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昨天,朋友圈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流感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不禁让人关注:现在流感疫情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面对流感,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2月13日,本报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获悉,经过多部门加强联防联控,我国流感病例持续下降,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流感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同教育、交通运输、质检、食品药品监管、旅游、铁路和民航等部门加强联防联控,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目前,我国流感季节性高峰已明显回落,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报告比例均持续下降,分别由高峰时期的5.7%和6.7%降至3.7%和4.7%;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也持续减少。乙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共同为优势毒株,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预计春节期间流感疫情将进一步趋于平缓。其他重点传染病中,无甲类传染病疫情发病报告,流行性出血热、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冬春季高发传染病疫情持续下降,麻疹、禽流感等疫情处于较低水平。


毛群安强调,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归国返乡务工人员多和群众聚餐聚会增加,流感、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等发生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要求各地卫生计生部门继续做好春节期间的传染病防控和疫情处置工作。同时,也对公众针对性地发布了健康提示信息,呼吁广大群众保持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 


健康提示


(一)重点风险提示。 


1.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内地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传染病有季节性流感、人感染禽流感、感染性腹泻等,另外要注意食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 


2.乘坐密闭交通工具、人群短时间内急剧增多以及接触频繁,将增加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染病风险,如季节性流感等。

 
3.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发生可能性会有所增加,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 


4.赴境外旅行,要重点注意中东呼吸综合征、白喉等呼吸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 


(二)流感防控健康提示。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4.经常彻底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 

5.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面对流感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加强对家中老幼的保护,不要再重复悲剧,那么春节马上到了

家有老人,要如何欢度平安年?


年尾岁首,时值冬季与春季交替之际。虽然已过立春,气温仍然较低,很多地区还是冰雪覆盖,老年人大多因生理机能衰减,抗病能力降低,较易让病邪中招。加之时处年关,即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家人团聚,美酒佳肴,在当代美满生活中更是较为普遍之事。此时部分肠胃消化吸收能力稍差的老人,可能会出现消化功能障碍;饮酒过频过量的人出现血压升高,过食油腻、肥甘者出现血脂或血糖升高的可能。那么,年尾岁首老年朋友在起居、饮食、情志等方面有哪些讲究呢?


养藏有道




年尾岁首,虽为除旧布新之际,但阴寒仍然较盛,升发之阳仍未出地面,其时令的养生要点仍应以“温阳敛精,养精蓄锐”为主,谨守“养藏之道”。此时若不注意敛阴护阳,益肾蓄精,损伤了肾中阳气,仍会影响春天的升发能力,损害健康。


“防寒保暖,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防气亟夺,尤其应注意头部、背部、腹部和脚的保暖。头为诸阳之会,人体手足三阳经均聚会于头,而头部暴露,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背为“阳脉之海”,主人身之表,而背亦易受寒。腹为脾胃所居之地,系“后天之本”,主管人的消化吸收。脚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寒从脚起”,妇孺皆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如室外阳光灿烂,气温较暖和时,老年人应争取外出晒晒太阳;晚上临睡前可用水温适宜的热水泡泡脚,以温暖足底血脉,扶阳御寒。

起居有常




每逢年节,人们的作息时间最容易被打乱,但老年人起居不可失常,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强筋坚骨。老年人按时作息、按时睡觉,在一般情况下尚容易做到,但在年尾岁首时节,由于既要备年、忙年,又要走亲访友,喜迎宾客,参加喜庆酒宴,增加娱乐活动,特别是除夕之夜很多地方还有“守岁”熬夜甚至通宵不眠的习惯。


作为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绝不应勉为其难,勤为应酬,一定要见机抽身,及时退场休息,保证每晚6~7小时睡眠。即使除夕之夜,也应尽量争取在晚上12点左右睡觉。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庭栋、李渔等人特别强调了老人保证睡眠时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促进和提升睡眠质量的许多好方法。当代的养生大家马有度先生,更强调睡眠作息应遵循常规,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饮食有节




年尾岁首,虽有多种琼浆玉液和美酒美食可饮可餐,但一定要定时定量,切不可忘记“饮食有节”之诫。老年人多半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及癌症等慢性病,尽管在节日期间也不宜在亲朋好友的敬酒声中开禁、豪饮,谨记饮食清淡,少食膏粱厚味及油腻、甜食;除定量食入少量水果之外,尽量少食其他零食。


此时在食物的选择上应辅以温阳散寒、补虚益血、涵养精气为要,可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红烧驴肉、冬笋炒肉、生姜或胡椒煨鸡、清炒黄牛肉、花生红枣烧猪脚、鸡蛋及多种鱼类,以及红枣粳米粥、枸杞菊花粥、山药薏米芡实粥等有益于调补的食疗粥。蔬菜应主选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花菜、包菜等居家常食品种。


动中有静




年尾岁首,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易于兴奋或情绪不稳定,老年人应注意于闹中求静,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心气,恬淡以养其心,虚无以全其神。中医认为,神乱则血脉乱,神和则血脉安,所以控制情绪、平和心态、调养心神、顺其自然,在任何时段和时节均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


年节期间老年人可以抽时间练一练静坐吐纳功,端坐,闭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调节呼吸,同时右手顺时针轻摩心脏,按摩36圈。此法利于老年人稳定情绪、调养心神。


年尾岁首,亲朋聚首,围坐时间较多,但不宜忘了必要和适当的户外活动。“动则阳气升”,身体发热,水谷得消,气血运行输布畅通,神清气爽,筋骨活动才能自如。老年人多有手足欠温的情况,适度运动可使阳气充实于四肢,感觉全身都温暖,散步、走路、健身操、打太极拳或广场舞等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今年春节虽在立春之后,但春寒料峭,气温较低,老年人特别要应注意加强防寒保暖。而且时值流感等病毒肆虐之际,除了穿好防寒衣物外,还要做好洗手、漱口、戴口罩三项基本预防措施,避免各种时病趁火打劫,一起“过年”。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药师 刘绍贵

编辑/管仲瑶




健康过大年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