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侠非侠:失望北京,惊喜北大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9-04


作者珍藏的北大明信片封面

这一生还算是大致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虽不亮丽,却也自在。


一个清寒学子的北大成长史(4)
失望北京,惊喜北大

文/侠非侠


火车到达北京的时间是9月6日凌晨4时左右,天还没亮。


走出北京火车站时,我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除了因为头晕,饥饿外,也是因为天太黑了。在火车站广场,我除了影影绰绰地看见北京站那雄伟仿古建筑及其上北京站几个大字外,其他地方都看不见。那时北京站附近,有霓虹灯装饰的建筑极少,甚至连路灯都不多。北京的房子,几乎都淹没在一片黑暗中。


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有点出乎我的意外。在我的想象里,既然是中国的首都,北京除了是古都外,也应该是中国最现代化的摩登城,就像电影中美国纽约中国香港那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彻夜未央。但当时不仅夜晚的北京灯光暗淡让我有点失望,白天的北京,也似乎不大对劲。


待天开始光亮,我看到的北京,很多房子都是矮矮的,旧旧的,有的甚至是破破的。高楼稀稀落落没几幢,仅有的几座,看起来也没有多少特色,有的就像是个大几号的烟囱,直通通的一点美感都没有。北京城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古朴有余,现代不足。我都有点疑心是不是下错了站。


出北京站没几步远,就看见各高校迎接新生的接待站在广场上一溜排开,煞是醒目。看见北京大学的横幅,我就直奔过去。这时,一些学生模样的同学热情地将我迎进接待站,帮我办完各种手续后,将我带到学校的专车上,这样,我和同学晓武就分开了。


到了北大迎接新专车上,我看到车上的新生们,顿时长吁了一口气。因为我发现,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那么傻呆。这些从全国各地来的新同学,一个个地都跟我差不多,风尘仆仆,灰头灰脑,也一样傻傻的,呆呆的,战战兢兢的。也直到坐在了校车上,我也才终于放下心来:终于不用担心找不到学校了,不用担心走失在北京宽阔的大马路上了。嗨,以前真是想多了瞎操心!


当然,也有另一种心情涌上心头,就是对学校的迎新充满感激:如果没有学校如此周到贴心服务,没有学校这么早就迎新,靠我自己摸到学校,我肯定会抓瞎。


在坐车去北大的路上,我尽管又困又饿,头晕目眩,满脑子还回荡着咣当咣当火车声,但是一路上我还是舍不得闭一下眼,仍然贪婪地透过车窗,观看北京的市容市貌。这是我神往过多少年的首都啊,是我日想夜梦多少年的北京城,终于来到了她的身边,我怎能轻易错过这难得的初遇?


因为办手续,以及等人,待校车开出北京站广场时,天已经完全亮透了,四处的一切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当年的北京,从火车站到北大,除了起初的道路宽大点,高楼多点,后来越往前开,看见的房子越来越矮,甚至越来越破了。

记得,我曾在车上看见一个高高的白塔(白塔寺),那一带的马路不仅窄小,也有些破。房子更是破败得有点寒碜。有些房子屋顶上都长了草,而那临街的墙面,很多窗棂歪斜,油漆斑驳,窗玻璃上贴着各种手写彩纸,甚至报纸,很多墙角处堆着黑色的煤饼,煤灰飞扬,显得十分粗陋,破败。感觉甚至比我老家县城旧城区还不如。


当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我所路过的是什么地方,那一带正是老城,当年都是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大杂院,很多院落都已经超过百年了,岂能不老不旧?对于满脑子求新求变,以新为美的年轻人来说,我那时哪里会欣赏这些老宅的古朴之美?


校车在这片低矮老房子中穿行了很久,才终于来到了动物园附近,这里的房子稀落多了,不少地方都空着。到了首都体育馆更是如此,偌大的首体孤零零地矗立在宽阔的大马路边,周边都是空地一片。而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带,那时还是一片荒地,草长得比人还高。


直到过了白石桥,房子才开始多了起来,不过,这多,也仅限于马路的一边,另一边,都是成片成片的空地,有些盖着临时工棚,不少地方肆意滋生的野草,比成人还高,也有些地方甚至种着庄稼和蔬菜,不时见到有人在其中劳碌着,挑水浇灌。一幅田园牧歌农村景象。看到这一幕,我都有点懵了,这是北京吗?怎么感觉回到了乡村一般?


车过白石桥,魏公村,中央民族学院,北京理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一字排开,当时的印象是,看来这大学到底比中学是大多了,车行了那么久,才穿过三所大学范围。


令我兴奋的是,车过白石桥时,我从车上看见在遥远的地方,有连片的山峦(西山)隐隐显现。我终于穿过了华北大平原,又见到了山了。北京有山,太好了,我这山里娃见到山就像见到故乡人一样亲切。


校车行过人大后,就来到了中关村。如今声名赫赫的中关村,在当年可是朴素得很。我记得在整个中关村一带,街道两边基本上都是两层左右的小房子,有不少似乎是临时搭建的,凌乱也不齐整,就像现在很多乡下小镇一样。唯一比较独特的是,很多房子上都挂着偌大的招牌,或竖着彩灯,上面闪烁着某某公司等,其中以电脑计算机公司类最多。


最醒目的要属快拐进海淀路的一座两层小楼上,上面刻着四通两个大字。这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四通公司。而后来声名鹊起的联想,当时还隐没在一片低矮破旧的小房子中,我连见都没有见到。


校车过了四通公司,车上的同学们开始活跃起来了,有人说北大快到了,大家开始收拾起行李。我也跟着忙碌开来。


很快,一座高高大大的校门映入了眼帘,北京大学南门到了。当时看到这个校门,我真是十分激动。终于来到了北大,来到了我梦想的地方!为了能进入这道门,我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甚至泪水!而又有多少人,比我付出的还多得多,想进入这道门,都不可得!


校车从北大南校门进入北大,当时的第一印象是相当不错的。除了觉得南校门气派外,入校后那条校道也把我给震撼了。那条校道是那么的笔直深邃,被两边整齐的老槐树拱围,就像一条绿色的长廊,显得极为幽深、清新,一眼望不到底。而校道两边有专门的人行道,修剪整齐的树丛,将人行道和楼宇以及绿化分离开来,显得十分精心整洁。


而校道两边矗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层,飞檐雕栋,十分典雅,古朴,精致。一看就非常有历史。而这些房子,又跟校道,绿化带,小径十分和谐地配搭在一起,显示出匠心独运的和谐美。


一个穷山村走出来的穷小子,何曾见过如此精心规划雕琢过房子和环境?所以,一进校园,尽管只是走了很短很短一段路,见到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还是被这座我将生活四年的校园给震撼,给吸引了。


尤其是,到了北大后,我分两次对北大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更是加深了我对北大的喜爱。

珍藏至今的北大地图,作者翻拍。


第一次是9月6号,我到校报到后当天下午,在饱睡饱餐一顿后,就一个人在校园里闲逛起来。当我顺着五四校道一直往里走时,我发觉,愈深入,无论是房子,还是绿化,愈是优雅美丽。尤其是到了北大图书馆一带,那些房子美到让我疑心是不是走进了皇家花园。因为我看见,那些房子不仅本身建的十分精致华丽,各种装饰也都细致入微。屋檐上还有各种彩绘,斑斓鲜活。屋脊上竟然有很多小走兽。实在是太精致太美了。


在校园里大致逛了一下,我就赶紧回宿舍,因为我发觉这校园可不像我们的高中校园,大着呢,好像走不到边似的,我担心走错了路,走失了。那就笑话死人了。


到校后第三天,同学晓武从人大跑到北大来找我玩。因为他也没来过北京,更别说北大了,算是借看我的机会来欣赏欣赏北大的风光,也就是在这一天,我才真正把北大逛了个遍。


我们看燕南园,图书馆,看一教、二教,看校长办公区,西门,看勺园,临湖轩,未名湖,博雅塔。当然最感兴奋的还是那个未名湖。那虽然只是很小很小一湾湖水,但它承载的诗情、浪漫、赞美、传说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汪碧湖可以比。这座湖不大,在我们老家,也就是一普通池塘,但是,那一泓清水,那小岛,那石舫,还有那高耸的塔楼,以及错落有致的土岗,碧树,雕塑,亭阁,搭配在一起,就犹如一幅精心巧构的画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


在未名湖畔徜徉,才真正体会到了北大之美,体会到了未名湖何以被称为北大之眼,博雅塔何以被称为北大之柱,而图书馆又何以被称为北大之魂。一塔湖图,何以被作为北大的名片。在这一刻,我真切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北大人的骄傲。

珍藏至今的北大明信片,作者翻拍。


那一天,我们看完未名湖兴致还很高,就继续往北,钻进了人迹罕至的朗润园,我们看过了校景亭,敲过了校钟,看过了红湖,然后,发现有一条溪水潺潺流过,诱发了我们一探究竟的兴趣。于是我们沿着那条水溪,逆流而上。穿树林,爬野草往前探。结果,那条溪是那么的幽深、曲折。以至于我们多次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最后虽然还是闯了出来,但身上的衣服被掛破了,鞋被泥水灌满了,脸上、身上披满了杂草和树叶,活像两个在逃犯。


在我们终于找到一处有人迹的道路时,我们长长吁了一口气,那时,真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我真没想到,北大校园里,竟然还有如此一片野趣横生的地方!


这一天,让我充分领略了北大之大,北大之美,北大之雅,北大之野。北大的厚重、博大、丰富让我大开眼界,也是感慨万千,这才叫大学。北大太让我惊喜了。


初识北京,我颇有点失望,而初见北大,我却惊喜莫名。这就是我刚到北京的初步印象。

珍藏至今的北大明信片,作者翻拍。


对于北京,直到随后几次市内游览,才有了渐渐的改观。不过,总体来说,无论怎么改观,直到我离开了北京城,我对北京一直无法产生跟北大那样的感情。


这大概跟期望值有关吧?在去北京前,我对北京抱持着很高很高的期望值,以为伟大祖国的首都,一切都应该是最好的,最新的,最摩登的。但到了北京实地一看,那一切,跟我想象的差距还是有点大。现在想来,这当然十分幼稚,但在当年却可能并不是只我一个人这样想。那个年代,人们满脑子都是求新求变,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才是正解!而随后的几十年中,正是在这样的正解中,古老的北京城快速消失。我该庆幸看见了最后的老北京。


而对于北大,原本就没有什么了解,以为就是一座学校而已,也没有抱什么高期望值。结果,在校园一看,竟然是那么精美雅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容易觉得惊喜莫名。


初识北京和北大,就这样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教训,那就是,凡事别抱太高的期望值,这样就不会希望越高,失望越大。抱持一棵平常心,反倒容易惊喜连连。


淡然看世界,平常心处事,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往后的日子,当这样的经验和教训频频出现,并常常验证后,这样的智慧和态度,也慢慢内化成了我人生的一个准则。凡事无可无不可,凡事不必看得太重,这种随情随性的生活态度,在帮我安然度过了很多艰难时刻的同时,也让我错失了许多难得机遇。当我活过半个世纪的岁月,回头盘点这不长不短的人生路时,我发觉,很多事看似偶然,实乃必然,我的所有选择,所有决定或放弃,在背后,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一种叫性情的东西。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道路,只有我这样的性情才会走,也最终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由此对照,我也可以释怀,坦然,自我和解。总体来说,这一生还算是大致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虽不亮丽,却也自在。这当然还不算坏,我不想跟任何他人换呢!

~未完待续,每周五晚9.00刊发连载~

作者简介:

侠非侠:六零后,现居广州,媒体人。1984--1988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爱读书,爱思考。奉行真知真见真实真人“四真”主义,虽常遭头破血流犹未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二湘:叙述的留白——《马兰花开》创作谈竹林风影:时光深处,和汉口两次相遇侠非侠:荒诞《平安经》的背后是什么
侠非侠:追风的少年,朝圣的心情去北京(3)
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专辑:方方读者日记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菊子  硅谷医生  少君  湘伟  侠非侠  小草二湘:白的粉  印度舞   31楼美眉  如何加入读者群  二湘专辑

文学的光亮·生活的实录

情感·家庭·职场·教育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

点击链接收看更多11维、九维好文


坦然,自我和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