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睹病人的痛苦与无助,我揪心地疼...... | 医护人员的“同情疲劳”与应对

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0-08-29


作者 | 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林靓 刘致静

“同情疲劳”的警告信号

医护人员不断地目睹到令人心痛的画面,看到他人痛苦无助的模样以及听到悲剧的故事。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提供医务护理工作,给予伤者支持与关爱。身为救死扶伤的他们,无数的日夜,奔走在最前线,他们也会疲惫、无助甚至崩溃。

尤其是在照顾痛苦的人时,医护人员本身也会因为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同样体验到痛苦和倦怠:“偶尔听到他人痛苦时感到不知所措,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仿佛与周围环境脱离了。”

在工作中,可能难以集中自己的精力,工作上效率变低。

在身体症状上,可能有例如恶心、头晕、头痛的情况。

在情绪上,产生一些愤怒、烦躁、悲伤以及焦虑的情绪反应。

如果出现以上一些信号,可能说明作为专业医疗人员的您感到“同情疲劳”了。在工作时接触创伤性故事或事件,您就可能产生这些身体、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压力。

当这种痛苦在心中滋长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我关爱作为氧气面罩,来改善自己的状态。

什么是医护人员的自我关爱?自我关爱对医护人员有何帮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遇上2020年春节,湖北、广东、上海、北京、陕西等多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不少医务人员主动请战“逆行”支援一线对抗疫情。向医务人员致敬同时也疼惜他们,因为在突发事件下长期进行应激工作,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疲劳过载、耗竭无力、情绪失控、睡眠饮食等波动、心理能量降低等表现。自我关爱是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调适。自我关爱对于一线作战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非常重要。当自我身心状态调整好,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所以,医务工作者与病毒作战同时,也需要关注到自我身心健康,进行自我关爱。

医护人员如何自我关爱?

医护人员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积极自我关爱,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具体方法如下:

一、积极自我关爱

疫情当前,前线的医生几乎每天都经历着生理极限,八个小时不吃不喝、连轴转。甚至因为通风,没有暖气,有医生双手通红依旧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随着人员及物资补给的状况下,医护人员可以尽量做到: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生理方面,可以保障一定量的睡眠,吃完饭后也可以闭眼静养10分钟。对于身体、心理、精神上的一些警示信号,例如职业倦怠、疲劳过载等情况,身体亮红灯时要及时识别,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主动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轮班,规定自己什么时候必须抽出时间吃会饭。与此同时,在高强度工作后强制自己休息片刻,坐着喝口热水,简单和身边同事聊两句天等等。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在我们的心中是超人的存在,但是超人也会累,超人也是需要休息的。医护工作者一定要识别个人极限,做职责范围内且能胜任的工作,适当休息。

确定生活和工作的边界

心理方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边界感,避免休闲时间过度关注病情和卷入自身情感,让自己下班后有单独生活时间恢复能量。无论是泡一杯热茶,洗一个舒服的热水澡,看几页书,做一会运动流流汗,亦或者看一集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等,都可以让你从紧张的工作中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生活里。

专注于当下

作为医护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患者,紧急的病情,无处安放的压力都涌向了自己,让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不停歇的运转状态。越是这个时候,作为医护工作者,为了让自己的大脑得到休息,避免因过度思考过去和担心未来所带来的焦虑,可以选择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我可以平静地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物,勇于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物。”工作时将自己的注意力都专注于每一项工作本身,休息时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的每一口食物上、听的每一首歌曲里、又或者什么都不想,放空自己,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想。

降低对社交媒体的关注

另一方面,因为社交媒体的爆炸,每个人的心都被一条条新闻里的内容揪紧心脏,心碎不已。医护工作者应该尽量选择关注可靠信息,避免无时无刻刷手机关注所有疫情消息。工作中经常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感受,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罗列自己要做的事情,一项项写下来并一件件去完成,产生”我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和自信,以减少医务工作中的无力感。

用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庆祝好事发生

出于生存本能,大脑具有强烈的消极倾向。这说明我们更有可能去注意并记住那些消极负面的事物。但是,大脑后天也是可以被训练的。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感受我们所看到和体验到的美好、积极的事物,让自己更多地去关注正面的事件,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与此同时,积极肯定自己的工作,提高自我效能感,看到自身成长,让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感。

与同伴互相沟通支持

社会方面,可以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练习,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工作里,同事之间正能量的鼓励和支持,哪怕只是短短5分钟的分享和沟通,互相倾听一下彼此的烦恼和压力,都能够很好地缓解压力。

每天进行一次全身心专注和有意义的对话,保持与家人、朋友规律的电话、语音、视频沟通。如果心里有什么难受和不舒服,都可以释放,倾诉给自己信任的人,寻求他们的支持、理解和鼓励。与令你感到信赖和安全的同行建立支持小组,共同应对疫情,相信自己,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身后有无数关心你的人默默支持着你!

二、放松训练

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利用走路的时候做“正念走路”——感受脚与地面接触的感觉,微风吹拂过面部的感觉,观察路上的树和天空等等。还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上厕所、回家休息时,尽量回忆一些令自己感到欣慰、有支持感的事件、给予自己心灵的力量。

罗列自我关爱清单

如果感觉自己处于失控状态时,首先需要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结合放松音频进行自我放松。还可以通过罗列适用自己的”自我关爱清单“,列举一些自己做了之后可以感到愉悦且放松的事情,一项项地去完成,感受内心的快乐。

下面是一段结合了正念原理的放松动作,能够帮助高强度工作后进行短暂休息,希望能给读者们一些帮助(高强度工作者即时减压:十分钟零基础正念放松录音):


三、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拨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针对新冠肺炎开通的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专业的咨询师团队为您进行一对一心理服务。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特鲁多医生铭言。作为医护工作者,奔赴在一线,救死扶伤,是责任,更是使命。每天面临无数病人的你们,自我关爱也不容忽视。在我们眼中,你们就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学堂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紧急筹备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具体可点击此处)。


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网络辅导服务:问卷星(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背景信息→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志愿者加您的QQ或微信→线上语音沟通的心理支持30-60分钟。






作者 | 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林靓 刘致静

编辑 | 大大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