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九大立下五大新座标

2017-10-25 超讯 硕鸣灼见

文|马超


超讯撰文认为:十九大政治报告对今后一段时代,即第三个30年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勾画了路向,为中国历史立下新座标。既对国家的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强调经济发展, 又强调生态环境;强调建国,也强调建党;强调国内事务,也强调国际事务。总体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新蓝图:全面建成小康,建成世界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在全球媒体前亮相。


具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九大10月24日闭幕。10月25日11点55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率领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在全球媒体前亮相,意味着中国十九大时代的开局。这一天举行了中共第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了新一届政治局委员、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以及军委委员及中纪委委员。 

 

十九大在历史的座标上,描绘出了一个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全面建成小康,建成世界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且不说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任务非常艰巨,仅从这张蓝图本身来看,就极具特点,立下了五大新座标。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发表政治报告。


长:就是从纵座标上看,其跨度是一个时代。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与之前相比篇幅最长,有32230字;而十八大是29454,十七大28158字,十六大28180字,十五大28396字。那么,十九大报告为什么如此之长?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过去一般讲的都是五年规划,这次是对未来30多年的规划,是对到2050年的整体部署,自然篇幅也就会长。 

 

虽然多了3000多字,但所描绘的蓝图能够实现了,那可是盛世再现。中国在唐、宋、元、明、清朝都创造过不同时期的辉煌,也曾引领世界。那时候,中国是当然的大国强国。只是到明清之后,中国开始衰败,走向没落。以上是一个长周期的历史过程。而今的复兴,就是要重新找回大国强国的地位。 

 

从共产党领导中国以来,迈出了复兴步伐。按照政治报告的描述,这个过程大体上要经历100年的时间,大概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30年,就是从1949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是站起来的过程。在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基本建立起来中国独有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体系,形成了中国独立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3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到到本世纪前十几年,是富起来的过程。这一时期,依靠改革开放,进一步启动了内部的发展潜力,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大而不强。 

 

第三个30年,从当下到本世纪中叶,是强起来的过程。十九大政治报告对今后一段时代,即第三个30年,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勾画了新的蓝图。这个蓝图就是指引中国强起来,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这将意味着世界的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要重新改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所讲,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之后,要在这个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出席十九大的代表正襟危坐


宽:就是从横座标看,涵盖的幅度特别宽。十九大是对国家的发展做了全面部署,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强调生态环境;既强调建国,更强调建党;既强调国内事务,又强调国际事务。从九个大的方面对实现宏伟蓝图的路径做了全面部署,并且从14个方面提出方略。 


政治报告既讲了经济建设,也强调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仍然坚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部署经济建设的篇幅上比以往没有增加多少,只是强调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品质;而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除了衣食住行,还对教育、医疗、健康等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对文化建设更是浓墨重笔,用了大量篇幅。 

 

政治报告既讲了民生问题,也强调治理体系的重要。将制度建设、政治治理写入其中,下重功夫完善这些方面。改变了以往主要讲经济的局限。因为要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就不仅仅是经济总量是多少,发展速度有多快,特别讲到治理体制、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根本保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里面还对文化建设也进行了部署,这就不光是要发展经济总量,还要打造一个强大的软实力,才能彰显一国的现代化。 

 

政治报告既讲了发展,也强调环境和生态问题。针对发展,前30年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提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开发,防止在发展和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是一切的发展要落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理念的体现。 

 

政治报告既讲了大陆发展 ,也对港澳台问题确定了原则。特别强调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既要贯彻《基本法》,更要严格按照宪法来办事。强调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在港澳的发展上面要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根本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让港澳人和内地人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用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在台湾问题上,既讲暖话也讲了狠话。再次重申了九二共识,讲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推动两岸的交往、合作,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这是暖话,是基本原则。而狠话是:有坚定意志、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宽,还表现在全面的小康上,强调要不留短板,这个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用的现代化,不像过去主要搞数字游戏,用人均GDP、人均增长实际上容易产生贫富差距。全面小康,打破了这种格局。强调要实现公平,不能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扶贫做明确具体和强硬的要求,作为硬指标、硬任务下达。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宽,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还对执政党本身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部分在九个方面当中是最长的一部分。本质上看是要在治党方面继续动真格的。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除了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还从三个方面强调了肃纪和反腐问题。决心之大、措施之具体、措辞之严厉与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今后的治党和反腐力度不会减弱啊。 

 

新:就是从历史方位的角度,描绘了新的蓝图。提出了四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征程。 



在报告中,没有用新阶段、新时期,用了更大历史跨度的「新时代」的表述。这就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全新的进程,与前两个30年是不同的,但又相联系,是以前面两个30年为基础的。经过前两个30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确实是站起来了,不兵荒马乱了、不受别人欺辱了、在国际上有地位了;富起来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欧美人都觉得中国人有钱了。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都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巨大事件。今后的新时代,就是不仅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而且要强起来,要真正建设现代化的强国,引领世界的发展。这个时代,中华民族要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贡献。这就是新时代的重大使命,也就是习总书记自己说的,要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新思想。中共历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共针对新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新探索、新实践,提炼探索新的理论,也就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这一思想,既承继了以往的主义、思想、理论、观点,又有新的创造、新的内涵、新的发展。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含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后又一重大思想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说,这是划时代的,中共将用这一理论去指导整个新时代的过程。 

 

新矛盾。共产党执政以来,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这样一个确立的过程。1956年的八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开始中国走弯路了,这次会议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到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纠正过来了,这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那以后的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直到十八大,大体上都是这样表述的,这也就是贯穿第二个30年的主要矛盾。经过30年,这个矛盾可以说基本解决了。所以这次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不平衡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还没有哪一个政党、哪一个执政者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中共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不充分也是如此,因为好发展的已经都发展充分了,不好发展的就发展得不充分。中共把解决这两个问题作为党的政治宣言,是有很大的胆魄的。 

 

新征程。实际上是把新时代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要完成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即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报告把这一阶段称为决胜期。提出要打好三大战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把短版补上、把弱项扶强,这是很难的。所以,叫做决胜期,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强大决心。 

 


报告第一次提出在这个基础上对本世纪的前50年做了安排,把2020年之后的3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且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明确下来。即:先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阶段的任务是,开始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把治理能力作为现代化摆在突出位置,其重要的使命是缩小差距,大幅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让社会更加成熟。然后再用15年的时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在这部分主要描绘前景,具体措施讲得比较少。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彰显了中共的成熟。 

 

强:体现在强国、强军、强党和强大上。 

 

强国。从人口、国土面积上来看,中国是大国是毋庸置疑的,在清朝,康熙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到世界份额的1/3以上,不可谓不大,但是八国联军一来,区区二万人,就直捣紫禁城,火烧圆明园。这个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报告围绕建设强国来部署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不仅要做大经济、人民富裕、生活安逸,而且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现场讲新征程的时候,响起了五次长时间的掌声,表明把中华民族做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就不能仅仅在GDP数字上做文章,而是要注重科技实力,只有科技强才能真强大。这是今后30年的重要着力点。 

 

强军。作为一个强国、大国,没有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十八大之前,郭伯雄、徐才厚把中国军队搞得乌烟瘴气、涣散无力,几乎到了不能打仗的地步。十八大以后,首先抓强军,解决了能打仗、打胜仗的问题,军队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同时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思想和新的军事战略方针。报告对下一步也作出了安排,总的目标是要打造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要构建适应现代作战需要的作战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到2035年提前把军队建成世界一流的军队,提前于实现强国的目标而建成强大的军队。 

 

强党。要建成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军队,必须要建立强大的政党,来实施领导。中共有8900万党员,无疑是世界第一大党。国际上只有11个国家人口超过这个党,如果大而不强、软弱涣散,就担负不起强国强军的目标,所以报告对强党做了全面而又具体的安排。 

 

强大。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世界的发展;要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个贡献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要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清:会风清。不摆花不摆水果,没有奢侈的饭菜。会场布置非常简朴,驻地也不奢华。但是会议代表的精神面貌和往常不同,透著一种向上的激情,清正的面貌。笔者到了大会现场、采访了小组讨论,大家都很投入,很认真,凝神聚力。 


    三届领导人和谐同台


开幕式上,三届领导人和谐同台,没有吵骂、没有喊打,这同时显示了一种传承。主席台上就座的人的神情也非常清爽、昂扬。主席台上的人大多为年事较高的高官、老革命、老党员,精神状态都很好。除了102岁的焦若愚因身体不适离会以外,其余在三个半小时都全神贯注,尤其是前排就座的。91岁的江泽民,75岁的胡锦涛,近90岁的李鹏、朱镕基,100岁的宋平,自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最精神可嘉的是习近平,近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只喝了一口水,声如洪钟、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就会风来说,台上台下的状态,也表明了这个党是强大的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