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胡筱:为什么微短剧的单元剧会比较受欢迎?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导 读


从2013年包括《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在内早期的短剧经典之作,再到近一年以来微短剧的井喷发展,微短剧的发展获得了行业极大的关注。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胡筱是从去年开始研究微短剧。胡筱表示,她的研究方向是短视频制作和短视频语言传播,微短剧把这两个方面结合了起来,所以在研究短视频的时候关注到了微短剧。

 

在近期举行的东西文娱“向阳 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现场,胡筱进行了《网络微短剧≠浓缩版电视剧》的主题演讲。

 


胡筱认为,微短剧脱胎于短视频,本身在叙事特征、审美特征、内容特征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之所以说“网络微短剧≠浓缩版电视剧”,也是因为不同于传统影视剧作品,微短剧有其自有的类别划分与内容形态。

 

在胡筱看来,契合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消费习惯,微短剧在叙事、情节、人设上都具有更加极致化与差异化的特征。而伴随短视频用户审美不断升级,微短剧精品化是内容创作的必然趋势。

 

深入探讨微短剧特殊性之外,胡筱也分享了微短剧品类未来的几个探索方向,其中包含历史、科幻、教育类微短剧类型创作以及微短剧技术空间突破等。

 

以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胡筱在东西文娱“向阳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的独家主题演讲与会后访谈。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独家访谈


主题演讲
 
我们看到,一些传统影视制作公司还将思维停留在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上,他们只是把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微缩生产微短剧,流量也好、成本也好、商业化方式也好,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网络微短剧不是浓缩版的电视剧,无论是选材上、演员上还是剧本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
 

首先,微短剧属于短视频。大家备案的时候就会看到网络微短剧是时长不足10分钟的短视频,短视频的定义是不超过5分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都是3分钟以内,按时长而言,它是属于短视频的,所以它的叙事特征、审美特征、传播特征都符合短视频的特点,而不是浓缩电视剧的特点。
    
其次,人物少。因为一集只能交代这么多人物,而且是竖屏播放,画幅不可能承载那么多。微短剧不可能出现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样的宏大的叙事背景。此外,这些角色多数找素人出演,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也是因为现在观众的宽容度还比较高,他愿意看到素人演出短视频,他喜欢看到普通人成为明星的过程。
 
第三,微短剧的消费场景也是符合短视频特征的,通勤的路上、睡前、午休等等,叙事特征与短视频类似。
 

我按照播出形式分成了连续剧、单元剧和情节片段。
 

最初网络微短剧的雏形《万万没想到》、《生活对我下手了》,这都是单元剧,一集一个故事。情节片段就是最早的一些幽默段子,它具备了人物、情节、故事、矛盾等各个元素,也应该属于微短剧的范围。
 
连续剧是现在很多网络IP内容的呈现方式,因为架空朝代,编剧的发挥范围更大一点,现在流量下比较受欢迎的主流基本还是要具备霸道总裁、豪门恩怨这些元素。
 
单元剧无论什么形式,人物IP、人物身份、性格、人物关系都是固定的。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画番剧《名侦探柯南》已经播到一千多集了,单元剧是延续下去的最好方式。
 
情节片段类,其实有一些独角戏,现在大家看到比较多的男扮女装等等,剧本还算比较完整,也属于网络微短剧的范围,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个故事的宏大背景,也不需要知道这个故事的起因,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就足够了。
 
为什么说现在微短剧的单元剧会比较受欢迎?

第一,很多人不想前后回顾,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
 
我做了不太科学的统计,今年我教了大概300个本科生,我在本科生里做了调查,因为这些学生是属于艺术类的,对内容还是比较有要求的。大概300个人里有20个人喜欢看连续剧,其他人都愿意看单元剧。因为缺乏耐心,不想去上下回顾。
 
第二,7秒记忆的时代,其实在微短剧记住人物身份和人物关系即可,重要的是内容矛盾。
 
第三,除了一些爱情剧需要给人幻想的空间,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帅哥美女出演。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一些剧,尤其是生活剧里,不需要演员的颜值太高,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短视频的需求特征就是情感共振。
 
第四,情感共鸣,女性喜欢的一些微短剧不光光是爱情,一些生活剧也是非常受欢迎的。除了浪漫幻想,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生活,这部分的观众真的挺多的。
 
还有一点,单元剧的商业化方式,单元剧是比较方便做植入广告的,而且每一集都可以做,这些创作会弱化广告标签,减少用户的反感,用户对广告的宽容度也会增加。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微短剧不等于浓缩版电视剧。
 

一个是因为题材,电视剧的题材肯定是比微短剧要多元化的,无论是2013年还是2018年,现在网络微短剧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题材还可以更加多元化、戏剧化,它们可以更加垂直的在扎根某一个领域。
 
第二,演员。短视频、微短剧需要很多特写镜头或者细微表情表演,虽然现在观众的宽容度仍然处在比较高的阶段,但提升演技是必然。
 
第三,情节。优秀电视剧的情节每一个配角都是有戏的。《后宫甄嬛传》中哪怕拿一个小丫鬟出来都能拍出一部电视剧。但是微短剧不需要,微短剧的配角就是工具人,就是为主角服务的,其他人只用起推进剧情的作用,不需要人人有戏。
 
第四,台词。微短剧的台词要的是直接。不可能第一集埋梗第三季第四集再揭开,因为观众根本记不住前面演的什么,不需要埋长埂、含蓄的台词、暗示。
 

关于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审美而不是迎合审美。以后题材一定是多元化发展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科幻题材,微短剧都可以将它做的更有趣。


其次,现在各个平台都加入了青少年模式,未来可以考虑更多的教育题材方向,普法、网络安全,这些都是拥有流量和教育意义的创作方向。
 
元宇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新新闻中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已经正式入学了,我想按照这样的趋势,以后一定会有虚拟数字人演员进入微短剧领域。
 
我也对学生做了调查,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虚拟数字人?他们说因为我们知道他是假的,它的人设比较固定不会塌房,所以大家喜欢虚拟数字人,我想未来虚拟数字人参与到网络剧也是时间问题。除了虚拟人,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更多技术层面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想说,观众对于内容的容忍度是暂时的,观众的审美在不断升级,网络微短剧也必然需要精品化。


 点击视频直击会议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