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城港】海豚、勺嘴鹬、布氏鲸、绿海龟成“常客”

原标题:

海豚、勺嘴鹬、布氏鲸、绿海龟成“常客”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时船速很快,目测有上百头海豚追着船不停跳跃。我们看见时很兴奋,立马拿出手机拍下视频。” 11月11日,广西金联华拖船服务有限公司职工石德成在防城港海域,拍下上百头海豚在海面争相跳跃的画面,场面壮观引发关注。

上百头海豚在海面争相跳跃。(受访者提供视频截图)

广西科学院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默表示,从视频中判断,这些海豚为长喙真海豚。每年11月中旬左右,在北部湾海域都能发现成群真海豚。

成群候鸟在我市海域上空翩翩飞舞。刘德生 摄
除了海豚,勺嘴鹬、布氏鲸、绿海龟等也成了防城港的“常客”。

在滩涂停歇的勺嘴鹬。刘德生 摄

号称“鸟中大熊猫”的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仅存600只左右,如此珍稀的鸟类在防城港却不是什么“稀客”。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候鸟迁徙季,在我市的红树林周边滩涂都能看到勺嘴鹬的身影,这里已然成为勺嘴鹬最重要的家园之一。
布氏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海域水质要求极高。今年以来,在防城港白须公礁附近海域,连续有群众发现布氏鲸活动的踪迹。

防城港海警联合驻地部门放生绿海龟。(防城港海警局提供)

绿海龟同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今年9月7日,一只重30.7公斤的绿海龟在我市白须公礁海域,被成功放生。10月27日,又一只不足10岁的绿海龟现身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海域的浅滩上,4名渔民发现后帮助它回到了大海里。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打造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海阔凭鱼跃

11月1日,北部湾港在防城港渔𬇕港区第五作业区渔礁预制场首次投放人工渔礁,为鱼类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在我市徐徐展开。

近几年,我市陆续开展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渔业资源补偿增殖放流活动等大规模放流活动,有效地修复了白龙珍珠湾海域及防城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了我市水域生态群落结构。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市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启动了2016年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2020年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和2022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不断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美化海湾生态环境。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有效地保护了海洋资源,极大地改善防城港海岸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海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海洋局副局长唐上平说。我市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出台《防城港市海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全面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对重要、敏感、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实施强制保护和严格管控。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防城港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同时我市严把项目用海审批关,海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审核项目用海报批材料时,对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的功能区类型、用途管制、用海方式控制、海洋环境保护进行多重审核,确保海洋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在海洋综合执法方面,我市积极推进海洋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市海洋局、防城港海事局、防城港海警局联合开展“海盾”“碧海”等专项行动,加强了重点海区、重点企业、园区污水排放口、河流入海断面等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和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海情况,严厉打击危害海洋生态环境行为,积极维护好我市海域使用秩序,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2018年至2020年,我市近岸海域成为全区唯一连续3年近岸海域水质为“优”、优良点位比例100%的沿海城市。2021年,我市近岸海域面积优良比例达96.5%,排名全区第一,比全国近岸海域面积优良比例高14.9%。今年1月至9月,我市近岸海域面积优良比例更是达到99%。

天高任鸟飞

“迎着徐徐的海风,漫步在海湾绿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白鹭在蓝天里翱翔,畅游在自然的美景里,我感到十分惬意。”11月14日傍晚,市民韦莹与家人在防城港市西岸公园海堤上休闲锻炼。

“防城港蓝”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近年来,我市着力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生态美丽防城港建设取得新成效。今年1月至10月,我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8%,全区排名第二;PM2.5平均浓度为19.4微克/立方米,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11.0%,全区排名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6,全区排名第二。
为统筹推进蓝天保卫战相关工作,我市深入实施“一微克”工程,对空气质量指标每微克力争,制定了《防城港市2021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计划》《防城港市2021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防城港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精准高效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2021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细化综合整治措施,将整治任务压实到具体部门和重点领域,实施了涉VOCs企业减排、管控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管控秸秆垃圾焚烧和露天烧烤、管控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重点区域洒水保湿、钢铁及粮油企业实行超低排放、加油站错峰卸油等相关措施。
全市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合力攻坚, 全力守护“防城港蓝”。市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针对各自职能领域开展污染治理,及时处理施工扬尘、燃烧秸秆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均现场督促要求立即整改。市公安交警、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联合开展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行动,依法检查运输车辆遮盖不严密撒漏粉尘污染、超高超限等问题。
这几年,“防城港蓝”是防城港人在朋友圈晒得最多的词汇之一。天蓝气清,优良的空气质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到我市旅游、定居。如今,“防城港蓝”俨然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共奏和谐曲

位于港口区企沙镇的山心沙岛东临钦州湾、南濒北部湾,因其拥有红树林、泥质滩涂、沙滩等优质且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生境,既是广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
“候鸟飞来我们这里是吉祥兴旺的象征。我常常跟我的子孙说,我们不能去抓鸟、不能去赶鸟,遇到破坏候鸟现象要站出来劝阻教育。”今年86岁的黄玉英是企沙镇山新村老一辈爱鸟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年轻一辈接续这份爱鸟情缘。种植木麻黄、修复红树林、捡拾海洋垃圾、宣传爱鸟知识……当地群众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这片候鸟净土。
刘德生是土生土长的企沙镇山新村人,也是新一代爱鸟人士。“我们作为本地人,更应该保护好这一方候鸟。”刘德生坚定地说。2014年以来,刘德生积极参加鸟类观察活动,拍摄记录下鸟的数量和种类,形成的鸟类调查报告,提供给当地政府部门和公益爱鸟机构,为广西生态保护及自然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今年9月,山心沙岛湿地入选第二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
近年来,我市林业、海洋、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充分利用好“爱鸟周”“爱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野生植物宣传月”“湿地日”“世界海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广西湿地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同时,我市以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将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林长任务清单。如今,建设壮美广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在防城港徐徐展开。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拥有湿地总面积8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超62.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平方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总面积7万多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3%。
迄今为止,我市已知共有陆生脊椎动物412种,野生维管束植物3174种。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吸引了众多鸟类,我市已成为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和水鸟栖息地。每当春夏繁殖季节,我市白鹭种群数量达30万只以上,为广西之最。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昭昭 李林霞 实习生 习怡阳 摄)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卢昭昭 李林霞
实习生| 习怡阳
编辑| 卢镰太

校对| 廖雪杏

审核| 廖   凌

值班编委| 吴炬才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 自治区宣讲团到防城港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雷永达作宣讲报告 谭丕创主持

● 谭丕创强调: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 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
● 首批名录出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