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曾经影响我的六本书——我的精神成长简史

茅卫东 教育自由谈 2022-03-28

此文刊于《当代教育家》2014年8月刊 

曾经,我是一个“问题儿童”,上了学,自然就成了“问题学生”。别误会,这里的“问题”不是别的,真的就是问题,我总有些让父母、老师感到莫名其妙的问题。本该无限信任父母、无限崇拜老师的年龄,却提出了让大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我还在那里傻乎乎地等回答,大人们已经生气了。直到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花了几周时间写出了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那时候还没电脑写作一说,全是手写——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有几十条。又是满怀期待地交给指导老师,得到的回复是“看不懂”。

我还是毕业了,拿到了哲学学士学位,顺利地当了老师。自然,我就成了“问题教师”,总显得有些“另类”。似乎学校的一切规则和权威都得不到我的尊重,更妄想让我顺从。我的课,都说好,接下来是“我们学不了”;我带班,任课老师说“你们班的学生最有人情味了”,可总让领导心里不踏实;我的发言,被认为有道理,但“现在不能那样做”。其实我无意挑战任何人,只是近乎本能般地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几乎在每一个阶段,都没有人能够回答我的问题,我只好选择阅读。很幸运,大学期间,我终于找到了小时候那些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工作以后,遇到新的问题,不再惊慌焦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模式几乎可以帮助我解决任何难题。当然,仍离不开阅读。 

好了,下面就逐一说说那些影响了我的书。

1

《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

——大人原来是小孩


《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
作者: 〔美〕柯尔本

出版社: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8年10月

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不只是时间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我多年来的困惑。
坦率地讲,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母亲怀有非常深的敌意。就在大一,也就是1988年暑假,我回家没几天就又和母亲大吵一架。一气之下我上了自行车,连续骑行十几个小时,硬是回到了两百公里外的学校。到学校才发现,裤子后面磨出两个洞。因为没有带帽子,顶着太阳跑了一天,额头上的皮蜕了几天才算完。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立即买了回来,细细读完,对母亲的敌意从此消失。我把母亲当大人看,希望她理解我帮助我,这本书却说,其实父母很多时候内心里也有一个小人,他们很多时候的表现也是极不成熟的。成人的年龄加上不成熟的心态,让父母有时候比孩子更多矛盾更有纠结。父母和孩子的冲突,有时候其实是他们内心冲突的外现。当然,孩子很不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冲突的牺牲品。
以后也看过一些旨在助人心灵成长的心理读物,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总觉得它们都不如《论成长:断脐带做大人》更贴近生活更清晰明了。
2

《逃避自由》

 ——有些福份你不一定愿意享受

《逃避自由》

作者:(德)埃里希·弗罗姆

出 版 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06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谁也不会自套枷索。读完此书,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希特勒居然是德国人民兴高采烈选举出来的领袖,他们自愿放弃了自由任由他独裁。原来,有时候“枷索”就是“港湾”的另一种说法,它带给人的不是压抑和恐惧,而是温暖和安全感,甚至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美国内战后,黑人得到解放。可是许多获得自由的黑人游荡一番后又主动回到主人的庄园,要求继续为主人服务,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辛亥革命后,有被遣散的太监千方百计找到被扫地出门的宫中贵族,哪怕不是自己当年的主子、哪怕没有报酬但求能有机会继续为主子效劳。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选择恐惧症”。选择即是自由,可是这份自由让很多人觉得太累,“不如你帮我选吧”——这就是逃避自由。
原因并不复杂。处于自由状态的个人,因为没有了依赖,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力感,觉得自己太渺小太没有安全感,于是有了机会可能就放弃自由,重回奴役的怀抱。
3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还有这样的国家

这个系列由《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998年出版。
读林达的书,让我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了真切的感受。太牛了,这对移民夫妇以观察者的身份,对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观念、美国历史发展以及美国政治法律构架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以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有一种雪夜围炉听故事的感觉。
听完之后,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美国梦”。许多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无非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赢者通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让我突然发现,原来真的可以靠一种理念建立一个国家,而不是给丛林法则穿上文明的外衣。现在流行一句话:“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其实国家也可以如此,
而这一切,靠的并不全是基于生存本能的利益追逐和维护,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对人性光芒的呵护和放大。
有一个小故事值得一提。当年,有个学生在北京上大学,来信问我可以好书推荐。我建议他看看这个系列。不久,学生又来信说,这书在国家图书馆只有研究生才能借阅,他本科生不够格。书店谁都可以买,图书馆借阅得看学历,也算奇闻吧。
4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道德也应该讲道理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作者:茅于轼 

出 版 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
这也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够给人极大思维冲击的好书。经济学家茅于轼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语和事例、都可以接受的逻辑推断,推导出一个个曾经主导我们思想的道德观念的内在矛盾。
比如,论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他用的是小说《镜花缘》里“君子国”的故事。市场中,买卖双方互为对方着想,卖的要降价,买的要加钱,越说越谈不拢,差点打起来,最后在旁人强力规劝下勉强完成了买卖。可是,如果买卖双方都为自己着想,通过讨价还价,不需要别人作主,即可完成交易。轻轻松松就为“自利”行为正了名。
我们的道德教育一直成效不大,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不在于受教育者素质低,而是许多的道德观念本身就经不起推敲。
道德也应该是讲道理的,不能忽悠人啊。
5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好人居然是冷血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作者: 朱学勤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时间: 2005年05月
领导者自以为是的美好愿望带给国民的未必是幸福生活,朱学勤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对此有生动的描述。书中讲的是法国大革命的事情,和许多读者一样,我从中看到的却是中国的历史。
因为自己的经历以及职业关系,这本书很自然让我联想到了日常生活。中国的父母和老师经常以“我是为了你好” 无视孩子的心愿,剥夺孩子的选择权。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国度,可是我们的许多道德规范又是不讲道理的,越是不讲道理,就越是要求别人遵循,于是强制以及暴力就不可或缺。美好的愿望需要靠强力甚至暴力来维持和推行,那这朵美丽的玫瑰就只能用鲜血来染红了它。
你的任何美好未来的设想都不是剥夺别人自由的借口,为人父母者、为师者、为官者当谨记。
6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作者:孙隆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5月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早在1983年就面世了,我买的是2004年的版本。如果说,以前我读的书,主要是帮助我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人的心理发展和现实选择,那么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则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阅读此书,时时有“原来如此”的感叹。
作者说,他在书中没有回答“如何去救中国”的问题,这本书只是他“个人的陈词”,只是表达了一个人与其原生文化之间的疏离而已。这种疏离的态度是我非常欣赏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如果无法与其生活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一种疏离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这个社会,也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遗憾的是,有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这样去思考问题,即使被提醒,许多人首先担心的是:“要是我回不去了怎么办?”于是只是适应再适应,无法产生真正的思考。

顺便提一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师群的《中国历史的教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也给我这样的感觉。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通俗易懂一些。

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教育自由谈

在这里追问教育

在这里发现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