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资源往往是种包袱

2015-09-23 曹政 caoz的梦呓

前几天,TK教主说我分享的文章,虽然内容不错,但总觉得有所保留,这个还真是,其实每次都是想写的全一点,但是内容太多,展不开,就只列了一些简单的要素上去,参加过我分享会的朋友知道,展开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其实。


前几天有这么一篇

谈谈创业这点事(6)


其中提到了优势即包袱,今天想把这个话题重新说一下,因为这个问题还真是挺值得多花点时间捋一下的。有时候,我简单说一个结论,读者看过了,往往不当回事,好像觉得理所当然,但是实际碰到了,也不当回事,依然按照旧有的思路去思考,所以今天,我把这个说细一点,希望不要嫌我啰嗦。(自从戴云杰同学说我写文章啰嗦后,一直谨记着呢。)

业内经验丰富者请略过此文,以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


1998年我刚毕业工作,虽然向往互联网,但是市场上没有啥真正互联网企业,丁磊当时还是个人站长,根本没资格跑到我们学校的招聘会上去(这是另一个话题,过几天我会专门吐槽这个,别挑这里的问题),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更不知道在哪里。结果去了一家广州有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其实就是外包部分互联网建设,但是本质是电信系统集成商。这样的公司特征是什么呢?靠背景吃饭,靠关系和资源吃饭,所以一年几个亿也挺滋润,这也符合我们大学读书时候对社会的一种揣度,有背景有关系就好混,没背景没关系就没法混。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离开了那个公司,自己创业,或者去其他各种公司打工,这个思想一直伴随着我,大约有6年的样子,直到2004年,幡然醒悟,原来我搞错了,大错特错了。但是已经过去了6年,有时候我跟年轻人说这些他们不当回事,因为他们还没有这种突然幡然悔悟,发现自己错过了6年黄金时间的机会。


2004年发生了什么呢?第一,我做了一个统计,看到了很多个人网站的数据,我突然发现,没关系没背景的人可以做很牛的事情,而且很有用户基础,然后那些年的很多创业的案例很多想不明白的东西,突然就很清晰的可以理顺了。第二,认识了牛人,无论是吴京川老师还是俞军老师,让我对互联网的认识完全上了一个台阶。 这个话题先停到这里,一会会重新接上。


最近 互联网+ 概念特别火,这里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是互联网人可以侵入传统行业抢掉传统行业人的饭碗呢?还是传统行业人学会了利用互联网从而重新奠定其优势地位呢? 这个话题争议很大,一个典型的说法是,互联网从业者显著低估了传统行业人的能力,其实传统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这些佼佼者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和实力,而他们一旦学会了使用互联网,很容易收复失地,重新奠定霸主地位。是这样么?


这涉及了另一个重大的话题,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不是存在,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不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是的,这个词烂大街了,被无数人演绎了无数回,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写着互联网思维,多半要嗤之以鼻,又他妈的来忽悠我。可是今天,很抱歉,我又要提一下这个词,回到刚才的话题,我用了六年的时间,错过了无数机会,然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互联网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我想说,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前面啰嗦半天就想告诉读者一句,我不是头脑发热,跟着风潮去炒这个概念,而是真正用从业多年的血泪教训来告诉你们,思维方式,对你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很多人不是不努力,不是没有能力,但一旦思维方式错了,你再努力,再有能力,也很难做出成绩,如果传统领域的人,转变了思维,你说能不能成,那真的是有机会的,但是,有多少传统领域的人没转过来呢?根据十八年互联网发展观察看(1997年兼职从业就进入互联网领域),数不胜数!而且,传统领域越成功的人,转变观念越难,为什么?你都那么成功了,别人说,你换个活法吧,他能么?他不能!为什么360一打,金山嗖的就转型了,瑞星死了,瑞星传统杀毒做的太成功了啊。


啰嗦半天,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呢?别笑,就是今天的题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的人把它挂在墙上,多半是忽悠人的,我在好几次分享会上讲,只有做互联网的,必须把这个放在心里。


有人总结了很多互联网思维的,七条,八条,十五条,各种各样的名词堆,那不是思维,那是技巧,传统领域有技巧,互联网领域也有技巧,思维就这一条。这一条解释了很多传统领域解释不了的事情。


你说传统领域不为人民服务? 越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拼服务的越好,越稀缺资源垄断的领域,拼服务的越差,我这么说可以吧。继续回来说历史。


1999年在广州,就有一个项目,经贸委要搞一个b2b,说这个东西建成了,经贸委发个文,底下那么多企业,这项目一下子就能火,但这个项目现在在哪里?为什么b2b后来只有阿里成了(b2c是后话)。

1998年,1999年,互联网访问量最高的网站是一水的电信门户,比如上海热线,当年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但是今天这些电信门户都哪里去了?

1999年最大的免费邮局是广州电信旗下的,张静君成为所谓互联网的旗舰人物,现在谁还知道她?还有哪个电信旗下的网站是受用户欢迎的?拼带宽拼资源谁拼的过电信,人家带宽不要钱就这一点气死多少站长,而且上网就可以强推,你不服都不成,但是到最后你看看电信在互联网领域除了劫持dns弹广告还干了啥。

贵州信息港的域名掉了他们因为有dns缓存,过了一个月都不知道,连运营数据都没关心过,这种运营态度怎么可能活下来?


千龙新闻网成立的时候那资源,那背景,那关系,当时分析师一致认为新浪完蛋了,结果呢?到了十年后已经沦落为知名的垃圾SEO站外链农场。


拥有资源优势的一方,习惯利用垄断资源获利的一方,往往失去了对用户的真正关心,往往习惯了利用资源和背景,而不是产品来说话。


说说第一任老东家,说牛逼也牛逼,全广东的移动计费是这家做的,广州的1258和1860是这家做的,这资源和背景够拽了吧,按当时老板的说法,当年丁磊见了老板那是毕恭毕敬的晚辈。SP火的时候,这么强的背景资源完美错过,为啥呢?习惯一个单子几千万了,哪里看得上一毛一毛赚钱的生意,结果丁磊一毛一毛的赚,硬是把快退市的网易带翻身了。


我们有的时候会被媒体或各种所谓分析师误导,认为没资本,没钱就玩不起互联网,其实当然,有资本,有钱,你做事情肯定更容易,我非说没钱没资本比有钱有资本好你肯定认为我脑袋被夹了,但是如果思维方式没跟上,钱、资本、资源,技术均构不成竞争力。


我进百度后折服于俞军的见识,有时候也想去翻翻旧账,看看他是不是一直都那么厉害,不翻不知道,翻了更折服了。2001年在新浪搜索论坛,很多人讨论一个话题,当年微软高调进入搜索领域(不是现在的bing,是更早的MSN搜索),当时很多人说(包括后来的百度高管在内),微软那实力,背景,技术能力,进入搜索,google必死。(那时候google只是一个创业小公司)。俞军说,微软没戏,因为他们不懂搜索。一语中的。早在雅虎和新浪统治中美互联网的时候,俞军就判定搜索引擎会改变互联网的格局,门户为王会让位于搜索引擎的崛起,而传统巨头在这个领域没有任何机会(对微软,对雅虎,这样的巨头做搜索均表示明确的不屑)。这种见识和判断力,到今天我都比不了,但是换回来说,传统巨头的思维方式,是他们无法在新领域取得领先的一个重要障碍。


互联网和传统领域最大的一个差异是,用户选择权扩大了,用户的每次搜索,为什么选择你的品牌而不是你对手的,用户的每次点击,每次浏览,都是在投票,投你的票还是你对手的票,你要想让用户投你的票,就要费尽心机的去理解他们,取悦他们,所以,在这个一人一票的世界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会成为真正的竞争力。


当然,有人说了,我有钱有资源硬推广,用户就只能选我了,是么?如果你产品足够好,体验足够强,是的,同样的产品拿去推肯定有钱的能赢没钱的,我非说没钱的去赢你一定觉得我有病。但是话说回来,很多有钱有资源的人,就是觉得我有钱有资源,我产品随便推都行,那就完蛋了。


你说360强推首页网址导航,成功不,没几个月把搜索份额推到市场第二,确实厉害,可是我们翻翻旧账,在互联网上普及率最高的客户端不是360,而是QQ对不对,QQ十几年如一日的默认选择让用户设置qq.com为首页,效果如何呢?不如360几个月的设置效率高!为什么?是因为360更流氓?是因为腾讯完全没搞明白这个道理,用户不需要门户做首页!用户需要网址导航做首页! 我在知乎回答搜搜为什么不行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人纠缠不清讲七讲八,我说我很多年前就下了断言,搜搜只要一日屈从于qq.com门户之下,就一日没有办法出头,什么时候qq.com变成网址导航了,搜搜的市场地位立即就会攀升,让百度惊出一身汗,但最后证实我预见的,是360。为什么qq这么强的客户端资源没有打造出强搜索,没有打造成最多用户访问的首页,因为你思路整个错了么。你连用户最基本的需求都不明白,你连搜索,导航,门户的关系都不明白,你推首页的效率比起对手连1/5都没有,你还觉得这样好像挺不错。你有钱,有技术,有资源又怎样,这和微软,雅虎做不成搜索的道理一样一样的。


再说个例子,当时社交网络火的时候,搜狐也凑热闹,推一个叫做白社会的社区产品,买游戏送房子,这投入可以吧,当时很火爆,日活跃几百万的有,我们那时候内部讨论,大家都觉得搜狐这招挺厉害的,李兴平就十分霸气的来了一句,这玩意没用的,这些用户根本不是忠实用户,以后留不住的,一语中的。 现在谁还记得白社会是什么?你有钱真了不起么?你不踏踏实实去分析用户,去讨好用户,你靠广告费,靠市场活动去砸用户,你以为用户对你是真爱?人家是看你人傻钱多来的,醒醒吧。


最初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基本都是没资源没钱没背景的人战胜了有钱有资源有背景的,我不敢说100%,但是90%都是这样,一个个举例子我能举出几十个,但最近五年不太一样,很多有背景有资源的做的也风生水起,主要原因是最近这些年有经验的产品经理越来越多,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有资源的创业者也知道要学习草根,如何去做正确的产品了。举个例子,2008年之前,北上广深哪个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认真研究过李兴平和他做的网站,但是最近几年连汪华老师都在创新工场分享李兴平的创业案例了(虽然他把李的名字还说错了,不过汪华老师还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他分享的很多案例我也经常引用),所以一旦思维转变过来了,资源优势的价值当然还是有的。


最近互联网有个很操蛋的论调,(对不起,我说脏话了,但是我觉得有些人就是脑袋被夹了),他们千方百计的要证明,马化腾,马云,不是普通的白手起家,是有点背景的,有点关系的,从而证明没背景没关系还是吃不开的。你是觉得非要世代贫农的子弟白手起家创业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么?即便是这样的案例也不少怎么就看不见呢? 比马化腾,马云背景优越,资源丰富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成了呢?当时马化腾刚开始融钱被各种分析师不屑嘲笑挖苦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他背景优越呢?


另一种操蛋说法是这些巨头目前政府关系都很深厚,所以没背景是不行的,这也他妈的是废话,如果你做了一个公司做到百亿美元以上,你在中国,你不去做政府关系?你不被政府领导约去聊天喝茶陪着走走路看看大场面?你想想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啊。你业务做起来了当然要有这些了,这是果不是因啊。


google那句话,服务好你的用户,其他一切纷至沓来,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真实写照,但是很可惜,直到今天,很多人就是不信。


今天写的是个特别简单的道理,但是写的非常啰嗦,因为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感谢您耐烦的看到这里。但是如果您非要说,即便到了互联网领域,垄断资源一样是垄断资源,传统巨头一样可以凭借垄断资源称王称霸,那我只能无可奈何的呵呵,是的,您总是对的。


回到争论本身,传统行业进入互联网,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不是能力,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彻底转变的难度很大,但是一旦转变过来,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之前跟一些投资人也提过,如果创业者特别喜欢强调其资源,背景,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目标,不过感觉他们也不太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