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上天!起死回生的SpaceX隐藏着怎样的用人之道?

2018-02-08 HRunion HRunion

“要么死得安然,要么活得绚烂。”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北京时间2月7日04:45分许,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SpaceX旗下的“重型猎鹰”(Falcon Heavy)首飞成功,并且一同搭载着特斯拉汽车进入了太空。


窜梭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这辆车还会不间断地循环播放大卫鲍伊的经典名作《Space Oddity》,可以说是情怀满满。


再来回顾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48rzl0rb&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一切背后的“操盘者”叫做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是他一手主导了这一切,并把它一步步变成现实。


即使在火箭发射的前一天,他还是很多人眼里的“疯子”,一个只会打嘴炮的妄人。如今不仅发射成功,他也创造了历史。


 全球运力最强火箭对比


但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


SpaceX在成立的前六年,先后发射了三枚自研火箭,无一例外都遭遇了失败。最后在2008年频临破产的时刻,凑齐了最后一次火箭发射所需的资金,拼死一搏才迎来了第一次成功。



SpaceX的火箭回收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马斯克也一直备受质疑。甚至那些航天英雄阿姆斯特朗、尤金塞尔南,总统候选人等都出来表示反对。


面对无情粗鲁的抨击,马斯克最终证明,这些人都错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483p6oz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传奇的背后,除了马斯克一再的坚持,还有他独到的远见和理念。


他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 39 37402 39 14940 0 0 968 0 0:00:38 0:00:15 0:00:23 3436 4 家独角兽公司的人——PayPal、特斯拉、SpaseX 和 Solar City。而他到底是用什么管理方法管理成功的呢?


马斯克如何选人?


马斯克同时担任特斯拉电动汽车以及SpaceX太空探索公司两家公司的CEO。2017年的股东大会上,他说自己95%的时间花在这两家公司,剩下的5%用在人工智能和其他探索性的项目上面。


1、亲自面试、自己挖人


作为创始人兼CEO,马斯克坚持亲自面试每一个人。


SpaceX的前1000名员工,包括门卫和技工,都是马斯克面试的。此前,在特斯拉和PayPal也是这样,PayPal的高管质量就非常高。


直到现在,因为公司人数规模实在太大,他才作罢。


在SpaceX早期时,他还会打电话给好大学,得到最好学生的名单。然后给他们打电话,说服他们为自己工作。


有一个被录取的学生说:“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恶作剧,我才不相信他有个火箭公司。” 不过,无论最后录取与否,学生们都对马斯克在技术和商业上的见解有了深刻印象。


2、偏好“三高”人才


马斯克特别强调培养“高工资、高水平、高效率”的“三高”小型精英团队,由各类精英人才组成的专业小团队是SpaceX公司的一大特色。通过将整个团队安排在固定地点协同办公,有效地促进了各专业间的协调。


同时,SpaceX还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大型航天企业中挖来一批业务骨干担任公司高管,这些骨干具有深厚的航天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提升了实际工作开展效率。


另一件相对周知的细节是,马斯克很爱去苹果挖人。在特斯拉的员工中,至少有150名来自苹果公司。


3、古怪的面试题


SpaceX的标准面试题目是让工程师写500行以上的代码。


进入最终面试环节的候选人,会要求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

给马斯克写一篇文章,说明自己为什么想为SpaceX工作。


如果候选人在面试中表现出色,并且写出了好的作文,他们获得的奖励就是有机会和马斯克面谈,虽然面试时间可能只有15秒至30秒。


面试刚开始的时候,马斯克可能还在写邮件和工作,不会讲太多的话。在聊天的时候,他会问一些古怪的问题,比如他一定会问的问题:

“你站在地球表面,往南走1英里,往西走1英里,再往北走1英里,刚好回到原点,请问你在哪里?”


大多数工程师立刻就能回答出:北极。


马斯克会接着问,“还有可能在哪儿?”这时候,就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了。


马斯克会愉悦地和他们讲解这个题目,引用相关公式。他不怎么在乎对方是否能回答正确,他更关注的他们描述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成功的跨界用人


马斯克还非常善于跨界用人。


什么叫跨界用人?就是用没有直接经验的人。


比如特斯拉早期的副总裁George Blankenship,帮着乔布斯开过很多零售体验店,从来没有卖过车,但是马斯克就敢把他任命为负责销售和体验的全球副总裁。

跨界用人有一个原则是:

你必须在原来那个领域里面也要非常优秀,否则跨过来也不行。


George Blankenship,在苹果跟着乔布斯工作六年,之前是在服装品牌GAP公司做高级副总裁,一年开过几百家店。虽然他不懂汽车制造,但是他是时尚体验店的设计和销售领域的专家。


不仅马斯克善于跨界用人,中国的一些优秀企业家也一样。马云曾经任命邵晓锋担任支付宝的第一任总裁,他现在是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原来是杭州刑警大队队长,破过很多大案要案。董明珠任命的格力副总裁,之前是广东省公安厅的一个处长。


跨界用人适合于两种情况:


是创新的时候。

比如电动汽车是汽车和互联网科技交叉的创新领域。特斯拉的人才团队,主要就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是汽车行业背景,一部分是高科技公司的背景。



就是在成熟公司需要转型的时候。


5、全员对招聘负责


SpaceX的员工差不多都要参与到招聘事务中。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电话或者面访,为所属部门挑选最有潜力的应聘者,大家都要在雇佣确认中签字。


所以有时候应聘者们通过面试也是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这也正是为什么最终留下来的都是高水准的人才的原因。


扁平又灵活的管理风格


1、扁平的架构


传统的宇航公司多是以大团队协同工作的模式研制火箭,如波音公司在研制德尔它4火箭时,就投入了近千名工程师。


SpaceX则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架构:

 埃隆·马斯克自己任首席运营官兼首席技术官

 1名总裁负责行政工作

 9名副总裁分别负责相关技术或业务领域工作

 1名首席财务官

 1名首席信息官

 1名电子、制导与控制总工程师


公司内部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部门划分,甚至没有组织机构图。


各领域的员工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技术研讨、设计和开发等工作。火箭推进、材料、结构、系统集成的分系统工程师们都集中在一个超大的办公室里,工作上的问题可以随时面对面解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发人员在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到材料和工艺的可实现性,随时到车间与生产人员直接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技术是否具备投产条件。


事实证明,管理的扁平化不仅保证了整个研发工作团队的效率,也节约了管理成本。


2、畅通无阻的沟通


在SpaceX几乎没有什么私人办公间,只是每个人有一个独立的小格。马斯克也跟大家坐在一个开阔的办公区域办公,跟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一样,在公司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员工到工厂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畅通无阻的,并且可以在休息间歇时四处走走以及探索你未知的地方。


能够从最初到制作完成,看到搭建火箭的过程是非常很让人惊讶振奋的。SpaceX甚至设了摄像机在工厂的周围,所以员工可以从办公桌就看到工厂的一切。



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还可以发邮件或者直接与马斯克交谈。


马斯克有个特点:喜欢给所有员工发邮件,直接传达他的管理理念。


在特斯拉早期的时候,马斯克曾经发邮件给大家说:

如果谁在工厂里面发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不希望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


通常几万人的大公司,CEO不轻易给全体员工发邮件。而在特斯拉工作过的人都收到过马斯克发来的邮件,他有时是分享一篇文章;有时是表达他对某个工作的看法;有时是表扬一个团队。


在很多公司,沟通是水平沟通,根据级别:员工和员工沟通,经理和经理沟通,总监和总监沟通,高管和高管沟通。


马斯克非常痛恨官僚主义,他专门发了一封邮件,说:

在我的公司里,信息应该自由的流动,任意两个同事可以互相发邮件,后来负责培训的总监把这封邮件作为了公司文化的培训材料。


3、高压之下的放松


对大多数SpaceX的员工来讲,一周七天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所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就很有必要。


紧挨着办公室会有很多娱乐消遣的东西:如免费的冻酸奶和咖啡、电玩游戏、女按摩师的按摩、休息室等等。


每当有一个太空主题的上映电影,公司就会全体出动,连续包场几次。


另外,员工对公司的自豪感让人难以置信。要辨认出一名SpaceX的员工非常容易。


因为他们从头到脚满是带有SpaceX logo的东西,口里滔滔不绝地说着他们是如何在SpaceX工作的。


SpaceX是一家拥有粉丝团的公司。只要员工穿上带着SpaceX徽章的衣服,或者任何工作服出现在街上、酒吧里、机场以及任何公共场所,人们就会主动过来交谈,次数之频繁超出你的想象。


马斯克的狼性和激进管理法


虽然特斯拉公司的整个人才体系是借鉴谷歌和苹果,特斯拉有两位HR副总裁就是来自谷歌和苹果;但是,马斯克带领下的企业文化和谷歌苹果这些成熟的大公司完全不一样


马斯克一直推崇问责制的管理方法,他曾经说:

“如果你想解雇某人,应该马上解雇,否则就是浪费彼此时间。”


曾经有两个HR副总裁因工厂经常有工人受伤被开除,但工厂受伤事故可能是因为新人太多或者设备不熟悉。马斯克认为,只要有类似事故发生,就是HR没有尽到职责,需要有人对此负责。


2015年,马斯克曾因对特斯拉中国业务失望要求减裁职位。他称要亲手开掉那些不称职的员工,裁员近180人,占中国区员工总数的30%。


在SpaceX火箭发射失败时,他曾一次把一个部门的人都裁了。一颗火箭发射耗资上亿美金,尽管最后发现失败是供应商零部件导致的,但如果火箭发射之前没有及时发现,他认为该团队应该为此负责。


曾有前员工透露:“特斯拉的副总裁是一个高危职业,因做事方式与马斯克产生冲突主动离职,甚至被开掉的高管已经有几十位了。”


马斯克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属于硅谷的“异类”。相比于谷歌等科技巨头强调平衡、员工福利等企业理念;特斯拉更有狼性与执行力,内部管理也相对粗糙。


但估计在马斯克看来,能够保证公司高水准的人才质量,更好地去完成人类的梦想,作为“异类”也没什么所谓。


所以,虽然马斯克是一个如此强目标导向、且人情冷淡的人;但很多被他裁掉的人并不恨他。


正是因为他的目标比较公益化,站在了正义的制高点。因此,他总能开掉一批人,也有能力吸引愿意追随他的人。



你如何看待马斯克的狼性?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戳“阅读原文”,查看你不容错过的HR爆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