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中国赶超无比焦虑:如何正确看待美国重提登陆火星 | 袁岚峰

2016-10-23 袁岚峰 风云之声
请点击"风云之声",打开新的世界

        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受过科学训练的理性爱国者们组建的智库。科学素养,家国情怀,横跨文理,纵览风云。


导读

美国政府让NASA把上一财年最后一季度的预算重新执行一个季度,于是一些已经终止的项目被装模作样地运行了一阵。与此同时,为了省钱,NASA又把宇航员从64人裁减到48人。NASA的年轻人一心希望和中国开展太空竞赛。他们风传中国有个秘密项目,将在2020年载人登火星!


2016年10月11日,奥巴马宣布,美国计划在2030年前把人送上火星。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奥巴马


首先应该看到,地球的资源和太阳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人类要想超越这个大限生存下去,就必须移民其他星球。因此,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担负着人类存续的重任。


只有从这个根本点出发,才能理解宇航员为什么甘冒生命危险。由于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得比较顺利,许多人大概没有意识到太空探索是多么危险的活动,只把它看作大国竞争或者劳民伤财。实际上,美苏都曾付出过生命代价。例如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一号指令舱失火,三名美国宇航员格里森、怀特和查菲丧生。同年4月24日,联盟一号降落伞无法打开而坠毁,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殒命。


阿波罗一号三名宇航员训练


1969年美国登月时,尼克松为失败的可能准备了一份讲稿:“命运注定,这两位来到月球进行和平探索的人将在月球上安息……别人将会跟随他们,而且必定找到回家的路。人类的探索不会停步。然而这些人是第一批,他们将在我们心中永生。在今后的夜晚,每个人仰望月亮的时候都会想到,另一个世界的一角永远属于人类。”


中国的宇航员也曾多次遇险。将来我们的航天活动也可能遭遇失败,比如太空行走时失事,甚至登月后无法返回。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理解伟大的人类共同事业难免牺牲,以尊敬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即使奥巴马的火星计划有明显的私心,开一张空头支票,功劳归自己,风险推别人,那也只是政客的问题,我们对科学家和宇航员还是应该致以崇高的敬意。




借 50 30179 50 15231 0 0 3521 0 0:00:08 0:00:04 0:00:04 3520这个机会,我们也正好看一下美国航天的状况。


2010年,我的一位朋友参观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几个下属单位。当时正值美国政府和议会扯皮,决定不了下一年的预算,就让NASA把上一财年最后一季度的预算重新执行一个季度。于是,一些已经终止的项目又被装模作样地运行了一阵。与此同时,为了省钱,NASA又把宇航员从64人裁减到48人。一边省钱,一边浪费,妥妥的体制问题。


还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美国的航天人员老化,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比较少。有趣的是,这些年轻人很喜欢渲染中国的进步,一心希望和中国开展太空竞赛。例如他们风传中国有个秘密项目,将在2020年载人登火星。这位朋友和美国的中老年航天工作者都认为这不可能,连月球都没上,怎么会直接上火星?但年轻人就是信。显然这是因为,和中国开展太空竞赛,他们就能“大干快上”了。




中国的航天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经费也在不断攀升。引起美国同行“羡慕嫉妒”,可以理解。当然,太空竞赛是一种良性竞争,我们也是欢迎的。


近期一个明显的动向是,国际空间站将于2024年退役,到时天宫可能会成为唯一的空间站。为了跟中国合作,据说欧洲宇航员已经在学习中文。中国最近制定了未来20年空间探测发展战略,以深空探测、机器人和载人月球探测为主线。如果2030年中国成功登月,而美国不能拿出像上火星这样的大招来,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的火星项目有个问题,挤占其他科研的经费。2005年,NASA就为了登陆火星取消了对所有空间站实验的支持。阿尔法磁谱仪(AMS)国际合作项目主持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不服,经过长期的游说,终于让航天飞机在退役前,2011年加开一班把AMS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到现在已经在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火星计划赌注太大,有骑虎难下之势。




美国对中国的追赶,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消极态度。2011年,美国禁止了美国航天界与中国合作。以至AMS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时,对其做出了永磁体等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不能到现场。这种小气的做法不能阻止中国航天的发展,却显示出美国的焦虑。随着中国在原子钟等领域超越美国,这条禁令对美国航天也造成了损害。天宫二号发射后,美国出现了呼吁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合作的呼声,——这才是时代潮流!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作者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微博@中科大胡不归 ,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代表作《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请关注风云学会的微信公众平台“风云之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