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一个普通但幸福的老师——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明社教育家 Author 张飞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做一个普通但幸福的老师

原创|张飞 


很多教师都渴望优秀,渴慕成功,因为伴随着优秀和成功而来的是各项荣誉的纷至沓来,是职称级别和工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是领导的赞赏,是同行的羡慕,是巨大的职业成就感。



俗语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癞蛤蟆。这是人之常情,但将军就那么几个,天鹅肉也不多,而在如今早非一片净土的学校里,想当上将军,光靠能力,光有才华也不行,还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
所以优秀的老师往往是少数,成功的老师则更是微乎其微。不说99%的老师,起码有一大半的老师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不那么优秀、不那么成功的普通老师。
既然优秀的概率这么小,我为什么非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呢?既然成功的机会这么少,我为什么非要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呢?做一个称职、合格的普通老师不行吗?
而且,有没有比优秀、成功更重要的东西呢?李镇西老师说得好,作为老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我还想再加一句,作为老师,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那我干嘛不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呢?一个普通但幸福的老师。
教师幸福的本质是对“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幸福教师的秘诀一:少生气,多运动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学生老是在学校犯错误,每次请家长,老师都把他的妈妈喊过来沟通,从没叫过他的爸爸。这位学生就写了个纸条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你每次请家长都不喊我爸爸过来?老师的回复是:我现在有心脏病,就是当年被你爸爸气的!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却反映出老师的工作状态。作为老师,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喜欢捅娄子的学生让你着急上火,总有那么几个胡搅蛮缠、不明事理的家长让你有口难言。
所以做幸福教师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少生气,多运动。首先不要跟孩子生气,孩子犯错,这太正常不过了。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都会犯错,何况孩子呢。有些老师,一看到孩子犯错,立马火冒三丈,噼里啪啦说孩子一顿,孩子倒没什么事,反而把自己气得够呛。
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最容易生气。因为学生出了任何问题,学校往往把责任归咎到班主任头上。于洁老师有句话说得非常到位:班主任工作是什么,有时候就是先平静了自己的内心,再平和地教育学生。平静平和,才能跳出愤怒和焦虑,看到教育的一点点有趣与诗意。
如果因为学生的屡教不改,家长的胡搅蛮缠,领导的无故责难,你很生气,你的心情不能平静平和,那我建议你多运动。比如到操场跑几圈,一直跑到筋疲力尽为止,把愤怒和焦虑的情绪通过运动发泄出来,顺便再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感受一下美好的大自然。
我相信这个时候,你肯定不再那么生气,那么激动。而当你的心情平和下来,你才能理性地去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你才能看到教育的美好与诗意。
运动,对抗岁月最好的武器


幸福秘诀二:少计较,多读书
职称晋级可以说是当下一线老师的一块心病,因为职称晋级不仅关系到老师的工资收入,更关乎一个老师的脸面和尊严。看着一起来的同事一级一级地往上晋升,都成了高级教师,只有自己教了半辈子,还是个一级教师,甚至还是个二级教师,能不憋屈,能不窝火吗?
但是又能怎么办呢?职称这个事,也不是你想晋就能晋的。荣誉、论文、证书、课题、比赛获奖、班主任年限……即使这些晋级条件都满足,学校没有名额,你也只能等着。再说晋级条件跟你一样甚至比你好的老师还有一大堆,他们都在排着队,轮也不一定轮着你。
但是整天为了职称晋级忧心忡忡,计较、纠结,有用吗?倒不如看淡职称。二级就二级,有什么大不了。我认为,比职称晋级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比工资收入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健康。
有的老师职称虽然是高级或者特级,但是名不副实,教学水平一塌糊涂,职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你的职称虽然低,但是业务能力强,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职称再低也掩盖不了你是一个好老师的事实。
所以,在职称晋级方面,要学会看淡,尽人事,听天命。能晋级,当然是好事,不能晋级,也不能放弃自我专业上的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老师的成长来说,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那就是读书。
我最喜欢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上课,而是自身生命成长的需要。当一个老师喜欢上读书,并坚持读下去,虽然他的职称不会因读书而提高,但是他的心境会因读书而变得从容、平和,他对教育的认识会因读书而变得睿智、深刻,他生命的成长和自我的觉醒也会因读书而迅速到来。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幸福秘诀三:少抱怨,多反思
有人说,老师的地位很崇高,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老师的地位很卑微,穷教书的,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
我想说的是,老师这份工作和社会上其他行业并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老师这份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关乎的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做老师的,绝不能昧着良心去误人子弟。
如今的教育现实,似乎人人都看得出来,问题很多,结果是:校长累,老师累,孩子累,家长也累。很多老师都在抱怨现在的老师越来越难当,这也的确是现实。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光抱怨,还要多反思,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我们也要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大的教育改革政策,却可以去改变自己,去反思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从而减少教育问题的出现,减少教育问题带给学生的伤害。
朱永通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一厘米之变》,里面有句话说得很贴切: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比如尊重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不因为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尽可能地给他们多一点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带着学生们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只给他们教科书上可怜的一点知识。再不济,作为老师,要做到不拖堂,不体罚学生,不布置大量无效的作业,总可以做到吧。
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体制内的老师,工作中的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枷锁与压力,但这不是我们不用心当好一名老师、不尽心做好我们自己本职工作的借口。
教育圈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在暴风雨过后的海滩上,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困在水洼里,一个小男孩正奋力地把这些小鱼捡起来扔回大海。一个路过的大人问:“水洼里这么多鱼,你救不过来的,再说了,谁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回地继续捡,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向这位捡小鱼的男孩学习。哪怕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哪怕我们做的事情很微小,哪怕我们只能带来一点点的改变,但对于我们教室里的孩子来说,却至关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我们既不必内卷,也不必躺平。如果优秀与成功则离我们太遥远,那么我们就少生气、少抱怨,少计较,多运动,多读书,多反思,做一个身体健康、心境从容、学生喜爱的幸福老师。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守望新教育。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同等重要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

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作者|佚名来源|看见真教育
有人认为: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未必要做红烛、春蚕。这种讨论虽然有意义,但在我看来,所谓红烛、春蚕,是指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像红烛、春蚕那样全身心为学生。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那么红烛精神、春蚕精神就是对教师使命和价值的最生动的写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教师的价值就在这里。

1、教师的目光
我们先来聊一聊教师的目光。曾有这样一幅漫画,老师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跟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幅画感人至深,把师生离别的不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鼓励以及种种尽在不言中的情感,通过寥寥几笔细腻地勾画了出来。
一个好老师是这样的:在我面对面能看到你的时候,给予你关心、鼓励的目光;在你离开时,会在背后默默注视和关注着你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教师的目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面的目光,一种是背后的目光。
这样的目光是教育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就是要鼓励和发现那些正在努力向上的孩子们。面对面时,教师的目光有期待、有鼓励,也有严格要求。而当学生离开时,学生背后的教师目光则更多的是对学生未来的祝福和期冀。这种背后的目光在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是深有体会的。“背后的目光”你能感受到吗?能的。你能体验到那道目光一直关注着你,让你不敢懈怠。
2、教师的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聊过教师的目光之后我们来聊聊教师的心。
我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校长就这样说:“教师的进步离不开领导、离不开同事、离不开家人,但是作为教师,成长过程最离不开的还是小朋友。”所以,俞正强校长特别感恩学生对他成长的帮助。
俞正强校长分享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他刚做教师的时候,对学生特别严厉。如果上课期间有一个学生吵闹,他就会把所有的学生留下来,不让他们放学。后来,有一位同学在作业本里写了一句话:“如果你上课能让我们忘记吵,算你有本事。”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学生上课吵闹是因为你讲课没有吸引力。因此,把课讲好,讲课能抓住学生的心,能拨动学生思维的弦,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功夫。
俞正强校长说:“教育里的幸福,如果要描述一下的话,就是你的小朋友(学生),能够到你的身边来,你对你的小朋友(学生)具有吸引力。你能得到小朋友们开心的笑,你能得到小朋友们很多问候,他们满意,那就是幸福。”
怎么才能得到这种幸福呢?
就是要把握好所教的学科,了解学生,即把课上好。他说:我们对数学把握得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通过一些形式来吸引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对数学把握好,形式就慢慢变得不重要了,就会返璞归真。
那么,现在我们吸引小朋友的是什么呢?就是你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去拨动小朋友的那个思维,然后去牵引小朋友那颗心。把他的思维和心抓牢了,这节课他就一直跟着你、跟着你、跟着你,或者有时候你跟着他、跟着他、跟着他,他也会跟过来、跟过来、跟过来。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数学的内核部分了,所以形式慢慢地开始淡化。所以,我经常就是一支粉笔就可以把一节课上到底。
那么,能否达到这种境界呢?我想这是跟教师的修养有关系的。
3、教师的修养
庖丁解牛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多样丰富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教师不能停留于技术,而是要追求“道”,“庖丁”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或者要由“技”入“道”;
其次,教师也需要成长,初入职的时候看到的是“全牛”,但自觉地加强修养,正确处理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你就能进入一个高的境界。正如“庖丁”所说,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到了这种“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能够“游刃有余”,才能“踌躇满志”。
这也就是第三条启示,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来自于教学的成功,来自于对学生的成就。我们教师教学也应该像庖丁解牛那样,去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跟学生心心相印,这样你就能把握学生发展的关节点,帮助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也就实现了。因此,教师要像庖丁那样追求“道”,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正如俞正强校长所说:把数学把握得足够好,就不需要那些形式化的技巧了,就能够拨动学生心里的那根弦。
4、教师的严格要求
我曾经给小教班的毕业生们写过一句临别赠言:“如果你要当老师,我希望你: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尽可能严格地去要求学生。”这句话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的启发。
这句话强调的是“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的相统一。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学生,那么尊重就会变成“放纵”或是“放弃”;如果不尊重学生,那么严格要求就会变成恶毒的“泄愤”。所以,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一书中也在多处描写了桥本武的严厉和严格,桥本先生发已花白,一眼望去,和蔼可亲,想不到的是,他对纪律的要求非常严格。若有礼仪不到位、上课迟到等违纪学生,用出勤簿敲他们头的情景,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些细节很好地诠释了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统一的教育原则,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我写过一篇纪念王策三先生的文章:《为学术的一生》。这篇文章里也特别提到了王老师当年是如何严格要求我们的。而所有严格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幸福和温暖。
当然,出自尊重的严格要求,才有教益。也只有严格要求的尊重才是教育。能够将尊重和严格统一起来,是老师的修养。

5、教师的魅力
教师的魅力尤其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影响之中。古今中外有无数描写教师魅力的文章和语句。比如,《论语》记录了颜渊对孔子的仰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能够让学生“欲罢不能”,这是教师的魅力。
柏拉图的《会饮篇》描述了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魅力的感叹。“当他认真地、推心置腹的时候,谁都看见他肚子里的那些神像。这些神像我看到过一次,它们非常神圣地、金光闪闪地、无比美好地、奇妙地向我走来,使我感到必须五体投地去遵照苏格拉底的愿望做。”如颜渊对孔子的“欲罢不能”一样,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影响力也是没有“抵抗力”。
学生之所以能够追随老师,“欲罢不能”,就是因为老师的肚子里有那些神圣的、金光闪闪的、无比美好的、奇妙的“神像”,这些神像就是老师魅力的来源,也是教师修养的体现。
6、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西方的师生关系与我们中国的师道还是有些不同。他们讲究平等和讨论,而我们更强调尊重和效仿。我们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师道尊严”,但和谐的师生关系却是一样的。正如上面我们所说的孔子、苏格拉底与他们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关系。
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的老师,就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好的老师一定是非常平等地对待学生的。所以,我们在讲教学论的课堂上反复强调,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不对称但平等的关系。虽然在知识、能力层面上不对称,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相互对待。教学的过程就是从不对称的平等走向对称的平等的过程,这也是教育的意义。

之前有学生问我,自己不想当老师,但因为种种原因当了老师,但并不热爱这个职业该怎么办。我想把毛阿敏的《投入地爱一次》这首歌送给他。这首歌是《编辑部的故事》的主题曲。歌词中写到: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
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在共同的目光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你已经当了教师,那么只有真诚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你才能获得幸福。这样,你和你的学生就可以“在共同的目光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怀,充满温情、鼓励和期待。我相信,如果投入其中,你就能感觉到做老师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儿。

最后,我想把鲁迅的这句话送给大家:“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教师的境界就是这样,我们送走一届届学生,我们和“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有关。而这种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朱永新获得2022年一丹奖——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或加【守望新教育】编辑陈东强:qdc0828 微信。非常勿扰!加微信时需说明个人尊姓大名、单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