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戏早已引领“City Walk”的潮流

东西文娱 2023-10-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西游戏 Author 东西游戏

注最近年轻人的旅行方式,便会发现“City Walk”在不经意间已经流行。


从字面意思理解,“City Walk”就是城市行走。找个不错的周末,和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一起按照路线探索城市、步行聊天,是一种更符合年轻人兴趣的“遛弯儿”。


或许咋一看,“City Walk”有点“矫情”,不过是将老概念翻新包装。但这种包装下的再流行,体现了当下年轻人想要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喘口气的渴望。生活在大都市上班族,缺少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又因闲暇过少,无法深度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因此,“City Walk”便流行了起来。


而类似的概念,其实早已在游戏中有所体现,并且近年来也有流行的趋势。能挖掘出“City Walk”乐趣的游戏,譬如育碧的《刺客信条》系列、开着慢吞吞卡车漫游欧洲的《欧洲卡车模拟器》系列、主打警匪主题的《GTA》系列等等。包括最近网易宣布的游戏《代号:无限大》,PV元素也聚焦在“都市漫游”。


现如今,部分开放世界游戏的发展方向也恰好与这种潮流契合,有着与“City Walk”异曲同工的内核,提供给玩家在游戏世界中“散心”的游历休闲方式。


同时,“City Walk”与游戏的风潮契合,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游戏在可玩性与内容性的基础上,潮流品的特征逐渐凸显。


游戏本身就是是潮流文化的重要构成,尤其在年轻人中引领着新的娱乐和审美风潮。很多年轻玩家也更容易跟随流行风向选择一款游戏——游戏文化与潮流文化的双向响应,在很多Z世代受众占主流的社群中变得更为及时。


多媒介共存的当下,游戏产品与潮流产品的界线也正在变得模糊,人们选择游戏的视角,开始从时代当下的风潮入手。



    

“City Walk”

与游戏文化的共振


潮流背后,往往反映着一个世代的特征。


穷游曾在一代年轻人中盛行,以更省钱又更费心思的方式游览更多地方,来使自己的旅行变得充实;自驾游则是很多调休职场人细致规划的选择;而最近,“特种兵式”的旅行又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越来越多Z世代步入社会岗位,“City Walk”这一概念又再度流行起来。


“City Walk”是当下潮流文化与社群互相影响的结果。Z世代与网络的深度对轨,加之社交APP的发展,使得“City Walk”的召集变得更为轻松,而这种召集方式也为青年人们提供了新的结识朋友的途径。


比如“City Walk”在小红书流行。从小红书相关的笔记Tag来看,自2023年3月起,逐渐出现了“上海City Walk”的旅游方式,绍武康路-安福路的笔记被超过2万人收藏。而随着时间推移,“City Walk”这一概念在小红书上发酵,等到七月初时,带有“City Walk”Tag的笔记已经有了几十万条。



Z世代与多媒介的共存,为新兴概念创造了更易被接受的客观条件。潮流文化因社群而放大自己的影响力,而社群又因为潮流文化而变得更为活跃。


旅行的内核从未改变,是互联网社群所带来的崭新概念,使得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契合这样一种“重社群”的出行风格。出行的热点概念很多,而“City Walk”脱颖而出,也是顺应了Z世代的群体特征。


游戏天然就是一种能链接社群概念的产品。


伴随“City Walk”的流行,一些前几年推出的桌上游戏也开始重新流行。如《下一站:伦敦》《请上车:纽约和伦敦》等。桌游通过精细的美术和较为具体的现实还原,给桌游的玩家带来了足不出户就漫步城市的游戏感。



一方面,潮流文化历经Z世代社群放大,为包括桌游在内的很多游戏,提供了一条再次适应市场的路线。


另一方面,能在线下空间聚会游玩的桌游,本身就体现了Z世代对现实社交的需求。很多在线游戏,也正在通过与线下店铺联动,鼓励玩家走出门外,与相同爱好的人进行交流。这与“City Walk”的意义是相似的。


诸如《王者荣耀》《偶像梦幻祭》等多款游戏,都和商业地产合作推出特展、快闪店等,拉动商场人流,转化线上流量。



而除却联动与社交属性的讨论之外,事实上,“City Walk”本身就可以是游戏的一个主题。尤其与过去游戏类型中的类似“City Walk”的元素共振,又让一些游戏主题再次流行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