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平易近人的根茨总统(下)

陈之骝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陈之骝 1958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罗兰大学;长期在外交部工作,任苏联东欧司处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1992-1996年担任中国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曾因其为中匈两国关系作出突出贡献而荣获匈牙利共和国总统十字勋章。


官邸做客

江泽民主席访匈后不久,1995年9月的某天晚上,应根茨总统夫妇邀请,我们夫妇去总统官邸做客。

这是一次私人家宴,照例也没有任何人作陪。总统官邸座落在多瑙河西岸布达山的半山腰上,四周是密密的树林。院内除总统官邸外,还有几栋别墅,错落有序,类似我钓鱼台国宾馆,用来接待国宾和举办重要外事活动。

显然门卫已得到通知,我们的车子刚接近院门,就开起了绿色信号灯,摇起了门前的栏杆。车子径直驶入大院,直抵总统官邸门口。在不太明亮的灯光里,看到一栋两层的别墅,外表没有什么特色,占地面积也不大。

刚步上台阶,根茨已经笑嘻嘻地迎出门来,同我们握手亲吻,茹莎夫人已在大厅的电梯门口等候我们。根茨介绍说,这里楼下是正式会客厅和工作人员办公、起居室;楼上是小会客厅、小餐厅和书房、卧室,一般不接待客人,因为今天是朋友聚会,他请我们上楼去。



 1990年8月,根茨·阿尔帕德就任匈牙利共和国总统。


晚餐都是家常菜,但做得精细可口,而且还有我们爱吃的酸白菜猪肉卷;我们带去了春卷和葱油花卷,席间他高兴极了,同我交谈甚欢。

谈起不久前中匈两国元首的互访,根茨说:“国领导人从不以大国自居,而是与小国平等相待;对匈的情况不仅了解,而且理解;同这样的国家是可以交朋友的。

饭后根茨又对我聊起我早已熟知的他那段作家生涯。我知道,他1963年出狱后从事文学翻译和创作,据说他是在多年牢狱中学会英语的。

他翻译过不少英美作家的作品,1989年曾因其翻译著作方面的成就获得过“惠特兰奖”;发表过一些剧本和中、短篇小说,得过国内的“尤若夫·阿蒂拉文学奖”。他说,国外已翻译出版过他的作品,很多外国人是通过作品了解他的;如果中国读者也能读到他的作品,也会更多地了解他。

我说我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有些内容涉及不少欧洲历史、宗教方面的典故,不能完全读明白。于是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我说,“等你将来有时间,多读几遍,再把它译成中文!”

几年前我退休后,在老朋友、当时匈驻华大使叶桐的怂恿下,与人合作翻译了根茨的代表作《石上石》 《铁栅栏》 《悲观的戏剧》等几个剧本和几篇短篇小说,但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出版的机会,现在竟连手稿也拿不回来了。

又见根茨

我1996年任满回国后5次去过匈牙利。其中2001年8月,随北京一个友好代表团去那里访问,那时根茨已从连任两届的总统位置上退了下来。到布达佩斯后,经秘书联络,我很快接通了他的电话。他说几小时后就要动身去斯洛文尼亚度假,叫我马上去他住处。我的一位匈牙利朋友答应开车送我去。

那是布达城堡山北面“玫瑰坡”临街的一栋普通花园房子,门前没有任何特别的标志,也不见警卫,同许多当地人家一样,大门口门铃按钮上方的一个小框里插着主人的名片:“根茨·阿尔帕德”。

我们按了门铃,院门自动开启,他的女秘书从楼门走出向我们迎来。因为过去早就认识,不用自我介绍,她就把我们引进楼里。这时根茨从楼上匆匆下来热情地欢迎我们。他招待我们在并不太宽敞的客厅坐下,秘书端上了咖啡。这次我们只是叙叙家常。



 1994年9月,根茨总统访华时与作者夫妇在钓鱼台国宾馆合影。图源:作者供图


我问起他的退休生活,他说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和应酬外,其他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也有更多时间整理自己的藏书。

说着,他用手指指布满三面贴墙书架上的图书。恰巧陪我同去的匈牙利朋友有图书管理方面的经验,当时毛遂自荐,说要为他规范地整理这些书籍。他高兴极了,说正在为此事犯愁,现在可有了帮手。

知道他要远行,我们坐了不久就要告辞。他请茹莎夫人下楼同我见一见,那时夫人还说:“明年5月,阿尔比一定要去中国爬长城。”

根茨坚持送我们到大门口,我朋友的妻子维尔玛在马路对面的汽车旁向我们招手。根茨问清了她是谁后,责怪我们为什么不请女士一起进来。“你们不尊重妇女!”说罢疾步穿过马路走到车旁向维尔玛道歉,并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彬彬有礼地对她说:“欢迎你任何时候到我家做客,让我有机会弥补今天的失礼和遗憾。”

回去的路上,被根茨这种不居高自矜、平易近人的态度深深打动的维尔玛,凝视着手中的名片,动情地说:“匈牙利人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总统,真是我们的幸运!”

友谊长存

我在匈牙利任大使四年多时间里,同根茨见面、交往的机会不少,除了单独会晤,在一些庆典集会、外事和社交活动以及布达佩斯使团名噪一时的“匈语大使俱乐部”的聚会上,都能与他见面。

每次相遇,他总要向我伸出那双毛茸茸的粗壮大手,热情问好,有时无意间从远处瞥见,也要对我点点头,微笑致意。

每年我都收到他的新年贺卡,而且他从不忘记在贺卡上亲笔写几句他和茹莎对我们的良好祝愿与亲切问候。



布达佩斯使团的《匈语大使俱乐部》部分成员。图源:作者供图


1997年4月,叶桐大使转来根茨总统写给我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在信中对我回国后仍在为促进两国友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示欣慰和感谢,并且写道:


“我和茹莎时常怀着友好的感情,在谈起你们,真诚地想念你们。曾经多年来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友谊是任何官方关系无法替代的。希望你们常回布达佩斯来,以便我们有更多重逢的机会。请你们相信,这里的朋友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笑容常留在他们心间。”

——根茨·阿尔帕德




- end -

文字 | 陈之骝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