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论死亡并不会灼烧我们的嘴 | “用绘本来告别”工作坊

胡诗瑶 三明治文化中心 2023-08-21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告知父亲去世了。这个过程其实十分漫长,父母消失了很多天,我被寄放在外婆家。我焦急地打电话,拨通后是熟悉的叔叔阿姨接的,一会儿说爸爸妈妈在睡觉,一会儿说爸爸妈妈在打麻将。小孩总是比任何人都警觉,猜到一定出现了非常糟糕的事。


后来我被接回家,家里站满了人,我不知道一个房子能容纳下那么多人。有亲戚,有同一个单位的叔叔阿姨,他们悲戚地望着我,或者低头不看我。我又看见了母亲。母亲说你爸爸变英雄了。


回忆起来,当时他们甚至没有说到“死亡”。只是我敏感地接收到那样的信号,那种群体性的同情和怜悯。我哭到晕厥,醒来之后大家就再也不提起父亲。


那段时间家里总是很多人,大家慌乱地走着,很匆忙的样子。家庭成员保持着一种默契——将爸爸在生活中抹去,丢掉他的衣服与物品,不再提起他的任何事。我感到困惑,家里明明少了一个人,大家却闭口不谈,也不哭。就连动画片里出现“爸爸”这样的字眼,家人也会神情紧张地换台。


我疑惑又悲伤——大家都忘记爸爸了吗?不为爸爸的离开感到难过吗?难道爸爸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那个时候,我对于爸爸去世这件事的理解全靠猜测、幻想,以及感受大人变幻莫测的气候。那种噤声氛围让四年级的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不能谈,谈是不对的。仿佛人一旦去世就变得不详,仿佛死亡这样的字眼会灼烧我们的嘴。



出于一个懂事孩子的自觉,我也参与了这场沉默,但那是痛苦的。而那种痛苦持续了许多年。


我毫不怀疑家人当时的行为是出于某种保护的好意,更有可能,他们对失去亲人也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恐惧与否认,这种慌乱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一个小孩。我因此也产生了类似的恐惧,每天都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像其他家人那样忘记爸爸。于是我每天的功课是复习爸爸的脸和声音,从眉毛到下巴。当时有一种古怪的想法,假设连我也忘记爸爸,那么他的灵魂就会徘徊在狭窄的地方,再也不能动弹了。我也害怕去上学,因为班上的同学总是天真无邪地跟我确认,你没爸爸了呀?我感觉四周都是墙,都是墙。


我能找到许多理由为他们辩解,譬如传统。出于“忌讳”,中国人不喜欢谈论死亡,甚至连“死”和“四”的相似音,在逢年过节都不可说出口。成人讨论死亡的态度总是更为保守,谈论死亡本身就有不愉快的感受,是一种消极暗示。再加上死亡多与不幸、厄运、灾难等字眼相连,许多人讳莫如深,他们不仅不会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甚至不愿孩子轻易说出相关字词,更遑论“死亡教育”了。



这些都是我稍稍长大之后了解到的事,我为他们也为自己感到遗憾。我总会想很多“如果”,如果当时家人坦然地与我分享自己的哀伤,如果身边的同学能够友善地安抚,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幸运的是我现在长成了还算不错的大人,脑子里冒出一些勇气与稚嫩的决心,想要为小朋友做点什么。也许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免受我小时候经历过的困惑与苦闷。


我想,首先是诚实,承认这件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有机会接触死亡。童话故事和电视节目会传递死亡的信息,现实生活中公园里树叶的凋落,昆虫和鸟儿的死亡,也让孩子有机会接触生命的有限。孩子是敏感又警觉的,总能轻易捕捉到这些变化。家长倾向认为小孩并没有死亡的概念,不能理解死亡的意义,更不能处理死亡的痛苦。其实这观念需要修正。事实上,小孩比我们想象中更具有觉察和弹性应变力,能敏感地接受到死亡与分离的讯息。小孩不仅会为所爱的人与物件之死亡感到悲伤,更有着与成人相似的情绪反应过程,震惊、逃避、哭泣、绝望、接受事实与恢复。重点是不回避、坦然的接受孩子问问题,确认孩子想知道的是什么。



限于认知发展的局限,孩子并不十分清楚死亡的永恒性(permanence)及不可逆转(irreversibility)。未知的东西总是会让人更加恐惧,不是吗?若是父母刻意回避问题,孩子只会寻求其他来源,而这些讯息未必可靠。 对任何发展阶段的小孩,都可以尝试用聪明而诚实的方式来引导。


例如,我想邀请孩子们留意身边的物品或景象。它们会“死”吗?假设云朵在天空消失,云朵死去了吗?一张卫生纸诞生的时刻是你拆开包装那一瞬间吗,那么它生命的终点又是什么时候呢?用这样有趣的提问,请孩子们探索死亡的主体与意涵。


我们也会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了解恐惧的来源。是因为黑黢黢的死神手持镰刀太可怕?在Kitty Crowther《小小的她的来访》里,死神是一个温柔的小女孩。她走起路来轻轻的,敲门也是轻轻的。她会用双臂温柔拥抱即将去世的人,静静地、缓缓地带他们去逝者的国度,为他们生火保持温暖。



如果你对现有故事里的死神统统不满意,没关系,那我们就一起创造一个角色,写写想象中的死神,畅想下辈子我们会变成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又会遇见哪些破事儿……


在暑假这么活泼热闹的时期,开这么一门看似严肃沉重的工作坊似乎是不大合时宜的,但我依旧认为它是必要的。期待跟孩子们真实诚恳地聊聊那些关于死亡的好奇,了解更多未知的可能。我想,与其给孩子单一的答案,不如抛出更多线索,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他们的答案。


用绘本来“告别”

用诚实幽默的方式讨论有点儿悲伤的事


适合年龄

8-10岁


工作坊亮点

这是一个诚实又幽默的工作坊,我们将透过绘本诚实地看待人生必经之分别,也许Ta是心爱的玩具、宠物、甚至是朋友亲人……谈论悲伤的事并不容易,但请鼓起勇气去尝试吧!

我们鼓励小朋友用温柔的绘本,以轻灵对抗沉重。在工作坊,我们关注周遭,留意物品的消亡,尝试写一张卫生纸的生与死;我们也畅想未来,猜猜下辈子会变成什么。


工作坊内容

1、以五本绘本为媒介,引导孩子向内探索,正视伤痛并及时表达爱意。

2、翻转孩子对于既定事物的认知:大名鼎鼎的死神真的很恐怖吗?只有人才会“死翘翘”吗?爷爷生来就是爷爷吗?

3、引导孩子将负面情绪介入到写作中,对现实的安排不满意?那就用幻想来创作故事吧!


工作坊时间

共1周,5次,12.5小时


线下工作坊

8.15-8.19 9:30-12:00


线上工作坊

8.22-8.26 9:30-12:00


工作坊导师

胡诗瑶


报名方式


  • 如果您是我们的老会员可咨询自己的阅读导师。

  • 如果您是我们的新朋友,请扫描二维码,添加sara老师咨询。






  推荐阅读  

上夜班的死神,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很有趣 | 文学启蒙与写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