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为什么依然有人忧心忡忡?| 科技袁人Plus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2-05-18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在这期视频中,唐义诚老师讲到了心态对现实的影响。实验表明,悲观会让我们更准确地看待问题,但是如果长期被悲观情绪困扰,无论是对身心健康,还是对现实生活发展,都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灾难中建立起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积极的心态不仅能推动人类进步,也能改变你的人生,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视频链接:

部分评论:

清露晨霜

我觉得不能认为“批评=说真话”,说真话是要实事求是,不能简单认为批评就是说真话,歌颂就是说假话。

此外即使是批评,也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进行,不能搞全盘否定,不能激化矛盾,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在批评后,要鼓励大众不要灰心,勇于面对黑暗并解决黑暗,而不是一味地发泄情绪。

美利坚自治区:

不同的声音我没意见,但不同的声音也不能与现实相悖

哔里哔里删评组:

说白了,就是要看一个人的动机是善还是恶,然后他的做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或者益多害少,或者害多益少。方方粉丝维护她的原因,其实就是狭隘的认为她动机善良,结果有益。其实他们没有站在国家民族与全世界的高度上看问题,只是一群眼界低下,心胸狭隘,自命清高而已。


精彩呈现:

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为什么依然有人忧心忡忡?



大家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唐义诚。刚刚过去的哀悼日,宣告疫情暂时告一段落。尽管国内抗疫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但回头想想,即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全力以赴地应对疫情,也不是每个人都信心满满。比如作家方方就在日记里表达一些负面情绪。

她并不是个例,我发现身边的人也有两种不同的心态:有的对战疫前景充满信心,乐观应对的,也有每天在群里转消极预测,对未来很悲观的。即使疫情快到尾声了,依然是一部分人雀跃欢呼,另一部分人在担忧未来经济发展。
是什么决定我们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
乐观与悲观是受到遗传影响的,同时,乐观与悲观都可以是受环境影响的,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了诸多不顺利,就会采取故意低谷自己、用悲观方式预测未来的策略,从而激励自己做出改变,这叫做“防御性悲观”。相反,乐观同样可以习得,而且一旦学会,形成习惯,就像骑自行车,不容易忘记,研究表明,面对挫折,即使仅对自己说“这不是常态的,过一段就会有改变。”都会有助于建立乐观思维。
其实,乐观与悲观本就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两种态度,在心理学的角度,两种态度可能并没有什么优劣,有些研究结果也许会刷新你们的认知。
第一个观点是:悲观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
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召集了一批正常被试,让他们完成难度不同的任务,完成之后让他们评估自己在任务中的表现,结果发现正常人如果在任务中表现出色,就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正常人如果表现不好,就会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其中的作用,说表现不好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任务太难。
对照组中,心理学家把一批悲观者召集到一起,也是自我评估,然后跟实验组的观察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实验者对他们的观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悲观者能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
无独有偶,心理学博士塔利·沙洛特做过的另一组实验说明了轻度抑郁症患者能更准确地预测近期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你问轻度抑郁的人对下个月的预期,他们会准确地描述给你听。如果你问他们关于寿命的问题,或者患上某种疾病的可能性,他们也会告诉你恰当的估计结果。塔利博士将这种现象叫做“抑郁现实主义”。

研究表明,“抑郁现实主义”可以降低对正常状态的预期,把我们从自我中心主义当中解放出来,有时,通过阅读他人的不幸遭遇,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净化感”,治愈内心的创伤。
最近的全国哀悼日中,许多人为抗疫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流下了泪水,对亲人在疫情中离世的人来说,哀伤的情绪是我们和他们连接的重要方式,有的人会觉得,如果我不哀伤了、不痛苦了,就意味着遗忘和背叛。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就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丈夫意外去世四个月之后的一天,她跟朋友去参加聚会。聚会上,都是从小跟她一起长大的朋友,一个朋友把她拉到舞池一起跳舞,大概跳了一分钟,她本来感觉不错,但随后就在舞池里哭了。一开始,她不知道是为什么,以为是自己在思念丈夫。后来她发现,原来在这一分钟里,她很快乐,紧接着她立刻为自己的快乐产生了罪恶感。

其实,创伤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但它一定不是全部。我们生活中总还有光、有幸福、有喜悦,而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些美好。所以无论经历怎样的丧失,我们都要投入新的生活。这也是那个离去了的我们所爱的人,对我们的期待。
在某种意义上,方方日记就是“抑郁现实主义”作品。但认清现实不总能激发民众的信心。想要走出低谷,民众需要的是一种乐观的偏误,“乐观偏误”指的是除了抑郁症患者外的所有人都有更倾向于乐观看待未来的倾向,例如期待事情会变得更好,高估自己的寿命,低估离婚、失业和患癌的可能性,认为自家孩子比同龄人更有才华。
“乐观偏误”是大脑进化的结果,没有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人类的祖先恐怕永远也不会远离部落,人类或许现在还居住在山洞中,期待光明与温暖。为了进步,人类需要设想美好的未来,需要设想能够实现的既定目标,这样的信念能促使人类实现梦想。
乐观偏误可以带来“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一术语是社会科学家罗伯特·默顿在1948年首次提出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一开始对形势有错误的判断,但当我们根据这些判断激发出新的行为之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原本错误的判断变成了真实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旧金山一所小学的校长勒诺·雅各布森合作,做了一个实验。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各自随机地挑选了一些学生,然后,他们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智力非常出众。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编造出来的。

到了年底,预言真的自我实现了。那些被随机挑选出来的学生,在年末测试中的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很多,而在年初测试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和其他孩子的成绩原本相差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师们相信了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话,他们对这些“智力出众”的学生另眼相看,花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时间更多,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发言,更耐心地辅导他们。学生们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信心大增,学起来分外带劲。
“自我实现的预言”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建立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回想在疫病蔓延期间,媒体向公众时刻通报确诊人数的下降,描绘一线抗疫人员的良好精神面貌,就是在不断传达“抗疫终将胜利”的这一信念,这也在利用公众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提振信心,从而有效保障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在疫情最严重时,我曾经向一位远去武汉支援防疫的心理学专家请教在疫情维护良好心态的诀窍,他想了想,回答“别的没啥,相信相信的力量而已”,其实也在说这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乐观偏误”虽然可以带来良好的感受,但是盲目的乐观却会产生“白日梦效应”。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发现对结果过分乐观的人更容易去做脱离实际的白日梦,譬如:盲目乐观的学生会在考前幻想自己已经得了高分。虽然盲目乐观的学生在做白日梦时,明显心跳更舒缓、消耗的氧气也越少,显然心情很是愉悦。但同时,他们也真的就放松了警惕,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学习了,准备考试的时间也比以前明显减少。也就是说,“白日梦效应”让学生们放松了努力,他们被大脑的愉悦感给欺骗了。

所以,疫后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为未来的生活积极行动是最为重要的。哀悼与抑郁可以让我们更加认清世界的真相,而有的时候,随身带上乐观的偏误,有助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快地走出低谷,人要有自我欺骗的勇气。
后疫情时代,做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愿你我更加清醒地热爱生活!传播心理科学,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我们下期再见!



拓展阅读:关于疫情异地恋,我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 科技袁人人经历最残酷的灾难会变怎样?| 科技袁人Plus疫情后的心理学特别篇心理学:故意隐瞒病情的,是哪类人?| 科技袁人Plus第27期全民抗疫之际,为什么有人总想“主动感染”?| 科技袁人“甩锅”是一种本能?难怪我控制不住自己 | 科技袁人Plus

背景简介:本文是【科技袁人Plus】国内疫情接近尾声,为什么依然有人忧心忡忡?的文字介绍,视频发布于2020年4月15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z41187Sa)。
责任编辑:陈昕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