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都在看

2016-01-0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一直喜欢看有关企业家的书。一直认为读懂了企业家,就读懂了世界,读懂了教育,读懂了人才。——题记


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30本)

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70本)

——新教育新阅读研究所研制


一、基础书目篇

《李嘉诚全传》

《专注——解读中国隐形冠军企业》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张謇评传》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从优秀到卓越》

《大败局》

《竞争战略》

《营销管理》


《罗伯特议事规则》

《商业模式新生代》

《第五项修炼》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公司的力量》

《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

《市场的逻辑》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

《领袖》

《管理者而非MBA》

《金字塔原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活法》

《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大国崛起》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二、推荐书目篇

《百年利丰》

《藏锋——刘永好传》

《史蒂夫·乔布斯传》

《赢》

《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

《华为研发》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

《超越商海——BP石油总裁约翰·布朗自传》

《亨利·福特自传》

《价值观的力量》


《麦肯锡传奇》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一路向前》

《游戏颠覆者》

《真北——125位全球顶尖领袖的领导力告白》

《再联想》

《创新者的窘境》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

《管理心智——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基业长青》


《奖励的惩罚》

《企业的人性面》

《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

《未来企业之路》

《以人为本的企业》

《追求卓越——探索成功企业的特质》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蓝海战略》

《别做正常的傻瓜》

《定位》


《模仿的力量》

《管理的常识》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金融的逻辑》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国富论》

《经济思想史》

《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


《伟大的博弈》

《资本的秘密》

《价值的起源》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追寻生命的意义》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创业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初创的故事》

《管理:技艺之精髓》

《君主论》

《高难度谈话》


《街头生意经》

《蚯蚓创业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社会契约论》

《法律之门》

《哲学的后门阶梯》

《公正》

《论语别裁》

《菜根谭》

《重新发现社会》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狂热分子》

《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

《乡土中国》

《影响力》

《历史深处的忧虑》

《潜规则》

《中国人史纲》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曾国藩》



企业家育厚德方可载物

——我们为什么要研制“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

朱永新

现实之中,有些企业家不读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二是认为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其实,这两种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的企业家往往会说:“你看我们,开会决策、会见客户、宴请喝酒、陪唱陪玩,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哪有时间读书呢?”从表面来看,这说的是实话。但从本质来看,是否有时间,取决于你是否把这件事情视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认为重要,一定可以安排时间;如果你认为不重要,一定会找出借口不去做。喜欢打扑克、搓麻将的人,再忙,也可以安排时间打一把、搓一下。我曾经劝说领导干部要“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企业家来说,也是如此。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外出办事等候的时候,在飞机、火车上的旅途时光,晚上睡觉前读一二十分钟,早晨起来以后读一点书……这些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阅读对于企业家究竟有什么用处?企业家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有许多企业家堂而皇之宣称:“我不读书,不是一样赚钱吗?”甚至有企业家认为“书多扰神,书多疑行,书多欠察,书多轻人”,认为读书反而会迂腐,会缺乏灵活性等。

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一种小农经济思想的流毒,与时代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驰。我曾经提出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的心灵成长、人的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健康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良好发育。而且对于企业家来说,阅读有着非常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净化心灵,涵养道德。古人云,“厚德载物”;俗话说,“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古往今来,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提高道德修养有多种方法,读书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书读得多了,眼光远了,胸怀宽了,道德修养提高了,人生境界也就提升了。书籍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它往往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王余光语)



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如果能够与书本为伴、与大师为伍,就能让自己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站得高必然看得远,企业家若能始终以前瞻性的思想把握方向,便能敏锐地捕捉商机,甚至创造商机。如果一位企业家有着往牛奶中掺三聚氰胺,往火腿肠加瘦肉精猪肉,往轮胎里掺不合格材料等损人利己的行为,短期肯定获利,长期必然失败。同样是企业家,马云不能够容忍手下爱将弄虚作假,俞敏洪呼唤价值回归,他们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渴望,也必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追随。这是良心的呼唤,是价值的引领,也正是从小富通往大富的必经之路。其次,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把握大局,科学决策。梁小民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浙商大会上,一位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企业家大声疾呼,“企业家不要读书”。这位企业家“空手套白狼”,凭空有了偌大一笔财富,发出了这样的呼声。也正是这位中了“读书无用论”之毒的企业家,由于缺乏公司理财的知识,上榜后没几个月就遭遇现金流断裂的困境。他还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是关于耐克鞋名字诞生的故事。据说耐克这个名字,是耐克创始人之一约翰逊的灵机一动。当年鞋子生产出来,设计了“√”的标记后,大家为起名字犯了愁。约翰逊觉得这个标记很像古希腊神话中有着翅膀的胜利之神耐克的双翼,于是想出了耐克的名字。如果约翰逊没有读过希腊神话,怎么可能想到这个神来之笔的名字?历史上,企业家读书受启示进行产品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我们许多企业家会感到:我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一样赚钱呢?是的。在一个市场经济还不充分,民主与法制社会还不健全的时代,一切充满着不确定性。胆量、勇气,甚至人际关系等因素在创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曾经这样分析:第二代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文盲。没有读过书的优势是不受保守的传统文化的束缚,敢闯、敢干。在那个初创时期,知识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是包袱,所以无文化者成功了。然而,创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转变为制度型。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没有文化,不读书,依靠个人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成功,但制度型企业是一定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因为管理理论和知识固然来自实践,但绝不是一个人的实践,而是千千万万企业家的实践。学者们和优秀的企业家们把这无数企业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就成了理论。不读这些书,就无法去创立和管理制度型企业。

其实,当我们读那些最优秀的管理著作与最优秀的人文作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没有读书经历的人所无法体会的。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管理经验在哪里?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中。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出:要想掌握商业分配的原则,只有一点——学习。而战胜竞争对手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怎样比对手学得更快更好。谁学习的速度快,谁就会成为赢家。无疑,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中外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也反复告诉我们,善于学习、勤于阅读,应该是优秀企业家的行为方式。

有资料介绍,日本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就是一个读书非常多的人。他的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作品,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等,各类图书均有涉及。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也是特别热爱读书的人,不论多晚到家,都会埋头读上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是几本书、几个方面的书同时读。出差中国的时候,西田的夫人、秘书等人要为他准备一大包的书,不论去哪里,旅途成了他读书的专用时间。




新东方的俞敏洪也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企业家。在2012年国庆和中秋假期里,他就读完了日本历史学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阎连科的《我和父辈》,彼得·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美国作家艾瑞克的《忠诚》和高晓松的《如丧》等五本书。他曾经深有体会地说:“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生命的左右,随时宽解、充实你那不安、寂寞的灵魂。”

家居业的著名企业红星美凯龙公司会为员工每年报销200元书费。同时,为了将学习的成果落地,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分享委员会”,各个部门每个月都会分别召开会议,讨论大家从书中获得的知识和启发。据了解,红星美凯龙公司要求其管理人员将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学习,另外三分之二用来培训和调研,对普通员工也要求每年至少读五本书。不仅如此,从2002年开始,公司向每个管理人员的家庭赠送一只书柜,试图将学习触角伸向管理层的“八小时之外”。而为让学习的革命开展得更加深入,公司甚至要求员工家中的书柜里要有30本书以上,每个人的包里也必须有一本书,因为在飞机、火车上打开就可以看,要是飞机晚点,说不定就能看完一本书。

再次,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锻造团队,提高团队执行力。成立一家企业是容易的,建成一个团队是艰难的。前者只需要经费,后者还需要精神。相应的,前者是因为利益而聚在一起,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变动,后者是因为精神凝聚,内在向心力更强,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至于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则更是一件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一件是把别人的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企业家要做的却正是这两件事。而且,有了前者,才能真正组建起团队,才能更好地实现后者。

1999年,华为集团CEO任正非在推行企业的流程变革与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接轨时,遭遇制度与文化的阻碍,进展艰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任正非安排总监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他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讲授东方文化以及东西方哲学思想,要求干部阅读德国学者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任正非想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去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让大家能够从更加高远的视角去思考,从而以更加现代的步伐前进。华为之所以有着今天的长足发展,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种高远与开阔的思想。

因此,阅读对于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其作用和价值无疑将会越来越得到显现。曾经,知识会变为资本;一度,知识让位于资本;如今,知识就是资本。希望那些忽视阅读和学习的企业家,能够真正地捧起书本,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思想、有社会责任且更加成功的儒雅商人。




《他们都在看: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由“全民形象大使”朱永新、正略咨询创始人赵民主编,联合王石、俞敏洪、厉以宁和吴敬琏等上百位知名学者、财经媒体人士及成功企业家,历时30个月,经过社会调查、专门立项,从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几十万种中外图书中筛选,联合推荐给企业家应该读的100本书。

《他们都在看: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采取“30+70”的方式选书,即30本基础阅读书+70种推荐阅读书的方式将书介绍给中国的企业家,旨在为企业家提供一份科学、权威、公正、独立的阅读书单。

  《他们都在看: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汇集社会各界各专业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书目的客观性、权威性、公益性及实用性。它既注重人文情怀、世界情怀及慈善情怀的“真善美”精神的引导,也不忘从“人财物”角度分享经营管理智慧。

《他们都在看: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作者简介: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已出版《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日、韩、阿拉伯等多国文字。赵民,正略咨询创始人,瑞士达沃斯中国理事会成员,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发起人之一,著有《零到百亿企业传奇》、《决战》、《“1+1+1”战略》等书。


新教育基础阅读书目资料选


新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

把最美的经典,给最爱的宝贝

书是粮食不是药

阅读的力量

阅读,新教育一直在努力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

阅读为什么重要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媒体书评

  有人这么评价黄仁宇的这部书:以短短的20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他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显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般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证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黄仁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乃是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的政体,既缺弹性,也欠实力”。一部二十四史,绝不是二十四姓的家谱。将一个朝代的盛衰,绕开道德评价的怪圈,而转作对一个组织结构的效率和能力的考察,黄仁宇为解读历史提供了相当精彩的角度。

  古代历史上,游牧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原农耕国家的心腹大患,并往往能取而代之,原因不是野蛮战胜文明这类不痛不痒的空话,而在于游牧民族结构简单,行政效率高,在有限的资源分配和作战调动方面要比大帝国显得更有活力。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危机。由周公开始,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总是力图通过人为的尽善尽美的组织方案来治理这个大帝国,但庞大又不按专业技能分科的官僚组织,仅靠教化和纪律来控制,是注定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

  翻读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笔者最大的感触在于传统社会(包括意’识形态)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作者一再强调中国传统社会不能用数字来管理,指的是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管理的思维。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

  黄仁宇认为,在中国早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地域广大,在人口统计和土地测量的技术尚未准备妥当之际,从西周开始,就造成了一种人为的政治区分,即他称之为“间架性的设计”。这种设计在秦汉以后为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其立足基础是遍布全国的均匀的农村组织,上端是同样结构均匀的有纪律的官僚组织,这样使中国的朝代以一种权力的架构放在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基础之上,难以在短时期内用和平方式改造,它在明清时期丧失了其扩展性和开发性,走向内敛和非竞争性,也是中国在近代走向落后和遭受屈辱的历史根源。从秦汉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始终处于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之下。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不待社会多元化就先已构成集权体制,汉代采取不断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通过将宇宙观、天候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哲学将专制皇权合理化,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促使中国政治体系早熟,并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到清代,这一系统使中国保持了长期的秩序与稳定,但是也使国家体制的弱点彻底暴露,因为它组织简单,效率低下,是既缺乏弹性又欠实力的政体,结构上的脆弱使其对外界的压力缺乏抵御的实力,难以成为可资改造利用以增进民权或者转变为多元社会的桥梁。

  在经济上,以小自耕农为主,所以它一直是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这税收的基础极为广泛而又非常脆弱,使得国家的财政资源过于分离散漫,政府的实力以其能否向大批小自耕农征取粮食及人力为原则,造成经济上只有均平主义而无经理上之纵深,并且中国经济以农村中最落后的部门为基础并以之为全国的标准,是牺牲质量以争取数量,无意于国民经济多元化和商业的充分发展。作为政府本身对服务性质的组织与事业不感兴趣,更没有司法和立法的组织使经济多元化成为可能和现实。由于缺乏节省人力的动机,农具在长时期内没有显著增进,仍然广泛使用。农村经济既缺乏地区间的联系,又没有各行业间的经营。政府筹措的办法,或是直接科敛,或是向下层加大压力,勒派额外捐输,增添不给报酬的工役。村民之间的遗传、婚姻、财产交割、殴斗纠纷等多由家族内部解决,虽然减轻了衙门的任务,却长期阻碍了民法的展开。北宋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图以现代金融管制方式作为行政工具管理国事,但是当时社会发展尚未达到足以支持这项改革试验成功的程度,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到了明朝,洪武型财政过于迁就农村经济的习惯,使各地区勉强地凑合一致,背世界潮流而行,它无力扶助村镇工业和地方上的商业作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政府的中层缺乏经理能力,财政的实施缺乏强制性的管制工具,它的账目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造成技术上的困难,在执行上愈到下端就愈加松懈,结果行政效率降低,各种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贪污行为无从抑制,灾荒不能适时救济,人民铤而走险为匪为盗,使一个朝代走向灭亡。

  在政治上,中国自秦汉以来的统一,就造成一种专制体制,可谓在政治上早熟,它缺少相互制衡机制,它的基础是儒教的纪律,这种政治权威的负面性格十分明显,当这纪律被破坏时,此极权也无法维持。事实上,维持高度的中央集权仅有纪律是不够的,国家的大部分成就,实因恐怖政治而获得,从长远角度看,也阻碍了法制的成长。因为以儒学为做官的阶梯,其影响所及使得官者与举者之间保持恩泽关系,而将公事视为次要,在这关头,儒家习惯上重人身关系,而不严格尊重法治,更能产生不正规的影响,易于造成整个政体的瓦解。以纪律自重的官僚体制,借重文教上的凝聚力而无意增进经理上的繁复,这样中国传统的官僚组织不能用数目字管理。由于帝国官僚机构的执行全靠官僚的名誉自重,容易造成经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责,使舞弊、贪污腐化和欺诈的现象相当普遍。“总而言之,专制政府不出于专制者的选择。中国的悲剧乃是其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备规模之际,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因之上下之间当中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段,全靠专制君主以他们人身上的机断弥补”。由于官僚主义依靠社会价值作为行政的工具,因此有些权力上的斗争,原来因技术问题而产生,现在也要假装为道德问题。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组织上的重荷与结构上的大而不当是其根本原因,不能以精神和信仰上的运作掩饰组织上的缺陷。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