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員觀點】甘希文:「母言」或「母語」均不損粵語教學地位

甘希文 城市智庫 2022-07-01

網民近日在教育局網站挖出一篇數年前刊載、由內地學者宋欣橋撰寫的文章,再次掀起「粵普之爭」,部分人憂慮「母語」環境被改變。撇開「普通話賺錢」的說辭,只說建制派提出的語言學觀點。其一,香港人的「母語」真的不是粵語,「港式粵語」有其獨特口音,難獨佔「粵語」二字。然而,筆者想指出這是白馬非馬的邏輯問題,固然多數港人「母語」不是粵語,但肯定是「一種粵語」而且和粵語互通。其二,部分港人母語是閩南話、客家話、上海話等方言。筆者較同意這一點,上世紀四十至八十年代初的大量內地移民來港,令香港成為中國大江南北不同族群熔爐,這些方言和粵語不能互通,因此他們其實一直生活於非母語環境,但這些移民的後代即今天的青壯新一代,母語確是粵語。即使每天有內地人持單程證來港,亦撼動不了這狀態,若說香港人「母語」都是粵語,確傷害了新來港人士,但根據多數人而制訂的語言政策,如母語教學則不太受影響。


  宋欣橋先生其實「明換邏輯」,他說粵語不代表漢族,不算「母語」只算「母言」,改變了母語「第一語言」的通行定義。曾鈺成先生近日撰文提醒,按此邏輯母語教學就變普通話教學,不止普教中了。既然「明換邏輯」我們就不應繞進去,母語教學政策即第一語言教學,因此教學語言應該是新一代多數使用的「母言」,也就是粵語。


  筆者發現這場討論較少人注意中文不是表音文字,和語言是分離的。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中,講述法語將被德語取代了,韓麥爾老師無法想像同學用德文拼寫來繼續使用法語,孩子們學習德文的結果就是學習其語音、語言。

  

        可是在漢字文化圈,不僅「三里之內不同音」的方言靠漢字而產生認同,連日韓越都用自己語言訓讀漢字,不改變母語而依然產生中華向心力。


  除非母語教學的定義也「明換」一次,否則粵語教學地位是穩固的。僅僅假設政府真的改變政策又如何?既然有英文中學,那設立普通話中學也屬正常。整體教學語言的設定一般遵從三方面,一是行政上照顧多數;二是培養「能賺錢」的語言能力,即人力資源的考慮;三是培養認同。


  港英政府推行英語教學或特區政府推行普通話教學都符合有關要求,但上述中文和語言分離的特點在此不可忽視。曾鈺成先生說「點止普教中咁簡單」,意味他認為教學語言的改變更重大。而筆者覺得相反,試想如果日韓越不用自己語言來訓讀漢字,只許用漢語訓讀漢字,他們還有中華向心力嗎?現在粵教中也即粵語對漢字的訓讀,其實亦有助培養新一代港人對國家認同。

甘希文

少年中國評論

城市智庫成員

文章來源: 2018-05-23 大公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