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时光以生命,邂逅为社会而创的你

刘玄奇 师者苑
2024-08-23

——《只要平凡》/《我不是药神》主题曲



2018社创之星总决赛已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昨天下午在社创之星组织的一次交流活动中,我碰到了总决赛的主持人、开放力商学院创始人郭宇宽老师,我们天南海北的聊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尽管我们观点不一样,但正是因为“求同尊异”,也很有收获。回到家里,我回忆起难忘的创见之旅,好像已是久远的记忆,但那份心潮澎湃的感受依然还在。或许一千个社创之星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创见之旅,我也独有自己的一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我决定花些心思记录下这段旅程,以心印心,既是“创见之旅”,也是“印心之旅”。

作为社创之星的湖南赛区主办和合作方,益创家和世界创客大会组委会连续三年参与,一路下来,收获颇多。回忆起相识、相遇、相知的过程,也开始于一次美好的邂逅。我和社创之星发起人陈迎炜老师一见如故,她从北京到长沙参加2015世界创客大会·开慧论坛,从此开始了深度的温暖连接。2016年我们在北京乐和仙谷合作了社创之星·北京赛区暨世界创客大会·春季论坛,在该年的社创之星总决赛环节里,还给了我们半天的时间举办世界创客大会·夏季论坛。我们连续三年在长沙举办社创之星湖南赛区活动,见证了社创之星的赛区数一年一年的增长,我们的连接也扩大了彼此的朋友圈



我们之所以如此热忱地参与社创之星的共创中,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目标使命的一致,因为这本身也是世界创客大会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虽然各自独立发展,但联系已经是渗透在血液里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8年是社创之星创见之旅的第三季,主题是“让使命开花结果”。第一天相见的晚上,是主办方代表致辞及各赛区的自我介绍。友成研究院的汪亦兵院长做了精彩致辞,主要讲了三个精彩故事,非常的应景切题。第一个故事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哥伦布。他说:“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一个伟大的探险者,哥伦布之所以能够发现新大陆,是因为他坚信,只要向西航行,就一定能发现传说中的中国和印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茫茫的大海上,没有地图、没有导航、没有气象预测,他对新大陆的发现,正源于他内心的愿景和信念。在哥伦布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特点,一个是信念的力量,一个是探险的勇气。而这两个特点,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第二个故事是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故事。他将达尔文和哥伦布比较,“如果说哥伦布是在茫茫的海洋中找寻了他的新大陆,那么达尔文则是在有关物种起源的种种旧学说中,发现了物种起源的新大陆。前者需要的是信念和勇气,而后者则依靠智慧和勇气,或者拿我们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是他们之间共同的特征。

第三个故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他认为这个故事和我们创业者的命运有某种相通之处。“第一,创业之路就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道路,如同无理数,你永远无法预估下一步会遇到的风险或机会。但同时,创业之路也是一条让我们臻于完美的道路,是一条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的道路。第二,创业中的手或困不是你的人,如同影中的老虎,正是因为这只老虎的存在,PI有了生命的意生命有了警于因此而生。第三,创业过程中除掉有各种各的暴风骤雨、有各种各电闪,各种各惑同致命,在影中,惑就是那个白天予生命晚上吞噬生命的小。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少年Pi的信仰,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不明就里地同信奉了三个宗教,但实际上表达了他信仰的不是宗教而是所有宗教背后共同的精神。创业就是一个航海的过程,而且是在没有GPS没有气象预报没有航海的航海程,充了各种不确定性,唯有依靠信心和勇气,才能战胜所有的不确定性,唯有依靠智慧和创新,才能到达彼岸。



        最后,汪亦兵院长还 和大家分享了影中的一句台:“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整个演一气呵成,精妙绝伦给这创见之旅开了一个好

        各赛区分享环节,我和湖南赛区的伙伴们一起上台分享,陈永春的社创项目是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做“遥控太阳”夜间照明系统,他介绍自己说是影星陈小春的哥哥,全场爆笑。不过,确实还有些陈小春的气势。苑芳乐是光耀康乐志愿者联合会创始人,机构已累计服务485名临终老人,这次推介的是一个叫“少年公益小记者”的项目,目前已有568名少年公益小记者。兰恭发是一名95后,中南大学学生,创业经验却已经有4年,他的公司叫艺栖文化,志在用创新方式讲述湖南故事,开发了一系列湖湘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以弘扬和传承湖湘文化。

作为湖南赛区主办方代表,我着重分享了自己对“社会创业”的理解,我说“社会创业”与寻常的“商业创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立场,社会创业最核心的一点是“为社会而创”,核心在一个“为”字。我还分享了湖南人的精神:“吃苦、耐烦、霸蛮”作为结语。每个赛区的介绍各有亮点,这里就没法一一重现了。



第二天上午,是“创见之旅”精心安排的创见导师们的“TED”分享。第一位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贾晶分享《公益创投助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到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七大中心,福田区打造影响力投资高地,香蜜湖共识平台等。第二位是吴泽伟分享《开太平的影响力投资之路》。第三位是朗力养老的刘英分享《居家养老从适老化改造开始》,刘英老师提到社会创业家要有“非做不可,非我莫属”的气概,这一点让我启发很大。

第四位是安否食品、全球安全食品联盟创始人武英老师分享《区块链是NGO和社会企业的历史性机遇》。这个选题意义重大,可以让更多人重视区块链给NGO和社会企业行业带来的变革。武老师分享了“人类资源配置主体组织形态演化的历史”。他认为第一阶段是军事组织、宗教组织、国家组织,第二阶段是工商企业组织,第三阶段是NGO和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主体,正走向舞台。我的理解是,大趋势确是如此,大本大源还需要细致的分析。可惜因为时间的限制,武总无法展开来分享他的观点,仅仅开了个头,但把区块链和社会企业并排置于这样高的地位,这个新认知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



第五位嘉宾是上海外滩私董会创始人宋岩,他讲的题目是《人生的三路向》。他用梁漱溟的“逐求、厌离、郑重”三个关键词作为自己的开场。从自身的经历谈起,原是平安集团高管,实现财务自由后感受到商业组织带来的冷漠感,于是闭关几年,寻找人生意义,后来试图用私董会来作为推广社会企业的一种方法。演讲结束分享了一句很有力量的话:“世界不问你是何人,只问你能做何事。”我后来查到这是近代实业家棉花大王穆藕初的至理名言,出处是《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人》一书,为着这一句话,我便买下了此书。



第六位分享者是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梁春晓老师。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创新的认知。他认为判断创新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有没有新的主体产生”,如社会企业家、网商、网红、抖红等;还一个是“各种主体要素之间有没有产生新的组合”。现在的创新已从精英创新走向群体创新,要鼓励尝试,宽容失败。怎么样应对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呢?他说我们要做一只“自觉的井底之蛙”,不断的往上跳,并与其他的蛙交流。而社创之星做的事情便是把全国的蛙汇聚在一起,拓展我们共同的认知,“听取蛙声一片”。这个蛙论的比喻确实是精妙绝伦。最后他还提到共享经济、平台、精准、跨界、普惠等关键词。他提到的平台之上的自组织模式给我启发最大,一个人几个人就可以推动一个大的社会活动。社创之星不就是这样吗?关键是有没有找到那个杆杠点。他还一再提到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没必要受已有的框架束缚,“群体创新,大胆尝试”。听完春晓老师的分享很有高屋建瓴的感觉,在对创新的解读方面,真是一位绝世高手了,心内佩服不已。

        “TED”分享环节结束后是“星途传承师董会”,我分到的这组见长导师是“CC讲坛”创始人吴坚忠老师。吴老师是前物美集团董事长,为着自己的心愿创办了“CC讲坛”,还成立了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希望以分享美好故事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过去三十年全力发展经济是对的,但是当社会上所有人都在急功近利地投身于制造财富,人们都以财富多少作为成功乃至幸福的标准时,整个社会就失衡了。应该有人去关注财富以外的事情,关注社会和谐环境的改善和心灵深处的东西。



 与吴坚忠老师分到一组真是幸运,从理想主义气质和世界创客大会要做的事情来看,与“CC讲坛”也有颇多相通之处,我感受到了组委会分组时的良苦用心。只可惜作为创见导师以关注组员需求为主,我也不忍打扰,便错失了深度探讨的机会。我们这一组的组员有罗亚丹、陈建宏、姚国良、杜心童、苏家铭、张雄、许惠芬、王明湘,助教是陈泓锦,我和江苏赛区的代表江晨琦是观察员。



参赛的选手们大都投入到闯进十二强的游戏中去了,我便自由自在的观察,也主动又随缘的去找一些人细聊。先找到台湾公益自律联盟的陈宛惠老师,与她聊了很久,主要了解了台湾的社会企业认证情况,在分析台湾社会企业发展的本质方面,我也验证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还与浙江赛区的刘欢深度聊社会企业的本质,分享追寻真理大道的重要性,并与他共勉。我不止参加了本组的私董会讨论,还跨组参加了武英老师组的讨论,这样下来便结识了更多社创之星。

创见之旅光有创见不够,旅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旅行中,同样是在分享创见,认识新朋友,连接人与人,心与心。我在逛越南岘港会安古镇的时候,遇到了云南赛区的张雄,我们一路边走边聊,一直聊到比商业模式更本质的东西。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他的创业历程,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张总是一位很有善心的热爱家乡的企业家,我心里期许他未来可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科学社会主义企业家代表带动更多父老相亲走向共同富裕。张雄创办的富源臻和公司以“种植出一个更美好社会”为使命,通过友善农耕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农产品,通过PGS连接企业、城市居民和农场,建立消费信任。“还大地健康土壤,供大众健康食材。”



逛完会安古镇,我们到了岘港的美溪海滩,这里的蓝天碧海,最让人怀念。导游介绍说这是全世界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六大最美丽的海滩。这个海滩也是我此行见过的最美的地方,自在影像团队用无人机给大家伙拍了经典的合照和视频,来自海南的社创之星周缘还给我拍了几张非常经典的照片。



正是在海边,我第一次主动与郭宇宽老师搭上了话,他这几天的主持着实是从容大气,挥洒自如,妙不可言,我好好的夸了一番。闲聊时才知他在湖南卫视做过《新青年》的主持人,与柴静在湖南卫视、央视共事3年,果真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是一位传奇人物。尽管到后来才知我们表面上立场、观点并不一致,但我依然喜欢他的率真性情、博学多识,或许我们骨子里是也有好些共通之处的。

我现在还记得这样一个画面,在美溪海滩的宇宽兄,面朝大海,沉思冥想,如入定一样,呆了好久,不知他在想什么,只是我被这场景打动,拍了几张他的背影照片,甚有意境。



白天轻松愉悦的欣赏了风景,晚上又回复到紧张激烈的比赛环节。每组推选出2位社创之星进入全国12强,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根据规则,入选名单由“见长”独自决定,作为观察员确实是省了事,但无论怎么选出都会让一些参赛者感到不公平。我的想法是,应该给更多项目以公开路演的机会,那样即便没进12强,他们也会更有收获。我们这一组选出的是上海赛区的针对唇腭裂患者为代表的发音障碍者的语音矫正训练平台项目,创始人是上海音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杜心童。她“想让最用力的发声不被辜负”,有一句话非常打动我:“这世界这么美,我们想为他们节省一点时间好好去感受”,作为一名95后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她的表现让我感到惊艳。



还有一位入选者是浙江赛区的自在公益影像创始人苏家铭,致力于用影像传播公益之美,为公益机构和企业CSR品牌进行构建及公益传播,专注提升公益影响力,拍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公益短片。社创之星总决赛期间的摄影支持主要来自自在公益影像。这两个项目最后都进入了全国六强,且都成为金奖项目,其中苏家铭还拿下了年度总冠军。这些都证明了吴坚忠老师的好眼力。我能分到这一组,也真是运气好。

因为大多数社创之星关注比赛本身去了,以致彼此的横向连接创造的机会不够,并不是每个社创之星都能像我一样自在主动找大家聊天,所以到总决赛的那天,人心稍有些涣散。再加上赛制的安排过于关注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因为马太效应的缘故,对那些没有入围的社创之星就有些忽视了,这是下一届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现实本身就是如此残酷。那六个项目相对已让大家更加熟悉,所以我更加关注那些没有入围的选手和非我这一组的导师们。

导师我刚好遇到得空的梁春晓老师,于是向他深度请教。他从创新、想象力、方向三个维度展开与我再讲了一遍,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谈到创新,我更加详细的记下来他说的两点,一是新要素、新组合的涌现,二是从海量的可能性里发现可行的最优方案。关于创新是怎样从精英创新到大众创新的这个问题也理解得更清楚。此前,从海量的可能性里挑选,得靠精英对某种方向的洞察,而技术发达之后,可以直接把所有的可能性试一遍,这样尝试的成本大为下降。关于“群体创新”让创新的效率大大提升,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从胶片相机到现在的手机拍照。拍照以前是少数人可为,现在是人人可为,而且拍得多了,总能选出几张好照片,试错成本几乎为零。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台湾老人作画的方法,他将一幅画全部铺开来画,然后再从其中选取一个局部作为作品。他以这两个例子说明“群体创新”的时代到来了。



谈到想象力的重要性,他说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原有的一些概念、范式都已失效。社创的本质就是社会问题在原有的框架没法解决,受到所见所识的限制、局限,跳不出来。怎么样才能跳出来呢?他说要靠想象力。社会创新为针对社会问题而生,技术经济发展很快,而社会文化跟不上,社会问题在失衡方面的表现有城乡、贫富、区域,还有身心失衡、代际失衡。再往深又聊到公益与商业的关系,他推荐我读读康晓光老师的文章,我便重点搜到了那篇《义利之辩:基于人性的关于公益与商业的理论思考》。久闻康老师大名,但此前从未细读过他的文章,感谢春晓老师特别的推荐,因这次机缘巧合的精读,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有了更加本质的理解。

康晓光老师从人性论、价值观、资源运用规范、微观组织形式、宏观运行机制、公益与商业互动模式以及上述各项的内在联系出发厘清公益与商业关系,主张“公益不能化约为商业,公益有其不可替代的人性和制度基础。”“以期明辨是非,正本清源,为公益明确属性,确立根基,指明方向”。读完后,我无比赞叹这篇好文章。但我也存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这篇文章开篇就说“市场经济制度,更确切地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核心理论基础以亚当·斯密的“分工与专业化”就是分析的前提。再到后来得到的其中一个结论,谈起“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康老师轻断式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是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这个结论的得出怕不是读马克思原著读出来的,所以我的感觉是康老师可能忽视了马克思的原著,只是引用了这样的结论。康老师的西方哲学、经济学功底深厚,对中华文化尤其儒家也有独到的见解,但在马克思主义这一领域可能不是他所长,而这三者其实皆可以打通。康老师的这篇文章引用了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这本书我听到耳朵都起茧了,一直没读,因为这样的机缘,回北京后我加紧读完了这本名著,也是一大意外的收获。




梁春晓老师还给我分享了他现在最关注的老龄化问题。聊到了他参与的“老龄社会30人论坛”,并推荐我读《老龄社会十大议题(2018)》。我逐一细读,其中有城镇化进程中的老龄社会、全球化格局下的老龄社会、老龄社会与乡村振兴、老龄社会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构建和倡导老龄社会的生命体验和生死观,积极养老,有为生活)、支持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等,概括得确实全面,亮点很多。我在充分肯定和赞美之后,思量再三,提出了一点补充建议,就是这十大议题以及“老龄社会30人论坛”的组织设计中缺少青年的参与。老龄社会让我想起了好友王欢创办的朝夕恒助公益创业项目,老年人和青年人是一对阴阳关系,若要解决老龄社会的问题就不能单单只从老年人群入手,要与青年人的参与打通。我注意到“老龄社会30人论坛”的成员都是“老年人”,我建议是否还可以考虑设一个机制,怎么样调动青年人的参与,值得思考。

当我提出这个建议后,梁春晓老师拒绝式的说他管不了这个问题,他只管研究,若我有兴趣可以实践。他告诉我说,“这个社会是有分工的,有些人就只管研究就可以了,至于实施得怎样是不用去管的。”这个我当然不敢苟同。我们便聊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他问我:“你怎么看?”

我感觉有些不好回答,硬着头皮说:“知行本一”,“理事不二”,“解行相应”。

他追问:“不要说这些概念,我不懂,不要背书,要直说自己的体会”

我便感觉更为难了,感觉自己掉坑里了,但又不得不狡辩一下。我又直接说了自己的感悟云云。

梁春晓老师很直接的回答:“你不懂,你还是不懂”

我恍然醒悟,“大道无言,开口便错”。这个问题哪是我能用言语回答的。我便有些不服气的反问他所理解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他直接干脆且坦然自在的回答:“我不知道。”

哈哈哈,姜还是老的辣,这回答让我彻底的服了。特别感恩这段对话给我的启发,也激励我要努力从更多的实践和研究中去寻找答案

后来我读到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里谈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便更明白梁春晓老师的哲学基础和立场,也明白我俩的风格或分歧也是性格使然或是所处的人生阶段不一样而已。但不管怎样,我都得向他致敬,与他的深度交流让我收获非常非常大。若不是这五天四夜的封闭式环境,我哪能逮到这样一位大咖做如此交心的谈话。

     《谈美书简》第三篇《谈人》中有这样一段:“过去哲学家主要是意识形态制造者,他们大半只看重知识而轻视实践,偏重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视脑中枢到运动神经那一环,也就是忽视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他们大半止于认识,不能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不过这种认识也可以起指导旁人行动的作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针对这些人说的。



总决赛这一天听了汇丰中国社会企业支持计划社创星的中国社会企业认证,还有四川赛区邓富友关于成都的社会企业相关政策的分享,听完这些分享,我越来越清晰益创家所要推动的社会企业发展,显然已不是市面上的这些社会企业,我们可能已经具备重新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企业的条件和能力。我想时机成熟真的应该要启用“社企星球”品牌,定位为科学社会主义企业推动者,从启动中国社会企业家训练营(乡村振兴专题)项目开始,如梁春晓老师所说,改进社会认知的价值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当然这些还都是一个月前的想法,主要的挑战在于会涉及到未来规划战略的调整,所以还得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总决赛的冠军争夺赛,我开小差去了,东逛逛西逛逛。碰到浙江赛区的刘欢,我跟他说,若从这入围的六个项目里选一个冠军,我会选自在公益影像的苏家铭,因为他有冠军气象。当时他还有些不敢确信我的选择,因为家铭在起初的几轮投票并不占优。但他还是很感谢我对他浙江赛区项目的支持。后来苏家铭真的成了今年社创之星的年度总冠军,刘欢激动的和我拥抱,分享夺冠的喜悦。可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我还是看到一个大问题,大部分的选手好像成了陪跑者,如一场戏一样,与组内的连接较多,跨组连接相识的就少了。所以整个赛程的设置还可以做些优化,让更多人有更大的收获,有更多心与心的深层连接。但是,还是要为社创之星以及所有参与者说一句,这是一件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没有社创之星,我们会有这样美好的相遇吗?蓝天、大海、邮轮、异国风情,还有一群可爱又美丽的人。



总决赛之夜,我们举行了“狂欢酒会”,由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项目部主任潘家寒和西安市莲湖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主任许江莉联合主持,他们很能调动气氛,晚会的节目也很精彩。我本想去打个太极,但这几天穿着个拖鞋,怎么随意就怎么穿,是在是有些不便登台。再者,社创之星的主角是选手,我们作为赛区主办,也没有必要去抢风头。我便静静的欣赏了几个节目,喝了点啤酒,与新老朋友们干杯庆祝。

见长武英老师在晚会开始前讲了20多分钟区块链,细细听来,他对区块链的理解确实高出常人许多,讲得也很精妙简洁。但如果没有一点区块链的认知基础,估计也不好懂。我全程录了视频,以后再找时间好好消化。

晚会的节目过于突出了6强选手,马太效应继续发挥作用,但这样让其他选手的参与感就更弱了。我注意到有些选手就没参加,或来了一会就走了。总决赛的时候6强已经曝光太多,应该给其他选手更多机会。包括武英先生和公益啦创始人宋凯先生的加码赞助不一定非得给选出来的六强,应该给他们自己个人心目中的六强,这样子就能让其他选手有更好的参与感。也让更多社创之星感受到,虽然没进6强,但依然有被很多人看好、鼓励。

在一些零散空档时间,我还找到几位没有获奖我又特别看好的社创之星深度交流。其中有一个是95后,武汉御花堂科技、方寸地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中心、绿色驿站项目发起人喻明慧。我系统看了她的分享PPT,相当惊艳,如果给她公开路演的机会,会有更多人选她进6强,甚至不排除有夺冠的可能。要知道她在湖北赛区就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她的 “城市森林计划——城乡生命共同体” 项目,“倡导朴门永续(Permaculture)生活理念,并将可食地景带进社区,形成一片片食物森林,并以此建立从食物的种植、造景到培训、销售的‘互联网+’绿色平台产业链。同时开展社区体验活动,让青少年、退休老人、全职妈妈,亲子家庭等群体学会科学养植、变废为宝的技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与社区居民融合互动融合。” 喻明慧出身农业世家,从新加坡留学归来,介绍起自己的项目非常清晰、明了、自信,非常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她在创业实践的路上,用汪亦兵老师的话来说,既敢于探索,又有智慧,且有信念,是一颗不可多得的社会企业家种子。我大胆预测这个女孩子的未来不可限量,尽管这次比赛她连12强都没进,但我跟她说,“你是我心中的6强选手”。我们除了聊项目发展的话题,还聊了乡村振兴,我与她分享了上个月写的《科学社会主义大道之行的乡村振兴》。



因为更关注乡村振兴类的社会企业项目,我还找到e农计划的负责人江其霖交流。江其霖也是一位90后,但给我的印象是有一份难得的沉静的力量,内心充满慈悲,做事情又有着有深深的信念。所以尽管与她并没有切入e农计划项目具体的发展,但我在她身上也看到了社会企业家精神。从个人经济收益而言,她有很多更好的选择,但她选择了“帮农产出村,让爸爸回家”的e农计划。正因为她,我改变了对e农计划的看法。我此前总觉得,e农计划资源多、品牌好,为什么总感觉没抓住本质?与其霖简短交流后,才知e农计划的不易。“让山里好的事物实现价值”,愿景和初心都非常棒。可惜在乡村振兴的大本大源的思考,还有所欠缺。我们本约定再找一个空档时间更深入的探讨,但这次创见之旅不知不觉的就快要结束了。

这几天还有值得一提的收获是与我这一组的助教陈泓锦同学的聊天,她在美国读高中,刚好18岁,从她那里我了解到00后眼里的美国。她给我分享了她感受的美国,wifi超级慢,城市非常小,还说那些吹捧美国的人多是没有去过美国,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我感慨到,00后这一代已经很不一样,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已经更加自信了。

离开邮轮的那天与李文胜老师一起用早餐,继续聊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因为同住一屋的缘故,我们聊得最多也聊得最深。他是云南古秾工坊联合创始人,与我分享了他们最近举办的首届“光崀论坛”活动,看了那些照片,真是美得不行。论坛的文案也写得很不错,其主题是“探索乡村正道,协力乡村振兴”光崀大集、稻田里的餐桌等项目都非常有特色,很吸引人,再加上彩云之南的风景,这个论坛真有可能成为乡村创新创业的一个IP级活动,希望越做越好。



这次旅行我随身带了一本六祖《坛经》,他无意中翻开后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如痴如醉的读,我便将《坛经》一书送给了他。除了乡村振兴,这几天我们聊佛法也很多,算是结了一个深深的缘分。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个手工烧制的陶杯作为礼物送给了我,以作纪念。这个杯子的烧制成功率不高,总共只烧了百余件,非常珍贵。

他因为要赶高铁回云南,便走快速通道先下了邮轮,给我发来信息说:“我相信我俩是不用道别的,一定会经常聚!别忘了推荐好文章给我!”我便将《科学社会主义大道之行的乡村振兴》一文发了他,并注上“推荐细读”四个字。

后来他发了好几段相关的朋友圈,如:

所谓‘民营企业’,就是一个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实践过程中处处梗阻,不能自圆其说的臆造概念。所以民营企业家们必须觉醒,要从思想上、利益上告别精英主义,服膺平民主义,与占人口80%的广大平民劳动者阶层结成紧密联盟,回归劳动者之本。根本出路在于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企业家’”。“我茅塞顿开,感谢玄奇的精彩分享。”

通透的理论总是如佛法一般照亮我们的路。

“这次作为云南赛区主办代表参加社创之行全国总决赛,收获很多,结识了很多大咖和社创小伙伴们。为云南赛区唯一的参赛者没能入围12星而遗憾,为迎炜顶着一头的白发和拿着破碎的手机还在尽心尽力为社创奉献所感动,为结识比我小很多却用理论之光提点和照耀我的同屋玄奇而感谢缘分!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高铁上初阅玄奇老弟的《科学社会主义大道之行的乡村振兴》,真是很佩服!这世上不知有几人能把自己所做的事的理论基础是弄清楚了的?盼望还有机会如在邮轮上像小学生一样聆听教诲!哈哈!”

到下午,他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道:“读了一半已经又些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弟在理论层面的深入令我佩服,下一步我想请你多参与云南的乡建设计,我们甚至应该成立一个团队,我多对接资源,你来负责规划。”

读到李文胜老师的反馈也让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认识他也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丝毫不用怀疑,我们还会有更深的连接,这不就是社创之星最大的价值吗?



下了邮轮之后,我和武英老师还有共仁基金会的范紫薇女士一起去了附近一家酒店聊后续的合作,还没有切入正题,童府妈妈创始团队三人一起赶了过来。我们便一起听其产品运营负责人谢朝香系统分享了她们的项目。童府妈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妈妈们价值挖掘者和放大者的微型孵化器”。围绕女性迫切需求并感兴趣的家庭养育和生活美学,逐步梳理出了十多个有孵化价值的子项目,“让受益者提升了价值感,扩大了社交圈,并将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服务转化为社会价值,获得相应的收入,也降低了自己的育儿投入。” 其使命是“抱团育儿,共创社会养育支持系统!”这真的是一颗极好的社创种子,通过这个项目的生长,我看到了这几位妈妈的生命的成长与蜕变,这才是最了不起的地方。这个项目不负我的预期,在第一天看资料手册的时候,我就重点标注了这个要深度沟通的项目,可惜在邮轮上只是打过一次照面。而刚好武英老师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个项目,才有了我们这次深度会谈。

接着,童府妈妈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廖倩老师讲了自己怎样从一个家庭怨妇变成了一个好学不倦并影响孩子成为孩子榜样的故事,也非常打动我。社创之星团队过来后,她还与大家分享了她在邮轮上写给“社创之星”的诗,大家听后热烈鼓掌,我内心激赏不已。原诗如下:

“社创之星/苦难的夜空/如天地之初的混沌一片/黑暗的力量/像海天一色的无穷无尽/一颗星星在独自伤心/泪水点滴成亮亮的星光/苦难破了一个洞/希望穿了过来/另一颗星星在独舞/纷飞的纱裙扬起浅浅的光芒/又一颗星星走过来/爽朗的笑声撕破黑暗的面庞/一颗/两颗/三颗/……/星星们发现了彼此/心儿不再彷徨/光与光牵手/星和星相拥/苦难褪去了黑色/黑暗也望而却步/来吧/我们一起/用爱的黎明/让苦难坠落/黑暗流放吧/我们是社创群星/我们是地球家人/我们是爱的希望



廖倩老师在简书上已写了三四十万字,创始人王文丽更是写了一百多万字,都准备要出书了。王文丽老师分享了她去年在武汉妇联的演讲稿:《华科女的思考与探索:我们如何不再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异乡人》,文末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有生之年,用心做一个精进的人。欢迎您的加入,你我共话育儿智慧,共创城市育儿新模式,做有远见和使命的母亲,因为一群人,影像一座城。”读完此文,觉得未来真的可以给她颁一个“年度社会企业家精神奖”呢。



聊完童府妈妈项目,我们现场建了一个“童府妈妈陪伴群”,持续推进这个项目的发展。接着,社创之星发起人陈迎炜老师组织大家一起聊聊此次社创之星创见之旅的收获。在创见之旅期间,我积极主动表达了几次说自己的收获很大,主要为的是鼓励。创见之旅结束了,为组织的长远发展记,优点和不足我都长篇大论的讲了一通。最后,范紫薇同学唱了一首梵乐来表达,那真是天籁之音,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在梵乐里我听出了慈悲、无我、奉献、分享在创见之旅里我收获到了创见、情谊、风景,还有以生命影响生命,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创见之旅结束一个月后再次遇见郭宇宽老师还有社创之星的伙伴们,如老友重聚一样充满欢喜。作为一名公益创业和社会企业的推动者,遇到这样值得珍藏的美好时光,实在应该写下来与更多人分享社创之星们的美好,分享此次创见之旅的见闻收获,让更多人向往成为社创之星和参与创见之旅,“完成自我的蜕变和温暖的连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创见之旅小册子的卷首语中说,“每个人都掌握着创造美好社会最重要的力量,也都是美好未来的贡献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海湾,你会创造怎样的人生,你将创造怎样的世界。

        “去成为你想看到的变化”,甘地说。

以心印心,星星相映,协同你我,成就未来。“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期待邂逅更多为社会而创的你!


     刘玄奇 于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

                2018年7月28日完成一稿

          7月29日发布在“社企星球”公众号

鼓励原创,欢迎赞赏作者。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师者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