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喻米兜 学人读书 2021-05-07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作者: [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 喻柏雅

副标题: 先锋艺术的脑科学原理

出版社: 后浪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4


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但如何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为切入点,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成分及组织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艺术家用以分离出形式、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则是为了让人获得与观看复杂图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引入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而且可以打破对抽象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学会更好地欣赏现当代艺术。


著者简介


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译者:喻柏雅,科普作者,作品见于《读库》《南方周末》《新京报》等;译有埃里克·坎德尔的系列作品,已经出版的有《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与本书。
目录
译者序 第一部分 两种文化在纽约画派相遇导 言1 抽象画派在纽约的兴起第二部分 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方法2 以科学方法研究艺术知觉的肇始3 “观看者的份额”的生物学机制:艺术中的视知觉与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4 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机制:艺术中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第三部分 艺术中的还原主义方法5 抽象艺术初兴时的还原主义6 蒙德里安与具象画的激进还原7 纽约画派的代表人物8 大脑如何加工和感知抽象画9 从具象走向色彩抽象10 色彩与大脑11 对光的聚焦12 还原主义对具象艺术的影响第四部分 抽象艺术与科学开始对话13 为什么还原主义在艺术中取得了成功14 重返两种文化注 释参考文献致 谢译名对照表


译者序


很多观众对现当代艺术持有两种心态,要么觉得它高高在上看不懂,要么觉得它故弄玄虚没水平。本书即是给前一种心态开具的“药方”,它提供了一种新鲜的科学视角来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过程。而在给读者推介本书之前,我想先对后一种心态作出回应,同样也要凭借科学研究来澄清误解。


那些登堂入室被博物馆收藏的抽象画,真的是四岁小孩就能涂抹出来的吗?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安杰利娜·霍利- 多兰(Angelina Hawley-Dolan)和埃伦·温纳(Ellen Winner)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她们向受试者逐一展示30 组配对好的画,每组中的一幅出自抽象派艺术家,另一幅则是儿童或动物(比如猩猩)画的抽象画,由受试者选出自己更喜欢的那一幅和认为画得更好的那一幅。结果表明:受试者总体上都更喜欢艺术家的画并认为他们画得更好,无论在每组两幅画贴了正确的创作者标签、没贴标签还是故意贴反标签的情况下皆如此。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内文页


非艺术家的画,却同样认为艺术家的画更好,只是这种判断能力比不上成人。后来她们干脆把几十幅画混在一起打乱顺序,让不具备艺术背景的观众直接从中选择属于艺术家创作的画,观众选择的正确率同样很高。进一步用眼动仪测试的结果显示,较之于非艺术家的画,观众对艺术家的画的注视时间更长,视线在画幅上活动的范围也更大。


上述一系列研究的结果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原来即便是普通观众也足以分辨抽象派艺术家画作与儿童画作的高下。我们的审美水平其实要比我们自以为的高出不少——在没有标签的情况下,艺术家的画在意图性和结构性这两项上的观众评分显著高于非艺术家的画。这两项正好反映了老手与新手、人与动物在艺术创作上的差异,四岁小孩的抽象画与艺术大师的抽象画的确存在差距。普通观众虽然不能内行地指出这种差异,却能够直观地判断这种差异,这意味着我们在审美方面存在某些共通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本书作者正是试图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神经和心理机制,来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读过作者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的读者应该还有印象,坎德尔除了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方面具有相当深厚的造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浓厚的艺术氛围也给了他的童年莫大滋养,并在成年后展开了持续至今的艺术收藏活动。作者对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热爱与求索,成就了这样一本眼光独到的佳作,英文版自出版以来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瓦西里·康定斯基,《作曲5号》,1911年

康定斯基毕生对科学持有浓烈兴趣。他早年关注物理学的新进展,正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和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粉碎了他对可触摸的物质世界所具有的“真实性”这一信念,进而认为艺术应该关注精神性而非物质性,这一探索过程的成果就是《作曲5号》——通常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幅纯粹的抽象画,画面中没有再现任何具象物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他从德国返回俄国,这一时期他的抽象绘画由自由形式转向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反映出他对几何学的兴趣。到了晚年,他又表现出对生物学的兴趣,亲自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昆虫,他的抽象绘画中出现了许多造型独特的生物形态。(译者)


本书很容易被误读成是一位科学家在单方向地用科学的眼光和证据来理解和剖析艺术,这绝非坎德尔的本意。本书的主题确实就如英文书名(直译为《艺术与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为两种文化架桥》)所示,作者鉴于科学与艺术的隔阂,希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来为双方架桥。为了“架桥”这个目的,他找到了双方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有了“还原主义”这个切入点,他又具体地选取脑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领域和艺术史中的一条脉络作为叙事对象。由此,才严丝合缝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证明科学与艺术是可以展开交流与对话的。


本书在谋篇布局上继承了坎德尔清晰缜密的写作风格。作者首先介绍了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包括自下而上的感觉机制和自上而下的学习与记忆机制,正是这两方面构成了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基础。然后他介绍了艺术史上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在艺术创作上从具象到抽象的演进过程,依次从形式、线条、色彩、光线和重返具象这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在此过程中,又融入了科学家利用还原主义方法论对艺术领域开展的初步研究的若干成果。最后,作者明确指出,不只是科学家受到艺术创作的激发从而开展对艺术的科学研究,反过来,艺术家也应该吸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创作出更具创造性的艺术品。如此双方才构成了双向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本书则是在这场伟大对话的起点做了一次优雅的抛砖引玉。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言:“还原主义并非研究生物学或脑科学的唯一富有成效的方法。”同样地,还原主义也不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富有成效的方法。作者只是恰好选取了艺术史上采用还原主义方法论的一条脉络来“架桥”。现当代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丰富的领域,不同艺术家及流派所持有的方法论多种多样。本书主要讲到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造型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们只构成现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不过,对其他那些艺术流派的理解和欣赏,同样共享本书第二部分介绍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内文页


作者“架桥”的良好愿景是基于美国社会提出的。放眼我国,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隔阂恐怕更深,也就更值得从本书里寻找启示。做科研的读者从中可以了解艺术创作的理路,搞艺术的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大脑运作的机制,先了解,再沟通,以期碰撞出新的火花。至于只是对科学或艺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那就更值得一读了,你能从本书里同时学到脑科学与艺术的新知。


事实上,正是基于国情的不同,让我觉得把本书推荐给普通读者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书里篇幅最重的现当代艺术,亦是国人误解最多(开篇已论述)又关注最少的艺术门类。根据国际知名媒体《艺术新闻》(Art Newspaper)历年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及展览观众人数调查报告,一个基本的规律是,观众流量与展览前卫程度成正比:现当代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大,而中世纪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小。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中国,榜上有名的那些观众流量巨大的展览,不是中国古代文物展,就是欧洲经典绘画展,我们的观众未免太“信而好古”了。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理应对现当代艺术抱有更多的关注。因为现当代艺术并非孤芳自赏般地存在着,恰恰相反,它是最接地气、最能观照这个时代的艺术。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是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创作出新艺术。以本书所讲的为例:透纳的抽象艺术创作是在回应英国的工业革命,抽象表现主义受到“二战”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波普艺术更是直面民权运动和消费主义。没有什么艺术流派是凭空产生的或者生活在真空中,我国的当代艺术家同样是在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艺术创作漠不关心,甚至轻率地冷嘲热讽。在此引用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一句话:“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我们走进博物馆时看到当代艺术的所思所感与我们走出博物馆时所处的这个社会是融为一体共同呼吸的。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年

修拉是19世纪后期法国艺术圈对科学最感兴趣的艺术家,他曾研读过新近的科学著作和论文,由他开创的点彩画法深受当时有关色彩与光线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的影响(即便有些理论如今看来并不科学)。这幅画是新印象主义的开山之作,画面由无数个细小的互补色点构成,这些不同颜色的颜料并未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而是经由反射的色光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进行混合,本书所采用的彩色印刷以及液晶显示屏的显色正是基于类似原理。修拉还调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性透视法与现代艺术对于平面化和抽象化的追求,画中人物扁平如剪影,左侧树下戴着橙色头巾、背对观看者坐着的奶妈被简化得像一个几何体。


那么,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近现当代艺术的一块铺路砖。它没有花里胡哨的修辞或云山雾罩的理论,作者无意像某些庸俗的艺术批评家那样,把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包装成一门高深莫测的玄学,相反,他用生动的笔触和明晰的词汇,为我们恰如其分地剖析了艺术背后的所谓秘密。当再有机会走进博物馆时,你一定会比以往更懂得如何欣赏现当代艺术,或者,是更懂得自己缘何会被一幅并未描绘实物的抽象画深深打动。行文至此,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在博物馆里欣赏那些伟大的现当代艺术品时心潮澎湃的场面,一时间,无数神经元又开始了愉快地放电,当记忆与艺术相遇,带给人经久回味的甜蜜。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希冀,中文版精益求精,弥补了英文版在编校方面的不少疏失,比如改善图片质量、统一图注格式、修正原文笔误等。我还注意到读者常常抱怨一些艺术类图书未能做到图文并茂,据此,我依照作者行文的内容增补了数十幅名作的高清图片。为了尊重原文的完整性,这些增补的图片既没有额外编号,也没有在正文中插入提示信息,但我相信它们都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会对读者理解正文有所助益。感谢排版师严静雅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让本书呈现出上佳的视觉效果。


在全书四部分的开篇,我还依次插入了四幅高清名画(并配上解读文字):“文艺复兴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作曲5 号》和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1949 年第1 号》。它们是西方艺术史不同时期的划时代杰作,其中既包含了科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又反映了艺术史不断演进的革命姿态。它们就像一座桥,至少从形式上连接起了科学与艺术。


杰克逊·波洛克,《1949年第1号》,1949年

波洛克的滴画看似随心所欲甚至杂乱无章,实则充满了严格的控制。无论是作画所用油漆的黏度,还是滴洒油漆的画刷和棍子的尺寸,乃至他“行动”时的速度和方向,都经过了精心考量。这幅画即是他在无意识的直觉与有意识的思考共同驱动下创造的杰作,让观看者心醉神迷。来自物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波洛克的滴画包含分形特征,类似自然界树枝、云朵、海浪的分形;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则发现,人们在观看波洛克的滴画和自然界的分形图片时,存在相似的眼动轨迹和脑激活模式,这部分解释了滴画何以产生美感。还有科学研究指出,波洛克在创作时朴素地运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这些科研成果可用于鉴定他的画作真伪。


感谢本书的特约编辑周茜对我这些想法的支持。她不仅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而且心思细腻、善于沟通,在提升译稿质量的同时,更让整个后期出版流程颇为顺畅。在此期间,她怀胎十月,初为人母,今日适逢弥月之喜;我则希望由她接生的这本书也能早日问世,双喜临门。正如她在最近一封邮件里回复我的:“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想把这本书做好。”我期待这个目标最终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犹记得小时候我喜欢画画,有一次爸爸的朋友夸奖我画得好,将来肯定会成为大画家。我倒是没把夸奖放在心上,几天后却发现家里多了一本《绘画起步》,想必是爸爸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他却没说是给我看的。年仅6 岁的我,翻了翻那本应该是给大点儿的美术生写的教材,仿佛意识到自己接受不了那按部就班的训练,画画的兴趣从此不了了之。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艺术欣赏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不断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游走,还翻译了这样一本为科学与艺术架桥的书。感谢父亲对我的自由的放纵,你尊重了我做出的每一个人生抉择。


喻柏雅谨识

2020年7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