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德树人,首都师范大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媒体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 2023-12-30



编者按


今年学校将召开中国共产党首都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它是在学校奋力实施“攀登计划”,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迈入全国师范类高校“第一方阵”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

从12月7日起,我们将分6期回顾一下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改革发展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人才培养部分。



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高水平人文社科学科群、理工科学科群、艺术学学科群全方位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的办学格局。以满足学生高水平发展为核心,强化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动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努力构建一流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项行动计划”,成立燕都学院,2020-2021年获批3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成立敬修书院、伯良书院、君颀书院,各院系积极设立拔尖实验班,构建起“国家-学校-院系”三级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连通,驱动大学与中小学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构建首都师大教师教育“双链循环”机制。


依托四大高水平学科群,探索出了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综合实践、国际化、导师制、小班制、学分制、书院制等多种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2020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共有23项教材(含参与编著)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徐蓝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学校综合获奖数量位居北京市属高校首位,在全国师范院校中排名第三。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基础教育特等奖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一等奖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


近年来,学校累计22门课程获评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近两年,学校累计6项教案获评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教案”。


近年来,学校累计20项教材/课件获评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学校坚持“补短板、聚资源、抓重点、强贡献”导向,坚持高点定位、师范特色、改革创新、系统发展原则,不断拓展和丰富一流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全面实施体美劳教育、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突出师范特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积极开展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双减”师范生教育实践系列课程,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课后服务资源,加快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精准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双减”政策落地。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名师校友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活动”和“首都基础教育名师大讲堂”,以丰富实践活动助力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劳动教育公共课程,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建成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各级实践基地21个。打造跨学科交叉融合,融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外培计划”,开设专业从8个增设至11个,合作院校增至美、加、爱、英的7所高校,截至2023年9月,共派出学生157人。


学校持续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构建了“三四五”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体系”,获评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线课程达到71门。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稳步提升。



2023年9月,北京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其军带队到我校调研座谈。


2022年4月,校领导与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及其所属学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高级人才洽谈。


学校每年开展校外本科招生咨询工作,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


学校招生办公室获2022年度优秀高招团队


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教师人才专场双选会


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


北京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


2020-2023年,北京普通批生源质量趋势稳中有升。


2020-2023年,在京录取示范校学生比例保持平稳。


2016-2022年,学校本科生科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本科生发表论文296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论文30篇,核心期刊论文29篇,其他期刊论文237篇;获批软件著作权15项,发明专利14项。


2016-2022年,在各类市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学校本科生获奖3177人次,认定创新实践学分14575分。


2019-2023年,学校本科生整体深造率稳中有升,2023年较2019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


2019-2023年,“外培计划”97名毕业生中,升学67人,平均升学率为69.07%。


2016-2022年,共评选343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批市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6篇。


2016-2022年,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立项总数达21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共582项,市级项目共348项。



学校1979年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截至2023年10月已培养硕士毕业生30580人,博士毕业生2255人。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9094人,包括博士研究生1556人,硕士研究生7538人,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5324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770人。学校现有硕士生导师1673人、博士生导师443人,研究生导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现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人,俄罗斯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



不断加快推进研究生招生管理现代化,健全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完善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招生各环节信息化水平。

自2020年开始推进自命题科目答卷计算机阅卷改革,得到教育部、北京市的肯定,相关经验被多所兄弟高校借鉴。


校领导指挥调度学校研究生招生有关工作


研究生招生自命题阅卷现场


稳步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压实导师育人责任,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较“十三五”初期(2015年)增长23%,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同步提升,“双一流”效应明显。


2018-2023年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上升,自2022年开始学校研究生硕博招生人数突破3000人。


2018-2023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提升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形成合力的“五位一体”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招生选拔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提升,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基本形成了规模结构适应需求、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不断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探索改革过程中,形成多个示范教学成果。获首届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2项,获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常态化培训机制,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导师培训体系,实现新老导师培训全覆盖;开展市级和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建立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评选机制,在北京市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评选中,我校1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个团队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持续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环节,着力打造研究生高质量在线课程,持续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案例库课程建设,不断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近几年,学校10门课程入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3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示范课,14个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入选国家案例库。


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近年来,修订并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处理办法》《研究生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同时,学校每年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报告》,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我校学位论文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以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厚植科研创新文化,致力于为国家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一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学校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举办“研究生学术周”活动,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和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学校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建立校-院两级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近五年,学校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人次逐年攀升,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参与各类国家级、省级重要赛事,包括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取得良好成绩。


学校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举办研究生学术周活动,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和优秀学术报告奖。


学校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多名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创新性成果。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在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中,北京市共评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3篇,学校3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往期回顾

党建引领,首都师范大学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首都师范大学历次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概览

教三、教四楼“换新登场”!



策划:黄延敏

编辑:史婉璐

责任编辑:赵璟卓

审核:郭圆圆、窦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