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礼宾逸事二则

江康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江康 曾任中国驻摩洛哥使馆馆员,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驻布隆迪、驻多哥大使。


01

没有硝烟的礼炮

参照国际的普遍做法,1984年初,中国政府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来访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恢复鸣放礼炮,并拟从1984年3月日本首相中曾根来访时开始。当时我是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处长,具体经办此项工作,司里由唐龙彬副司长负责。



1949年开国大典中使用的礼炮


以前在机场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虽然也听到过礼炮声,但我对礼炮知之甚微。1984年春初的一个上午,老唐和我在军方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京郊顺义县某师师部察看礼炮状况。

抵达后,听师部同志介绍,这些礼炮原本是在解放战争中从阎锡山部队手中缴获的日本75山炮。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山炮,它们在开国大典上、机场举行的欢迎国宾仪式上,曾经大显神威。由于多年闲置不用,炮身已经锈迹斑斑。礼炮车的轱辘还是木制的,外面箍了一层铁圈。

我们和军方的同志商定,在确定新的礼炮炮型之前,先把这些山炮重新油漆一下,木轱辘自然也要换成橡胶轮子。后来我还听军方的同志告诉我,礼炮弹的生产也遇到一点小问题。东北生产礼炮弹的工厂由于多年不做礼炮弹,礼炮弹需要的白绸子已经改成窗帘。为应急需,只好把窗帘又扯了下来。施放礼炮的任务后来交由北京武警礼花部队执行。



洪学智部长和韩叙副外长检阅武警礼炮部队。


在欢迎中曾根的仪式上,礼炮声隆隆,气势不小。但是天安门广场不是机场,声响过大,音质也不理想。据说,中曾根在鸣礼炮的过程中感到肚皮都在跳动,广场对面历史博物馆的玻璃窗也受到震动,且施放礼炮弹也对广场环境造成污染。75山炮换成76加农炮改装的礼炮后,情况虽稍有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的反应,当时使用的礼炮存在声响过大(使人有恐惧感)、声响性能不稳定(严冬和阴雨天气下鸣放时声响异常)、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发火机械不可靠(有时瞎火)、造型不够威武壮观以及炮身过重、外形尺寸与牵引车(北京212吉普)不匹配等问题。因而,研制新型礼炮和礼炮弹势在必行。为此,武警总部的同志和我曾经一道跑过兵器工业部属下的研究所和炮厂,还在位于北京西山的试验场听过各种火炮的试放。

武警司令部正式委托当时的兵器工业部研制一种“外观雄伟、性能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新型礼炮系统。



洪学智部长与韩叙副外长会见研制人员(第二排左五为作者)


礼炮弹的研制从1984年10月开始,新型礼炮的研制则从1986年2月开始。兵器工业部所属的院、所、工厂于1986年四五月份拿出了他们的研制成果。

笔者当时曾以礼宾司参赞身份到礼炮部队观摩新礼炮的试放,并于1986年8月和已升任部长助理的唐龙彬同志一道应邀出席观看了礼炮部队向有关单位负责人的正式汇报表演。

新礼炮采用了120榴弹炮外形,声音性能测试显示比旧礼炮有较大的改善,炮身重量只及旧礼炮的一半,解决了与牵引车不匹配的问题。新礼炮弹主要有两种,破膜式(低量)火药弹和破膜式气弹。新礼炮弹完全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声音浑厚(距炮口100米处为105分贝)、无污染和外抛物、性能稳定、重量轻、成本低。

1987年初,在京郊的京丰宾馆,解放军总后勤部洪学智部长和外交部韩叙副部长检阅了武警礼炮部队并会见了研制人员,随后在新礼炮交接证书上签了字。一种中国产性能优良的、没有硝烟的1986式新型礼炮系统正式问世。

02

我当了一回“总统”

“总统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队列完毕,请您检阅。”身材魁梧的仪仗队队长粗犷而嘹亮的声音响彻首都机场刚刚竣工的贵宾楼前专机停机坪。这位“总统阁下”不是别人,正是笔者本人。这是2006年10月19日下午外交部礼宾司为筹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而组织的机场欢迎仪式的模拟演练。

继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后,我第二次入选礼仪大使。18日晚接到礼宾司的通知,让我次日到首都机场参加演练。在演练中,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模拟来京与会的一位非洲国家的元首。



1989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左一为江康。图源:《新中国老外交官影像集》


在以往28年的“礼宾生涯”中,我组织安排过数不清的欢迎仪式,正经扮演外国元首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演练现场没有飞机,机场工作人员调来一部舷梯,正对着即将竣工的巍峨壮观的贵宾楼中央。没有红地毯,临时用粉笔在地上画两道线代替。

我六上六下舷梯,一遍又一遍地演示来京与会的非洲领导人检阅仪仗队的全过程:步下舷梯与中方迎接人员握手,接受儿童献花,然后在专设地毯上聆听军乐团演奏两国国歌、听取仪仗队队长的报告,而后在军乐声中走向军旗欠身向军旗致敬,接着伴随军乐团的节奏沿着红地毯检阅三军仪仗队(仪仗队行注目礼),检阅后转身向仪仗队队长点头致谢……

在场的同志风趣地说,我这个“总统”还演得“像模像样”。我开玩笑说:“我是冒牌的,你们可不要打假哟!”

送行仪式则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仪仗队和军乐团,只安排一定人数的礼兵分裂在红地毯两侧,由中国政府代表陪同离京的元首至舷梯旁握手告别。我在舷梯旁模仿非洲国家元首的口气,拉着模拟“政府代表”蒋元德大使的手,请他“转达对胡锦涛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诚挚谢意”,蒋大使则祝我“一路顺风”。

在现场参加审核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仪式方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


01

军乐团由与仪仗队相向站位改为仪仗队列“L”形站位;

02

红地毯由原定宽2米增至3米;

03

在贵宾楼门厅内举行的欢迎仪式备用方案中,主车停车位置做适当调整;

04

送行方案中礼兵人数由18人增至24人。


根据修改后的新方案,又进行了两次演练,证明新方案的效果确实更为大气,路线也更为合理。

演练从下午2点半持续到近6点。这三个半小时中,参加演练的人员顾不上喝一口水,也没有落座休息片刻,一心想着如何把仪式搞得更加出色。



2006年10月26日,作者在首都机场欢迎仪式(室内方案)演练现场。


一周后,即10月26日的上午,在首都机场进行了更近“实战”的演练。考虑到有不少非洲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乘航班抵京,所以这次演练加演部分领导人抵京后由航站楼转场到贵宾楼参加欢迎仪式的全过程。

11位礼仪大使全部到场,按照礼宾司的安排,各司其职:有的模拟乘专机抵京的国家元首,有的扮演乘航班抵达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有的模拟中国政府代表,有的则扮演与会国驻华大使或中国驻与会国大使。

我的任务则是模拟一位乘法航班机抵京的某非洲国家的首相。我国礼仪大使和该国驻华大使登机迎接,我在他们的陪同下步出机舱,在廊桥口与中方人员握手,然后穿行航站楼的贵宾通道,登车前往欢迎仪式场地。参演人员个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一切演示得近乎逼真。

北京峰会期间,在机场共举行了42场欢迎仪式,尤以11月2日和3日最为集中,分别有15和19场之多,从凌晨到深夜忙个不停,专机坪上一次接一次地升起非洲国家的国旗、奏响双方国歌。

一般来说,东道国不为参加国际会议的外国领导人安排欢迎仪式。而此次北京峰会,专为非洲国家领导人设计安排了庄严隆重而又简洁大方的欢迎仪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使非洲的领导人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兄弟般的情谊,给与会的非洲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机场欢迎仪式成为峰会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礼宾工作一次成功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之举。




- end -

文字 | 《礼宾:鲜为人知的外交故事》

作者 | 江康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