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结婚、假离婚来买房贷款?婚姻登记失信,纳入“诚信黑名单”!

2018-04-04 东城普法

为了买房,假离婚!

为了贷款,假结婚!

近些年,这类情况日渐增多

婚姻登记也逐渐成了失信的重灾区!


但是这次

婚姻登记严重失信者

将面临以下多项联合惩戒!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联合惩戒对象为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将面临14项联合惩戒措施。


据了解,所谓婚姻登记严重失信,是指在结婚或离婚登记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利用假名字、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名字等进行婚姻登记,致使婚姻登记信息失真虚假。


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婚姻登记成了失信的重灾区。例如:为了房产、贷款等事宜,伪造结婚证、离婚证等证件、证明,或者带着伪造、变造的证件、证明去办理结婚、离婚。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发改委联合31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指出,当事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列入严重失信名单:

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户口簿、无配偶证明及其他证件、证明材料的;作无配偶、无直系亲属关系、无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虚假声明的;故意隐瞒对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况,严重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其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行为的。


那么婚姻登记领域失信当事人

将得到哪些惩戒呢?


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的联合惩戒措施共有14条,包括限制招录(聘)为国家公职人员;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限制任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或金融机构、认证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限制成为海关认证企业;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等,涉及个人招聘录用、从业资格、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企业审批认证、融资授信、补贴性资金支持等多个领域。


《备忘录》显示,对于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将限制招录(聘)为国家公职人员,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限制参评道德模范等荣誉,限制参与相关行业的评先、评优。同时,《备忘录》还明确了联合惩戒措施相关依据以及实施单位。


  近两年,已有多地展开了相关工作。例如:贵州省将建立婚姻登记严重失信人员信用记录制度,并与全国征信系统联网。届时,将婚登失信当事人录入该系统,当事人可能在申请救助、银行贷款、乘坐民航班机和高铁动车组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为了其他目的而假离婚、假结婚

往往得不偿失啊

希望大家切勿贪图利益而铸成大错!


印发《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发改财金〔2018〕3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规〔2017〕1798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婚姻登记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审计署、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局、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公务员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

民政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编办

中央文明办

最高人民法院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卫生计生委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局

统计局

旅游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国家公务员局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2018年2月26日


素材来源:中国普法


法律知识小讲堂

单位规定女工几年内不得怀孕违法吗?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本法第27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大家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或看法吗?

欢迎订阅我们并在下方留言哦!

也可直接添加以下个人微信挑逗小咚!

法律咨询 合作议 挑逗小咚

欢迎扫一扫将小咚收入囊中


让你身边多一个法律朋友,保护你我他!


历史精彩文章

● 1、车顶放玩偶很有趣?查到罚款+扣分!莫因“回头率”漠视安全!

● 2、每日只能扫码支付500元?到税务机关办事最多只跑一次?四月新规抢先看!

● 3、一键安装APP,现实版“窃听风云”上演!

● 4、小心有诈!这些电信诈骗不要再信了,别让血汗钱流进骗子口袋!

● 5、确认过眼神,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它”,定了!

● 6、解读宪法修正案④:宪法与党章关系密切

● 7、解读宪法修正案⑤: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

  ● 8、高空抛物,同栋业主需一起“买单”?

  ● 9、做了这些,你可能要跟火车、飞机说再见了!

  ● 10、即将进入扫码支付限额时代,每天只能花500元?错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