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货币政策冲击、银行信贷渠道与宏观审慎管理

金融监管研究 金融监管研究 2022-04-24

作者:张朝洋,金融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7期。

 

近年来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的研究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利用银行或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来研究银行信贷的传导效率。其中,对银行异质性的研究是一个重点,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如何在不同规模、资本及流动性的银行之间的传导。国内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但总体上仍然有待深入,主要表现为:第一,现有文献通常从宏观框架探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对于在微观层面刻画银行信贷渠道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第二,关于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大多基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或国家整体的考察,实证研究主要围绕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拨备、杠杆率、流动性缓冲等单一政策工具来展开,对于整体的宏观审慎管理强度与银行信贷之间关系的分析并不多见;第三,围绕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分析主要基于宏观框架展开,而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的文献尚不多见,特别是有关宏观审慎管理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特征银行间呈现的差异性分析更是少之又少。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及其银行信贷渠道的角度看,本文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宏观审慎政策能否减小货币政策冲击对银行信贷的影响,通过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能否改善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在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政策实践,指出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及其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不同个体特征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宏观审慎政策在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冲击效应的作用机理以及在不同特征银行上的表现差异,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围绕检验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率以及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信贷增速影响的协同作用,依次设计了实证模型,并给出了变量定义、估计方法、研究样本及描述性统计结果;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详细报告了检验结果,并采用标准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给出主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市场利率走低、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货币投放,会促进银行贷款供给,为银行信贷渠道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政策利率与银行信贷增速之间的关系,而本文结合国内货币政策调控实际,选取了同业利率、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理变量,对货币政策进行多维度考察。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2)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的效率受到了银行个体特征的影响: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小、资本比例越低、流动性越差,其信贷增速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越大。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在检验银行信贷渠道时改进了控制变量设定,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速和存款增速等个体特征而非传统上的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作为控制变量。这样处理有助于捕捉贷款机会的截面差异并控制贷款需求和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也更具说服力。(3)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增速的影响趋于减弱,且银行资产规模越小、资本比例越低、流动性越差,其信贷增速对货币政策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得越明显。现有的文献虽然基于宏观审慎视角来分析银行信贷渠道,但并未明确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补充,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削弱了货币政策在银行信贷渠道上的传导效果,且在规模小、资本比例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银行上,效果尤为明显。

本文的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增速的冲击效应,且该效应因银行资产规模、资本比例、流动性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特征。这为中国政策当局改善货币信贷调控和防范信贷过快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1)由于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比例、流动性等个体特征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产规模较大、资本比例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较高,在整个经济周期中的信贷供给更加稳定;而资产规模较小、资本比例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银行,会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显著影响,相应地由这些银行提供资金的公司和家庭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因此,政策当局应采取积极措施来稳定宏观经济,密切监测银行的偿付能力、资本水平和流动性等个体指标。特别是在央行倾向于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立场时,这方面尤为重要。(2)由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功能和传导机制存在重叠,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对银行信贷行为产生影响,应加强决策的制度约束和信息交流机制。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需考虑多重目标,可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既需要通过内部制度约束来有效隔离两种政策管理部门,维护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独立性,也需要货币政策管理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及财政政策管理部门等重要经济部门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建立更全面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政策沟通和协调渠道畅通,提高宏观审慎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本文认为,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银行信贷渠道层面的协调,总体上应坚持以下重要理念:(1)政策指派不适合作为一般原理,单靠宏观审慎政策不足以应对金融失衡。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增加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解决一些市场问题,但宏观审慎政策都存在缺陷,特别是套利行为,还可能造成金融失衡的转移。政策当局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辅助实施其他政策来共同治理金融失衡问题。(2)应在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框架内,促进政策之间更大程度的协调。金融稳定作为金融运行的一种状态,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财政政策等,共同作用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因此,从政策顶层设计与管理角度看,需要有一个更大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客观上也需要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3)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内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广泛改革措施的协调,包括:使宏观审慎政策进一步与金融、财政和结构改革措施形成相互补充的格局,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作进一步的调整,建立相应的协调制度框架,加强数据收集和共享等。

 

本文为精编版,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思考,全文详见《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7期。



    《金融监管研究》是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创办和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金融监管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成果,旨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提升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水平,扩大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政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目前,《金融监管研究》发行量约为1.5万本,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中国知网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金融类期刊中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二,在学术界、政策层和金融业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根据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等部署要求,围绕当前金融监管、改革、发展领域政策研究、理论探索和业务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将主要刊发以下方面的文章: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实体经济去杠杆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

3. 金融监管问责与金融监管有效性。

4. 金融机构股权管理与公司治理。

5.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专项风险防控。

6.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与金融结构优化。

7. 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与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

8.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与违规行为监管。

9. 完善保险市场、机构、产品体系和健全保险市场功能。

10. 保险市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化解处置。

11. 金融乱象及非法金融活动治理。

12. 金融业对外开放。

13. 金融科技(Fintech)、监管科技(Regtech)与金融业信息安全。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也欢迎其他相关领域的高质量稿件。期刊的投稿邮箱是:cbrcfrr@126.com;cbrcfrr@cbrc.go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