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冰冰公司,3年无员工离职?这几招HR一定要学!

2018-02-14 HRunion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人愿意将每个工作日奉献给只知发号施令、不关心员工死活的老板。

来源:人力资源分享汇(ID:hrgogogo)

来源:HR聚乐部(ID:Hey_HR)


范冰冰曾在微博晒出收工后和工作人员的聚餐照片,丰盛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最前面抢镜的小姐姐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其实在团建聚餐上就能窥视一二。


吃什么,是公司预算:

肯不肯在员工身上花钱,让员工吃得开心;

怎么吃,是团队氛围:

吃得拘谨,团队关系紧张;吃得放松,团队关系融洽;

怎么坐,是公司政治:

讲究座次,公司等级分明,不分座次,则更加平等和谐。


从范爷请员工吃的这餐饭来看,“我就是豪门”的范爷,不但对员工豪气,还能跟员工打成一片。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待遇留人

给钱给在点上


无论在哪里工作,员工的首要需求都是利益,离开了利益,谈再多的情怀和理想都无异于画饼充饥。


从2007年成立范冰冰工作室以来,范爷给钱,从来都不含糊。


1、巨额年终奖


又到年末,年终奖可能是很多人心中不能呼吸的痛。但范爷的员工,年终奖永远都是惊喜。


范爷给员工的年终奖,一年比一年多。近两年则是:

总计6-7位数的红包,外加出国游机票+奢侈品+电脑+手机……



也就是说,现金红包至少也是10万元了。你的年薪有超过这个数吗?


2、操办员工大事


也许你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却办不起婚礼,但人家范爷的员工因为跟对了老板,完全不愁这种事。


范冰冰工作室宣传总监黄子樱介绍,工作室第一位出嫁的姑娘,范爷包了30桌酒席,还送礼金和项链。而且今后出嫁的员工人人如此。



对待老员工,范爷更是壕气,一位10年老员工结婚,范冰冰一出手就是一套房!



有这么贴心的老板,就算工资不比别人高,员工也都心怀感激。


同样关心员工人生大事的还有阿里。每年5月10日的阿里日,都会给员工举办集体婚礼,马云亲自做证婚人。




情感留人

温暖员工的内心


如果只有单纯的物质满足,对员工稳定性来说,远远是不够的。


但范爷牛就牛在,不但肯给钱,还把员工当做兄弟姐妹,常常体恤员工的辛苦、感谢员工的付出。


去年9月,范冰冰荣获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每次的颁奖礼明星发言都是感谢导演、感谢父母这个套路,但范冰冰却会高调感谢自己的团队,还晒出每个幕后员工的照片。



看到员工晚上睡沙发和地板,范爷会心疼流泪。



很多老板张口闭口把员工和公司的未来挂钩,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却丝毫没从心里体恤员工。


员工的加班、员工的奋斗,老板视而不见;一旦员工犯错,各种惩罚措施接踵而至,扣钱扣绩效扣奖金……久而久之,员工也就寒心了,对老板和公司失望,优秀的人,就这样走出了公司,甚至转身走进竞争对手的企业。


人都是情感动物,留人必须留心。企业管理者纵使不能“哄”员工开心,也尽量别给员工添堵,只有员工“心顺了”,工作成果才能让管理者“如意”。


你怎么对待员工

员工就怎么回报你


离职率居高不下,一直是令HR头疼的一大难题。


员工离开公司,说到底离开的还是公司的老板。归根结底,如果老板们既舍不得掏腰包,给不了待遇、又不懂体恤员工,维系不了感情和人心;那流失率高是必然的。


总有人说“戏子当道,英雄落泪”,言语之外,充满了对于娱乐圈艺人的鄙夷以及对他们享受的待遇的不满。然而,很多自诩“社会精英”的老板们,在管理上,却连“戏子”都不如。


范冰冰曾经晒过自己当老板的成绩单,3年里,没有1位员工离职。而在娱乐圈艺人的工作室,离职率高是普遍现象。比如沈梦辰的助理就像割韭菜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



范爷活成了一个优秀老板的楷模。


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就算公司盈利水平有限,暂时没有丰厚的物资待遇,也要多些情感投入,用心把员工当“人”,而不是工作机器。


企业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就会怎么回报企业。


华为8万奋斗者夜以继日的工作,背后是高额的待遇和任正非“以奋斗者为本”的坚持;阿里5万员工彻夜奋战,背后是“有车有房不如阿里工作岗”和马云“员工第一”的理念……


抛开压榨和剥削,不再磨洋工和混日子,公司和员工,其实是彼此成就。你想让员工拼命,那就要先想好“员工值不值得为你拼命”这个问题的答案!


优秀员工最先离职,

原因往往不是钱


留住好员工看似困难,实则非然,很多管理者犯下的大多数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一旦管理者犯下了错,最出色的员工往往最先离职,因为他们拥有最多选择。


公司如果不能让好员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就留不住好员工——这理应成为常识,却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好员工的离去并非突如其来。事实上,他们对工作的兴趣是逐渐消磨殆尽的。


国外曾有学者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最后称其为“电力减弱”现象。出色员工就像濒死的恒星一样,他们对工作的激情是慢慢消减的。


‘电力减弱'不同于熄火,因为员工并没有陷入严重的危机中,他们似乎表现不错:

投入大量时间工作,与人高效合作完成任务,会议发言无可挑剔。但与此同时,他们正默默地承受不断的打击。可想而知,到头来他们唯有离职。


为了防止“电力减弱”,留住顶尖人才,公司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哪些做法会导致了员工激情的缓慢消退。


其中以下是危害最大的8种做法,若想留住好员工,必须避免:


1、制定一堆愚蠢的规则


公司当然需要规章制度,但万不可制定目光短浅、马马虎虎的规章制度,妄图以此建立秩序。无论是过分严格的考勤制度,还是克扣员工的加班费,甚至只是几条多余的规定,都可能把人逼疯。


好员工要是感到“老大哥”时时刻刻在看着自己,就会觉得压力太大然后选择跳槽。


2、无差别对待员工



一视同仁的方法虽然适用于学校教育,却不宜用在职场上。


对优秀员工而言,这意味着不管自己表现多么好,待遇都和只会打卡上下班的傻瓜无差。


3、容忍员工的不良表现


据说,一支爵士乐队的水平取决于其最差的乐手。无论其他乐手多么优秀,观众听到的都是最差乐手的演奏,在职场上亦然。


若公司丝毫不处罚表现差的员工,他们就会拖累其他员工的表现,尤其是最出色的员工。如果管理者情商不足,不能有效处理不良表现的问题,这类情况就会发生。


4、对员工的成绩没有及时肯定


管理者容易低估表扬的力量,尤其易低估其对于极度需要激励的优秀员工的作用。人人都爱荣誉,对勤勤恳恳、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员工来说尤甚,及时奖励个人的贡献,这说明管理者对其的重视。


管理者需要与员工沟通,找出他们各自喜好的奖励方式,用以嘉奖他们良好的工作表现。


5、不关心员工


超过半数员工离职的原因是与上司关系不佳。聪明的公司会确保其管理者懂得如何做到既专业又不乏人情味。


这类管理者会为员工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理解员工的难处,同时也会让员工接受各种挑战,哪怕这个过程会痛苦。


如果老板从不真正关心员工,那么其手下的人员流动就会比较高。没有人愿意将每天的8个多小时奉献给只知发号施令、只关心业绩的老板。


6、不为员工描述公司发展蓝图


不停给员工分配任务,这样做似乎效率很高。然而,对优秀员工而言,不清楚公司的蓝图,可能成为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


优秀员工愿意承担更大的工作量,是因为真心在意自己的工作,这些工作必须有价值。


他们如果不知道其价值何在,就会产生疏离感,觉得漫无方向。他们在这家公司感受不到自我价值,就会去别处寻找价值。


7、员工无法追求自己的爱好


谷歌公司规定员工投入至少20%的时间去做“自认为最有益于谷歌的事”。这些兴趣爱好的项目催生了优秀的谷歌产品,如谷歌邮箱和广告联盟,但其最大的作用是培养了高度专注的谷歌员工。


才能出众的员工往往满怀热忱,让这些员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爱好,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满意度,但很多管理者却把所有员工的工作范围都限制在一个小空间里。


这类管理者担忧,如果让员工扩大注意力范围,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的效率就会降低,这种担忧纯属多余。


研究表明,如果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追求自己的爱好,其大脑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而此时的效率是正常效率的五倍。


8、工作毫无乐趣

如果员工工作得很无聊、不愉快,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乐趣是抵抗“电力减弱”的主要力量。好公司都会清楚一点:让员工适当放松很重要。例如,谷歌公司竭尽所能让工作变得有趣,如免费用餐、保龄球场和健身课程等等。


谷歌这样做的意图很简单:

如果工作很有趣,员工不仅会表现得更好,而且会愿意工作更长时间,甚至会以此作为长久的事业。


总而言之,面对员工流动问题,不能忽略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优秀员工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而留住优秀员工的办法却总是类似。


比如: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设计、人性化的绩效考核模式、与时俱进的合伙人制度,接地气的股权激励方案......



你认为年底企业做些什么

最能留人心?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戳“阅读原文”,查看你不容错过的HR爆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