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圆桌纪要(四) | 山与社会

《社会》编辑部 社会CJS
2024-09-09




学术圆桌 ·四

2018年12月16日,《社会》-CJS学术论坛之第四场学术圆桌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海纳厅举行。此场学术圆桌的主题是“山与社会”,召集人是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主持人是《社会》执行主编肖瑛教授,论文分享者是四川大学卞思梅博士,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罗杨博士,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所张帆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黄剑波教授,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上海大学肖瑛、张江华、张亦农教授担任评议人,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学者、学生到场旁听。

学术圆桌开始前,王铭铭教授就组织“山与社会”专题的用意和过程作了学理上的细致说明。

王铭铭教授

学术圆桌的第一单元由罗杨博士分享其论文《山上与山下——从清水祖师巡境仪式看社会的构成》

罗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

罗杨博士基于她自己在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的田野调查,围绕清水祖师迎春绕境仪式,考察清水岩这座山与山下平原社会的关系,试图说明:山下“社会”并不是自足的,而是依托位居山上的“神”和上下之间的“物”而形成和运转的。

1083年安溪大旱,蓬莱乡人请清水祖师前来祈雨,后捐出清水岩请他驻锡。祖师迎春绕境仪式在宋代初具规模,历经元明清民国,延续至今。

绕境仪式基于一套在历史中形成的、复杂而严密的地域组织方式。蓬莱平原由若干分散的居民点构成,它们依据姓氏和自然条件各自相对独立。迎春绕境仪式使整个社区的地域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被人为地调整成独特的地域结构形式,形成庵堂、保社、佛头股三个层级。这种地域结构的划分同清水岩的建筑模式存在同构关系,这种建筑模式也出现在清水祖师的分庙建筑中,并与清水岩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的位置有关。

安溪人用“内”和“外”来表达山地与平原的区分,群山连绵的西北被称作“内安溪”,河谷盆地交错的东南为“外安溪”。横向上,清水岩是内、外安溪的过渡,纵向上,它介于山顶和山麓之间,在自然地理的格局上有一种处于纵、横结构“节点”的中心位置。这种中心性,不是源自它是世界中心唯一的圣山,相反,源自它在群山和平地之间的过渡性以及山顶和山麓之间的中间性。

围绕年度周期性的巡境仪式,山下蓬莱平原整合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形成自身的社会生活节奏。在三天的巡境仪式中,三庵堂摩擦争斗不断,而这三天又是各家各户大宴宾客的时间。巡境仪式“消化”了社会矛盾,它将社会矛盾“仪式化”,从而为人们处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留下余地。巡境不仅是人间社会的仪式,也涉及祖先、神、鬼。

巡境仪式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从清水岩上引下火。从清水岩山上求取的火有两种,分别是祖师公火和三忠火。祖师公火对三庵堂以外的信众和社区开放。“三忠火”则对内,分别有邪火、神火、香火、鬼火等内涵,这些多重内涵,不仅丰富了山本身的意向,更丰富了山下社会的层次。


第二单元由卞思梅博士分享其论文《超人类宇宙社会:以川西北汉藏边地的神山为例》。

卞思梅,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卞思梅博士的分享围绕“山与社会”的主题,意图拓展“社会”概念的边界。对“社会”边界的拓展体现为两方面:超人类的宇宙社会和超社会的文明社会。该文主要围绕超人类的宇宙社会这一方面展开,以川西北汉藏边地自称依咪的羌族的神山为例,探讨以泛灵论为基础的依咪宇宙社会的特征、社会逻辑和再生产的过程。依咪的神山社会是一个比西方传统的“社会”的“人间定义”(王铭铭,2015)更为广阔的宇宙社会整体,西方的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在此并不适用。依咪的宇宙社会以泛灵论为基础,是一个包含了人类与非人存在物的超越人类的宇宙社会,人类只是更广阔的宇宙社会的一部分。在依咪社会中,山不仅作为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存在,山还具有神圣性,是一个有机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活在山中的依咪通过对人类自身、山的生境及非人事物和力量的感知与理解在历史中形成了一套与非人互动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是其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人与非人在山中的共生共荣。  

文章首先讨论了依咪的宇宙观及其泛灵论特征,展现了依咪宇宙观中与他们共存的主要的非人存在物;通过分析解放前当地淘金时代“金猪杀人”的传说探索了依咪宇宙社会中人的行为与引发的结果之间的因果性及地方宇宙规则(Howell,1996),揭示了人与非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之后概述了家屋、村寨和山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所对应的神灵和资源权属关系,指出不同层级的社会单位对应的神灵和物之间具有互通性,且这种互通性在仪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呈现和强化。作为人与非人中介和地方法监督机构的传统的“擦依嘀”制度在维持宇宙社会运转和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以格尕寨为例,论文以民族志形式呈现了依咪的祭山仪式“诉格嘟”,在此基础上借用莫斯有关“献祭”和“礼物”的互惠理论讨论了村寨社会再生产的仪式过程以及社会化的村寨与山的关系。

第三单元由张帆博士分享其论文《18世纪五台山的多重空间想象和身份表达》

张帆,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所

五台山坐落在定居的农耕地区和游动的放牧地区之间,勾连起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儒、道以及文人等不同知识传统,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信仰和知识体系混杂而成的区域。18世纪,五台山逐步发展为一个世界性的神圣中心,吸引着来自于汉地、蒙古、藏区、印度、日本以及韩国等地的朝圣者,汉传和藏传佛教寺庙的建造和改宗逐步塑造着五台山的地景,汉文山志和藏文圣地志不断制造出五台山的神圣传统。与此同时,五台山也吸引着清帝国的皇帝多次朝山拜佛、做布施建道场,并大规模修建寺庙、行宫和道路。因此,不同版本、不同语言的五台山山志或者朝圣指南被生产出来,包括僧侣编写的汉文、藏文和蒙古文等朝圣指南以及清廷主导编写的钦定山志。此文主要分析比较了18世纪出现的四个关于五台山的文本,包括18世纪在汉传佛教届流行并被聚用长老及其弟子们再版的由镇澄(1547-1617)编写的《清凉山志》,18世纪早期由五台山大喇嘛老藏丹贝坚赞(Blo bzangbstan pa’i rgyal mtsan 1632-1684)及其弟子老藏丹巴(Blobzang bstan pa 1650-1706)编写的《清凉山新志》,18世纪晚期由清廷主导编纂的《钦定清凉山志》,以及18世纪中晚期由章嘉呼图克图若白多吉(lCang skyaKhutukhtu Rol pa’i rdo rje 1717-1786)及其弟子编写的的藏文版《圣地五台山志》(Zhingmchog ri bo rtse lnga’i gnas bshad)。此文通过研究这四个文本中所展现的18世纪五台山在汉传佛教叙事、藏传佛教叙事和皇权叙事中的呈现和表征,探讨知识生产、神圣空间和帝国建构之间的关系。此文首先打破了人类学空间研究中空间、地方和地景的封闭性,将地方性知识的生产放置在跨地域、跨文化以及跨民族的流动中来分析,关注了高度流动的跨越汉藏以及内地与内亚边疆的具有多重身份认同的知识生产者,强调了他们在五台山神圣空间的塑造过程中的角色。其次,此文解绑了语言、民族、文化、国家等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展现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儒家、文人、皇权等不同叙事参与建设多元一体帝国的过程。第三,此文反思了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对立,揭示了清帝国皇权不仅体现在对于民族身份差异性的容纳以及对于宗教仪式多样性的统摄,还体现在对于空间和地景的转化,即,基于自然世界并对于自然世界的总体性权力。最后,此文重置了帝国研究中中心和边缘的关系,通过研究藏传佛教叙事不断参与塑造五台山神圣空间的过程,证明帝国的扩张过程并不是中心不断推进而“文明化”边陲的结果,而是边缘不断参与中心神圣性生产的过程。

在每位论文分享人对自己的论文作30分钟的介绍后,六位评议人对论文作具体的点评,不仅指出了论文的优点和亮点,而且就文章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缺失直抒胸臆,并就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和研究的拓展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具体建议。在每个单元的自由讨论环节,上海大学李荣山、张巧运博士,重庆大学王瑞静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刘琪博士等学者学生也发表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本场学术圆桌是《社会》-CJS联合编辑部改变蜻蜓点水式的学术会议模式,就特定主题开展深度对话和研讨的尝试。每个单元时长130分钟,仅分享一篇学术论文,用于点评和自由讨论的时间为100分钟。这次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不仅对论文分享人颇多启发,评议人和旁听者亦收益良多。

“学术圆桌”是《社会》-CJS联合编辑部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下创设的学术品牌“社会-CJS学术论坛”下的一个常设性活动,以推进社会学中国化为目标,以专题、小型、深度、跨学科为特点,以主题对话和论文研讨为形式。“学术圆桌”2018年成功举办了四场,第五场将于2019年1月12日在赣南师范大学举行,10余位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学者将围绕“近代转型中社会结构的建构逻辑”主题展开对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会CJ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