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力量|“二等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王吉山:革命老将 金融先锋

山西农信
2024-07-26

王吉山与先进集体群英会山西省代表合影留念(第一排左二)





人物小传

王吉山,男,汉族,高小文化,原吕梁市离石县(现离石区)小神头信用社主任。

1914年11月出生在离石区信义镇崖窑湾的小山村;1942年,毅然参加了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吕梁市早期信合工作者及创建者之一。1950年冬,参与组建了离石第一家信用社——小神头信用社,开始了近三十年的金融生涯,多次被省、地、县金融系统表彰奖励,是吕梁市老一代农信人的典范和骄傲。


由于成绩突出,他曾分别于1956年7月和1963年3月出席过全国农村金融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和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9年11月,出席全国金融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经验交流集体群英会。

1962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劳动模范奖章”。

革命老将 金融先锋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地处吕梁山区的离石县小神头信用社和其领头人王吉山,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谱写了新时期的“吕梁英雄传”。小神头信用社(前身为小神头信用分部)先后荣获国务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人总行“金融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老劳模王吉山亦于1959年10月和11月分别出席了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和全国金融战线先进会议,并于1956年7月和1963年3月两次出席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

结缘农信

1914年11月,王吉山出生于离石县(今吕梁市离石区)小神头乡崖窑湾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饥饿和贫穷中渡过了辛酸的童年。1942年,血气方刚的王吉山经人介绍,毅然投身革命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小神头自卫队中队长、信义区公所合作社主任、信义供销合作社主任等职务,194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负责筹建小神头信用社,从此与农信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1980年光荣离休。

王吉山办社时,正值建国初期。由于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新中国满目疮痍、经济萧条,百废待举,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决定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合法的借贷关系,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当时,小神头村公所管辖近40个自然村,村集体经济几乎是空白,而且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畅,有的自然村离村公所甚至近百里。由于信息闭塞,大部分农民对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一无所知,对一些新生事物不够了解,尤其是对信用社这个新生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更是知之甚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办信用社态度冷漠、冷嘲热讽;加之一些富裕户、地富分子乘机煽动,利用高利贷等非法手段干扰正常经济秩序,拉拢分化贫苦农民,办社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王吉山丝毫没有退却,他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带领几名贫苦社员,每天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深入田间、炕头耐心向群众宣传讲解建社的意义和好处。随着不厌其烦的宣传发动,农民群众逐渐认识到了组建信用社的好处,纷纷入股,使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不断地壮大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王吉山和其他同志的艰辛努力,小神头信用社不但艰难生存下来,而且还得到了初步发展。到1960年底,小神头信用社已拥有几万元的资金实力,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五抓八养

为了使信用社更好地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王吉山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依靠当地党政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三依靠”方针,本着着眼长远,扶植发展生产,逐步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全面规划、重点支持、分期分批逐步扶植的办法,帮助群众恢复发展生产,改变贫困生活面貌。当时,距小神头公社仅10里路有一个叫西山湾村的小山村,长期仅靠单一的种植,广种薄收,遇上丰年尚可糊口,遇上欠年连种子都要赔进去,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当地人把该村称为“牺惶湾”。王吉山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对该村进行重点扶持。从1951年开始对该村发放了2500元生产贷款,帮助社员购买了牛、羊、猪、驴等牲畜,支持该村发展畜牧业。到1952年,该村收入达6340元,全村31户贷款户不仅全部还清当年贷款,而且有29户社员破天荒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存款,共计1087元。社员们高兴地说:“过去西山湾,十户九家穷,睡觉连衣滚,糠菜半年荒;如今西山湾,牛羊猪满圈,零花有了钱,不愁吃和穿。”

在逐步改变单一山村经济,支持农民发展生产的同时,王吉山又根据小神头地区位居深山、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大力支持“八养、五抓”的发展思路。“八养”即养猪、养羊、养鸡、养兔、养牛、养马、养蜂、养蚕;“五抓”即抓打山害、抓砍山货、抓挖药材、抓跑运输、抓山货采集的脱贫思路。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农民发展生产目标明确,积极性空前高涨。仅1959年一年,小神头公社农民副业增收8.15万元,每户平均增收91.2元,在离石县夺得了头筹。增收的农民不忘信用社,当年就把贷款全部还清,还把剩余资金存入信用社。

情系青山

王吉山十分注重“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的工作方法,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断地摸索着信用社健康发展的路子。由于小神头地区沟壑纵横,梁峁起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相距大都在50里以外,加之交通不便,群众办理存贷款十分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他多次走访群众,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决定设立服务代办机构,从全公社各生产队优中选优,聘请了有文化、热心肠、肯办事的7名社员为协储员,在中心村设立了7个信用站,这样一来,大大方便了群众。如离公社驻地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原来仅有3户社员存款250元。由于有了信用站,出现了全村的农户家家存款,存款达到3731元,户均63.23元的喜人局面。在工作中,王吉山还严格实行了一月一小结、三月一总结、半年一评比的奖励办法,从而激励和调动了信用站站干的积极性。由于王吉山和他带领的信用社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先后多次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他也成为当时全省农信系统的名人。

1988年3月14日,积劳成疾的王吉山走完了艰苦奋斗、情系农信的一生。

在几十年农信生涯中,王吉山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要跟着党走、为人民服务、为党忠实地干一辈子工作。





来源 | 吕梁农商行

编辑丨郑钰琪

责编丨付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西农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