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原来中国小农付出了这么多

食通君 食通社Foodthink
2024-08-04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7日00:01 GMT

为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流失

中国农民每年投入2万亿人民币

为实现长期可持续耕种,部分农户的开支甚至高达收入的80%


根据农民种子网络、食通社和国际发展与环境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联合发起的一项调研,中国农民每年约投入2万亿人民币(2800亿美元)来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包括且不限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根据200多位受访农户和农场提供的信息,研究发现,每家农户平均每年花费20-40%的年收入来实验、落地各种农业实践来适应气候变化。偏远地区的农户、或是面对气候变化脆弱度较高的农户付出的成本占年收入的60-80%。


在河北滦县的三和雨顺农场,李技栋需要自费挖更深的蓄水沟,才能减缓近年愈加频繁和猛烈的暴雨对农场的影响。


那些与自然合作的小农,每年在每公顷土地上投入超过2万人民币以适应气候变化。中国现有2亿小农,他们为适应气候变化投入的资金2万亿人民币——这远远超过了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承诺的9.5亿美元(67亿人民币)。


这周,各国领袖又齐聚蒙特利尔的第15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共同商讨并出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来自农民种子网络的年轻代表宋鑫表示:“虽然获得舆论关注的总是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但为之付出真金白银的是普通人,比如农户需要投入资金改变生产方式,才能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甚至逆转动植物物种的丧失,挽救支撑农业生产的传统生物文化体系。”


在这周开幕的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农民种子网络的宋鑫(右二)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中国公益机构的伙伴和学者们,将在不同场合介绍中国生态小农和保护区周边老百姓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


国际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侯晓婷指出:“在不利的公共政策和强势的市场力量面前,个体农户在地付出的努力会大打折扣,因为市场总是以破坏自然的代价来寻求利润最大化。正商讨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领导者们,需要加强对本地创新者和在地社区组织的支持,因为恰恰是这些人,把农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饥荒、自然资源丧失和气候变化。”


在2021年昆明举办的COP15上,农民种子网络和食通社支持的生态小农和在地组织代表在全国社区种子银行地图前合影。


面对干旱、饥荒、虫害和不可预测的天气状况时,全中国的农户都很脆弱。2022年,致力于推动国内食物体系转型的公益机构食通社在华北和华南进行了调查采访。他们在和农户的交流中发现,农户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包括多样化种植,以及留草、覆盖等生态农业措施。


2022年7月,食通社团队在广州从化拜访遭遇旱涝急转的生态小农小玉姐(左)。


农场的多样化种养殖可以分散风险。生态农业措施可以减少虫害爆发,改善土壤质量,以便在旱涝来临时更好的调节土壤干湿度。


更多信息和采访需求

请联系农民种子网络

info@fsnchina.net

也可垂询IIED的Sarah Grainger

sarah.grainger@iied.org 

或致电 +44 7503 643332

   -  活动预告  -   


农民种子网络

将于12月9日在COP15边会上

分享更多此次调研的情况和结果


北京时间

12月10日 02:15-03 :45 AM

语言

英语,有中英同传

会议平台

Interactio 平台

网络参会链接

https://cbd.interactio.com/tbkc-nw6g-1csw


*此链接只能旁听,无法发言

会议详情请扫图片中的二维码



入群交流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

请备注「COP15」,进入分享会交流群

已在食通社社群则无需重复添加



编辑:食通君

版式:莳梧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分享美味知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食通社Foodthink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