文章,谈到了他对于新教育发展的“忧虑”。其中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会不会把“新教育实验”仅仅当做一个招牌来装潢学校门面,而并不打算认认真真去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几乎任何东西都具有商业价值,都可以用来“扯眼球”,新教育实验是不是也被人赋予了这种功能呢?一年一度的新教育年会会不会成为越来越令人瞠目结舌的“豪华攀比”?他认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朴实无华的,是家常便饭的,即使是一年一度的欢聚,也不应该成为一次烧钱活动。那些为了展示、展演“不惜血本”的做法,本身已经远离了我们所热爱的新教育(李镇西,2010)。
 
类似的意见,同样多次出现在新教育内部。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在新教育理事会上曾经对实验区、实验学校的快速发展表示担心。他说过一句话:“我们是否回访一下,看十年来举行过新教育年会的地方,现在是否都还在搞新教育实验?我每想到这个问题,就脊背发凉!”这些质疑的可贵之处在于,警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不忘发起新教育实验的初心。
 
应该说,针对新教育实验年度会议中成果展示的“场面华丽”,特别是开放周、年会的展示现场过于讲究场面、豪华攀比等问题,新教育实验管理团队还是有着清醒认识的。2020年新教育实验年会筹备期间,笔者就给组委会写信,希望把年会办成一个扎扎实实而非轰轰烈烈、科学务实而非个人崇拜、节俭朴素而非华丽铺张、激荡思想而非罗列拼凑的大会,要求不讲会议排场,不搞大规模专业水准的演出,不要租用专业设备,绝不聘请专业团队搞与实验内容无关的演出。结合新教育本身的探索,以叙事式展演为主,用最朴素的方法,讲最真实的教育故事,鼓舞和引领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朱永新,2020a)。
 
笔者衷心感谢黄甫全、郭元祥等学者及众多新教育同仁对新教育的批评和建议。一个不怕批评的国家是有前途的国家,一个不怕批评的机构是有前途的机构。被批评的时候可能会有委屈,甚至会愤怒,批评对了可能会有伤疤被揭的感觉,批评错了也可能会有啼笑皆非的怨恨,这是许多被批评的人的共同本能反应。其实,对待批评的态度不妨改变一下:批评对了,从心底里感谢,闻过则喜。别人帮助你发现错误,不是可以更好地改正错误并且不断地进步吗?批评错了,不知者无罪,不是可以提醒自己今后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吗?把批评当成喝彩和激励,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更可怕的是我们知道错误以后不改正错误,知过不悔。
 
新教育有宏大的梦想,有人会说我们“痴人说梦”,甚至批评我们“吹牛”,我们相信岁月会见证梦想。新教育注重行动,由于一直没有完成系统建构理论体系的任务,有人说我们“浅薄”,甚至批评我们“无知”,但我们会坚持行动,在行走中踏出理论之路,把梦想化为现实。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运动,历经20年而不衰且愈加显出活力,足见新教育实验是符合教育变革趋势的产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面对覆盖了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整个阶段的庞大教育体系,新教育要拿出比较系统的管理与教学方案,是非常不容易的。新教育实验仍面临很多的挑战,还有漫长的路程要走。在未来几年,新教育实验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索: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理论,是新教育的根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验是盲目的实验。20年来,新教育实验一直注重理论研究与话语体系建设,先后成立了10余个专门研究机构。但是,教育研究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研究经费与条件的有限性,注定了我们的理论研究仍然与实际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
 
课程,永远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议题。学什么,是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核心理念,构建由新生命教育(基础课程)、新智识教育课程(真)、新德育课程(善)、新艺术教育课程(美)和个性化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大幅度压缩和整合现在的学校课程体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新教育课程研究的未来方向。
 
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实现理想的课程体系与现有的课程结构有效衔接?如何把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与已有课程有机融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项目学习课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新人文教育研究所、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新公民教育研究所、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和新教育K12卓越课程研究院等各个研究机构,在未来若干年将继续对以大生命、大人文、大科学、大德育、大艺术为特色的新教育课程构架进一步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到教材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入地研究,抓紧研发相应的课程,完善新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相关的教材等。目前正在进行的新教育学科阅读书目、项目学习书目,是为新教育的未来课程研发做的前期工作。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如前所述,新教育实验学校62%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20年来,新教育实验在改变农村学校的教育生态,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限于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从区域分布的情况来看,新教育实验虽然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但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东中部地区,西藏、新疆、宁夏、云南、海南等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比较少。
 
教育公平的问题涉及教育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一般称之为显性的教育公平和隐性的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外部的显性的教育公平问题。比如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受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对于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的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度是不够的。
 
所以,在未来的新教育实验资源配置方面,无论是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建立、种子教授的遴选、还是完美教室和新教育童书馆的资助等方面,将更多关注上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更多关注弱势人群,更多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教育公平问题。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教师成长,是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模式,比传统的强制模式更加柔软、人性化,比纯学术的理论模式更加亲切、通俗化,比现在的各种培训模式更系统、专业化,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可。但是,如何才能调动教师自我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及时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大面积地提高教师教育与培训的效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未来几年内,新教育实验将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把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有效的“工具箱”。也就是说,将进一步把新教育的生命叙事理论和三专理论体系化、操作化,在更大的范围有效地复制和推广。
 
二是选择与一所到两所师范大学合作,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在教师教育体系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比较薄弱等问题,与课程设计不合理不无关系。新教育实验拟借鉴新教育教师成长项目的理念和经验,与部分高校合作,进行系统改造教师教育课程的探索。
 
三是遴选一批乡村学校,通过乡村教师与城市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结对,帮助乡村教师成长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把新教育教师成长项目的成果更好地在农村推广,造福更多的乡村学校和乡村孩子,推进教育公平。
 
四是升级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创办新教师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遴选优秀的种子教师,帮助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教师在职研修。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风靡世界的教育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制片人泰德·丁特史密斯在《未来的学校》一书中指出:“传统学校挣扎于两类大环境背景之中,一类是拘泥于过去不肯自拔的传统教育体系,另一类是正在不断塑造未来走向的创新世界。”也就是说,现在教育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继续走传统教育模式这条老路,把孩子们批量送进教育机器之中,“等着这些机器产出大批毫无技能和目标感的年轻人,然后眼看着他们往投票箱里扔手榴弹,却束手无策”;另外一个是打破这一切,发动一场真正的教育变革,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就能够唤醒自身潜藏的天赋与力量,开拓出充实而精彩的人生之路,去想办法解决我们这代人遗留给他们的诸多难题”(丁特史密斯,2018)。在丁特史密斯看来,传统学校不过是僵化的教育体制打造出来的“纸老虎”,是“创新时代的博物馆文物”。而发动变革打破这一僵化的体制的力量,一定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行动。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下,学校的变革寸步难行。于是,从2014年开始,笔者深入研究了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模式,并且于2019年和2020年先后出版了《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和《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等著作,提出了学习中心的构架:第一,现在的学校(school)将演变成为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传统的学校概念将被新的学习中心取代,人们不必要每天按时去学校,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第二,现在教学(teaching)的概念将变为学习(learning)的概念。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活动将变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中心的主旋律。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将会真正转型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第三,现在的教师(teacher)将成为成长伙伴(partner)。传统的教师角色变为助教或者成长伙伴。第四,现在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教育将变为定制化和个性化(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教育(朱永新,2020b)。未来的学生,完全能够做到一人一张课表,而且随时调整学习内容,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室等,通过网络学习、团队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而且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自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未来学生的学习,“是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的自发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学生可能不再需要专家学者为他们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建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和建构中,课程、学分、学校、学历等不是最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
 
在未来的几年中,新教育将积极推进这样的变革。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是一个灾难,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未来教育的试验场。新教育发起的“云伴读”课程开播期间,先后获得了近50万人次点播,其中参与直播的约40万人次(邱华国等,2020)。新阅读研究所开设的“新阅读 喜说写”抗疫联合儿童说写公益课程,共有26.7万学员参加,提交作业225.9万份。新教育种子计划主办的“飓风的新教育教室12讲”教师培训,共有教师60.2万人次参加,提交感言共计2000多万字。“新中国 新教育 新孩子”新教育萤火虫之夏(2020年)暨全国种子教师峰会,在钉钉平台上共计4.4万名教师参与,总观看109.2万人次,共留下63.3万次点赞、共提交11617篇感言。新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新时代 新德育”全国新教育实验线上开放周,在CCtalk平台数据显示,八个专场的参与人次达到了31.05万。7、8月份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设计的通识培训与提高培训,近10万人次参与研训。这些可能就是未来学校、未来课程和未来课堂的模样。


2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段。20年,对于新教育实验来说,是一个从一个人的念想到一群人的梦想,再到一个团队的理想的发展过程;是从一所学校的探索到五千多所学校加盟的过程。
 
20年筚路蓝缕,20年风雨兼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惑,但我们会继续按照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9个坚持”的原则,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我们会进一步彰显新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实践探索,扎根中国大地,用自下而上的力量和自上而下的力量相结合,办出中国特色的教育。同时,我们也会瞭望世界,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我们会努力破解长期以来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焕发学校和师生更大的生命力。我们坚信,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我们会把新教育实验写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学草稿,新教育定会继续向着明亮的那方前行。我们相信,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将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就是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共同朝向。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参考:遇见美好,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