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理南师怀瑾注释《论语别裁》前言1

严万光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3-07-07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备用公众号: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负气离家出走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会选择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青春叛逆期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心理机制,也会形成严重的后果(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突然变得厌学,不喜欢与同学交往,更严重的会厌世),这些都是心理过于脆弱的结果。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父子之间父慈子孝;夫妻之间和睦恩爱、兄弟之间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言而有信,家和万事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内心又怎么能够不健康呢?更不会有离家出走和自杀的倾向。


大家都知道“上工治未病”的道理,也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教训。《易经》坤卦文言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初始的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时候把问题解决掉,结局就会完全不同。但在生活中看到的却是遇到微细的症状(生活细节)时,能够防微杜渐的人很少,当不良的后果出现之后,大家才追悔莫及。


一个人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熟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当出现问题之后,想去解决问题时,才发现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已经留下了答案。大多数70后、80后对传统文化已经很陌生了,在不查百度的前提下,能知道“四书五经”的人寥寥无几,更不必说了解其中的内容了。90后、00后更是如此。在当今家庭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传统文化如果不能指导现实生活,那文化就变成了一种知识,变成了炫耀自己的资本,失去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光辉。


如同有的中医大夫,在讨论理论时夸夸其谈,对各家理论的解释如数家珍,但在实践中不堪一击,家人生病马上送去医院治疗,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医者也好,传道的老师也罢,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在传承的过程中就失去了需要传承的灵魂所在。把传统文化和中医当做知识去讲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用其理论解决问题,让人们看不到现实的功能,也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医嗤之以鼻的主要原因之一。


儒家思想传承至宋代之后,越来越趋近于理论的探讨,能够在实践中指导生活的越来越少。也因为如此,儒家思想的传承离孔孟真正的思想越来越远。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文化,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明代后期到清代,也是儒家思想的平稳过渡阶段。近代国学大学南怀瑾先生以“知行合一”的状态给儒释道的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足够地重视,大多数人都是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之后,才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笔者将节选南怀瑾老师注释的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文章,陆续发表于本公众号,希望有缘的中医爱好者或寻医治病的朋友在接触中医的同时能够再学习一下传统文化,并能把传统文化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效果。



南师在书中自谦道:这部《论语》的讲述,只是因时因地的一些知见,并无学术价值。况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谈不到文化上的分量。今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我们要把握真正的孔孟思想,只要将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就自然会找出孔孟原来的思想。这叫做“以经解经”,就是仅读原文,把原文读熟了,它本身的语句思想,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以这个态度研究《论语》,它可以说前后篇章贯而通之。


《论语》中的思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在生活中看到的状态却是:要么是学而不思的人,要么是思而不学的人。很多成年人对中医,对儒家思想都可以品评论足,如果问他四书五经都是些什么,其中讲了什么道理,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这就是思而不学的表现。思而不学的结果会很危险。生活中看过到很多的老年人既不懂西医,又不懂中医,但碰到一般的问题都是自己靠生活的经验给自己开药,其未来的结局是不言而喻的。


学而不思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好多孩子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去思考。更有甚者,一些中老年的长辈学习传统文化,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在听课的过程会睡着,课后也不去复习,这就是学而不思的表现。学而不思的结果就是永远无法明了道理的真实意。学习的状态应该是学有后思,思而后行,行而后悟,最后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希望广大有缘人士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能重见圣人的光芒,并在其思想的指引下,营造和谐家庭。愿所有的孩子能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都能身心健康,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下图为作者微信二维码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以不变应万变,变异的奥密克戎如何用经方治疗?
全网刷屏,看哭无数网友的[天才儿子],中医如何治疗躁郁症?(上篇)
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下篇)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中医阴阳律——行阳才是中医的灵魂!
中医与兵法(一):慢性疾病都是病邪瞒天过海侵入人体的结果。
中医与兵法(二):中医治病最高的境界就是围魏救赵!
中医治证之高血压篇

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人士   经方抗疫   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