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衡一号卫星:换个角度看地震 | 申旭辉

麦芽杨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10-01


4月27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十期演讲活动《对谣言说“不”



本期演讲嘉宾


申旭辉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

“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


张衡一号卫星:换个角度看地震



申旭辉预告视频:


 

2019年4月7日13时25分,北京海淀区(北纬40.08度,东经116.23度)发生了2.9级地震,朋友圈里,有人惊呼“地震了”,有人茫然:啥,刚才有地震?


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在发生。有的会被人感觉到,有的感觉不到,有的只能被一部分人感觉到——

 

但科学家还有别的视角。

 

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申旭辉看来,“对地震预测科学来说,有意义的震例主要还是六级以上的地震——因为在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六级以下的地震不会对房屋带来很强的破坏,意味着不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太大威胁,经济损失也不会太大。”


 全球6.0级以上强震(左列为震级范围)平均每年发生的次数(右列)。来自USGS


根据申旭辉的介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地震学是从1906年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地震开始,而我国对于现代地震学的研究,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


1966年邢台地震赈灾。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那么,对于那些真正对人有影响的地震,我们有没有办法提前收到信息?换句话说,大众最关心的话题是:地震到底能否被提前预测?

 

“地震预测是个纯自然科学问题,自然科学问题是必然有解的,否则就是不可知论——只是,这个解在哪、怎么解,这是我们作为科学家要去追求解决的。”申旭辉说,“从科学角度,地震科学属于观测科学,应该尽可能多的获取震例做基础,来检验和发展所谓的预报方法或预测方法——发射卫星是最有效的试验手段之一。”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图片来源:nasaspaceflight


2018年2月2日,申旭辉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张衡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他和同事就已经在讨论启动方案,不断预研、提出方案,直到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经历了漫长而困难的十年。收到立项批复通知那天,他在办公室大哭了一场。

 

科学家眼中的“地震预测”,到底离公众的预期还有多远?除了对地震科学的促进,“张衡一号”卫星还能做什么?

 

4月27日,欢迎来77剧场,听申旭辉老师聊聊地震和“张衡一号”卫星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立刻报名


建议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参与

我们还有图片直播




精彩直播同步上线

请关注“我是科学家”

在网易、一直播、哔哩哔哩官方主页

我是科学家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科学家演讲,我要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