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洁茹:利安邨的疯子 | 万物生

2017-02-16 青年作家杂志社


作者简介

 

 周洁茹, 1976 年生,江苏常州人;作品见于 《人民文学》《收获》《花城》《钟山》《十月》等刊,出 版有长篇小说《小妖的网》,散文集《天使有了欲望》等多部; 现居中国香港。


【万物生】


利安邨的疯子


 +

周洁茹



我住的楼后面是利安邨,利安邨里有一个疯子。

第一次见到那个疯子是在大夏天。利安邨圆形的邨民广场,她坐在密集的邨屋的阴影里,吃一个橙子,橙子皮扔了一地。香港有很多人会坐在地上吃东西,尤其是星期天,所有的公园,天桥的每一层,全是吃东西的女佣人。

但是这个吃橙子的女人脚底很黑,像是走了很多路。

香港也没有人会把橙子皮扔一地,如果不是疯子。

她默不作声地吃着一个橙子,用力地把橙子皮扔出去很远,她的周围都是黄金色的橙子皮。

我小时候住的弄堂里有一个疯子,永远赤红着脸,竖直的头发。我知道他是疯子,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疯子。直到有一天,我在人民公园跟着一群老太太打木兰扇,他走了过来,眼睛盯住我,很坚定地说,毛主席万岁。血红的眼睛,衬得他的脸不是那么红了。我在想,我们之前肯定也在弄堂里迎面碰过,但是他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话。他最后选择了跟我说话,一定是因为我手里桃红的扇子。

我小时候住的弄堂里还有一个羊癫疯,羊癫疯不疯,病发的时候才抽搐,口吐白沫。但是有一天半夜,羊颠疯喝了酒,跑到邻居家前的阴沟里小便,邻居说你也这么大的人了,不难看吗?羊癫疯就跳起来,一把扯断了邻居的白背心,我第一次觉得羊癫疯其实也是疯的。后来羊癫疯找到了一个羊癫疯女人,我们的弄堂里就有了两个羊癫疯,我不知道是不是国家不允许他们有一个婚礼,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我们弄堂里唯一一对没有婚礼就是夫妻了的夫妻。很多弄堂里的人都觉得这样也很好,因为其中一个羊癫疯发病的时候,另一个就会熟练地抬高他或者她的脖子,拿起什么塞进他或者她的嘴里,他或者她就不会被自己的口水噎住,继续地活下去。但是我想过,如果两个羊癫疯一起发病的话,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了。

我小时候的家的后门,还有一个瘸子,只是瘸子,不是疯子。弄堂里的人说他是被人打断了腿,不是天生瘸的。他有一个儿子,跟他长得很像,没有人见过他的妻子,只有那个儿子。瘸子有一天突然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如果是死了,应该会有个葬礼,可是没有,于是那个瘸子就成了我们弄堂里唯一一个没有葬礼就不见了的人。那个房子里还住着那个儿子,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长大的,我经常看到他站在他家的门口,也就是我家的后门口,他站在那儿,健全的双腿,一动也不动。有一天儿子也失踪了,重新出现的时候,也变成了瘸子,弄堂里的人说这个儿子在西门混黑社会,被人打断了腿。我再看到那个儿子,瘸着一条腿,立在门口,跟他的老子一模一样,我觉得这才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

我在美国没有见过疯子,我在玩具店被一个大肚子孕妇用手指着叫我滚回中国去,我也没有觉得她是疯子,她只是产前抑郁,会好起来的。

我搬到香港以后,也没有见过疯子,直到我见到那个利安邨的疯子。她坐在地上,脚底很黑,吃一个橙子。



我去利安邨是因为那儿有一间麦当劳,我走十分钟路去那里吃个汉堡,再走十分钟路回家,我相信这样就可以抵消我吃下去的东西。麦当劳的上面原来是一家美心,后来美心没有了,变成了大家乐,但是里面的人都没有改变。

以前美心一进门转左的第二张桌子,我有时候坐在那里,第一张桌子总会坐着一个胖胖的阿姨,胖胖的阿姨什么都不吃,只是自言自语,没有人管她,美心的人当是看不见她,利安邨的人也当是看不见她。

美心变成了大家乐以后,我还是坐第二张桌子,胖阿姨还是坐在第一张桌子,大家乐的人也当是看不见她。直到有一天我一抬头,对面坐了一个不认识的阿姐,隔壁桌移过来的。香港是这样的,有空位的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单独一个人的座位,不与任何人搭台。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认为香港还是保持得比较不错的。不认识的阿姐冲我抱歉地笑,用眼神示意她原本的桌子对面突然坐下了一个胖胖的女人,这个人还同她讲话,吓到了她,她又不好丢弃已经吃了一半的食物,只好移到我的这桌。不认识的阿姐肯定不是利安邨的人,利安邨的人都认识那个胖阿姨,胖阿姨总是会在茶餐的时间来,入门直奔第一张桌子,坐下,开始自言自语,实际上她不是要同你讲话,她看着你的后面,不是看着你,而且那张桌子属于她,利安邨的人都知道。

实际上我也见过有的人会同胖阿姨交谈,文了身的地盘工人,坐轮椅的阿伯,去街市买菜的师奶,不知道他们说什么,我又听不懂广东话,神情上来看,是友好的街坊式闲聊。直到有一天,我和胖阿姨在电梯口相遇,只有我们两个人,胖阿姨突然开了口,我猜测她是想跟我谈利安邨的议员有没有跟进 81K巴士的准时到站情况,于是我点了头,又摇了头。胖阿姨完全没有看我,她望着我的后面,每一个字都是含糊的。

我觉得胖阿姨至少选对了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也许不管她、看不见她,但是不干扰她,这就好了。

那个坐在地上吃橙子的疯子,到底也没有人管,我再次经过邨民广场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保洁员沉默地打扫了那些橙子皮。其实她穿着一条夏威夷的花裙子,那条裙子就是坐在地上也没有变得很脏,她的脚底很黑,但是她有着一头最长的长头发。我相信她是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疯子。

利安邨还有一个儿童图书馆,我和我的朋友去那儿,带着六岁蹦蹦跳跳的女儿。我的朋友在部队里当兵当到二十八岁,二十九岁初恋,三十岁结婚。我们一起坐在图书馆,走进来一位西装笔挺的男士,黑框眼镜,黑皮鞋,黑色公事包,一边走一边讲话,我注意到了他的耳机,我认为这种在图书馆里讲电话的行为很不检,而且这是一个儿童图书馆,除了图书馆管理员和我们两个大人和一个儿童,其他一个人都没有。我的朋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然后拖着小朋友的手夺门而出,我反应很快地跟住她们,西装男反应很快地跟住了我。我的朋友在图书馆外面的走廊里奔跑起来,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要跑,我也只好跑,跑的同时我发现我的手脚很不协调,一定是很久不跑了,西装男仍然跟随着我,我顾不得回头,后背寂凉。直到我的朋友拉着小朋友的手从最后几级台阶跳了下去,当然我也跟着跳了,当然西装男也跳了,我以为我要死了,因为她们跑得比我快,而且西装男在我的后面,不是她们的后面。我的朋友和小朋友跳下了台阶以后,拉开底楼一个房间的门钻了进去,那是一个羽毛球教室,里面有一些小孩在打球。我尝试推那扇门,门推不开,我突然意识到要用拉的,但是我没有时间,我很确切地知道西装男离我最多只有三厘米了,我从羽毛球教室门上的玻璃反光看到,他的手都举了起来。一群做完了什么活动的年轻人突然从门外拥了进来,他们吵吵闹闹,甚至分散了我的注意。西装男立即转身,从另外一个门逃走了,动作太快,一切都像是拍电影。



我和我的朋友坐在羽毛球教室里,面前是打羽毛球的小孩,我已经很久没有打过羽毛球了,我小时候住在弄堂里的时候经常打羽毛球,球总是会飞到谁家的屋顶上,一般情况下就意味着一局球的结束,谁也不舍得再拿出一只羽毛球来打,因为羽毛球还是很贵的,尤其是那种很硬的真的羽毛做的球。但是如果一起打球的是个大小孩,这个大小孩就会尝试拿一根长竹竿去够屋顶上的球,球局就可以延续。因为除了打羽毛球,大家也没有别的娱乐。谁家里都会有那种长竹竿,但是长竹竿确切的用处,我真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有时候,球会被成功地挑下来,还有几个以前打上去的别人的球,很多球烂了,风吹雨打,不烂的是那种塑料做的,打起来软绵绵,而且更容易被风向影响的球。球掉下来的时候,围观的小孩就会欢呼,好像过节一样。动静太大,屋子的主人就会跳出来骂人,因为竹竿还是会碰坏屋顶的瓦片,瓦片坏了,下雨的时候屋子里面就会漏水,是关乎生计的大事。

我的朋友跟我讲,那个人一进来就知道他是一个疯子。我说他穿得整整齐齐,他还打电话。我的朋友讲,疯不疯眼神是重点,疯子的眼神都是直直的、死死的,他没有看图书馆管理员,没有看你,也没有看我,因为我们都没有动,他的眼睛盯住小朋友,因为她在动,她还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所有的疯子都只看动的东西、鲜艳的颜色。

我说你跑什么,既然你确定了那是一个疯子,我们还有三个人,加上图书馆管理员。我的朋友讲,你以为你打得过一个真正的疯子吗?这是真的,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前些天在电梯里遇到一个疯子,疯子突然打了她的小孩一下,她说你为什么打我的小孩?疯子就打了她一下,她想还手,结果被疯子劈头盖脸打倒在地上,电梯门一开,疯子就走掉了,她爬起来报警都没有用。也许那个疯子只在电梯里发疯呢?因为幽闭的小空间会令人瞬间发疯,出了电梯就正常了,警察怎么从一群在疯与不疯之间切换的疯子中间找到一个真正的疯子呢?这是真的。

我说那么我们刚才遇到的那个疯子也是刚刚切换成发疯模式的?图书馆是他瞬间发疯的诱因?一个循规蹈矩略微压抑的地产经纪,下班路上跟客户讲着讲着电话,突然断线,走进儿童图书馆,追着两个女人和一个儿童跑了一路,最后还从台阶上跳了下来,直到一群吵吵闹闹的声音敲醒他,他恢复正常以后,就很正常地逃跑了?

我的朋友讲,反正我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说我可是经常,利安邨的疯子可真的有点太多了。我的朋友讲,一个真正的疯子绝对能够吸引到另一个真正的疯子,疯子们总是能够在一群人中间敏锐地发现另一个疯子。

我转过头看学习打羽毛球的小孩们,有的小孩一个球都没有接到过。我们小时候什么都不用学,什么都是自己会的。我到了美国才开始打乒乓球,球板却是日本做的,我来到香港以后,再也没有打过乒乓球,也没有打过羽毛球,楼下的会所有一个网球场,常常是空的,露天的网球场,设计师设计的灯光从四面八方照住那个网球场,可是没有人在半夜打网球。一个空旷的、被灯光直射的球场,我常常站在阳台上凝望那个网球场,我想的是,世界上没有鬼,人心才是鬼,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的疯子,我们都是疯子。



刊于《青年作家》2017.02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年作家杂志社   

新青年  新文学   新阅读

投稿邮箱:

qingnianzuojia2013@126.com

征稿启事(点击查看)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



推荐阅读:

阎连科 × 朱又可:故事和现实过剩的时期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何大草:江汉七城记  ×  散文潮

蒋 蓝:红灯照的精神动力学

裴指海:掷币游戏   |  锐小说

寺山修司:在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去看大海

寺山修司的世界是人类想像力的收集物

张慈:爱  鸟   ×  海外华语作家

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未满45岁的文青们,快抢21万奖

2017《青年作家》征稿启事

韩少功:《日夜书》与知青生活 | 访谈

赵光鸣:芬兰湾的冷苏眉  | 锐小说

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 你望向我的目光 | 爱情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