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法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学术之路 2021-09-15

转自全国各大法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排名不分先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全球西法大人丨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杨宗科2020年新年贺词

时光荏苒,岁序更新。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政,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离退休教职工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校恢复招生40周年、开办研究生教育40周年。这一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攻坚提升的关键之年,我们奋力追赶超越、矢志内涵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这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的一年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隆重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精心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校党员持之以恒守初心、知重负重担使命、对标对表找差距、锐意进取抓落实,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完善了思政工作顶层设计,出台了深化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红色基因育人模范大学创建工作方案,“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基本形成,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成效不断凸显。扎实开展“八大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这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的一年

深入推进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争创国家“一流专业”,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2.0计划,专业内涵建设持续优化。建成智慧教学示范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金课”38门。开设各类人才创新实验班,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大力培育优秀教学成果,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9项,获奖和立项的质量、数量创历史新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验收评估,新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方向,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内涵建设持续推进。精心组织第三届“法治文化季”、宪法文化周活动,形成彰显学科个性和育人特色的高水平、有内涵第二课堂品牌。在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第四届陕西省高校法治文化节中,多位师生获奖。在多项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蝉联“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

这是学科建设提质攻坚的一年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数量在省内名列前茅,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项成果获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成果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 ,14项成果获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成果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创历年新高。持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成立了国家安全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研究院、“一带一路”商贸法律研究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等,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国家级检察理论研究智库。新增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平台增至8个。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增强。

这是师资队伍建强优化的一年

深入推进博士授予单位条件达标攻坚计划,博士化率和师生比持续优化。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支创新团队入选2019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2名教师受聘“长安学者”“长安青年学者”“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建强用好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这是开放办学深化提升的一年

制定学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意见,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举办长安与罗马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拓展人才培养国际化渠道,加强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8个国家16所高校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与省司法厅、省律协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律师学院,持续深化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的战略合作,与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义乌市人民政府、边海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深化校友联络与服务,获批教育基金会。整合培训资源,开拓培训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服务保障持续加强的一年

统筹推进雁塔、长安校区建设改造项目,完成雁塔校区1号教学楼、研究生综合大楼和学生食堂改造工作。启用“智慧迎新”系统,新上线OA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后勤报修系统,简化师生办事流程,实现“线上多跑路、师生少跑路”。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学校发展取得的各项成绩和进步,是全校师生甩开膀子干出来的。广大校友对母校的发展念兹在兹、鼎力相助,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发展真诚关心、热忱帮助。在此,我们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创造未来。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以坚持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甘肃政法大学2020年新年贺词

中共甘肃政法大学委员会书记 马建东

甘肃政法大学校长 李玉基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2020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和关心支持甘肃政法大学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最良好的新年祝愿!

2019年,是甘肃政法大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每一位甘法大人忘我奋斗的一年、是每一位甘法大人引以为豪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改革发展,团结拼搏、锐意进取,顺利实现了几代政法人把学校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的夙愿,书写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性篇章,学校的改革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切实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深入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把警示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始终,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我们大力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召开了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甘肃政法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5)》等文件,筑牢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和高水平政法大学建设。法学等8个学科顺利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法学、证据科学、工商管理等8个一流学科内涵建设提升项目获批。博士授权单位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032人。坚持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求,新生生源质量明显提升,暑期社会实践队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称号,教育部、团中央致信表扬我校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学生在各类全国性专业竞赛等赛事中捷报频传。

我们坚持突出特色,推动科学研究。获批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5项,发表出版学术论著近300部(篇)。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民间法·民间习惯法”栏目获得“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13位国内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做客“丝路法学大讲堂”,成功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法治保障机制建设”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等8个高层次学术会议,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强化大学职能,服务社会水平明显提升。与武威市人民政府签订法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合作共建“环境司法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新增5名教授受聘公安部、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史玉成教授领衔起草修订的《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获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任文启教授团队领衔起草的《甘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经省委省政府印发。顺利完成上合组织境内研修中心承担的外警培训任务,司法鉴定中心正式受理的案件1236件。

我们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第一届法律与科技国际学术会议。组团出访研修,强力促进学科建设,实现规模化国(境)外访学研修零突破。国际学生扩增到15个国家,专业教育覆盖学校所有教育层次。积极拓展与国(境)外青年文化交流。学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突出强化内涵建设,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事业编制大幅增加,高级职称数额明显增加。实现基本经费拨款稳步增长。顺利完成学生食堂改造工作,兰州新区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等在建项目全面推进。

2020年,是甘肃政法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博士授予单位新目标、全面谋划“十四五”发展新规划的历史元年,也是全面完成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崇德明法 弘毅致公”的校训精神,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振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筑高办学平台,不断扩大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全力推进学校办学治校水平再上新台阶,朝着特色高水平政法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

恭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福甘肃政法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新年贺词

党委书记 樊伟   

校长 付子堂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202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此,我们谨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广大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新年祝福!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回顾2019年,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阅兵方阵威武雄壮,群众游行激情飞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首艘国产航母交接入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深深震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回顾2019年,全校师生争相以优异成绩向党和祖国献礼!一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主线,不忘初心做强党建。学校党委等3个党组织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称号,经济法学院荣获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经济法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两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加快发展做优中心。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与唐良智市长签订《教育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继续推进共建西南政法大学,推进西政法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122人才工程计划,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3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创历史新高。学生团队荣获数十个全国和重庆市冠军;服务师生做好保障。新建19间智慧教室,推进大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综合实验楼建设工程顺利开工。西政培训“一体两翼”布局基本完成……

撸起袖子加油干,扬鞭奋蹄再出发。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全校上下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坚定不移地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自觉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定不移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写好西南政法大学的奋进之笔;坚定不移地把师生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办好让校友、师生、人民群众满意的西南政法大学;坚定不移地奋发西政自强,把历代西政人绘就的发展蓝图干到底,以优异成绩迎接校庆70周年的到来!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让我们祝福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祝福全体师生、校友、各位朋友,阖家幸福、大展宏图!

2019年12月31日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2020年新年贺词

新时代 新作为 新担当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马怀德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告别充实忙碌、满载收获的2019年,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2020年。在这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法大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法大恢复招生40周年,于国于校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一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牢记使命,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

2019年,学校坚持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聚焦思想和作风建设,全面实施目标责任制,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

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2019年,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体系。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6个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证据科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成功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法律职业伦理设置为法学目录外二级学科;监察法学成为新增招生学科;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成功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增至四个;建立学科建设与指导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学科资源整合新路径;召开学校“双一流”建设暨学科评估动员大会,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为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做好准备;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在2019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法学学科位列全国第一。

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展现新作为。2019年,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强研促优”,深入落实一流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行动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标国家标准,修订完善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博士、硕士各专业全面开设核心课程,积极引领法学教育改革;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动本科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启动首批8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获得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优质本科教材重点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10余项重要教改立项;牵头成立了“北京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联盟”;与国家体育总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等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等实务界领导专家来校授课;与世界银行签订学生实习项目协议,实现研究生在国际高端组织有规模实习的突破;2019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法大学子在多项国内外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庆70周年盛大庆典中,我校130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群众游行“民主法治”方阵和广场联欢两项重大任务及其服务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为祖国70华诞献礼。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现新跃升。2019年,学校以科研改革为契机,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学术质量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全年共获纵向科研立项近百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法学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一、获得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一,新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实现大幅增长;智库成果显著增加;权威期刊和重要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与质量大幅增长;张保生、张晋藩等四名教授的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社科成果一、二等奖。发挥学科优势,推进智库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机构共建高端法治研究基地,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共建立法研究基地,参与国家和北京市等地方立法咨询工作,与司法部共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第三方评估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2019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人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5人入选部级优秀人才计划及青年人才计划;1人荣获“北京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常保国教授当选新一届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继续实施“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遴选出新的一批钱端升学者、钱端升青年学者;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制定《中国政法大学与实务部门人员交流互聘办法》《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实务部门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鼓励教师参加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综合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迈上新台阶。2019年,学校继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获全国首批国家公派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资助;成功加入亚洲法律学会;合作高校及国际组织和机构总数增至267所,合作国家和地区增至54个;我校再次获评国家“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合作共建的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外方理事长、布大校长、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荣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派遣千余名师生出境交流;接待联合国副秘书长苏亚雷斯和斯里兰卡总检察长贾亚苏利亚等高访团组和数百名境外师生。

拓展资源和综合保障呈现新气象。2019年,学校坚持师生为本,积极改善民生,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对外合作、拓展办学资源方面取得新进展,已经与部分区县政府机关和中小学达成合作意向,着力解决教职工住房和子女入学问题;加快推进学院路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的精装修工程和学生食堂项目的招标工作,完成两校区学生公寓、昌平校区逸夫楼外立面改造等多项校园修缮项目,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学院路校区老一、二、三号楼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予以保留;通过启用“一张表考核”系统、两校区建设一批共享办公室、新增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新建网上投诉平台等多种方式为师生提供便利;开放教育收入和教育基金会筹资再创新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学校荣获2019年首都劳动奖状,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的首都高校。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收官之年。希望全体法大人在崭新的2020年,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同“新”,在助力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法大新辉煌!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清华大学法学院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时光飞逝,岁序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向全院师生职工、离退休同志、海内外校友,向关心与支持学院事业发展的校内外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2019年不仅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而且还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创立90周年、复建20周年,这些重大事件的相互交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2019年对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法学院充满了太多精彩难忘的记忆。我们搬入新大楼,迎来了第3个九字班,法学院拓展了空间,清华法律人增加了新面孔;我们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发起成立了计算法学发展联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法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我们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我们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综合评分中位列第28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积极举办“世界法治论坛”等国际会议和“钱端升法学讲座”、“长江学者讲座”、“明理讲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不断加强与世界著名高校法学院的交流合作关系,努力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我们完成了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我们秉持为国育才的初心继续改革创新。

细细数来,有太多感人的事例、动人的瞬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耕耘在法学院教学第一线的全体教师,离不开长期默默奉献的法学院行政老师,离不开法学院学生和校友们的支持与鼓励,也离不开校内外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是你们共同创造了属于清华法律人的2019年。

伴随着新的一年徐徐展开,我们将继续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展示学院风采,报道学院新闻,传播校友事迹,打造“明理师说”系列和“新著新论”栏目。相信2020年必将是清华法学院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并肩前行,一起奋斗,带来更加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继续以“双一流”要求自己,为法治中国贡献清华力量。■

申卫星

清华大学法学院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史良法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奋进声中,我们就要送别赢得发展的2019年,迎来更要凝神聚气、团结奋进的2020年。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代表学院,向全体师生员工及家属、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最深情的感谢,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2019年我们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时刻抓牢意识形态,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紧紧聚焦主题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2019年学院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法学排名第61位,比2018年进步5名,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增硕士点专项评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陈醉同学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并担任江苏省学联驻会主席,法学161班被评为2019年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经典呵护青春”项目获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第十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二等奖等。更有多名同学被资助赴伦敦国王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亚大学等高校交流。

2019年学院教师共获批国家级课题4项,获批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教育部课题、省发改委十四五重大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各1项,获学校“互联网+课程思政”立项两项。获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江苏省“应用精品工程奖”一等奖1项。学院教师受常州市公安局、常州市文明办委托,负责起草的《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正式成为地方性法规。

2019年学院还与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同成立“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民盟江苏省委“江苏财税政策研究院”落户史良法学院。财税法学研究获学界高度认可,梁文永教授当选为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所会长。学院党总支与常州陆周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学院还与钟楼区人民检察院、钟楼区司法局等签订合作协议。承担了2019年凝神聚气、团结奋进,做顶天、立地的大学问。

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教育初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弘道励教,凝心聚力,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不断超越,共同谱写史良法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政法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35年前乘着国家改革开放大潮,学校在野马浜走上艰苦创业的奋进之路;35年后伴随新中国70周年华诞,学校在新时代展现全面发展的蓬勃之势。

2019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勇于创新谋发展,深化改革求突破,聚焦重点工作、办好重大活动,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进步。

内涵发展,蹄疾步稳。紧密对接社会和行业需求,组建政府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大力实施上海市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计划,在招生省份普通批次全部实现一本批次招生;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新秀加入上政大家庭;“三全育人”成果丰硕,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第十六届上海市“挑战杯”决赛特等奖,男女板球队分获全国板球锦标赛(提高组)冠亚军;713名志愿者服务第二届进博会,22名志愿者入选西部计划,均位居全市高校之首。

开放办学,气象更新。成功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9年年会;顺利成立校友会,吸收社会办学资源实现突破;开展建校35周年系列活动,上政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与超过100家境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再次获批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受资助人数位居全市高校第二;留学生规模继续增加,生源遍布68个国家。

服务国家,登高望远。充分发挥中国-上合基地功能,加大上合组织国家司法执法官员培训力度;决策咨询成果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常设性国际国内学术论坛影响日盛;顺利获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成功承办司法部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法律服务国际论坛。

师生为本,砥砺奋进。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实施“铸魂、凝心、聚力”三大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办学治校依靠师生,解决问题服务师生,努力改作风、正师风、优学风,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我们深知,学校在奋勇前进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个上政人的勠力拼搏,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要向勇夺桂冠、收获满满的上政学子表示祝贺;要向不怕苦不怕累的“小叶子”和师生志愿者道一声辛苦;要向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的教职工致以敬意;要向为学校发展做出默默贡献的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达感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惧艰难、奋发图强,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层次,不断增强治理能力和办学实力,共同创造属于全体上政人的精彩2020。

最后,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广大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党委书记  夏小和

校    长  刘晓红

2019年12月31日

继往开来 砥砺奋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岁临庚子,春华将至。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向育人不辍的全体教职工、向志学不倦的全体同学、向为学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向心系学院的海内外广大校友、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及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9年,是人大法学院锐意改革,创新日进的一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法学院顺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圆满完成党委换届工作。2019年,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深入推进的一年,也是多有所获,再增赞誉的一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院高铭暄教授作为法学领域唯一的获奖者,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获习近平总书记授奖表彰,这份荣誉既是高铭暄教授和整个法学界的光荣,也是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的充分肯定和激励。

德法兼修一体多维,知行并重二元融合。2019年,法学院以卓越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紧扣全球与中国法治重大前沿问题,启动制度化、常态化的法学知识更新工程,以“打通”、“纵深”、“自由”为三大方向,创新法治前沿课、双师同堂、本硕同堂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力促法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二元融合,深刻回应“法学知识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法治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理论教学和立法司法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等实务界领导专家授课;举办“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回顾讲坛”,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原全国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淑娜等立法参与者授课。开发“原理-案例-资料-习题—法规-电子资源库”立体式教材体系。推进法治人才培养“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持续开展与哈佛大学法学院等50余所世界知名院校的学生交换交流项目。2019年,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民法学》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国际经济法》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学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数据法学荣誉辅修学位项目”、“模拟仿真实验培育项目”等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顺利推进。

发时代心声,建新世之业;赴未历之征,探未有之境。法学院将国家法治建设与自身发展方向融聚一体,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戮力构建未来法治之中国话语体系。2019年,未来法治研究院建设研究平台已达14个,推出高水平科研论文专著30余篇(部);“法律与科技”方向法律硕士招生,高端人才培养多层次展开;承担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积极参与立法咨询和行业标准制定;举办第二届“数字经济与未来法治”高峰论坛,持续发布《互联网法治蓝皮书》,未来法治研究学术水准获得国内外同仁高度评价,在全球科技法学领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法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2019年,法学院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致力于制度和理论创新,为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提供中国对策与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法学院成立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围绕国内外重大法律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为科学立法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德成业就,才为世使。立德以昭世人、立言以启社会、立功以报家国。2019年,法学院秉持学术立院宗旨,教师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发文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哈佛国际法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学术成果增多。法学院学者学术贡献和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肯定,王利明教授获颁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年度法治人物),韩大元教授获颁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法学院多位教师荣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等;多位教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专项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法学院主办的中英文学术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据《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2019》,《法学家》进入“世界学术影响力Q1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9版),全英文《中国法学前沿》被评为“2019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9年,法学院获评国家级人才项目3名;获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名;引进杰出学者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学者2名;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1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获批国家科技部和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项。

经世致用,民祉为高。法学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法治建设。2019年,以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人大法学学者全面深入参与民法典编纂等重要立法工作,为民法典体系重大变革及民法典各编具体制度和规则的完善提供大量立法建议、思想资源与理论支持。多位学者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未成年人保护法、生物安全法草案的立法工作。法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普法宣传,4位教授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称号,受到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在重大法治事件和社会关注问题中,法学院专家学者及时发声传递客观准确的观点。持续开展“奋进七十载,法治家乡行”法治实践活动,70余名人大法学院学子横跨祖国东西部29个省市自治区,面向基层,开展详细完备的调研,知行合一,普法家乡,受到有关部门高度肯定。2019年,法学院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律师协会等政府部门、政法机关、行业协会以及兄弟院校建立合作;与国家检察官学院共同主办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培训班等,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事业发展。法学院多位教师远赴新疆、云南等地参加援疆援边建设,宋彪副教授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候选人,获评云南省“扶贫先进工作者”和第二届“最美教师志愿者”。与此同时,法学院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2019年,中闻法学发展基金、全景未来法治基金、江庸朝阳法学基金、法学尊老基金、彭真民主法制思想教育与研究基金、天达共和法学发展基金、天驰君泰法学发展基金、大成刑辩基金等在我校教育基金会设立或增加捐助,为法学院事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了宝贵支持。

清流澹荡,四海雅集。2019年,法学院持续开展与国际一流法学院校和联合国机构等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国际学术品牌建设,举办“中欧民法典国际研讨会”、“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自动驾驶的法律规制国际研讨会”、第五届“日内瓦-哈佛-人大-悉尼”法学院学术会议等国际学术论坛,国际影响力在学术交流互鉴中持续提升;“中欧欧洲法项目”入选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12个国际交流项目入选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与卑尔根大学法学院合作向欧盟申请的Erasmus+ International Credit Mobility项目获得批准;持续开展慕尼黑青年学者研究项目;与哥本哈根大学法学院等院校签订合作备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的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

人大法学,薪火相传,既往圣以传大道彰显。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将迎来七十华诞。回顾七十年光辉历程,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前贤之谕尚在耳畔,今途津渡已待勇探。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要开始一次新的出发。2020年,全体人大法律人将秉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壮志,恒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之精神,以奋发之姿,赓续人大法学七十年精神血脉,在新时代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做共和国历史的书写者。全面建设科学、系统、开放、前瞻的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发展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对中国法治实践具有解释力,对新科技革命挑战具备回应能力的法学体系和知识体系,创建对一流学生具有吸引力、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向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院的目标坚实迈进。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王轶

2019年12月31日

莫言美事俱长往,自有清风待后来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0年新年贺词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满载硕果的2019年已经远去,充满希望的2020年正在走来。时序轮替中,变化的是岁月的沧桑,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模糊的是空间的浩渺,始终清晰的是改革者的步伐。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代表吉林大学法学院向全体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吉林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表达最衷心的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意、阖家安康!

文风霭霭开美景,瑞气泱泱动风烟。2019年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2019年,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学全面的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纵深发展,“德润学堂”的育人功能不断显现,学院被评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吉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我院代表队荣获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一等奖,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中文)国内赛并列第一名,荷兰海牙决赛季军;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季军,并获辩方最佳诉状第一名,2020年将代表中国大陆地区参加第十八届亚太地区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近1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5000元/人的“金杜助学金”。

2019年,法学院坚持培育求真务实的科研氛围,推动科研创新,科研工作稳步推进,高端成果收获颇丰。蔡立东教授荣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并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房绍坤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犯罪治理研究中心正式成为CTTI来源智库;截至2019年末,全院共有14个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学校批准立项资助,获立纵向科研项目30项、横向科研项目26项、校级科研项目15项,合计71项;全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110篇校级目录报刊论文成果,其中A类2篇、B类1篇、C类33篇、D类74篇,42篇中国法学创新网“法学二十刊”论文、2篇“三大刊”论文、2篇SSCI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B类全文转载3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1篇;完成研究报告9篇,其中A类1篇、B类3篇、C类5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书籍8部;1人获韩德培法学奖,3人获方德法治研究奖。

2019年,法学院坚持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家事法中的法理”学术研讨会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十一次例会、中国法律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大会、“信用、信息与规制”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第十七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学理论与实践”论坛、“当代中国的司法公开与司法文明”研讨会、长白破产法沙龙等重要学术会议十余场,举办“吉大法学新锐茶座”、“当代法学名家讲座”等讲座百余场。

2019年,法学院坚持扩大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全年接待国(境)外专家来访28人次,举办“海(境)外名家讲座”36场,派出教师44人次,学生201人次;承办“北国风情--第二届海峡两岸法治与经济论坛”;与英国利兹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高校签署学术研究合作或联合培养协议;熊晓彪等4名博士生分别前往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参加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其中3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王惠茹等4名博士生参加英国杜伦大学商法与公司法中心举办的“商法:新的挑战与机遇”主题研究生会议,2名同学获得“最佳陈述奖”;通过“金杜助学基金”,全额资助15名家庭经济困难的“自强自立大学生”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刑法与犯罪学短期课程班项目”。

2019年,法学院坚持凝心聚力做好校友工作,增强校友与母校的血脉联系。在北京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马起教授塑像揭幕仪式暨马起教授法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学院领导和教师积极联络、协调并参加各地的校友活动,组织接待回校参加第二届校友会第五次会议的校友代表,协助89级、95级等校友做好返校聚会活动,法学院重庆、浙江、贵州、甘肃、山西等地校友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同上高楼望天涯,齐挂云帆济沧海。回顾2019,吉林大学法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现实情境,回应现实关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懈前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建设新时代一流学科所要面对的挑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2020,让我们满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欣喜,抓住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搭乘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列车,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不息。我们将不断夯实理论,着眼实践,为吉大法学人搭建成长平台,建设精神家园,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祝全院师生、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万事顺意!新年快乐!

吉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国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

2019年12月31日

学术之路祝广大学友新年快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