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关注】李宜江|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行动路径

李宜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9-26

摘要

ABSTRACT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充分利用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分别以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地方高水平大学、行业特色高水平院校、技能型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主体协同打造原始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面向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活跃增长极、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样本区和示范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综合改革先行区。长三角高等教育面临如何进一步服务长三角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服务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长三角人才战略等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目标定位和挑战,长三角需要进一步先行先试,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治理方面促成广泛共识;探索实施“学科合伙人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人才联合培养,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

关键词

KEYWORDS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创新;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INTRODUCE

李宜江(1978—),男,安徽芜湖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学、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等研究。

·   ·   ·


“2009年两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在南京举行首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签订了‘关于建立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协议书’。表明长三角教育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已经由主要以民间为主、非常规状态向行政决策层面、制度化状态转变。”这标志着长三角教育联动从自发“对话式”走向“制度合作式”的联动模式。2012年,安徽省正式加入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2018年12月,为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在上海举行了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2019年12月,第十一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长三角规划纲要》)后的第一次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从2009年沪苏浙建立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会商机制以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已经走过了10年。过去的10年,长三角一市三省在教育一体化推进,特别是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完善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化高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挂职、交流,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搭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协同平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长三角学术活动品牌等六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下一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在一市三省全面贯彻落实《长三角规划纲要》的环境下,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35的政策驱动下,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何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一)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背景
从国际上看,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高等教育逐渐形成分层多样的结构体系、国际化发展策略、高度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双向互动的校地合作模式等鲜明发展特征,为所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新科技革命和新型城镇化等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与问题,高等教育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它不仅在空间上与现代城市镶嵌相连,而且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与城市深度融入、全面互动,逐步形成了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生共进关系,高等教育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注入了新动能、新动力。《长三角规划纲要》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高等教育既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正在开展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不仅包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涵盖了中西部、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加快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创新,优化区域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通读《长三角规划纲要》,“创新”一词在全文中一共出现了128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焦“创新”,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创新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更是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重要先手棋,长三角高等教育也要在创新上下功夫。高校作为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创新要素集中,高端人才集聚,学科优势突出,理应在服务区域发展和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了C9高校联盟中的5所高校。长三角区域高校的合作,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和重要引擎,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长三角一市三省高等教育发展看,长三角高等教育经历了2005年左右之前的规模扩张;2010年左右以来的内涵发展;到2017年左右以来的服务创新三个阶段。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表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安徽为52.2%,江苏为60.2%,浙江为61.3%,上海为70%以上。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背景下,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分类分层发展,建立一体化、多样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是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二)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区域“一体化”不是区域“一样化”,高质量的一体化是多元化的一体化,需要在学习和创新中塑造区域的创新优势和特色,进而形成区域内创新分工,创新领域的协同分工。“长三角一体化是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的一体化,个性凝聚共性,共性支撑个性,个性和共性兼容的一体化,必将是最生动的一体化。”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充分利用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以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为主体协同打造原始创新平台,以长三角地方高水平大学为主体协同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以长三角行业特色高水平院校为主体协同打造面向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以长三角技能型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主体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以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增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和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一是以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为主体协同打造原始创新平台,更加注重与科研院所合作。更加有效整合长三角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创新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更加集聚原始创新要素;打造集基础性、前瞻性、突破性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平台;组织开展重大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前瞻性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原始创新源头高地。二是以长三角地方高水平大学为主体协同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更加注重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地方行业高水平大学强化与产业的合作,与行业的合作,积极打造产业创新理念;强化与企业的合作,打造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高地。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研发资源,聚焦行业企业关键、共性和重大技术问题,引领、支撑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目标。三是以长三角行业特色高水平院校为主体协同打造面向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围绕“区域协同创新”,激发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不断突破彼此间的壁垒。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使命,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四是以长三角技能型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主体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更加注重校际、校企合作。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以长三角地区技能型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为主体,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创新特别是区域产业的创新提供人才的支撑。建立高校联盟,围绕加快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双创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核心点,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合作育人机制、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加强区域高等职业院校协作新机制。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

长三角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高瞻远瞩,既符合长三角现有发展基础、发展活力,又符合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布局。这些战略定位无疑会给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目标定位。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活跃增长极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外部环境”。长三角在战略上已经定位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站在新起点,身处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地区,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型区域建设。在创新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把长三角建设成创新示范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集中体现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人力资源比较充足,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更为深入的改革创新,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以推动长三角的创新迈向更高点。这些都给长三角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引领G60科创走廊、长三角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带来了新机遇。长三角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应抢抓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下好创新这个“先手棋”,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活跃增长极。(二)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样本区和示范区长三角是国内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需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形成协同开发发展新格局,开创普惠便利共享发展新局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创新发展和技术引领中发挥突出作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为高端人才的联合培养提供了更加宽广和高端的平台支撑,给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人才间资源共享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长三角要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样本区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就必须要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这在客观上、政策上会推动一市三省打破省际壁垒,拓宽省(市)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实现高水平人才在长三角区域高校及科研机构间共育、共管、共享用。深化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自2009年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机制正式建立以来,沪苏浙皖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创新要素区域流动还不通畅。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创建要求加强跨区域合作,着力构建一体化发展协同平台。同时,需要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完善技术创新链,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共同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这些,无疑会驱动甚至倒逼长三角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共建共享和协同创新,走向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引领下的差异特色化发展,从而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样本区和示范区。(三)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综合改革先行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既离不开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也离不开以创新现有体制机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起点的开放,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打造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引发其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省域条块化的行政管理壁垒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横向治理的背离以及区域一体化的机制障碍。”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并非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突破当前体制机制性障碍,持续推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长三角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各类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举措,先行先试,一市三省可以等高对接的直接等高对接,一时难以等高对接的要逐步创造条件缩小差距,以最大力度推进教育开放,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共商教育改革和共谋教育决策,促进形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互动共生的良性循环局面。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服务支撑引领长三角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长三角各城市的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融合度极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城市尚处于低融合度阶段,整个长三角地区城市科教融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尚未达到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除了南京、上海、杭州等高校密集的城市以外,长三角大部分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并不能与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要求相匹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面对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需要超前思考、系统谋划和务实行动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引领长三角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比如:如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区域创新要素,充分利用一市三省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一流科研平台、一流科研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强联动协同,进一步完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如何围绕长三角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要素集聚,全面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平台、原始创新平台、一流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一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如何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服务区域创新建设,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等等。(二)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服务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要利用独特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率先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端产业结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需要推进产业一体化。通过加快产业一体化建设,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的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将长三角打造成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生产基地。面对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需要“一体化”思想和“一盘棋”意识,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支撑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与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比如:如何围绕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沿江城市带一些工科大学及地方职业院校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功能,加强新兴专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如何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推进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如何围绕区域各省市产业差异化优势,开展协同、错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等。(三)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服务长三角人才战略“长三角地区人才济济,可是目前在吸引人才方面却不如珠三角地区,所以……要在使用人才方面下更大功夫。”“长三角一体化要在科研攻关中做到人才政策一体化。”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长三角地区的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服务长三角人才战略,实现高端人才培养、使用、稳定的良好局面。比如:如何围绕高水平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共育共享共用,通过高校人才互聘、平台共建、联合攻关、柔性引进等举措,推动高水平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如何围绕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及世界各地高端人才的聚集地,通过办好基础教育,解决人才子女“上好学”需求,稳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长三角人才政策与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如何围绕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共同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人才联合培养,干部交流、师资培训、学生教师互访,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共享;等等。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面对新的挑战,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教育为根、育人为本、创新为魂、产业为凭、服务为上和落实为要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基本理念,构建协调共进新体系,培育协同创新新动能,开创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进一步先行先试,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新阶段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其中,《方案》提出“支持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拓展教育协作深度广度,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率先探索”。进入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应利用好国家战略支持和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加快推动在全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高地,打造具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一是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机制。“树立并强化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功能主体区理念,重点进行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创新与建设。”进一步加大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搭建高等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协同建立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布局调整联动的高等教育新机制,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鼓励高等学校与长三角城市群联合建立联盟、政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推动设立长三角地区共同投入的高等教育发展基金,支持协作攻关和创新发展。共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对外开放新机制,统筹培育形成若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品牌、知名论坛和重大赛事等。2019年,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校组成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已经率先在量子材料等领域探索开展协同创新;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10所医科院校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发布了《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上海宣言》,将在名师互聘、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实践。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完善以一流师资团队、一流科研平台、一流学科共同支撑,围绕关键核心领域,依托重大科技工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体制机制;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建立应用型高校和专业建设评价标准,不断满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三是创新科技协同攻关模式。长三角地区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拥有全国约1/4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厚植基础研究优势,大幅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构建集中攻关和联合创新的新模式,支持以高水平大学为主体,高水平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布局建设一批资源共享、力量聚合,出人才、出成果的产学研用合作共同体。此外,长三角地区还可以利用在全国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契机,围绕探索开发“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等若干标准体系,开展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项目的监测、评价和推进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标准”,为全国其他区域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样本区。(二)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治理方面促成广泛共识借鉴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如下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治理应该在长三角地区首先达成广泛共识,再不断实现理念、制度示范引领。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一是教育要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坚持有教无类,努力提供优质、公平、包容的教育,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教育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坚持适切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三是教育要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坚持学习成就人生,努力为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四是教育要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坚持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努力使教育设施装备、体系、管理等都围绕和最终落实到人的现代化上。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在于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更多追问和关注思想精神层面的内容,关注人的现代化及其与社会的现代性互动。在现代大学治理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区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评估、分类支持,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推动“华东五校”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一流学科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建成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按照鼓励竞争、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成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平台。二是大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素包括:大学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大学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及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学治理理念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信任教师并与教师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努力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做得最好,即教师从事最好的研究,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机会。”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行政系统的价值所在是让学术系统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而不是相反。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要通过一定的有效形式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领导者和管理者办学治校能力。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大学的领导力上。三是大学治理文化的积淀与生成。邬大光教授在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多次交流后找到了哈佛大学走向成功的秘诀,即文化治校。哈佛大学的办学文化主要表现在其本科教育文化、通识教育文化、管理的服务文化、校长们的“遗产”文化、社会各界的捐赠文化、教授的“夫人文化”(即沙龙文化),这六个小文化都指向了“共同体”这一大的文化,即学术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构成了哈佛得以矗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巅的根基。现代大学治理需要将国家宏观政策转化为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大学制度,落实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并最终积淀、生成为大学的办学文化。(三)探索实施“学科合伙人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创新体制机制,试点设立跨区域联合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实施“学科合伙人制度”,合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融合发展。合伙人制度主要源自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创新,国内以阿里巴巴和万科合伙人制为典型代表。这里的合伙人制度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概念,而是从管理学角度讲,它是对知识经济社会中,公司治理向智力最大化方向倾斜趋势的一种反应。这是一种公司内部治理从“资合”走向“人合”的权利机制。借鉴公司事业合伙人制度,可以探索实施“学科合伙人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活力。一是增强学科合伙人对学科研究的核心管理权。“智力资本取得控制权是工业经济社会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演化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企业的权利应当归于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在知识经济社会,这种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便是“知识”。长三角地区可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聚集的优势,依托高端科研平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根据一定的条件遴选或招募若干个学科合伙人,赋予学科合伙人对学科研究的核心管理权。让少数掌握“核心知识要素”的学科合伙人拥有核心的管理权和话语权,保持科研创新的前沿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最大限度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和科研前沿领域的“一人一票”带来的弊端。二是试行学科项目合伙人制,提升科研攻关项目的攻关效率。借鉴万科公司事件合伙人制,以项目方式招募学科合伙人,赋予学科合伙人组建项目团队的自主权,打破科研人员人事关系单位、身份等限制,以科研攻关项目为目标任务,根据科研人员研究领域与专长,临时组建项目团队,同一科研人员根据需要及精力可以选择同时加入若干个项目团队。项目团队成员共担学科项目、共创学科知识、共享学科成果。提升项目团队的针对性、动态性和攻关效率。三是推动知识产权激励,调动学科合伙人潜心科研的积极性。对于参与行业企业联合科研或技术攻关的学科合伙人,还可尝试让其以知识产权入股,通过持有相应股权给予激励,让学科合伙人既有管理权又有收益权。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科研或技术攻关,可以借鉴合伙人制,明晰学科合伙人的责、权、利,加大对学科合伙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实现对教育产权制度联动协同创新。(四)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人才联合培养,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人才联合培养。其一,深化长三角高校联盟建设,实现长三角区域内高校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互认互通,开展大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等活动。探索实施长三角地区大学生跨校专业选修计划,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实践,支持相关学校将学生通过校际学期交流、暑期学校交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等方式积累的学分,纳入本校辅修专业学位或双学位计划认定。其二,建立健全拔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以一流师资团队、一流科研平台和项目、一流学科共同支撑,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共同实施长三角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围绕关键核心领域,依托重大科技工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新途径。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领军人才。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利用长三角开放化、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开展合作研究,拓宽人才联合培养途径。其三,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深化长三角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建设,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探索开展教师跨地区企业实践、学生跨地区实习实训,促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资源开放共享,协同、错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联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面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求,一体化设置和调整专业学位类别,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体制机制,面向一线,面向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机制。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层面,建立长三角优质资源人才库,搭建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信息互通互联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专家资源与区域产业、社会保障需求的有效对接。在对高端人才的充分尊重、充分使用中稳住人才,在对高端人才的科学分工、协同攻关中汇聚人才。充分利用长三角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强联动协同,建立人才与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围绕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要素集聚,全面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平台、原始创新平台、一流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一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发挥高校学科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现高水平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共育共享,形成以高端学科平台汇聚一批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聚集共享做强高端学科平台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才和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开放共享。创新人才政策,优化育才、引才、稳才的良好环境,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及世界各地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4期37~45页。此处省略参考文献与注释。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中国第一本大学学报

微信ID:sdxb1906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