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十个国家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点上方“行游环宇”更精彩


海外华人又称华裔,指生活在中国以外拥有华人血统者。老一代的华人许多仍保留中国国籍,称为华侨。但现在的第二代以后,特别是第N代,几乎没有中国国籍,已加入居住过国籍。因此,只能称之为“华人”或“华裔”。中国大量移居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而到了清朝,沿海汉人由于不满异族人的统治,纷纷移居海外。据福建、广东这两个最大的侨乡保守估计,海外华人的总数约1.6亿左右。


01

爪哇顺塔国


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宋朝军队与元兵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的决战,史称“崖山战役”(今广东江门)。这场战役关系到南宋的生死存亡,宋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抵挡不住元军的铁骑,最终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义士追随其后。据称,当时南宋十万军民拒不做亡国奴,纷纷蹈海殉国,以生命书写了千古民族浩气悲歌。

但,左丞相陆秀夫的幼子陆自立却在一群号称“恢复宋室”的军民拥簇下,乘乱分乘多艘大船逃亡,这些孤军逃到了“南洋”爪哇岛安身立命。流落异乡的南宋遗民为了便于管理,决定推选一名领袖。众人感念陆秀夫忠君殉国忠烈之举,遂推举陆秀夫幼子陆自立为首领,建立“顺塔国”,以图“反元复宋”。

《明史》记载:“其国一名莆家龙,又曰下港,曰顺塔。万历时,红毛番筑土库于大涧东,佛郎机筑于大涧西,岁岁互市。中国商旅亦往来不绝。其国有新村,最号饶富。中华及诸番商舶,辐辏其地,宝货填溢。其村主即广东人,永乐九年自遣使表贡方物”。

郑和于明永乐七年十月(1409年)第三次“下西洋”,造访了顺塔国,这些南宋遗民方知故土已经恢复“汉室”。于是,顺塔国军民宣布向大明皇帝归顺,顺塔国成了明朝的藩属国。

17世纪初,荷兰成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1619年,荷兰军队占领了爪哇岛,委任总督管理。在荷兰殖民者的扩张下,这个存在近200年的华人顺塔国随之终结了。

爪哇顺塔国位于今印尼中爪哇一带,中爪哇省首府三宝垄迄今仍完整保留郑和庙。


02

三佛齐王国


公元1397年,爪哇满者伯夷国王灭三佛齐旧王朝,旧王朝的马来族王子拜里米苏拉带领族人逃到新加坡岛。马来族统治者逃走后,巨港陷入混乱。当时旅居三佛齐的华人一千多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梁道明王领兵对抗满者伯夷入侵者,保卫三佛齐疆土。十年间有几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梁道明王国,梁道明在当地巨港所建政权史称“新三佛齐王朝”。

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广东籍的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国王随即接受招安,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国王梁道明和臣子郑伯可赴京朝贡觐见明成祖,留下副手施进卿治理王国领地。

公元1407年(明永乐五年),郑和船队从马六甲回航,经旧港时,三佛齐王国遭遇海盗陈祖义侵袭。主政三佛齐王国的施进卿请求郑和援助,郑和调兵大破陈祖义海盗团伙,并将海盗首领陈祖义押回京师受戮。同年施进卿派女婿往京朝贡,明成祖昭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

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施进卿卒,其子施济孙继位。

公元1450年,满剌加王国占领马来半岛。

公元1470年,三佛齐王国被满剌加王国所灭。


03

渤泥国


黄森屏Ong Sum Ping(1339-1408年)原名黄元寿,字昌年,号熙春,原籍福建泉州,元末明初从军。明洪武八年时,初任鹤庆守备。由于腾冲地理位置重要,明洪武帝朱元璋派黄元寿重兵驻守,并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后来升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明洪武帝听说南洋婆罗洲遍地黄金,遂钦命黄元寿率军前往开采。朱元璋赐名森屏,以显示皇帝的器重。黄森屏携带家族并率领数千人经西南部缅甸航海南渡抵达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他们在东加里曼丹的一条大河河口登陆,至今,这条河的名仍为Kina benua River(中国大陆河),登陆后的暂栖息地名为Kinabatangan(“中国金条”之意),因当时黄森屏是奉旨寻黄金的。

当地的酋长马合谟沙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并称黄森屏为“MaharajaLela”意译为“并肩王”,马合谟沙还让自己的弟弟艾哈迈德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赠给她公主称号。两股势力由于联姻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共同治理这方沃土,成为渤泥王国的首领,渤泥王国就是今天的文莱王国。

黄森屏生有一女黄桂姑,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第二世阿合曼(Akhmed)。阿合曼死后,黄森屏的女儿黄桂姑所生的儿子Sharif Ali继承王位,成为文莱国王。到今天,文莱国王已传29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儿黄桂姑的直系后裔。因此,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至今文莱仍有“黄总兵墓”,历代修葺,受到文莱王室的祭祀。如今文莱皇室名册上还有ONG SUM PING的名字(黄森屏),为了纪念黄屏森,文莱的国旗图案是一个人,带着头盔,这个人就是黄屏森。


04

飞龙国


张琏是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人,曾为饶邑库史。明嘉靖年间,因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义军。郑八死后张琏被推举为首领。于1560年5月正式发动武装起义,自称“飞龙人主”,于乌石埔筑城设皇宫,国号“飞龙”,年号“造历”。经过两年的经营,地盘不断扩大,袭扰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省。明朝派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兵20万围剿,“飞龙军”最终不敌明军,伤亡惨重,张琏率残部由云霄河(今福建省漳州云霄县)引航出海,辗转南下,最终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称帝。其时,飞龙国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所占据的地盘比原来三佛齐王国还大,当地漳州和泉州籍华人纷纷投靠其麾下,成为飞龙国子民。

飞龙国只存在两年,即1560年-1562年。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琏潜逸入海,夺据三佛齐,自为国王。”

据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博士考查,三佛齐岛、旧港等地出土过刻有“飞龙”字样的石碑,经鉴定是张琏的国号。


05

天涯王国


明末,清军势如破竹南下,明军溃不成军,一群残兵在明将张杰绪的带领下,乘船流亡到天涯岛(今天的纳土纳群岛),很快控制了这里。他们以此为基地,抢劫海上过往的商船,做起海盗的营生。但是,张杰绪知道,盗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时中国人到加里曼丹岛淘金的人非常多,天涯岛成了过往船只补给的理想之地。张杰绪就靠控制这里的水陆码头,提供给这些淘金者物资补给的地方,做起了正当的生意,并开设成立了“南华公司”。

据称,张杰绪为人仗义,又颇有心计,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整合了天涯岛周边岛屿各方割据势力,成为天涯岛的首领,建立了张氏的天涯王国。

由于张杰绪治理有方,天涯岛秩序井然。中国沿海居民闻讯后,纷纷乘船移居。张杰绪的纳土纳王国来者不拒,人口迅速增长,海岛一派繁荣。据称,当时张杰绪控制的岛屿总面积达2110平方公里,人口一万多人。岛民以垦植、捕鱼为生,由于税赋低,人们安居乐业。张氏控制的“南华公司”也做起国际贸易,王国国库殷实,一派生机。

张杰绪去世后,其子孙为了争夺控制权,相互争斗,天涯王国陷入争权夺势动荡之中。此时,“海上霸主”的荷兰,看到天涯岛的重要地理位置,趁着王国内乱之际,强行攻占,成为了荷兰殖民地,改名为“纳土纳群岛”。


06

马来吴氏王国


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叫吴让(1717—1784年),吴让是福建漳州人,于1775年在中南半岛宋卡建立的王国,地跨泰王国与英属马来西亚联邦。东南亚人普遍将此处称为马来半岛,因此,史称马来吴氏王国。

1784年,吴让逝世,其长子吴文辉继位。

吴氏王朝不仅统治着宋卡地区,势力范围扩张到今天泰国的北大年(Pattani)、陶公(Narathiwat)、也拉(Yala)等三府,以及马来西亚吉兰丹(Kelantan)、丁加奴(Terengganu)、吉打(Kedah)、玻璃市(Perlis)等四州,可以看出吴氏统治着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吴氏王国拥有自己的军队,曾经发行“振兴通宝”和“宋城通宝”。振兴通宝有无纪年和纪年为1879年、1880年、1881年等各种版式,发行的货币是行政权力的象征。

马来吴氏王国在这块土地上经营了八世。

1904年,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侵入,吴氏王国控制的区域也落入英国人手中,吴氏王国就此消失。


07

暹罗王国


1767年,缅军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大城王朝的京城沦陷后,缅军仍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国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却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中国史书称为郑昭)。郑信是华人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由于家贫早年前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34年诞下郑信。

郑信在大城被缅军侵入时,率领残军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组织力量抗击入侵者。半年后,郑信率领将士分乘数十艘战船,沿湄南河而上,首先攻破了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到大城与腼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失地——大城。郑信进城,目睹昔日首都大城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一吞武里王朝。

郑信军队经过一段时间修整后,逐步推进,收复失地,击败地方割据势力,统一泰国。据称,郑信在执政后期因精神错乱,于1782年在一次将领发动的宫廷事变中被杀。另一说法称郑信被乱党困于宫中,囚死于宫内,时年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画上句号,只维持了十五年。


08

戴燕王国


于十八世纪中后期至十九世纪中叶,由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戴燕王国(Tayau)。

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就记载了戴燕王国。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立国百余年,直至十九世纪末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才消失。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程乡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泰伯后裔,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洲。

十八世纪中期,吴元盛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并逐渐成为当地首领。吴元盛划地为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体察民情,积极发展各项生产事业,兴水利,开金矿,种橡胶等,戴燕国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人民更加拥戴他。

吴元盛死后由其子即位,但因其子年幼,所以王位由其妻承袭。吴元盛的儿子吴德奎成年后,才做了戴燕的国王。戴燕王国一直由吴氏家族世代相承,直到十九世纪末由于荷兰殖民者的入侵而灭亡。



09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1776年,来自广东梅县的罗芳伯与陈兰伯一起在东南亚西婆罗洲(现称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这家公司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1777年,“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英文名为Lan Fang Republic。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元首,称为“大唐总长”,后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建立时,首任名誉总制是来自广东大埔县的陈兰伯,而实际首任总制是罗芳伯,最后一任总制是刘恩官。兰芳大统制名称便取之于此。亦有人说因实际首任总制罗芳伯而称其为方伯共和国。

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比今天的2个湖南还大,人口400万。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体制,设立五个国家部门,分别: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

这个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7-1886年)存在了一百一十年。


10

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

新加坡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名义元首,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地位稳固。李光耀是该党的首任秘书长也是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理。1923年生于新加坡,原籍广东省大埔县,他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交棒给第二任总理吴作栋。2004年8月,李光耀长子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是第三任总理。2006年5月大选后连任总理。2015年9月11日,人民行动党再次赢得大选,李显龙再度接任总理一职。

新加坡自独立至今,华人政权一直把持着政局,是一个完整的华人掌控政权的国家。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稿》、《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黄森屏》、《南洋华侨通史》、《中国人名大辞典》、《海录》等。


往期推荐

“中华”名称的由来

“三山五岳”指的是哪些山岳?

全球华人十大排行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