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变世界的一周

梁刚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这样形容周恩来与基辛格二人的谈判才能: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并不想掩盖这一事实:没有什么外交会谈真正考验了他的技能。基辛格先生是一个极大的例外。他表明周恩来的特点是莫过于这样一点:他对同亨利·基辛格在外交上斗智感到公开的高兴。

为了准备与基辛格和尼克松谈判,周恩来对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政治观点、个人历史、家庭生活乃至爱好和习惯都作了研究。他阅读了尼克松写的《六次危机》,看了尼克松喜欢的电影《巴顿将军》等。



1971年10日,周恩来总理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右二)会谈,就尼克松总统访华事宜达成协议。


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来华访问。这次是大大方方乘美国总统“空军一号”专机来的。《人民日报》在基辛格到达北京当天,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周恩来与基辛格的合照,以告示全世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即将开始了。

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致词虽然给基辛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们来到宾馆的第一天就发现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一份英文宣传公报,其封面上赫然印着“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基辛格承认这可能是个事故,可能是前一个什么代表团住在这里时留下忘了收走的,但他还是命手下将这些公报收集起来交给了中国有关官员,以示不悦。

周恩来邀请美国代表团10月22日晚上出席了一个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由叶剑英元帅参加欢迎晚会。虽然基辛格对“革命现代京剧”不感兴趣,但他还是被这种礼遇所感动,从中国政治家及老百姓对他们的欢迎态度中看到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前景。周恩来通过这种形式使英文公报事件化险为夷。

10月24日,会谈在钓鱼台开始,周恩来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提出:“毛泽东不同意美方拟的公报草案。”而基辛格也毫不示弱:“我们的初稿的含义是,和平是我们双方的目的。”

周恩来严肃而平静地说:“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分歧,如果我们用外交辞令来掩盖这些分歧,那是不可取的,掩盖分歧的做法会给两国人民和全世界一些幻想,也会使他们失望,不利于两国关系。我们认为必须摆出双方的分歧。”

美方谈判代表斯迈泽则坚持说:"我们起草的公报,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惯例。”

基辛格担心,不回避双方分歧,而列出各自不同的观点,等于告诉全世界,中美双方在吵架。

这时已是中午,周恩来微笑着说:“现在该吃烤鸭了,我们会在下午提出一个公报的草稿。”周恩来掌握住了谈判节奏。





这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的中美《联合公报》手迹。


一顿烤鸭过后,我方公报出台了。

这份公报的构思是美国人从未见过的。中方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留下空白而由美方提出自己的观点。

基辛格与其助手传阅后几乎不知所措。他沉默了会儿说:“我们不能光列举不同观点,必须有所前进。”

周恩来马上接着说:“提出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你们不妨再考虑一下。”随后,周恩来建议休会,给美方时间来商讨中方的公报方案。

基辛格毕竟是个谈判的高手。他及时领悟到中方的坚定立场和这样做的道理,了解到周恩来一步到位、不搞拉锯战的谈判方式,从中体会到了中方的真诚。因此,会谈继续后,基辛格告诉周恩来,美方愿意接受中方的初稿,并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诸如请中方改变一些生硬的措词,避免火药味很浓的提法等。

周恩来欣然接受了基辛格的意见,因为措词毕竟好商量。

美方连夜修改了公报,第二天一早便提交中方讨论。

然而,在台湾问题上,双方一下子又陷入僵局。美方坚持改善美中关系但不能放弃对台湾的义务,并声称不会与台湾断交。而周恩来则寸步不让。他再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能否改善的关键所在。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台湾的复杂原因是美国政府造成的。这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受到侵犯的问题,不是美国“对老朋友尽义务”能解释得通的。而且,美国二十多年来的对台政策,在美方修改过的公报中没有改变,这不能证明美方愿意打开与中国关系的一条新河,如此,中国政府将不得不怀疑美国总统访华的诚意。

对于第二天就要飞回华盛顿的基辛格来说,周恩来的毫不退让,将直接影响他此行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不得不拉着洛德走到一边的角落去紧急磋商。

好一会儿,二人才回到谈判桌前。他眼睛看着周恩来说:“我决定换一种表达方式——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怎么样?”

周恩来笑了。




1971年10月,叶剑英与基辛格在北京首都机场。


10月26日,在送基辛格去机场的路上,乔冠华(外交部副部长)问基辛格:“博士,你看今年这届联大我国能恢复席位么?”

基辛格不加思索地说:“我估计今年还进不了。”

乔冠华又问:“你估计什么时候能进去?”

基辛格胸有成竹地说:“明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乔冠华大笑起来,然后话藏玄机地说:“我看不见得吧。”周恩来在送别基辛格前夕告诉乔冠华,联大已经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台湾被逐出了联大。

直到飞机升空,基辛格才通过电讯稿得知这一重大新闻。基辛格表情复杂地承认:“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

洛德慨叹:“周恩来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否定自己的方案,接受他的方案,而且心悦诚服。”

霍尔德里奇则告诉洛德:“我早就听人说,如果蒋介石得了周恩来,被赶到台湾岛上去的就不是蒋家王朝。”





1972年尼克松访华,首次使用卫星设备保障通信。


1972年1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亚历山大·黑格一行十八人来华,为尼克松访华做技术准备。白宫发言人齐格勒也在其中。他提出,在尼克松访华期间,记者将要通过通讯卫星向全世界传送电视、图片、电讯,请中国政府协助。

周恩来请人告诉齐格勒,中国政府原则上同意这一要求,因中国还没有通讯卫星,请美方帮助租用一个,并请美方在转播技术方面予以协助。齐格勒粗算后告知中方,卫星租金很贵,八天大概要一百万美元,并提出,美方已经准备了供美国记者使用的卫星,希望中方在北京、上海、杭州修建地面站,费用由美方承担。

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租用卫星中的主权问题。他立即转告齐格勒:第一,请他为中国政府租一颗通讯卫星,租期是北京时间1972年2月21日上午1时至2月28日24时。第二,租期内,这颗卫星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政府。美方事先向中国申请使用权,中国政府将予同意。中国政府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第三,租用费和使用费都要合理,请齐格勒提出具体数目。

齐格勒很吃惊,承认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谈判对手。他很佩服周恩来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周恩来没有因一百万美元的开销而不顾主权;他也很佩服周恩来的精明,因为中国的租金和美方的使用费之间将会划个“等号”。

齐格勒坦率地说:“我完全同意基辛格博士的看法——周恩来总理是世界上罕见的、令人衷心钦佩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在机场与迎接他的周恩来总理握手。


1972年2月21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在当时被中国老百姓看作是“帝国主义头子”的贵宾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兰、白、银三色专机,出现在北京首都机场上空。

11点27分,尼克松走出舱门,走下舷梯,全世界许多人同时在电视上看到,尼克松面带微笑,主动伸出手来,紧紧握住在舷梯旁迎接他的周恩来的手。一个旧时代结束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周恩来同样报以微笑。他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马上说:“我非常高兴!”

在这历史性握手时,军乐队这时奏起了《星条旗永不落》(美国国歌)和《义勇军进行曲》。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华期间携夫人观看熊猫。


尼克松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周恩来在大厅里与美国代表团的每一个成员招呼、寒暄,还时常开几个玩笑。他的轻松与自信,使美国总统第一次亲身领略了周恩来的风度。

在欢迎尼克松的午宴上,周恩来指着印有精制熊猫图案的雪茄烟盒,对尼克松夫人帕特说:“我想送给你这个。”

当弄清楚周恩来是要送两只真正的熊猫给美国人民时,尼克松夫人又惊又喜。

许多美国人通过卫星看到了这一镜头。人们都在热烈谈论周恩来送熊猫的新闻。美国报纸评论道:“周恩来真是摸透了美国人的心理。周恩来通过可爱的熊猫一下子就把美国人的心征服了。”




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总统会谈


刚吃过午饭,周恩来就叫住基辛格,告诉他毛泽东主席想会见尼克松总统。

下午,尼克松、基辛格与洛德到中南海会见了毛泽东。

在为尼克松一行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周恩来致词说:“中美两国人民都强烈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他还引用了尼克松离开华盛顿时所作的演讲,尼克松在演讲里希望双方做到“虽有分歧,但不要成为敌人”。周恩来也表示,希望双方“坦率地交换不同意见”“努力寻找共同点”。

尼克松的答词谈到中国东道主的好客是无与伦比、举世闻名的。他说:“是共同利益使中美走到了一起,这些利益超过了双方之间的分歧。”



中国领导人与尼克松一行进行会谈


接着,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了四次会谈。讨论的议题是国际重大问题和中美两国关系。由于立场各异,在很多问题上有过激烈交锋。

尼克松认为,如果美国退出某些地区,这些地区就会出现真空,给苏联钻空子。这实际是二战后美国扩张政策的一个借口。周恩来就此反驳说:“世界上不存在真空。历史证明,中国大陆并没有成为真空。美国势力、苏联势力、蒋介石都走了,中国人民自己填补了这个‘真空’。这与二百年前美国人民在英国殖民者走了以后自己填补了‘真空’是一样的。”这一比喻说得美国人连连点头。

在印支问题上,周恩来耐心劝说尼克松:要缓和远东局势,关键在于美国撤军,撤得越早越主动,越迟就越不能得到尼克松希望的“光荣结束”。周恩来几次列举戴高乐当年将法军撤出阿尔及利亚的例子,戴高乐不但撤走了八十万法军,甚至撤走了二十万侨民。周恩来赞扬戴高乐“有魄力,有眼光”。而要结束印支战争,必须由美国同印支各国领导人谈,中国不能替代。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的头版,报道中美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


中美会谈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达成了1972年2月28日的《上海公报》。《上海公报》在1971年10月基辛格来华时实际就已基本定稿。它是一份独特的,别具风格的公报,是在国际交往中没有先例的首创。中美双方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各自在公报中阐明不同的原则立场,也列举了双方的共同点。

这种写法虽然不合国际惯例,但中方的真诚使美方难以拒绝,连尼克松也承认,一个星期之内不可能建立一座跨越16000英里和22年隔阂的桥梁。

从1955年万隆会议以来,周恩来一直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长期以来的不正常关系,正是因为美国对中国执行的不平等政策造成的。由于周恩来的倡议和坚持,《上海公报》终于明文载入:双方同意,各国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周恩来在会谈中表现出了坚定的原则性和充分说理的谈话方式使尼克松和基辛格十分钦佩。他们后来在回忆录中一致称道,说周恩来信念坚定,彬彬有礼,反应敏捷,说话算数,对事实,特别是对美国情况的了解,十分惊人。周恩来给尼克松留下的印象是“无与伦比的品格和献身精神”。



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这种敬重使得电视记者得到一个珍贵的镜头——周恩来到钓鱼台拜会尼克松时,尼克松在与周恩来握手后,满面笑容地走到周的身后,主动伸手为周恩来脱掉呢子大衣,周恩来也在微笑。尼克松的这一热情举动,被电视转播了好几次,许多大报也刊登了这幅照片。有的报纸还评论道:在美国人民对周恩来表示极大好感时,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大衣,等于发表了一篇极为动人的竞选演说……

1972年2月21日至27日中美高级会谈,被西方新闻界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上海公报》的签署和1973年北京-华盛顿中美联络处的建立,使中美双方从敌对状态开始步上友好的大路。

周恩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尽艰辛,被尼克松称为“本世纪罕见的伟人”。虽然他没能等到1978年12月16日中美正式建交便与世长辞了,但他对中美两国人民乃至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已经名垂青史。




-End-

文字 | 《周恩来在外交工作中的故事》 

作者 | 梁刚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